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類活用·常見虛詞用法
1.名詞活用
(1)名詞活用作動詞
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詞“履”帶補語“至尊”,用作動詞,登上。)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名詞“帝王”帶省略介詞“于”的補語“萬世”,用作動詞,稱帝,稱王。)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名詞“甕”“繩”分別帶賓語“牖'“樞”,用作動詞,用甕作,用繩系。)
將數(shù)百之眾(名詞“將”帶賓語“數(shù)百之眾”,用作動詞,率領(lǐng)。)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詞“序”帶賓語“八州”,用作動詞,引,招致)
或棹孤舟(名詞用作動詞,劃。)
則思江海下百川(方位名詞,用作動詞,居于……之下。)
吾從而師之(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2)名詞作狀語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名詞“席”“包”“囊”分別作“卷”“舉”“括”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為“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像口袋一樣”。)
天下云集響應(yīng)(名詞“云”“響”分別作“集”“應(yīng)”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為“像云一樣”“像回聲一樣”。)
贏糧而景從(名詞“景”作“從”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像影子一樣。)
內(nèi)立法度……外連衡而斗諸侯(方位名詞“內(nèi)”“外”分別作“立’,“連”的狀語,表示行為動作的方向,為“對內(nèi)’,“對外”。)
南取漢中(方位名詞“南”作“取”的狀語,表示行為動作的方向,向南。)
園日涉以成趣(作狀語,一天天地。)
時矯首而遐觀(作狀語,時時,時常。)
廊腰縵回,檐牙高喙(“縵”原為一種帛,名詞?,F(xiàn)作“回”的狀語,像縵一樣。)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名詞“驪山”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構(gòu)”的處所,從驪山。方位名詞“北”“西”作狀語,分別表示動作行為“構(gòu)”“折”的方向,“向北”“向西”。)
蜂房水渦,矗不知幾千萬落(名詞“蜂房”“水渦”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钡臓顟B(tài),“像蜂房’,“像水渦”。)
2.形容詞活用
會盟而謀弱秦(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弱,削弱。)
尊賢而重士(形容詞“重”帶賓語“士”,用作動詞,敬重、看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詞“小”“弱”受否定副詞“非”修飾,用作動詞,縮小、削弱。)
極視聽之娛(形容詞作動詞,窮盡。)
秦孝公據(jù)殽函之固(形容詞作名詞,險固的地勢。)
以愚黔首(使……愚昧,形容詞使動用法。)
以弱天下之民(使……削弱,形容詞使動用法。)
齊彭殤為妄作(用作動詞,同樣看待.)
悅親戚之情話(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喜樂。)
樂琴書以消憂(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快樂。)
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詞用作名詞,小事。)
必固其根本(形容詞使動用法,使……穩(wěn)固。)
則思知止以安人(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安定。)
則思虛心以納下(形容詞使動用法,使……虛。)
懼讒邪(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愛說壞話陷害別人的邪惡之人。)
則思正身以黜惡(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正。)
擇善而從之(形容詞用作名詞,善良的人。)
何必勞神苦思(形容詞使動用法,使……疲倦。)
而恥學(xué)于師(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辱。).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容詞用作名詞,圣人;“愚”,形容詞用作名詞,愚人。)
小學(xué)而大遺(“小”“大”,形容詞用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年十七,好古文(形容詞用作動詞,喜愛。)
3.動詞活用
流血漂櫓(動詞使動用法,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諸侯(動詞使動用法,使……亡,滅亡。)
卻匈奴七百余里(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退卻。)
序八州而朝同列(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外連衡而斗諸侯(動詞使動用法,使…相斗。)
項伯殺人,臣活之(使動用法,使……活,救活。)
足以極視聽之娛(動詞作名詞,耳目。)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哀”,為動用法,為……哀?!拌b”,意動用法,以……為鑒。)
三、常見實詞歸類。
1.《過秦論》
勢
致萬乘之勢〔勢力,權(quán)勢,名詞。)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形勢,名詞。)
利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好處,名詞。)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便利的機會,名詞。)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鋒利,形容詞。)
亡
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丟失,丟掉,動詞。)
追亡逐北(逃亡,動詞。在此用作名詞,逃亡的軍隊。)
吞二周而亡諸侯(滅亡,動詞。)
愛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動詞。)
寬厚而愛人(愛護,動詞。)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
追亡逐北(敗北,動詞。)
度
內(nèi)立法度(讀dù,制度,名詞。)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挈大(讀duó,量長短,動詞。)
遺
因遺策(遺留下來,動詞。)
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遺失,丟失,動詞。)
2.《鴻門賓》
如
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像。)
弟子不必不如師(比得上。)
沛公起如廁(到,往。) 公屢促之,必如約(按照……辦。)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惟恐。)
如有離違,宜別圖之(如果,假使。)
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而。)
坐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古人盤膝席坐。)
王曰:“何坐?"曰:“坐盜。"(犯……罪。)
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保ㄖ赀B受罰。)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因,由于。)
擊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打、砸。)
秦王不肯擊缶(敲擊。) 因擊沛公于坐(刺殺。)
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攻打。)
意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意料。)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態(tài)。)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圖。)
置
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安放,放置。)
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放棄。)
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設(shè)置。)
客至未嘗不置酒(擺設(shè)。)
鄭人有且置履者(置辦。)
置園邑三百家(設(shè)立。)
謹
大行不顧細謹(讀jǐn,此處指微末細節(jié).)
張良曰:“謹諾?!保ㄗxjǐn,表恭敬語氣.)
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讀jǐn,恭敬。)
謝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感謝。)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謝罪,道歉。)
乃令張良留謝(辭別。)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告訴,致詞.)
勝
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讀shēng,力能擔(dān)擋,經(jīng)得起。)
①形人如恐不勝②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讀shēng,盡,完。)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勝過,占上風(fēng)。)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勝利,戰(zhàn)勝。)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yōu)美,好。)
十旬休假,勝友如云(有才智的,高明的。)
奉
沛公奉卮(zhī)酒為壽(讀fèng,獻給。)
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讀fēng,敬獻。)
王必?zé)o人,臣愿奉璧往使(讀Pěng,通“捧”。)
3.《蘭亭集序》
次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按順序。)
修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修,長,直而高。)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長。)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整修,修建。)
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修理,維修.)
臨
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面對。)
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面對。)
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站在高處。)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接近。)
致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情趣。)
羅敷前致詞(表達,傳達。)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達。)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羅致。)
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盡,極。)
期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讀jī ,一整(年、月)。
父與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約定。)
4.《歸去來兮辭》
策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馬鞭。)
策扶老以流憩(扶著。)
退而論書策(古代寫字用的竹簡,借代文章。)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政策。)
行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ㄐ凶?。?
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將要。)
李白乘舟將欲行(遠行。)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行為.)
5.《師說》
從 惑而不從師(跟隨。)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自。)
傳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傳文,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
術(shù)業(yè)有專攻(研究。)
攻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攻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雕琢。)
6.《阿房宮斌》
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滅。)
士大夫之族,日師日弟子云者(類。)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取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索取。)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提取。)
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谩#?/p>
一
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數(shù)詞。)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一旦。)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全部。)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專一)
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一體。)
六、常見虛詞用法
于
其皆出于此乎②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在。)
①師不必賢于弟子②其制稍異于前(比。)
而恥學(xué)于師(向。)
不拘于時(被。)
或
①或日:六國互喪,率賂秦耶②或曰:此東海也(有人,代詞。)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有的……有的……)
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也許.)
或得日,或否(有的,代詞。)
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強否定語氣。)
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回視日觀以西峰(和“上’,“下”等連用,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線。)
自唐顯慶以來(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線。)
是時以大中承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介詞,憑借,··…身份。)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并列關(guān)系。)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順承關(guān)系,前者是后者的方式或手段。)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因為,連詞。)
則思無以怒而濫刑(因為,介詞。)
①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②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來。)
①雖董之以嚴刑②方其系燕王父子以組(用。)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與其所以失之者(介詞,與“所”組成“……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詞,“憑借”。)
然
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名詞詞尾,“……的樣子”。)
然五人之當刑者,意氣揚揚(不過,但是)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這樣,那樣)
沛公然其計,從之(認為……是對的。)
之
佯狂不知所之者②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到、往、去,動詞。)
吾妻死之年(那。)
撫之甚厚(她。)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用在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
人皆得以隸使之(代詞,他們。)
①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②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的,結(jié)構(gòu)助詞。)
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它,即擲棄的珍寶,代詞.)
故
桓侯故使人問之(特意。)
既克,公問其故(原因。)
①從六國破亡之故事②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舊,形容詞。)
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所以,因此,連詞。)
焉
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無義,語氣詞。)
①硿硿焉②盤盤焉,困困焉(同“然”,相當于“地”“……的樣子”,作詞尾。)
微波入焉(相當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詞。)
或師焉,或不焉(語氣詞,不譯。)
且焉置土石(于何,在哪里。)
焉用亡鄭以陪鄰(怎么,哪里。)
為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前一個“為”是“治理”,動詞。后一個“為”是“被”,介詞。)
邯鄲為郡(成為,動詞。)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有,動詞。)
于人為可譏(是,動詞。) 軒東故嘗為廚(做過。)
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wéi,與“時”或“期”搭配,譯為從時間的長短上看。)
老臣以姐為長安君計短也(wèi,替,介詞。)
所
某所,而母立于茲(地方。)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所”與“手植”組成名詞性詞組,是“……的”。)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所十動詞,表名詞意思,所施加的。)
山巒為晴雪所洗(“為……所”表被動。)
所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用來……的。)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蓋
日初出大如車蓋(物,用來遮蓋的東西。)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表原因,可譯為“大概”,連詞。)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超過。)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大概,副詞,表推測。)
其
吾其還也(還是,語氣詞。)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豈,難道,表反問.)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推測。)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副詞,用在句中,表期望。)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其中的,代詞。)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代詞,那些。)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代詞,自己。)
也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ㄓ迷诰渲?,舒緩語氣,譯為“啊”或不譯.)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陳述句句末,“啊”。)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句末,反問,“呢”。)
者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的人。)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句末疑問助詞。)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用在時間副詞后,助詞。)
亞父者,范增也(句中提頓。)
何
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代詞。)
水何澹澹(多么。)
豫州今欲何至(哪里。)
不然,籍何以至此(什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怎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