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青綠山水畫發(fā)展的高峰期,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流傳后世,讓人看到了宋代畫家在青綠山水畫領域取得的成就。其實,宋代還有一位擅畫青綠山水的大師,他叫趙大年,名氣遠大于王希孟。趙大年是趙匡胤的后代,主要生活在宋神宗年間,筆墨造詣精深,他畫的山水汀渚成為后人學習青綠技法的范本。
青綠山水畫可以分為三大類,金碧山水、大青綠山水、小青綠山水。趙大年的作品屬于大青綠,設色以礦物顏料為主,強調色彩的色澤與光感。多用線條,少用皴擦,色彩濃艷,看上去有種富麗堂皇的感覺。宋代以后,青綠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進入頹勢,但有追求的畫家都知道,想要溯源,一定要學習青綠技法。就像古人說的那樣,“畫繪事也,古來無不設色,且多青綠?!?/p>
張宗蒼 仿趙大年山水
這幅畫是清代畫家張宗蒼的作品,他仿照北宋趙大年的畫風,描繪了山重水復的幽深景色。哪怕是一幅臨仿之作,依然顯示出張宗蒼的創(chuàng)作能力。他把趙大年工致典麗的風格學得形神兼?zhèn)?,還能融入清初的宮廷風,賦予傳統(tǒng)技法新的生機。
《仿趙大年山水》看上去構圖復雜,筆墨豐富,有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實際上,想著張宗蒼的創(chuàng)作流程欣賞畫面,就能抽絲剝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全景式山水,大開大合,構圖起承轉合,從平遠法轉為深遠法。
張宗蒼 仿趙大年山水 局部
有了整體構思,接下來只需按照流程認真勾畫。張宗蒼先畫線稿,確定空間布局。運用疏密、聚散、藏露等手法,表現(xiàn)山水相連賦予畫面想象空間。之后用水墨打底,運用皴擦、點簇等手法,豐富細節(jié)。渲染墨色時,只能用淡墨,區(qū)分山勢陰陽。最后就是青綠染色的過程,將孔雀石搗碎研磨過濾得到青綠顏色,按照顏料的粗細,染到山水畫的不同位置。
山石陽面,因受光線照射顯得亮堂,需要用較淡的顏色。山石陰面,因避光顯得幽暗,用重色表現(xiàn)。同時,色彩不能遮掩皴擦的細節(jié)。青綠山水畫起來費工費時,很多畫家不愿意畫,也沒能力畫。多虧張宗蒼在皇宮如意館供職,否則他也不會畫步驟如此繁瑣的作品。
張宗蒼 仿趙大年山水 局部
群峰之勢,煙云勝景,畫中的山水草木都精細刻畫。仔細看,張宗蒼畫山巖的時候用了披麻皴。很明顯,這受到了清初正統(tǒng)山水畫的影響。本質上按照文人畫的審美情趣創(chuàng)作,用色彩闡釋文人畫雅俗共賞的一面。
以筆墨為中心,讓水墨山水成為元明清時期的主流畫法。這導致了青綠山水漸漸被人遺忘,甚至有的畫家提出一種觀點,青綠山水是畫匠學習的技法。張宗蒼沒有能力扭轉這部分畫家的認知,他只能默默地用作品傳遞信息。
張宗蒼 仿趙大年山水 局部
青綠山水畫自帶古典氣質,那種華美大氣的韻味,讓人過目難忘。張宗蒼重拾古人技法,展示出傳統(tǒng)技法的耀眼光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