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荔鏡記》又名《陳三五娘》,講述的是古代潮州黃府千金黃五娘(黃碧琚)和泉州才子陳三(陳伯卿)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由戀愛的故事。
自古以來,才子佳人成良緣都是戲曲作家青睞的題材,在黃五娘出場賞燈的時候,就分別道出了劉翠屏和呂蒙正、張生和崔鶯鶯、梁山伯和祝英臺這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膽蛭娜宋?,且潮劇中還有一部也是反抗封建婚姻的《蘇六娘》,那這部《荔鏡記》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首先我覺得這部戲開場的時間是比較特別的,即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古時候的年輕女子一般在這一天最為自由,可以出門“得桃”,所以也有詩“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潮州元宵節(jié)自古有名,明代刻本《班曲荔鏡戲文》第一出“觀燈”中,“三街六巷好燈棚”的唱詞就是證明。
傳統(tǒng)花燈《董卓鳳儀亭》
燈屏是花燈的一種,是選取戲曲的經(jīng)典場景,神話傳說等素材,扎制出特定的人物場景,組成整屏展出的花燈。這里黃五娘說的就是燈屏上的場景:
“這是張生與鶯鶯,他二人一見鐘情,隔墻唱和,縱然老夫人家規(guī)嚴緊,終于待月西廂。
“這是劉翠屏繡樓拋繡球,他們情長義深,不慕榮華,雙雙寒窯苦守,好比雪里梅花。
”這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他們生前未能結(jié)為夫妻,死后化為雙飛蝴蝶,至情至性,千古流傳。“
陳三五娘就在這樣浪漫熱鬧的元宵燈下邂逅了。一個是“燈下好人物”,一個是“這等風雅人物”,接下來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
話說黃五娘在元宵燈后被官家子弟林大提親,心中郁悶。 而陳伯卿送他哥哥到廣南赴任之后,便匆匆趕回潮州,一心想見那位“燈下佳麗”。這時已是六月份,陳三正巧來到在五娘樓下,被丫鬟益春發(fā)現(xiàn),告知五娘,五娘心中害怕一旦錯過良機后會無期,千言萬語又不知如何提起,糾結(jié)之中想起手中的并蒂荔枝,便把荔枝包了手帕丟下樓去。
樓下陳三接到荔枝,知會到五娘的心意,便學了些磨鏡工夫,到五娘家中磨鏡,后來打破寶鏡順勢賣身與黃家為奴仆。這便是《荔鏡記》名字的緣由?!袄笾Α痹⒁饨K成眷屬,“寶鏡”則暗指好事多磨,這里的荔枝和銅鏡就是陳三五娘心意相合的見證。
我覺得這部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唱詞對白都很含蓄,頗多典故。例如陳三磨鏡時唱的歌,
七尺丈夫莫猜疑,青梅有約故人來。
殷勤為謝深情意,愿下溫嶠玉鏡臺。
為什么是“青梅有約”而不是“荔枝有約”?原來是有南戲《青梅記》的男主角盧少春,因拾得錦桃娘子所擲青梅,假扮賣果貨郎進入女家,打破玉盞,賣身為奴以親近佳人后終成眷屬這個典故。“溫嶠玉鏡臺”引的是《世說新語》溫嶠在北征時得玉鏡臺以此為聘娶得姑女為妻的故事。
陳三雖進得黃府,與五娘是咫尺卻天涯,五娘礙于禮法家規(guī)不得與陳三言語,這是一年已經(jīng)過去,益春勸五娘“看那雙飛蝴蝶,自由自在”,又言“柳枝無力,因此隨風搖曳,人若無主意,就只好任人擺布”。都是言中有深意。
還有陳三五娘在益春的幫助之下得以見面后,陳三對五娘的試探,
《陳三五娘》作為優(yōu)秀傳統(tǒng)潮劇,它的劇本、唱詞、人物塑造都是用心的。其實我一開始只看劇情的時候是更加喜歡機智仗義的益春的(就像《蘇六娘》里面的桃花,《西廂記》里面的紅娘),但是看了電影之后,真的是被姚璇秋老師飾演的黃五娘圈粉啦!因為她實在是又端莊又好看,神態(tài)舉止都讓我想到以前的小姐應該就是這般。在這里,黃五娘的糾結(jié)都是合乎她的身份教養(yǎng)的,但是她仍舊有勇氣追求自我,所以顯得很可貴。世上有情人多,有情有義兼有勇氣,就很難得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