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延興四年(474)十一月二十七日,隴西王源賀的愛女欽文姬辰去世。十年之后,太和八年(484)十一月十六日,欽文姬辰的丈夫司馬金龍離開人間。墓穴打開,二人合葬,除了大批隨葬物品之外,一件色彩鮮艷的木版漆畫屏風被安置在墓室后室靠近甬道的地方,與夫婦二人的墓志相望。
在后來的研究中,漆畫屏風正面繪畫表現(xiàn)內容均取材于西漢劉向所作《列女傳》,例如“有虞二妃”娥皇、女英,“周室三母”太姜、太任、太似,“班女婕妤”的故事;屏風背面繪畫則多為《孝子傳》里諸如李充、衛(wèi)靈公夫人、蔡人妻等事跡的呈現(xiàn)。
欽文姬辰的“欽文”是鮮卑語,被認為可與漢語的“源”互譯。她的生平沒有什么記載,然而從十年后丈夫司馬金龍與其合葬的事實來看,兩人的感情應是非常深厚。欽文姬辰去世后,尚且年輕的司馬金龍續(xù)弦了后來世襲武威公主的沮渠氏,因此,這樣的選擇或許在欽文姬辰死時便有了約定。
可以設想,漆畫屏風是司馬金龍為了紀念愛妻所作。他把內心無法抑除的思念轉化在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贊美愛妻的品行上,強調她的母儀、仁智和貞順,那些故事在他的案頭逐漸與往日的點點滴滴疊印在一起。學者李清泉認為,“屏風原本有可能曾經作為司馬金龍府邸中物,屏風上的歷史故實曾被他用作體現(xiàn)或規(guī)范自己個人品德追求的'座右銘’,那么當它被埋在了地下,其意義也隨即轉變?yōu)閷ζ淦缴袨榕c道德情操的旌表。”而日本學者古田真一則把公元484年前后作為這件漆畫屏風的制作年代。
司馬金龍是晉高祖司馬懿弟弟司馬馗的九世孫,父親司馬楚之系東晉顯貴。東晉末年,劉裕攬權欲立,對當時的豪門貴族大開殺戒,司馬一族被屠者眾。司馬楚之被迫于元熙元年(419)降魏,受封瑯琊王,出任大將,征戰(zhàn)二十余年,功勛卓著。司馬金龍歷任北魏高官,承襲父爵,死時追贈大將軍、司空公、冀州刺史,謚號康。
司馬金龍夫婦合葬墓在1965年被大同石家寨村打井的村民發(fā)現(xiàn),5萬余塊墓磚上都有陽文“瑯琊王司馬金龍墓壽磚”字樣。在墓室后室東部棺床前方,考古人員注意到了這件嚴重朽毀、四處散落著殘片的漆畫屏風。經過仔細搜索和拼對,僅有五塊屏板保存相對完好??脊湃藛T認為屏風樣式應該是一種后面六塊、兩側各三塊的圍屏,安放于石床之上,與文獻記載“十二牒”符合。不過最新研究指出,這是一件由多塊小板拼合,形成左、后、右三塊大板構成的半包圍結構屏風。屏風正背面的彩繪漆畫上下分為四層,每幅皆有文字榜題。遺憾的是,由于歷史上地質災害、墓葬被擾亂等原因,屏風的一面倒伏朝下,腐蝕嚴重,難以辨別畫面內容。
據(jù)揚之水先生考證,屏風出現(xiàn)在先秦經典中時通常名之為“扆”或“依”,又或用鳥羽裝飾而稱作“皇邸”。日本國寶鳥毛立女屏風,繪制手法有著濃郁的唐風,可見一斑。魏晉時期文獻中出現(xiàn)了屏風和小曲屏風的名稱,不再僅僅是背依之屏。揚先生認為,小曲屏風與床榻的結合,某種意義上促進了屏風畫的發(fā)展,諸經史事圖畫屏風成為一時風氣,后世沿用下來而成為傳統(tǒng)。
在揚先生看來,《列女傳》是屏風畫的傳統(tǒng)題材,《列女傳》本來即為圖畫屏風而作。她指出,司馬金龍墓漆畫屏風中人物的儀態(tài)風神,教人一眼看出它與顧愷之作品的近似。顧氏人物畫的畫風和技法有“其于婦人,特為古拙”的一派,司馬金龍墓屏風便顯示著這種傳承,而當時南北朝的通好也提供了這種可能。
古田真一也注意到作為南朝繪畫典型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他在研究中表明,《女史箴圖卷》所描寫的內容取材于南朝文學,畫面人物著南朝服裝,線條纖細,整個畫面使人有瑰麗之感。如果把這視為南朝繪畫的特點,那么這也是司馬金龍墓所有繪畫的特點。
接著,古田真一提出一個問題:在北魏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完美的南朝繪畫?
他根據(jù)“漆畫原是中國南方盛行的繪畫形式”“北部地區(qū)司馬金龍墓出土漆畫的唯一性”大膽猜測:一種可能,或許司馬金龍墓的漆畫是產自南方又帶到北方的;另一種可能,是根據(jù)南朝漆畫資料例如南朝屏風畫稿,在南朝逃亡貴族的指導下,在北朝忠實體現(xiàn)了南朝風格的作品。古田真一甚至用中國方面曾指出司馬金龍墓的墓葬結構“與同期南方高層統(tǒng)治階級的墓葬基本一致”的考古學觀點來佐證,司馬金龍有可能是出于對故土南朝文化、風俗的強烈憧憬,連死后的住居都追求南朝形式,從而在北朝地區(qū)制造了這種帶有南朝風格的漆畫屏風。
司馬金龍漆畫屏風的價值已然遠超工藝性,可以說是與傳統(tǒng)壁畫、帛畫、磚畫并列的一種非常獨特的裝飾性畫表現(xiàn)技法的歷史留存??脊湃藛T對司馬金龍墓出土木板漆畫屏風殘片進行初步分析顯示,彩繪部分顏料分層十分明確,各層厚度相對均勻,反映出古代工匠細膩、高超的繪畫技法;所使用的顏料有朱砂、炭黑、雌黃、雄黃、石膏。相關課題組對其制作工藝研究得出,其從內到外結構依次為:木胎+織物層+漆灰層(大漆、磷灰石、石英)+底漆層(大漆)+紅色漆層(朱砂、大漆、石英)+色漆層。
司馬金龍絕不會想到,或許當初只是情意信物的這件屏風,會在一千五百多年后,因為上面的人物故事畫是目前北魏畫跡中有準確紀年的作品,因為傳世之作中已經難以找到六朝時代的繪畫珍品,因為南北朝漆器出土極少,因為題榜墨書風格比較典型地反映出漢隸向唐楷演變過程中魏書的發(fā)展面貌……而被劃定為首批禁止出國出境展覽的64件(組)珍貴文物之一。
《古詩十九首》里有“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的句子。當屏風在幽暗的墓穴下與墓主人一同被追思,也許會有人為他們“感于心,合于行,親于膠漆”的恒遠歸宿發(fā)出一聲喟嘆?;蛘哂成湓谒抉R金龍心中的,漆繪,就是期會,就是與妻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