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sxq 于 2014-12-1 20:49 編輯
本貼給醫(yī)學生專用,經驗比理論更實用,口中只識講辯證的中醫(yī)假高手們慎入!
感冒是感受風邪,邪犯衛(wèi)表而導致的常見外感疾病,臨床表現(xiàn)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
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脈浮為其特征。
本病四季均可發(fā)生,尤以春冬兩季為多。病情輕者多為感受當令之氣,稱為
傷風、冒風、冒寒;病情重者多為感受非時之邪,稱為重傷風。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病情類似者,稱為時行感冒。
一、辨證要點
本病邪在肺衛(wèi),辨證屬表、屬實,但應根據證情,區(qū)別風寒、風熱和暑濕兼夾之證,還需注意虛體感冒的特殊性。
二、治療原則
感冒的病位在衛(wèi)表肺系,治療應因勢利導,從表而解,遵《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之義,采用解表達邪的治療原則。風寒證治以辛溫發(fā)汗;風熱證治以辛涼清解;暑濕雜感者,又當清暑祛濕解表。
三、證治分類
1.風寒束表證
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肢節(jié)酸疼,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時流清涕,咽癢,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
證機概要:風寒外束,衛(wèi)陽被郁,腠理閉塞,肺氣不宣。
治法:辛溫解表。
代表方:荊防達表湯或荊防敗毒散加減。兩方均為辛溫解表劑,前方疏風散寒,用于風寒感冒輕證;后方辛溫發(fā)汗,疏風祛濕,用于時行感冒,風寒夾濕證。
常用藥:荊芥、防風、蘇葉、豆豉、蔥白、生姜等解表散寒;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紅宣通肺氣。
若表寒重,頭痛身痛,憎寒發(fā)熱,無汗者,配麻黃、桂枝以增強發(fā)表散寒之功用;表濕較重,肢體酸痛,頭重頭脹,身熱不揚者,加羌活、獨活祛風除濕,或用羌活勝濕湯加減;濕邪蘊中,脘痞食少,或有便溏,苔白膩者,加藿香、蒼術、厚樸、半夏化濕和中;頭痛甚,配白芷、川芎散寒止痛;身熱較著者,加柴胡、薄荷疏表解肌。
2.風熱犯表證
身熱較著,微惡風,汗泄不暢,頭脹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黃,咽燥,或咽喉乳蛾紅腫
疼痛,鼻塞,流黃濁涕,口干欲飲,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紅,脈浮數(shù)。
證機概要:風熱犯表,熱郁肌腠,衛(wèi)表失和,肺失清肅。
治法:辛涼解表。
代表方: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加減。兩方均有辛涼解表,輕宣肺氣功能,但前者長于清熱解毒,適用于風熱表證熱毒重者,后者重在清宣解表,適用于風熱襲表,肺氣不宣者。
常用藥:銀花、連翹、黑山梔、豆豉、薄荷、荊芥辛涼解表,疏風清熱;竹葉、蘆根清熱生津;牛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氣,化痰利咽。
若風熱上壅,頭脹痛較甚,加桑葉、菊花以清利頭目;痰阻于肺,咳嗽痰多,加貝母、前胡、杏仁化痰止咳;痰熱較盛,咳痰黃稠,加黃芩、知母、瓜蔞皮;氣分熱盛,身熱較著,惡風不顯,口渴多飲,尿黃,加石膏、鴨跖草清肺泄熱;熱毒壅阻咽喉,乳蛾紅腫疼痛,加一枝黃花、土牛膝、玄參清熱解毒利咽;時行感冒熱毒較盛,壯熱惡寒,頭痛身痛,咽喉腫痛,咳嗽氣粗,配大青葉、蒲公英、草河車等清熱解毒;若風寒外束,入里化熱,熱為寒遏,煩熱惡寒,少汗,咳嗽氣急,痰稠,聲啞,苔黃白相兼,可用石膏合麻黃內清肺熱,外散表寒;風熱化燥傷津,或秋令感受溫燥之邪,伴有嗆咳痰少,口、咽、唇、鼻干燥,苔薄,舌紅少津等燥象者,可酌配南沙參、
天花粉、梨皮清肺潤燥,不宜再伍辛溫之品。
3.暑濕傷表證
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脘痞,泛惡,腹脹,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shù)。
證機概要:暑濕遏表,濕熱傷中,表衛(wèi)不和,肺氣不清。
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飲加減。本方功能清暑化濕,用于夏月暑濕感冒,身熱心煩,有汗不暢,胸悶等癥。
常用藥:銀花、連翹、鮮荷葉、鮮蘆根清暑解熱;香薷發(fā)汗解表;厚樸、扁豆化濕和中。
若暑熱偏盛,可加黃連、山梔、黃芩、青蒿清暑泄熱;濕困衛(wèi)表,肢體酸重疼痛較甚,加豆卷、藿香、佩蘭等芳化宣表;里濕偏盛,口中黏膩,胸悶脘痞,泛惡,腹脹,便溏,加蒼術、白蔻仁、半夏、陳皮和中化濕;小便短赤加滑石、甘草、赤茯苓清熱利濕。附虛體感冒體虛之人,衛(wèi)外不固,感受外邪,常纏綿難愈,或反復不已。其病邪屬性仍不外四時六淫。但陽氣虛者,感邪多從寒化,且易感受風寒之邪;陰血虛者,感邪多從熱化、燥化,且易感受燥熱之邪。臨床表現(xiàn)肺衛(wèi)不和與正虛癥狀并見。治療不可過于辛散,單純祛邪,強發(fā)其汗,重傷正氣,當扶正達邪,在疏散藥中酌加補正之品。
我比較笨你寫這么多,我記不住怎么辦?
其實中醫(yī)治感冒只有三個要點:1、發(fā)汗;2、解?。?、止咳。
現(xiàn)代的人生活節(jié)奏性,要求藥效快,我們中醫(yī)要留住客人必須要注重效果用藥達到這幾個要求就行,例如杏蘇散加味的形式就較有代表性。杏蘇散加味:
杏仁10g、蘇葉10g、半夏6g、蒼耳子10g、辛夷花10g、銀花10g、連召10g、薄荷10g、牛蒡子10g、仙鶴草30g、前胡10g、白前10g、紫菀10g、桔梗6g、茯苓10g、甘草6g、桔紅6g、生姜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