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四王,指的是清朝初期的四位畫家,分別是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和王翚。他們四人以王時敏為首,均為明末清初時期的著名畫家,他們有共同的藝術(shù)思想,最大的特點就是仿古,以宋元名家筆法為最高標準。清四王極善山水,所留佳作也是山水居多。王時敏為四王之首,幼時就喜愛詩文書畫,后來更是得到名家指點,在山水畫作上極富造詣。這幅《寒食圖》為設(shè)色山水畫,在畫中畫家并未將筆墨一味描摹在山體上,而是少用筆墨,將山體勾勒出輪廓,淡淡墨色鋪出山體石頭走向,也真實的刻畫出清明前后天氣濕潤,山間霧靄縹緲的景象。山腳下的村莊只勾勒兩三戶人家,留白的同時也使整幅畫聚焦在山水之上。遠處山體上的樹木以意帶過,近處枝干則細細刻畫,使畫面更加飽滿。王鑒雖然也受董其昌的影像,工畫山水,善青綠,細節(jié)刻畫十分細致。在這幅溪山仙館圖中,畫家由近及遠,由寫實到寫意。近處的松樹形態(tài)各異,但是都保留自然生長的樣貌,水中新長出的蘆葦葉片也被點畫出來,岸邊的石頭施以青綠,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水中的倒影也分濃淡,可見畫家細致入微。遠處的山體渾然天成,巍峨聳立,山石由濃轉(zhuǎn)淡,更加表現(xiàn)出山的高大。左邊的山峰四周霧蒙蒙一片,樹木影影綽綽,這些都表現(xiàn)了畫家的技法工底,也正是由于畫家對山水的喜愛之情以及多年寄情山水的深刻體會,才使畫家對這幅畫的刻畫如此細致。同時也是因為畫家的技法高超,勾勒細致同時又富有生機,才給這幅畫增添了更多的觀賞性。這幅圖是王原祁仿元代畫家黃公望畫意所繪。畫中山峰連綿起伏,樹木蒼翠,畫家施以墨色,使之渾然一體。畫面中的山峰,如刀刻斧鑿雄壯巍峨,山峰上的石塊連綿不絕,雄渾流暢,宛如壘起的巨大屏障,一氣呵成。近處留白做水,沉靜的伏在山脈之下,岸邊露出的淺灘,水中的蘋草,無一不透露畫家對山水田園的了解?!吧街卸喙质笔沁@幅畫最大的寫照,每一處山脈,每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畫面中隱約可見幾處村落,在畫家的筆下透漏著恬靜與安詳,頗有世外桃源之感?;蛟S只有這樣隱與山水之間的村落能體會“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靜謐。這是一幅設(shè)色山水圖,畫面完完全全采用了青綠山水的畫法,像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就采用此種方法,極富盛名。這幅圖描繪的是一種恬淡的意境。畫面中連綿的山脈在遠處起伏,近處是大片的水流,岸邊的樹木勾勒細致,色彩鮮明,水邊荷葉層層疊疊偶有荷花露頭,遠處的人家錯落有致,也被樹木遮擋,儼然一副江南水鄉(xiāng)似的煙雨濛濛。畫家對山的描繪并沒有用多么細致的手法,山峰連綿一片再染上丹青,用筆淺淡更彰顯畫面的空靈之感。幾只鳥雀從水田上飛過,使畫面生動起來。這幅畫以現(xiàn)代人的審美來看仍然是一幅絕美的山水圖,靈動又不失真實。山水畫家多數(shù)都歸隱山林田園,或者做田舍翁去,他們寄情山水,弄情于墨,將內(nèi)心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全部都揮灑在紙上,也許畫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表達的更加豪邁自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