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畢贛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是神作還是爛片這回事,似乎已經(jīng)在網(wǎng)上吵了八百回了。從“一吻跨年預售過億”到“口碑票房斷崖下跌”,想必主創(chuàng)們也在幾天之內(nèi)猝不及防地經(jīng)歷了冰火兩重天。盡管早在三年之前,畢贛導演已向世人宣布,“我的電影就像雨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帶傘?!钡Y果好像并不理想,年輕人們魚貫而入,出來卻只想大呼,“看不懂!”。
“沒有看不懂的電影,想懂不會不懂。”
“如果看不懂,就再看一遍?!?/span>
Emmmm……導演的回應好像也沒有什么說服力。
那么問題來了,當我們說“看不懂”時,我們在說什么?
我來回答吧,當我們說看不懂一部電影時,我們實際在說的是,不知道這個鏡頭有何用意,不知道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也不知道它講的什么道理。這三點分別對應著電影的形式、內(nèi)容和主題。
那么藝術電影為何叫人看不懂?答案呼之欲出,因為它們不使用常規(guī)化電影語言,不做類型化敘事,也不講尋常的道理。
看到這你可能會奇怪了,都非常規(guī)了,還能看?這時候就需要回溯到一個經(jīng)典的電影學問題,“看電影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領,還是后天習得的能力?”
顯然,1895年當大咖啡廳地下室的觀眾們看到那輛火車向他們轟隆隆駛來時,他們并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那是一次相當陌生的震驚體驗;當格里菲斯將平行剪輯和交叉剪輯運用于《黨同伐異》,創(chuàng)作出時間跨越兩千年的鴻篇巨制時,卻沒料想票房慘敗,觀眾根本不買賬……可是如今,我們并不會因為沖向銀幕之外的奇怪東西四散而逃,也相當熟稔于動作電影百試不爽的“最后一分鐘營救”,交叉剪輯、多線敘事,那更是不在話下了,因為所有影片都這樣用,我們熟悉它們要表達的內(nèi)容,也記住了這些鏡頭語言的語法。
電影語言的習得,正是這樣一個從不知道到知道,從不習慣到習慣的過程。某種意義上說,電影語言的發(fā)展史,即是創(chuàng)造并制定種種電影成規(guī)與慣例(如攝影機的充分隱藏,180度角原則,視線匹配原則等)的歷史,當然其中也會存在對成規(guī)慣例的打破,那是藝術電影突出重圍的時刻,它們創(chuàng)造出新的電影語言,盡管在不久的將來,它也許會被主流電影吸納并使用,成為新的成規(guī)與慣例的一部分。
“對于一個真正的電影藝術家來說,電影的成規(guī)與慣例如同設定去跨越的圍欄,了解它正是為了破壞它、超越它。在這一層面上,所謂商業(yè)電影和藝術電影的區(qū)別之一,正在于商業(yè)電影大致恪守著種種電影敘事的成規(guī)與慣例,而在故事層面追求類型的變奏形態(tài),同時追求影像的奇觀效果;而藝術電影則更多地追求電影語言自身的創(chuàng)新,追求對種種陳規(guī)與慣例的僭越?!?span>[1]
可以說,經(jīng)典敘事電影所約定俗成的語言語法,正是服務于類型片敘事而存在的,在這些影片中,連續(xù)性剪輯和正/反打鏡頭等電影手法完美掩蓋了創(chuàng)作者的操作痕跡,故事在銀幕上自行涌現(xiàn),而觀眾始終全知全能。模式化的類型敘事精準捕捉了不同受眾的心理需求,使之沉迷,為之造夢。
而藝術電影在形式上的種種創(chuàng)新,則恰恰服務于其反縫合體系,反類型敘事的目的。表現(xiàn)出來,便往往是人們常說的,“不好好講故事”,或者干脆“不講故事”。
法國理論家讓—皮埃爾·穆尼爾曾在著作《電影經(jīng)驗之結構》中,以觀眾在觀看“家庭影片”、“紀錄片”、“敘事劇情片”三類影片時的不同意向體驗方式為例,描述了觀影過程中的“認同經(jīng)驗”。其結論中的兩個重要觀點是:
1)觀影中的注意程度:家庭影片﹤紀錄片﹤敘事劇情片;觀影中的自我意識:敘事劇情片﹤紀錄片﹤家庭影片。觀眾在觀影中的注意程度與自我意識成反比,注意力越高,自我意識越弱。
2)敘事片的認同模式是“橫向意識”,蘊涵著因果邏輯,是時間的延展;家庭影片則依賴于“縱向意識”,發(fā)生的主要情感是“喚起”和“懷舊”;紀錄片介于兩者之間。[2]
當然,藝術電影不可能完全等同于這里所說的紀錄片或家庭影片,但我們?nèi)钥砂l(fā)現(xiàn)它們與部分特定風格的藝術片之間的共同點,如長鏡頭對生活流的描寫、對靜物的呈現(xiàn),如戲劇性情節(jié)的缺失,我們會想到一些大師的名字,例如侯孝賢、阿巴斯,他們的影片更多在靜謐中展現(xiàn)客觀世界的真實,旨在打破主體幻覺,揭露焦慮,動用觀眾的個人經(jīng)驗以達到某種情感共振。
而另一些更為復雜,即“不好好講故事”的影片(排除因水平有限想講好故事而不得的情況),則大多是有意制造觀看障礙,運用各類其他藝術的技巧,或是文學中的伏筆、隱喻、象征,或是色彩、音樂的烘托,或是建筑、雕塑對空間的營造,將作品進行層層編碼。他們著迷于回憶和夢境、時間和永恒,以天馬行空的想象表現(xiàn)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等待觀眾對其所設迷宮進行抽絲剝繭般的探索和解密。
“藝術是引誘,而不是強奸。藝術作品提供了一類被加以構思設計以顯示不可抗拒之魅力的體驗。但藝術若沒有體驗主體的合謀,則無法實施其引誘?!?span>[3]
藝術電影要求觀眾主動參與其中,而商業(yè)電影只需他們被動接受。當然,在具備充分的自主選擇權時,主動有主動的樂趣,被動有被動的好處,其間并無高下之分。然而現(xiàn)實卻是,當下社會中,能夠主動自覺享受消費主義文化的還只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仍是被動裹挾于消費主義的浪潮之中,將好萊塢類型敘事視為天經(jīng)地義的法則,沉溺于資本主義文化制造的主體幻覺而渾然不知。
上文所謂的主體幻覺,正出自拉康在其鏡像理論中的論述。銀幕猶如一面鏡,在對光影幻像的迷戀中,人們就像6到18個月的孩子在鏡前第一次指認出自我時一樣,感到無與倫比的滿足和狂喜。故事的自行呈現(xiàn)滿足著他們關于自我全知全能的想象,而耀眼奪目的主角/明星更是一個充分具象化了的理想自我。
觀眾將自我化為一束凝視,企圖在想象中獲得欲望的滿足,然而凝視本身卻印證著欲望對象的匱乏與缺席——鏡中其實空無一物。因此在精神分析的意義上,“藝術并非是分享內(nèi)心的和諧,而是分享欲望與匱乏,并非爭奪欲望,而是相互維持對幻想的拋棄?!?span>[4]
我們在《青春片中的意識形態(tài)幻術與真相》一文中同樣談到過,光學儀器的技術本性“掩蓋了它們在制造意識形態(tài)產(chǎn)品上的用途及其可能造成的意識形態(tài)效果”[5]。正是在營造主體幻覺的過程中,主流商業(yè)電影成功掩蓋了有關階級、種族、性別的種種矛盾,平復著人們?nèi)諠u嚴重的生存焦慮。
而作為資本主義大眾文化之反叛者的藝術電影則是逆向而行,它拒絕工業(yè)化生產(chǎn)模式與大眾化消費方式對個人的異化和對個性的抹殺[6],而是以原創(chuàng)性思考和表達揭露社會上的苦難與不公,分享人們內(nèi)心的欲望和匱乏。
盡管必須承認,電影行業(yè)的繁榮離不開資本主義和現(xiàn)代工業(yè)的高度發(fā)展,電影自誕生之初,便具備了充分的商業(yè)性和娛樂性,而與大眾文化難以分割。但是,經(jīng)過無數(shù)代創(chuàng)作者的不懈奮斗,電影也早已突破了自身的種種局限,而成長為一門獨立藝術。
1911年,卡努杜發(fā)表《第七藝術宣言》,稱“音樂、詩歌和舞蹈是時間藝術,建筑、繪畫和雕塑是空間藝術。在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而電影恰恰是填平這道鴻溝的‘第七藝術’?!睂а輥啔v山大·阿斯特呂克則以“攝影機—筆”類比,認為“電影如同文學作品一樣,與其說它是一門特定的藝術,不如說它是一種能夠表達任何思想范疇的語言?!?0世紀50年代興起的“作者論”更是極力強調創(chuàng)作者的風格與個性,將作者身份提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
可是,為何直到今日,當我們談到其他文藝作品,如古典音樂、嚴肅文學時,都很清楚需要一定的積累、訓練才能充分感受和領悟它們,而面對一部較晦澀的電影時,卻還未及思考便茫然失措、繼而大罵其為“爛片”呢?
當然,筆者并非斷定《地球最后的夜晚》是多么珍貴的影史杰作,也為這個跨年夜荒誕的“欺騙營銷”深感遺憾,但我想說,這個時代、這個世界,是需要藝術電影的,而《地球最后的夜晚》應該是其中之一。也許國內(nèi)當下的藝術電影還存在著種種不足,或是囿于自憐自戀,或是刻意故弄玄虛,但在拓展電影藝術的邊界,尊重觀眾的主體性,反抗資本主義大眾文化這一點上,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
我不覺得將觀眾騙入影院灌輸藝術是一個好的方式,這實在過于一廂情愿,近乎揠苗助長,但我更不同意將藝術電影視為一小部分人的專屬,而認為普通大眾不該或不配欣賞好的藝術。
因為藝術本該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歷史原因造成了統(tǒng)治階級長久以來對高雅藝術的壟斷,信息時代則相當程度地打破了這層壁壘,給予人們平等享用精神財富的機會。貴族的神話早已被打破,他們并不比貧窮者更天才、更智慧。
如戴錦華在評論影片《鋼的琴》時所說,一個理想的狀態(tài)是每個人都是知識分子,每個人也是勞動者,每個人都以最擅長的方式參加物質生產(chǎn),同時每個人都是文化產(chǎn)品的創(chuàng)造者和享有者。
烏托邦或許是遙遠的,但對抗異化、盡己所能地解放和發(fā)展自我,可以從我們每一個人開始。
(行文倉促,難免疏漏,如有不同意見或疑問之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指出,我們將在以后的推送中進行針對性探討和解答。)
1.戴錦華《電影批評》
2.王文斌《電影現(xiàn)象學導論》
3.蘇珊·桑塔格《論風格》
4.戴錦華《電影批評》
5.讓-路易·鮑德里《基本電影機器的意識形態(tài)效果》
6.孟君《作者表述:源自“作者論”的電影批評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