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拍攝了一組蜀葵,有的博友看了,說是木槿。
這也難怪,因為木槿與蜀葵同屬錦葵科。木槿、錦葵、蜀葵花型花色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后二者則為草本植物。
其實,木槿與扶桑也容易混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云:扶桑產(chǎn)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綠,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
木槿與扶?;ㄐ偷闹饕獏^(qū)別是,后者花蕊細長。
木槿花期夏秋,朝發(fā)暮落,日日不絕,人稱有日新之德。其花瓣基部紅或紫紅,花色有粉、白、黃、淡紅、水紅等多種。
木槿花因紛披陸離,迎霞沫日,臨風招展,光彩秀美,而受到歷代詩人的贊頌。
三千年前的《詩經(jīng)》中便有文將木槿花喻作美女: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唐代文人墨客賦詩吟詠木槿者眾。
園花笑芳年,池草艷春色。猶不如槿花,嬋娟玉階側。芬榮何夭促,零落在瞬息。豈若瓊樹枝,終歲長翕赩。(李白《詠槿》)
風露颯已冷,天色亦黃昏。中庭有槿花,榮落同一晨。秋開已寂寞,夕隕何紛紛。正憐少顏色,復嘆不逡巡。感此因念彼,懷哉聊一陳。男兒老富貴,女子晚婚姻。頭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后時不獲已,安得如青春?(白居易《秋槿》)
秋舜晚英無艷色,何因栽種在人家?使君自別羅敷面,爭解回頭愛白花?(白居易《白槿花》)
風露凄凄秋景繁,可憐榮落在朝昏。未央宮里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李商隱《槿花》)
石國胡兒人見少,蹲舞尊前急如鳥。織成蕃帽虛頂尖,細氎胡衫雙袖小。手中拋下蒲萄盞,西顧忽思鄉(xiāng)路遠。跳身轉轂寶帶鳴,弄腳繽紛錦靴軟。四座無言皆瞪目,橫笛琵琶遍頭促。亂騰新毯雪朱毛,傍拂輕花下紅燭。酒闌舞罷絲管絕,木槿花西見殘月。(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舞胡騰》)
木槿花開畏日長,時搖輕扇倚繩床。初晴草蔓緣新筍,頻雨苔衣染舊墻。十旬河朔應虛醉,八柱天臺好納涼。無事始然知靜勝,深垂紗帳詠滄浪。(錢起《避暑納涼》)
風雨禪思外,應殘木槿花。何年別鄉(xiāng)土,一衲代袈裟。日氣侵瓶暖,雷聲動枕斜。還當掃樓影,天晚自煎茶。(薛能《寄題巨源禪師》)
元代亦不乏愛憐木槿的詩人。
愛花朝朝開,憐花暮即落。顏色雖可人,賦質無乃薄。亭亭映清池,風動亦綽約。仿佛芙蓉花,依稀木芍藥。炎天眾芳凋,而此獨凌鑠。(舒頔《木槿》)
古詩詞中以舜華、舜英代名木槿,源自一個傳說。
上古時,歷山腳下生長著三墩木槿,高逾兩丈,冠可盈畝。每至夏秋,花開滿樹,爛漫如錦。
某年孟秋,號稱四兇的渾沌、窮奇、木壽杌、饕餮前來歷山觀光。見此美景,均生歹意,欲移去據(jù)為己有。四兇把三墩木槿刨倒,展開爭奪,打得頭破血流。木槿倒伏后迅即枯萎乃至花殞葉落。四兇見狀,料想取回亦難成活,便垂頭喪氣離開。
正在歷山耕作的虞舜聞訊趕來,招呼農(nóng)夫們將木槿扶起,并汲水澆灌。奇跡出現(xiàn)了:木槿枝葉復活,花開如初。
木槿仙子遂取虞舜之諱為姓,以報活命之恩。
木槿花期長,生命力強。其花語為:堅韌、質樸、永恒、美麗。
每逢花期,木槿枝頭生出許多花苞,接續(xù)不斷次第開放。因此,韓國人亦稱之為無窮花,并尊奉其中的粉色單瓣者為國花。
木槿花可食用,營養(yǎng)價值極高,含蛋白質、脂肪、粗纖維、還原糖、維生素C、氨基酸、鐵、鈣、鋅以及黃酮類活性化合物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