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江淮皆春水,山陽里下如畫圖。
賈客重逢留待月,親朋歡送上揚都。
淮揚運河,古稱邗溝、里運河、渠水、韓江、中瀆水、山陽瀆等,指的是從江蘇省淮安市(中國大運河與古淮河交點)到揚州市(中國大運河與長江交點)的這段河道,全長170多公里,是中國大運河最早開鑿的河道,也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淮揚運河淮安段河道長46公里,包含里運河、里運河故道、古黃河、中運河和張福河。
《左傳》記載:“吳城邗,溝通江淮。”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了北上逐鹿中原,開通了從揚州到末口(位于今淮安區(qū))的邗溝,把長江淮河連接起來。邗溝又名中瀆水、合瀆渠、山陽瀆。開鑿初期的邗溝運道是利用江淮之間的自然湖泊,以人工渠道相連接,故而運道彎曲。由揚州至邵伯入艾陵湖,經(jīng)過高郵南的武廣湖(后名武安湖)與綠陽湖之間,注入樊良湖(高郵西北50里),又由樊良湖東北引出,經(jīng)過博芝湖(寶應(yīng)東南60里)、射陽湖(淮安和寶應(yīng)、阜寧交界處,長300里,寬30里),向西北入淮。邗溝是大運河的起始河段,并沿用至今。邗溝開鑿后,入淮處末口迅速興起一個重要的城鎮(zhèn)——北辰鎮(zhèn)。此后,過往客商南來北往,均在此盤壩入淮,使得當(dāng)?shù)氐慕?jīng)濟、人口得到逐步的發(fā)展,成為淮安建城史的起源。
邗溝的開鑿,最初出于軍事需要。東漢時,開始利用運河進行漕運。其后,經(jīng)濟中心逐步由東北移向東南,漕運任務(wù)日益繁重。
開辟邗溝西道。由樊良至博芝,由博芝至射陽,中間人工渠道淤塞不通,加之邗溝舊道向東繞得太遠,比陸路揚州到淮安還遠得多。為改變邗溝現(xiàn)狀,東漢建安二年(197年)陳登任廣陵太守后,開辟了邗溝新的運道。新的邗溝運道在白馬湖濱開鑿水道,以人工運道連通樊良湖與白馬湖,再經(jīng)白馬湖抵達淮河。陳登所改的運道史稱邗溝西道,故將原運道稱為邗溝東道。此后,兩晉至隋朝開皇年間,由淮河至長江皆由白馬湖、樊良湖至廣陵入江,運道大致穩(wěn)定,僅局部小有變遷。
開辟山陽瀆
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四月,不再按照邗溝西道由邵伯入樊良湖,而改道由揚州茱萸灣向東至宜陵鎮(zhèn),北達樊汊入高郵和寶應(yīng)境內(nèi)的山陽河以達于射陽。隋文帝之所以重修邗溝東道,邗溝西道便廢棄不用,并不是因為邗溝西道不可用,而是與隋朝平定陳朝的策略有關(guān)。清人方浚頤曾說:“江去淮三百六十里,溝于春秋,渠于漢,水?dāng)嘤跁x,瀆于隋,河于唐,皆運河也。”此語高度概括了唐代以前江淮運河1500余年河道、水利的變遷。形成于春秋時期的邗溝,幾經(jīng)演變而成山陽瀆,山陽瀆顧名思義北段終止于山陽末口。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
北方的長期戰(zhàn)亂,經(jīng)濟落后于南方。為了把政治中心洛陽與長江下游富饒的南方地區(qū)連起來,帶動北方經(jīng)濟發(fā)展,隋煬帝于大業(yè)元年(605年),征發(fā)河南、淮北百萬人開挖通濟渠。通濟渠是連接黃河、淮河兩大水系的水運紐帶,在盱眙入淮。此后,隋煬帝組織十萬民工把古邗溝拓寬取直,主要是在東漢陳登所開邗溝西道的基礎(chǔ)上,從山陽到揚子(儀征),全長170公里。
開鑿沙河。北宋時期,漕運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其線路主要是長江入運河,由運河轉(zhuǎn)淮河,由淮河過汴河抵京(開封)。漕運線路上有三個節(jié)點:真州(儀征),漕船在此由長江進入運河;楚州,漕船在此由北神堰入淮河;泗州,漕船在此入汴河抵開封。楚州、泗州都在淮安市境內(nèi)?;春釉诨窗彩袇^(qū)有個灣子,史稱“山陽灣”。山陽灣呈“幾”字形,從清口曲折連綿來到草灣,再折向南,到今生態(tài)新城山陽灣花園、山陽灣大道附近,再向東進入季橋鎮(zhèn),再向北進入漣水,在濱海云梯關(guān)入海。
開鑿清江浦
元代以前,運河是從淮城東南許家閘(今堂子巷大橋南)轉(zhuǎn)彎向東,沿南城墻至東南角,轉(zhuǎn)向北到末口入淮。明朝淮河水位高于運河水位,淮河與運河不能在末口直通。為保障通行,明初在末口周邊,從下關(guān)向西至西橋(今國際商城附近)一線淮河堤上,陸續(xù)建筑了仁義禮智信五個壩子。漕船、民船分別由指定的壩子車盤進入淮河北上。南宋以后,沙河不能漕運,逐漸淤塞。為保證漕運暢通,永樂十三年(1415年),陳瑄沿襲喬維岳沙河故道,開挖運河新道,起名清江浦。由淮安城西,從管家湖穿過,引湖水入清江浦,直向西北,基本保持與淮河故道平行的河道至黃淮匯合的鴨陳口(磨盤口),并在清江浦上建了5座閘以節(jié)制流水。各閘之間的距離都在5公里左右,采用漕船編隊分批過閘的方式節(jié)省水量。后來又將運河口新莊閘封堵,拆閘筑壩。清江浦所涉的地域被稱為清江浦鎮(zhèn)。
開鑿中河。清口向北運河一直有黃河風(fēng)濤之險,到康熙年間更加嚴(yán)重,重載漕船溯流而上,每條船都要二三十個纖夫牽引,每天只能蝸行幾里。河道總督靳輔實施黃、運分離辦法。康熙十九年(1680年)至二十五年(1686年),先后三次開新河,分別是皂河口向北偏西至窯灣開皂河40里連泇河,皂河向東歷龍崗岔路口至張家莊20里,將運口移至張家莊。張家莊運口經(jīng)駱馬湖,沿黃河背面新開一河,經(jīng)過宿遷、泗陽到清江浦仲家莊出口接南運河。因新河在黃河北岸的遙、縷二堤中間,故稱中河。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里運河(運河兩淮段)已經(jīng)不能再適應(yīng)京杭大運河的航運,1958年,大運河淮安段實施裁彎取直工程改道,新河道稱為大運河,老河道稱為里運河,里運河也自此成為城市內(nèi)河。1982年至1989年,重點實施了淮泗段航道疏浚擴建工程,興建了淮陰、淮安兩座復(fù)線船閘,和淮陰抽水站。
1990年到新世紀(jì)初,先后建設(shè)了淮安三線船閘、淮陰三線船閘和水上立交淮安樞紐工程。與此同時,大運河得到了開發(fā)與利用,蘇北段成為京杭運河中通航條件好、船舶通過量大、航運價值高的“黃金水道”,是國家南水北調(diào)、北煤南運的主通道。
淮揚運河淮安段,流經(jīng)淮安市清河區(qū)、清浦區(qū)、淮安區(qū)、淮陰區(qū)、洪澤區(qū)、盱眙縣等四區(qū)一縣。從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鑿邗溝,到隋煬帝開鑿隋唐運河,再到京杭大運河截彎取直,淮安始終是溝通江淮、黃淮,保障運河南北通暢的一個重要通道;是南北漕運的樞紐,是河道治理的關(guān)鍵和總河駐節(jié)之所,歷史遺存豐富,價值突出。大運河淮安段的修筑及其演進,可以說既是一部中國社會發(fā)展史的縮影,又是中國古代水利發(fā)展史的縮影。
來源:揚州市世遺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