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使寫出的字筆力充盈?
如“萬歲枯藤”、如“百鈞弩發(fā)”、如“崩浪雷奔”、如“高峰墜石”……一言以蔽之,曰筆力。關(guān)于筆力的強弱,是人所有目共鑒的,但是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字筆力充盈,卻是初學(xué)所十分關(guān)心,但又感到求之無術(shù)的問題。
筆力,本源于人體,形成于鋒穎,而達之于紙上。因此,要使自己的字筆力雄健,必須具備執(zhí)筆、書寫姿勢、正確地運筆,以及關(guān)于筆力的紙上反映等等的正確知識。
首先,古人常說,作書“皆須盡一身之力送之”,毫無疑問,這是事實。但言之容易,做之實難。要將全身的力量凝集到鋒尖之上,絕非單憑用力所能達到。一般說來,筆力弱的人,在這方面,大率有以下一些問題:執(zhí)筆不得其法,以指運筆。試想,執(zhí)筆不牢,力量如何通過指傳遞下去?即使有了正確的執(zhí)筆,如果刻舟求劍,思想只停留在“擫押勾格抵”上,力聚指端,致使光有指力而無腕力臂力,更不要說全身之力了。單憑指力,其書必弱。這是一種常見的毛病。
此外,元代陳繹曾曾提倡有枕腕、懸腕沉肘的作書方法,因能偷懶取巧,影響頗大。殊不知,沉肘則肘以上之力受阻;枕腕則腕以上力被滯,都是破壞筆力的書寫姿勢。大抵,只有指、腕、肘、肩、腰等關(guān)節(jié)都松動通暢,全身之力方能使之于毫端。黃山谷曾評蘇東坡說:“東坡書彭城以前猶可偽,至黃州后,掣筆極有力,可望而知真贗也。”而東坡自己卻說:“仆以為,知書不在于筆牢,浩然聽筆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為得之。”由此可知,執(zhí)筆用力,在于自然。
其次,運筆之法,要數(shù)漢代蔡邕述之最詳,他說:“書有二法,一曰疾,一曰澀,得疾澀二法,書妙盡矣。”所謂“澀”乃是我們通常說的“逆勢”,即逆筆推行,發(fā)揮筆毛的彈性,致使“萬毫齊力”,方能“力透紙背”。所謂“疾”,乃是指得勢奮筆,迅捷飛騰而無所阻礙。一如王羲之所說的“爽爽若神”,又如黃山谷評米芾書所說的:“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里,所當(dāng)穿徹。”這正是初學(xué)最難之處。由于運筆不熟練,初學(xué)行筆常有粘滯現(xiàn)象,欲速不能,造成勢背,筆力自然被破壞。要解決這一問題,須加強作書的熟練程度,須“意在筆先,字居心后”。當(dāng)然,這是功力問題。
最后,還要談一談筆力的紙上反映問題?,F(xiàn)實中,不知何為真正的“筆力”。如果以訛傳訛,必致墮入迷津而不能自拔。一般,對筆力有以下錯誤的表現(xiàn)方法:
其一,盲目用力。將筆鋒盡根按下,強行硬拖,導(dǎo)致無筆觸,無墨韻,用墨過豐,字形粗而無神,如同“墨豬”。這種用力,實則為背道而馳。南齊王僧虔所說的“拙力”,正是指這種情況。
其二,蔡邕曾說:“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確實,筆力必須藏之于點畫的內(nèi)在,而不是強顯其形,不見古人就有過“綿里藏針”的說法。有些人,不明此道,不知剛用柔顯,致筋骨暴露。張懷瓘《評書藥石論》說:“若露筋骨,是乃病也,豈曰壯哉!書亦須用圓轉(zhuǎn),順其天理,若輒成棱角,是乃病也,豈曰力哉!”
其三,有些人受到不良習(xí)氣影響,作書有意裊裊,如綰蚯蚓;機械頓挫,如排算子。忸怩造作,故作姿態(tài)。這種書法,貌若蒼老,其實無病呻吟,最為可憎,學(xué)書斷然不能涉此邪道。
三、有人認為寫字必須“筆筆中鋒”,但也有人認為寫字不一定要“筆筆中鋒”,驗之古人書跡似乎也不全是“筆筆中鋒”。對于這個問題,應(yīng)該怎樣理解?
沈尹默先生曾把筆法歸納為“無非‘筆筆中鋒’而已”。此說并不是貿(mào)然而發(fā)的,乃是總結(jié)了近二千年歷史經(jīng)驗的結(jié)果。早在東漢末年,著名書家蔡邕就曾有過“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的話,這連同他的“勒若橫鱗”的比喻,常被視為千古一言,而后歷代大家莫不以此為作書準(zhǔn)則,故中鋒之說代不乏人。如唐李世民的“大抵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顏真卿的“屋漏痕”,柳公權(quán)的“筆正”之說。又如黃山谷“王氏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蓋言鋒藏筆中……”米芾《群玉堂法帖》:“得筆,則雖細如髭發(fā)亦圓;不得筆,雖粗如椽亦扁。”明清以后更是贅述不煩,其中以笪重光《書筏》講得最透徹:“能運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中鋒即佳穎亦劣。優(yōu)劣之根,斷在于此。”正因為中鋒運筆代相沿襲,無怪元代趙孟兆頁的“用筆千古不易”之說,能成為膾炙人口的至理名言。
中鋒運筆應(yīng)該說是被肯定的,即使不強調(diào)中鋒者,往往也并不是否定中鋒,而只是認為“偶出偏鋒,無傷大雅”而已。所以,癥結(jié)所在,在于中鋒雜以偏鋒是否可行。
認為“偶出偏鋒,無傷大雅”的,一般出自兩種情況:一種,由于筆筆中鋒難度較大,部分書者,雖知中鋒的好處,但力不從心,只能依醉就醉而已;另一種,他們的書法猶如文人畫一般,著眼點在于意趣上面,相應(yīng)對于運筆的要求就顯得不太嚴格。
還得借用沈尹默先生曾說過的話。沈老曾經(jīng)把習(xí)書之人分為兩大類——書家和善書者。書家的作品法度森嚴而又妙趣橫生,因此,一向為人們所欣賞和保重,并能作為學(xué)書的范本。有的作品則不然,它們雖然也能令人賞心悅目,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但由于缺乏嚴格的法度,則不足以為人師表。沈老把這種作品的作者稱做“善書者”。
由此可知,強調(diào)不強調(diào)中鋒,是個目的和要求的問題。如果有人偶爾寫幾張字,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為了陶冶情性,那就不妨隨便一點,不必考究中鋒;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書法家,希望自己能悠游于書法藝術(shù)的園地之中,則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真正掌握作書的高難度技法。
事實上,即使是“善書者”也并不是不用中鋒,只是不強調(diào)筆筆中鋒而已。“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如果不經(jīng)過一定的中鋒運筆的操練,其結(jié)果必定使你連書法大門都無法摸到。
最后還要談一談由此所衍生出來的一個問題,筆筆中鋒和偶出偏鋒者相比,是否肯定前者勝于后者,我的回答是,從局部技法上來說,是!從整體上來看則不一定!
因為,中鋒運筆是書法藝術(shù)的必然要求,而不是全部要求。宋代大家米芾曾說,作書須:“骨、筋、皮、肉、脂澤、風(fēng)神皆全。”確實,如無“筋骨皮肉”,則必定沒有“脂澤、風(fēng)神”,但書法藝術(shù)的高境界,絕不局限于單純的運筆技巧。
書法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要求書者將自己的學(xué)問、見識、思想、情感、胸襟等等,溶解到技法中去,以形成獨特的風(fēng)格,這就是古人常說的“書如其人”。從歷史上來看,凡著名的書家,都有深厚的字外功夫。僅有書法功底而乏字外功夫,其作品往往缺乏韻味,格調(diào)不高。也就是說藝術(shù)性不高。反之有字外功夫的作者,縱然有時運筆有病,卻往往能遠勝于前者。
北宋末年,有兩位書家,一個是黃山谷的啟蒙師周越,一個是主刻《淳化閣帖》的王著。這兩個人的作品都沒能經(jīng)得起歷史的考驗,其原因正是由于缺乏個性,一如黃山谷所說:“美而病韻者王著,勁而病韻者周越,皆渠儂胸次之罪,非學(xué)之不盡工也。”這一事實,足以引起我們的深思。綜觀歷史,因缺乏字外功夫而被淘汰出書家之列的大有人在;但運筆不合法度,單憑字外功夫而成為書家的,卻鮮有其例。當(dāng)然,或因其人品高,或因其學(xué)識博,雖然書法平常,但人們還是寶愛其書跡,那是另一回事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