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在大銀幕上看到睽違已久的《狗十三》了?!豆肥肥菍а莶鼙F降淖髌?,早在五年前,就已拍完,但一直到今天才正式在院線得以上映。不過不要緊,今天看來,電影的質感沒有絲毫受損。
因為,里面的青春成長的疼痛,以及家長們威權的無所不在,現在還絲毫沒有消減,仍然是現實。
1/3
張雪迎飾演的李玩,是一位初中女生。她的父母離婚了,她跟著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父親再婚了。這是基本的家庭結構。
說是青春片,但它又與那種“殘酷青春”的青春片有很大區(qū)別。李玩并不叛逆,成績很好;父親沒有明顯惡習,賣力工作賣力生活;后媽雖然偏心自己的兒子,但也送李玩禮物拉攏她;爺爺奶奶,一直在照顧孫女的生活……劇中人全都是普通人,道德品質并不比我們一般人更差。至于那種暗黑青春題材當中屢見不爽的墮胎、閨密互撕、死亡、出國等等激烈的表達,《狗十三》一概沒有。
但為什么看的時候,還那么心疼?
電影演示了一個孩子是怎么樣慢慢地磨去了她的棱角,怎么樣長大的,仿佛是小貓剪去了指甲,指甲連著肉,它再也不能撓人了,但是,它也失去了銳氣了。
李玩的父親一出場,就強行把她喜歡的物理興趣班改為英語。后媽送給李玩一只小狗,她給它起名“愛因斯坦”;好不容易才與“愛因斯坦”培養(yǎng)出感情,爺爺就把狗弄丟了,而且大伙還要聯(lián)合起來欺騙她……
李玩積壓的怨氣爆發(fā)了。她瘋狂地去找“愛因斯坦”,害得爺爺摔倒了,奶奶差點失蹤,她則被父親抓回來狠狠地揍了一頓,滿手都是玻璃碴子,流了一身的血。然后,父親一邊抱著她,一邊含著淚向她道歉,說他都是為她好。
李玩懂事地點點頭。這是她的第一次妥協(xié)。
父親本來說要帶李玩去天文館,卻出爾反爾,還要女兒給他的領導敬酒;不僅如此,他還忽然給了李玩一個很大的驚嚇:指著遠處的一個2歲的陌生小孩說:你看,那是你的弟弟。
她微笑著,參加了全家人早就為弟弟準備好的生日宴會;所有人都是串通好的,所有熱鬧都是弟弟的,只有她,是局外人。
這是李玩的第二次妥協(xié)。
在一個成人的社交場所里,父親的朋友強行要求李玩吃狗肉。連父親和后媽,臉色都有點變了。但李玩,輕輕地說,謝謝。然后把狗肉吃下去了。
她再一次妥協(xié)了。
最后一次妥協(xié),則是李玩與李堂在路上,看到之前走丟的狗“愛因斯坦”,但是,她假裝不認識它了,催著李堂離開。可是,走到還貼著“尋狗啟事”的小巷子里,她壓抑不住地哭出來了。
每一次的妥協(xié),就是磨掉自己棱角的過程;也是一步一步地讓父親更滿意的過程。可她在這種成長當中,覺察出了深深的痛苦。
2/3
問題就在于,李玩的這種成長,是正向的嗎?是讓一個人更成熟、更健康、更理性、向理想越走越近的嗎?
當然是否定的。
這哪里是成熟,只不過是在父親強大的威權之下的服軟而己。
李玩的父親特別糟糕嗎?也就一般人而己;在他身上,看到我們當中最普遍的一種父親形象:努力工作,壓力大,也因此有了不關心孩子的理由;
偶爾會抽風式地對孩子好,以彌補大多數時候對孩子的不好;
威權最重要:自己的旨意不可違逆,小孩的感受意見不重要;
迷戀于庸俗的社交活動;
知道自己正在傷害孩子,卻強行要孩子理解這種傷害是為了她好;
說話不算數:因為不把小孩當作有獨立人格的人,所以也不尊重她。
雙重標準:對自己和別人執(zhí)行不同的標準,對兒子和女兒執(zhí)行不同的標準。
……
聰明而又敏感的李玩,已經認清了父親的面目。她知道他的話不值得信任,她也知道,他不像他口口聲聲說的那么愛她,在乎她。
李玩被迫陪酒,一眼就看穿了那些人的口是心非;我就不信,那些成年人還看不出來;只不過,他們認為,學會“口是心非”是一件特別成熟、特別有面子的事。所以,當女兒咽下狗肉的時候,父親還長抒一口氣,感覺女兒拿到了進入成年世界的通行證了,成熟了,倍感欣慰了呢。
李玩的“成熟”,無非就是求生欲,掩藏起自己的真情實感,以換取在這個家的平靜生存。不獨父親,爺爺奶奶,后媽,也并沒有尊重過李玩。
看完這部電影,我益發(fā)理解了,什么叫“青春叛逆期”,不是孩子長到十三四歲時非要叛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開始就是獨立的個體,有他們自己的喜怒哀樂;但年幼時無法獨立生存,只能聽從父母,也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但青春期的時候,他們長大了,試圖向大人表達出“我也是個人,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成人世界里就一片恐慌了:
你想不聽話?你想反了?
孩子一直沒有變,一直都想要一個“自我”,只不過小時候大人體力和能力上壓制得住,青春期的時候大人壓制不住了,爆發(fā)出來而己。但最終,孩子仍然是孩子,注定是要被成人用權力碾壓的。
3/3
實際上,李玩作為“姐姐”的尷尬身份,與這家人重男輕女是密切相關的。
開始剛生下弟弟的時候,爺爺就說:李玩的名字是隨便起的,這次是個男孩子,名字不能隨便起了。重視誰不重視誰,一目了然。
一家子都圍著弟弟轉,給他過生日,2歲就讓他專門去學溜冰;而喜歡溜冰的13歲的李玩,以前一次都沒有去溜過冰。
李玩在認真復習的時候,父親要她不要學習了,陪弟弟去公園玩;但實際上,沒人需要她。
弟弟打傷了奶奶,沒有人責怪他,父親還哄著他;而李玩的無心之失,讓爺爺的腳扭傷了,卻被父親打得很慘。
弟弟打傷了狗,狗咬了弟弟,結果大人不管李玩的哭泣,要把它送到狗肉店里。
弟弟甚至親切地對姐姐說:歡迎你來我們家玩,我把爸爸給我買的玩具都給你玩……
因為弟弟的出生,姐姐成了邊緣人。
父親一直說“爸爸最關心你”“爸爸最愛你”。但李玩知道不是。父親自己也知道不是;不承認而己。
這就像社會上最常見的一種家庭生態(tài):女兒不愁吃不愁穿,還能受教育、上大學,但是,他們還是想要個兒子。他們會說,我們也愛女兒呀。但每個人都知道,對兒子的愛,才是核心,女兒只是瓜分得一點唾余。但女兒還必須接受這個現實,并得和別人一樣,寵著這個弟弟。
另一方面,一個家庭,一旦重男輕女了,就意味著,它是不會尊重孩子的,孩子的性別決定了其工具價值;他們看重的是性別具備的功能性,而不是每個人獨立的個性和真實感受。事實也是如此。他們雖然溺愛弟弟,但同樣不尊重幼小的他的感受,更懶得花心思好好教育他。
現在看來,弟弟年紀小小的,有可能就已經長歪了,因為他只能得到無原則也無價值的溺愛。從小就沒有學會基本的行為邊界,不允許做的事(比如到處打人)可以隨便做而不受懲罰;該有的個人自由(比如不愛喝牛奶、不想學溜冰),卻一點都沒有;他可以隨意侵犯別人的安全,別人也可以強行剝奪他的自由,都可以。
很擔心,以后他是被會“愛”他的爸媽強行送進網癮學校的那種孩子。畢竟邏輯是自洽的。
在電影最后,李玩看著弟弟在痛苦地學溜冰,她大概明白了,逃不脫這個家庭的宿命的,并不是只有她一個人;她的內心,百感交集。
溺愛與尊重,本來就是兩碼事。
這個電影,為什么打動人心,就是因為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曾是李玩,甚至境遇還不如她。我們就是在一個父權制的社會中成長起來的,她感受到的壓迫,大家基本上都感受過。上一代人,不屑于平等;父子(女)之間,就是用權力關系來凝結的。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但是,小孩的痛苦,很多就是你們成年人人為制造的,你們于心何忍?“大人有大人的難處,你要體諒?!比欢?,大多數家長的“難處”,只不過是大人在欺負小孩之后,在對著小孩轉嫁怒火之后,道貌岸然的說辭。他們不值得被原諒。
《狗十三》的英文名,是“Einstein and Einstein”,是兩只狗的名字。曹保平有意在弱化戲劇沖突。但再平淡,我們也能讀出故事背后,每個少年或少女被迫進入成人世界里的掙扎。李玩在尋找一個“平行世界”??墒?,那個平行世界,她拿什么來抵達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