自然銅(《雷公炮炙論》)
為硫化物類礦物黃鐵礦族黃鐵礦,主含二硫化鐵(FeS2)。主產(chǎn)于四川、湖南、云南、廣東等地。采挖后,除去雜石,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用時砸碎,煅至暗紅色,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光澤消失并酥松。藥材性狀:無臭,無味。以塊整齊、質(zhì)重、色黃而光亮、斷面有金屬光澤者為佳。
【歷史】自然銅名出《雷公炮炙論》,云:“石髓鉛即自然銅也?!薄堕_寶本草》謂:“其色青黃如銅,不從礦煉,故號自然銅”。又名石髓鉛(《雷公炮炙論》),方塊銅(《藥材學》。
自然銅入藥歷史較早,在劉宋時《雷公炮炙論》中已對本品的炮制方法有較詳細的記載。至《日華子本草》首載本品之功效主治,謂:“排膿,消瘀血,續(xù)筋骨。治產(chǎn)后血邪,安心,止驚悸。”對本品之功效論述已比較全面。宋·《開寶本草》謂“療折傷,散血止痛,破積聚”,是對《日華子本草》“消瘀血,續(xù)筋骨”的補充。至清·黃元御《玉楸藥解》又補充了本品有“消癭……療風濕癱瘓”之功。
【性能】辛,平。歸肝、腎經(jīng)。
【功效】散瘀止痛,續(xù)筋接骨。
【應用】跌打損傷,筋骨折傷,瘀腫疼痛。
自然銅味辛,入血行血,能活血散瘀止痛,主歸肝、腎經(jīng),肝主筋,腎主骨,尤長于續(xù)筋接骨,為傷科要藥。內(nèi)服、外敷均可。常與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品同用,如乳香、沒藥、土鱉蟲等。《本草衍義》治跌打撲傷,以本品配當歸、沒藥為末,酒調(diào)服;《袖珍方》以本品配地鱉蟲研末服;《張氏醫(yī)通》自然銅散以本品配乳香、沒藥、當歸、羌活等份為散,酒調(diào)服,治跌仆骨折。
考察自然銅煎液對大鼠的骨密度、骨礦物重量、骨體積等成骨效果的影響,以拉應力、拉應變、彈性模量等指標進行了自然銅對大鼠骨生物力學的測試和組織學觀察,表明自然銅具明顯的成骨效果[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1997,13(4):224]。骨折小鼠服用含自然銅的駁骨煎劑后,骨折組織45Ca和32P的水平高于對照組(P<>·05或P<>,15(4):278]。
臨床應用芪茸接骨丸(黃芪、鹿茸、當歸、骨碎補、補骨脂、續(xù)斷、自然銅等)配合手術(shù)內(nèi)固定治療骨折100例,總有效率99%[陜西中醫(yī),2008,29:1631]。治療軟組織挫傷,將芒硝2000g,大黃、自然銅各100g,桂枝50g共研面,根據(jù)局部腫脹的大小面積縫一布袋,把藥裝入袋中,敷于患部,外用繃帶包扎。敷后芒硝易吸收水分并融化,患者自感局部有清涼或蟲行感。每8~10小時更換1次,用藥5天后腫消疼止而告愈[河南中醫(yī),1997,17:56]。
【用法用量】3?9g,多入丸、散劑服,入煎劑宜先煎。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血虛無瘀者應慎用。
【按語】
關(guān)于自然銅治骨折能否久服的討論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接骨之后,不可常服”。然本品從近代研究證實確有促進骨折愈合之功,使骨痂生長快,能提高抗折力。歷來醫(yī)家也一直視其為接骨療傷之要藥。但本品為礦物藥,其性燥,味辛而散,久服有耗傷陰血之弊,“中病即已,過服恐泄真氣”(《本草匯纂》)。臨床在以此品治骨折時,若較長時期服用,當與滋補肝腎、養(yǎng)血活血之品同用。
【現(xiàn)代研究】
一、 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為二硫化鐵(FeS2),亦含有銅、鎳、銻、砷、桂、鋇、鉛等物質(zhì)。
二、 藥理作用
自然銅能促進骨折的愈合,使骨痂生長快,量多且較成熟,抗折力亦較對照組強。試管內(nèi)對多種病原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作用,尤其是對石膏樣毛癬菌、土曲霉菌等絲狀真菌作用較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