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小書收入的是我近年來撰寫的部分學術隨筆。坦率地說,對我而言,這是一本“意外之書”。盡管我的老師輩中很多人擅長用兩支筆寫作,同時面向專業(yè)讀者與一般公眾發(fā)言,不過我自忖沒有這樣的精力與才分,從來沒有過類似的念想。同時,以我稍顯保守的認知,一直覺得學者職業(yè)的本分是以論文的形式呈現(xiàn)研究工作。因此,收入本書的大部分文章所以能夠問世,首先要感謝陸灝先生在主持《上海書評》期間的督促與鼓勵,讓我有不少機會體驗到在周一中午截稿之前,交出當周文稿的驚險與刺激。當然也要感謝王榮鑫、王晚舟兩兄的盛情,使這本小書有機會付梓。
盡管文字相對隨意,不過寫作的態(tài)度是認真的,我很早就意識到這類文字的讀者要比論文多得多。特別是在光華樓電梯的上上下下時,若被師長們問及前日報端所作某文,總難免有些困窘。我倒不是說學者不應該進行稍具公共性的寫作,事實上,二十年來《讀書》、《書城》、《上海書評》等讀物也一直伴隨著自己的學習和成長。只是自己從教十年來,越來越感受到學術有些過于熱鬧了,大量會議、演講、出版帶來了一派繁榮的景象,毋庸諱言,支撐這種繁榮的是各個層級學術資助的大幅增加,但同時也將學術工作表格化與規(guī)制化了。另一方面,隨著新媒體與自媒體的發(fā)達,也大大推動了學術議題的公眾化,但這種熱鬧是否有助于推動學問本身的進展,至少在我心中仍存有疑問。與不少老師輩時常懷念八十年代的熱鬧不同,我一直覺得1990年代以來“思想家淡出、學問家凸現(xiàn)”的變化是向常態(tài)的一種復歸。近年來,這種常態(tài)又受到上文言及各種“熱鬧”的沖擊,長遠來看,對于學術研究利弊究竟如何,雖很難斷言,但作為體制內的受益者,保持適當?shù)淖允』蛟S仍有必要。
收入本書的各篇文章,除了少數(shù)幾篇做了一些增補,大部分僅做了文字上的增潤,訂正了若干明顯的訛誤,其余大體一仍其舊。其中三篇談石刻研究方法的文字,因寫于不同的時間,內容略有重復,還請讀者見諒。《讀閑書》這個書名是我自己的主張,或許有些文不對題,因為書中的多數(shù)文章仍在我專業(yè)研究的范圍內。起這個書名,主要是因為我自小就被父母、老師認為是一個喜歡讀閑書的小孩。我并不太能確定“讀閑書”是不是滬語中特有的成詞,不過由于上海話中“閑”與“害”諧音,記得還比較小的時候,當父母抱怨我在讀閑書上花費了太多時間的時候,我還曾一臉茫然地問過父親,我讀的書雖然和功課無關,但談不上有害吧,當然父親后來笑著跟我解釋了原委。作為第一代獨生子女,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已開始感受到課業(yè)負擔及升學競爭帶來的壓力,這使得讀閑書這個愛好顯得有些灰色,它當然遠談不上“有害”,但似乎不如學一些更加光鮮的才藝或多做幾張卷子來得實在。
感謝父母從小到大的寬容,一直允許我按照自己的意愿發(fā)展愛好,支配業(yè)余時間,我至今仍懷念每年寒暑假跟父親去學校圖書館借書的日子,盡管從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這個圖書館實在沒太多像樣的書。正是這種寬容使我在歷次升學表格的特長一欄中都能心安理得地填上一個大大的“無”字,因為在很多教育制度的設計者眼中“閱讀”從來都不能算是一種特長。正如當下不能變現(xiàn)為論文腳注的閱讀,似乎也正在變成一種奢侈。
目
錄
1、復數(shù)的上官婉兒
2、唐高宗李治和他的四個保母
3、上官婉兒墓志懸測
4、題有剩義的上官婉兒墓志
5、安史之亂的另一面
6、一位“貳臣”的生命史
7、聶隱娘時代的魏博
8、未完成的轉型:從金石學到石刻研究芻議
9、讀者還是觀眾:石刻景觀與中國中古政治
10、言詞內外:碑的社會史研究試筆
11、《東晉門閥政治》重讀隨記
12、作為學術事件的《懷柔遠人》
13、書生金應熙
14、冷戰(zhàn)中的南非和古巴
15、讀經已死,經典教育萬歲
16、今月曾經照古人:河洛考察散記
17、“走進”與“走出”博士論文
附錄:仇鹿鳴談中古士族社會(彭珊珊采訪)
后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