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島主
袁紹這個人也并非一無是處。
當年董卓兵臨城下,獨攬朝綱之際。所有大臣對于董卓的惡行敢怒不敢言,袁紹是唯一一個站出來敢在朝堂之上和董卓對罵的人。當然袁紹也不是匹夫之勇呈口舌之快,罵完當天夜里就溜了,沒過多久就組織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其號召領導能力可見一斑。
另外袁紹能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一方面他能夠折節(jié)下士,吸引很多才干聚集在他身邊。另一方面他個人是極富感染力的勇者。就拿袁紹統(tǒng)一河北的過程中與公孫瓚的大戰(zhàn)來說,當時袁紹遭騎兵突襲,眾將士要護送他躲在墻后,袁紹豪情萬丈道:“大丈夫當前斗死,而反逃垣墻間邪?”袁紹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在他的鼓舞下袁軍士氣大漲,大勝而歸。
袁紹的優(yōu)點大概能說這么多,至于缺點可以說個三天三夜。
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帳下五謀臣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戰(zhàn)爭前夕,賈詡就代其主張繡拒絕了袁紹拋出的橄欖枝,分析了曹操的優(yōu)勢,果斷說服張繡投靠了曹操,為曹操加了一支生力軍。
而在曹操做戰(zhàn)前動員的時候,荀彧又精準列出了袁紹四大缺點:
1. 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
2. 紹遲重少決,失在后機。
3. 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土卒雖眾,其實難用。
4. 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
荀彧從度量,謀略,武力,道德四個方面將袁紹抨擊得體無完膚,不僅袁紹,袁紹帳下那些謀士武將,荀彧也是了若指掌,知道其各自的缺陷。忘了說了,荀彧當年是從袁紹帳下轉投曹操的,看來是早就對袁紹集團不待見了。
島主覺得袁紹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小看曹操。
袁紹,四世三公后代,曹操,宦官后代。雖然兩人是發(fā)小從小玩到大,可袁紹心里是一直存在著優(yōu)越感。盡管曹操在膽識才能各方面明顯勝過袁紹,可狂妄自大的袁紹總把曹操當作自己的一個小弟在看。
以至于袁紹會在組十八路諸侯時封曹操一個代理將軍;以至于袁紹會把自己的日后的戰(zhàn)略計劃大大咧咧地講給曹操聽;以至于對曹操竭力想要挾天子,袁紹卻毫不在意,想著另立皇帝;以至于袁紹被任命為太尉,卻因官位在曹操大將軍之下,怒而不受,逼著曹操將大將軍之位讓給了他。從頭到尾袁紹都是把曹操當作一個需要自己照顧的小弟看待,卻沒想到他發(fā)展勢頭如此迅猛,已然一發(fā)不可收拾。
曹操與袁紹基本掃清北方后,一場成王敗寇的生死決戰(zhàn)避無可避。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zhàn)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zhàn)的序幕由此拉開。
前期袁紹率兵南渡黃河之際,程昱僅領七百守兵駐守鄄城,袁軍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程昱等人給淹沒了,眼看就要吃下首敗。曹操心急如焚,想要加派人馬支援鄄城。程昱卻說不用,說袁紹這人坐擁十萬大軍,自以為天下無敵,見我這里兵少將寡,都不屑于來攻。
結果還真被程昱說中了,袁紹就這么自顧自的饒了過去。也不知道為何,曹操手下的幾謀士對于袁紹的星座血型生辰八字興趣愛好都門清,輕易就能判斷出他的下一步,可能這就是天王巨星的明星效應吧。
官渡前哨戰(zhàn)白馬之戰(zhàn)打響,袁紹令大將顏良為先鋒直撲黃河南岸的戰(zhàn)略要地白馬。荀攸向曹操建議來一招聲東擊西,佯裝放棄白馬,在延津渡河,做出一副要繞袁軍之后的假象。袁紹果然中計,分兵前往延津。曹操的精兵立刻調轉馬頭,奇襲白馬。
先鋒顏良忽見曹操大軍如神兵天降,大驚失色。只見曹軍為首一大將,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手提青龍偃月刀,腳跨嘶風赤兔馬,一如排山倒海之勢在亂軍叢中撕開了一道裂縫,風馳電掣般向自己疾馳而來。
顏良急問:“來者何人?報上…”話音未落,半邊腦袋已經(jīng)被削去了。袁軍群龍無首,曹操乘勢下令追擊,殺得袁軍丟盔棄甲而逃。
想必三國迷們已經(jīng)看出來了,曹軍為首這位所向披靡的大將,可不正是關云長關公么!這是個什么情況?
時間往回撥一點,前一篇文章說過,劉備在許都待過一陣。當時郭嘉和程昱都說劉備乃人中之龍,遲早非池中之物,勸曹操殺了他。曹操竟然難得的心軟了,不僅沒殺,還來了一出青梅煮酒把劉備嚇跑了,這可能是曹操一生最后悔的事。
這回放了劉備對于曹操來說無異于放虎歸山,果不其然,劉備前腳剛走,后腳就在徐州反了曹操。曹操不敢怠慢,袁紹大軍壓境都不在乎了,決議率軍直撲劉備。當時有人懼怕袁紹趁火打劫,郭嘉卻依然建議先打劉備,曹操也是成竹在胸,袁紹這老大哥他太了解了,反應比一般人慢半拍,我這邊打完了劉備他都不一定反應得過來。
袁紹確實沒這個反應,不過他手下的謀士田豐有,田豐勸袁紹趁機出兵襲取曹操后方。袁紹用一個奇葩的理由拒絕了,兒子病了,不宜遠征,還表現(xiàn)出一副父愛如山的偉岸形象,讓人肅然起敬。
以上行為可以歸結為袁紹在官渡時期練成的絕技,就是完美地錯過所有正確的道路,而去選擇錯誤的,能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容易。
曹操很快打敗了劉備,但還是沒抓住他。論逃跑劉備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不過劉備這回雖逃到了袁紹處,關羽卻因寡不敵眾被俘。曹操愛才之人,關羽忠義之士,兩人惺惺相惜。關羽終不會背叛劉備,但為報曹操厚待禮遇之恩,便決定為其解白馬之圍,這就有了前面那一出萬軍叢中力斬顏良的好戲。
白馬之戰(zhàn)過后,曹操緊急回兵,又打響了延津之戰(zhàn)。袁紹這邊領軍的是大將文丑和剛剛歸順的劉備,當時曹操令600騎兵打頭陣,佯敗撤退,誘敵深入。文丑劉備領6000人馬來追,一路上盡是曹軍故意遺落的輜重,文丑治軍不嚴,屬下開始哄搶財物。正在這時曹軍突然殺了個回馬槍,打得袁軍措手不及,文丑戰(zhàn)死,袁軍敗退,曹操又上演了以少勝多的好戲。
文丑具體是誰殺的沒有記載,不過顏良文丑作為袁紹帳下哼哈二將般存在的名將,死在無名小卒手里也說不過去。所以演義里文丑也是死于關公之手,這也不無可能,能夠領600騎兵于6000敵軍中取敵方主將首級的,萬人敵關公算一個。
而且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明明文丑是和劉備一起領軍,偏偏打著打著劉備又沒影了,說不定劉備就是發(fā)現(xiàn)敵方主將是關羽,為避免手足相殘,先行撤了。
這之后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也辭別曹操,踏上了尋找劉備之路,當時曹操是很痛快地就放了人。不過民間傳說里為了神話關羽,這一段為他量身定做了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年度史詩動作大戲。
言歸正傳,曹操退守官渡,與袁紹進入了相持階段。雖然前期依靠奇襲贏了幾陣,但畢竟實力相差懸殊,袁紹坐擁十一萬大軍,曹操充其量不過兩三萬,別說一舉殲滅袁紹,曹操能夠勉強守住攻勢,島主都覺得很了不起了。
雙方將各種戰(zhàn)術手段運用到了極致。袁紹打消耗戰(zhàn),建高臺俯射曹營,曹操立即造霹靂車應對,投石破高臺。袁紹轉打地道戰(zhàn),挖地道想要偷襲,曹操又掘長塹以阻擋,可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兩軍相持數(shù)月。
袁紹帳下頭號謀士沮授建議袁紹打持久戰(zhàn),把曹操耗死。但不可一世的袁紹哪聽得進這個,一味下令猛攻。此時官渡大戰(zhàn)的最為關鍵的人物登場:袁紹的謀士許攸。
許攸也是從小和曹操袁紹一起玩大的主,他建議袁紹既然想速戰(zhàn)速決,不如分兵偷襲曹操的大本營許都,袁紹也是不聽。他小看曹操的心理還在作祟,他要正面打敗曹操,打得曹操心服口服,告訴曹操你老大永遠是你老大。
許攸計謀不被采納,心中煩悶,恰巧又聽聞身在袁紹大本營鄴城的家人因犯法被拘捕了。許攸一怒之下就投奔了曹操。
曹操與許攸的見面相當有意思,當時曹操正洗著腳,聽說老相識許攸來了,知道大事可成,光著腳就出來迎接。
許攸問曹操還有多少糧食,曹操回答還能撐一年。
許攸:“說實話?!?/span>
曹操回答還能撐半年。
許攸:“說實話。”
曹操尷尬一笑,老老實實地說只夠這個月的了。許攸這才獻上一計,讓曹操領精兵去偷襲袁紹屯房糧草的大營烏巢,那里守衛(wèi)不嚴,破了烏巢,袁軍必亂。
曹操當機立斷,親率騎兵5000直撲烏巢,一路上冒充袁軍,還真沒被識破。曹操成功火燒烏巢,另一頭袁紹還在官渡叫囂著讓曹操出來決一死戰(zhàn),突然傳來消息烏巢沒了。袁紹執(zhí)迷不悟,繼續(xù)下令猛攻官渡,結果首尾不能相顧,軍心大亂,陣型四分五裂,曹操大軍勢如破竹,個個以一當十,袁紹潰敗,僅帶領八百騎兵出逃。
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決戰(zhàn),竟然就在一瞬之間分出了勝負。官渡之戰(zhàn)后一代雄主袁紹一病不起,幾個兒子也鬧起了分裂,袁氏集團土崩瓦解一蹶不振。曹操統(tǒng)一北方之路已經(jīng)變得清晰無比。
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不僅在于兩軍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的交鋒,更重要的是曹操個人對袁紹的勝利。袁紹剛愎自用,疑心重重,多次拒絕對其有益的建議。反觀曹操虛懷若谷,從諫如流,對于敵方來投的許攸也是用人不疑。再者袁紹自始至終存在的對曹操的優(yōu)越感,讓他狂妄自大,想要在正面戰(zhàn)場擊敗曹操,導致不懂變通驕兵必敗,而曹操卻深知兵不厭詐,避其鋒芒,屢屢用奇襲取得勝利。
袁紹啊袁紹,你當真還以為曹操還是那個跟在你身后俯首稱臣的可靠小弟?
順帶提一句,在官渡之戰(zhàn)立下為曹操立下大功的許攸,日后居功自傲,多次當眾直呼曹操的小時候的乳名阿瞞,曹操如此身份地位,自然相當討厭別人這么喊他,許攸最終就被處死了。島主覺得,小時候互相之間一些不成熟的玩笑,長大了可不能隨便開,不要覺得只是玩笑啊怎么這么較真之類的,每個人都是會成長改變的,都想要被尊重。更況且在曹操眼里,一切都只是他的棋子而已,已經(jīng)沒有利用價值了,那就去死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