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馬路老師和策展人紅梅女士的邀請,我來到西安,參加馬路的大型個展“無中生有:馬路炁象作品展”的開幕。
馬路的展覽我一定要來,因為我們的淵源,我上四畫室的時候,那時候畫室剛成立,我們教學方向是研究現(xiàn)代藝術,表現(xiàn)主義繪畫,當時他剛從德國學習回來,畫了純正的新表現(xiàn)繪畫,非常純粹,對我們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四畫室的師生們,后來他又多年主持四畫室教學。
行天,2017年,160cmX210cm,丙烯,綜合技法-私人藏
化(2020-06名)2017年作,100cmX140cm,丙烯,綜合技法-私人藏
綠宇宙,2021.12.15,100cmX13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
綠宇宙,2021.12.15,100cmX13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背面:題記、簽字、作品信息)
2015年我回油畫系,籌建抽象藝術教學的第五畫室,馬路老師作為系主任,給予了特別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因為我們內心有一種共同的情懷和相互的理解,他是同事,又是師哥,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作品自80年代至今,是我一直不斷地關注和了解的。
我進入四畫室學習后也畫表現(xiàn),但馬路那時畫的表現(xiàn)的畫,是很德國很洋氣的感覺,那種顏色、那種張力,非常地道,后來他又做一些改變,風格類似超現(xiàn)實的畫風,畫面里有昆蟲、植物等物像,畫里有圖像、也有抽象和表現(xiàn)的語言,很豐富,并具有隱喻,象征和精神性意味,我覺得更多的是他的一種思考,是對生命的宗教的或更宏觀的精神空間的思考。
汝在燦爛中,2020-12——2021-3,130cmX100cm,丙烯,綜合技法
水土,2017年作,90cmX130cm,丙烯,綜合技法
問梅消息(2020-06名),2017年作,140cmX210cm,丙烯,綜合技法 崔振寬美術館藏
在這里展出的這些新作品,我前幾年也零星看到過一些,但這種規(guī)模和數(shù)量放在一起,是第一次看到,真的完全是不一樣的感覺,使我對他作品原來的印象也改變了。但是他作品變化的前后脈絡我了解,可以梳理并有發(fā)現(xiàn),他的繪畫從表現(xiàn)到超現(xiàn)實再到現(xiàn)在的炁象,我覺得他是從外在的語言逐步走入個人內在的心境,這個展覽的作品整體呈現(xiàn)了這種衍化過程,特別是近期新作,是三個階段和層次的疊加和融合,并有機的整合在一起的視覺呈現(xiàn),而且還在簡化、純化中,我覺得他這個過程,是三個階段經(jīng)過反復的思考、實驗,不斷的推進的脈絡軌跡,最后融合在一起的一個產(chǎn)物,如果看到這個層面,你會更理解他的那種思考的意義。
心流,2022.1.5,210cmX11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
心流,2022.1.5,210cmX11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 (背面:題記、簽字、作品信息)
約取萬卷,2017——2020年6月作,90cmX130cm,丙烯,綜合技法-崔振寬美術館藏
鐘靈毓秀(2020-06名),2017年作,100cmX140cm,丙烯,綜合技法.-私人藏
所以說,我覺得這個過程使他的畫面語言背后,更注重思維、精神和觀念性,其實他現(xiàn)在這些作品,是把這些東西通過一個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把這些東西融在一起,這個非常難,只有我們做過抽象表現(xiàn)的才能感覺和體會到,你要把握好度,他的度把握的特別好,而且把握這個度你要有狀態(tài)調整能力,同時你還要具備理性和感性自由轉換的能力,不斷的融合和釋放,收放自如,這種境界是很難的,而且要放松,保持空無,要在一種“無”的狀態(tài)中進入,在一個不斷偶發(fā)和靈動的過程中,捕捉或變成視覺的審美的“有”,他得到的也許不是抽象,而實際上是一種具象,作品肌理、材料等很多物質呈現(xiàn),在西方很多抽象畫家意識里,不認為是抽象,而是具象,但是在具象的背后,他呈現(xiàn)的這個過程有精神的冥想,有思考的軌跡,整個制作過程構成的時間與空間的畫面,是帶你從外在,走向內在,走向個體,走向內心和精神真實。
晴風暖翠,2017年——2020-06年作于楊宋鎮(zhèn)翰高文創(chuàng)園,90cmX130cm,丙烯,綜合技法-私人藏
投入即不無聊,2022.1.4,100cmX15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
投入即不無聊,2022.1.4,100cmX15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背面:題記、簽字、作品信息)
他的畫里還有東方性,是他作為一個中國人觀看世界、體驗生命的視角和方式,而且那個度是很細膩的精準的感覺把控。我特別欣賞他起的“炁象”這個名字,讓我想到10年前,高名潞做的一個去西班牙的展覽,很多人覺得抽象這個詞是從日本翻譯來的,總想找一個有中國文化感的詞,我覺得這個命名特別好。這個詞雖然是通過他的作品生發(fā)的,也許是偶然的靈感或感悟,我覺得這個詞特別契合他的畫,同樣也適合命名具體東方性抽象語言的其他藝術家,這個詞如果表述這種語言的畫家群,或者作為一個什么流派的名字,也恰當。
障目不是一葉,2021.9-2021.11.20,100cmX15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
障目不是一葉,2021.9-2021.11.20,100cmX15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背面:題記、簽字、作品信息)
要有雨(2020.6改方向并題記),2014年作,180cmX210cm,丙烯,綜合技法-私人藏
這個詞也許是馬路不經(jīng)意找到的,但很東方,有中國人的世界觀,有不同于西方的觀看和體驗自然生命的角度和方式,這個詞非常好,不光是概括他的作品,也概括中國的抽象的一種整體表達的氣息,特別有東方格局和氣象的感覺,對于中國抽象風格藝術家如何思考背后的文化支撐,具有啟示意義。
紫晝,2021.10-2021.12.6,130cmX10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
紫晝,2021.10-2021.12.6,130cmX100cm,方向可變,亞麻布,丙烯,綜合技法(背面:題記、簽字、作品信息)
呼吸,2020-12——2021-3,100cmX130cm,丙烯,綜合技法
另外,我覺得他的畫不是水墨的那種感覺,說他像水墨,是因為它的生命狀態(tài)和思維方式是中國人的,但他是畫油畫的,我覺得畫油畫的是走不到水墨那種狀態(tài),是因為他背后的那種體驗和觀看方式。他從德國回來以后這30多年反復的思考和實踐,是從理性、又到感性,感性與理性反復轉換、質疑,自省和超越過程及路徑,才走到現(xiàn)在的這個局面,這是一個早年受過西畫訓練的東方人的路徑,才使他所有的表現(xiàn)方式和技法都是圍繞他的一種感應世界的狀態(tài),是從個人真實體驗和觀看而來,所以,因表達流動的氣韻才用水,不用筆觸,這個都是跟他作畫內心需求和觀念有關系,畫面語言狀態(tài)跟國畫潑墨與暈染的外在效果,完全不同,他注重的是過程,不是最后的結果,遵從的是內心的真實,是以純凈的空進入畫面的過程,在流動和靈動的真實情緒下獲得畫上的有,這個“有”是非常細膩的那種物質性的存在,馬路老師畫面那種修養(yǎng),那種品味,那種氣息的把控,非常好!
2021年7月27日于望京
孟祿丁介紹
孟祿丁
1962 生于河北保定市,祖籍北京通州
1983 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
1987 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
同年留校執(zhí)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四畫室
1990 就讀于德國卡斯魯赫國立美術學院
現(xiàn)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五畫室
教授,博士生導師
展覽:
1985 “國際青年年美展” (中國美術館)北京
1987 “第一屆中國油畫展”(上海展覽中心)
1988 “中國油畫人體藝術大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1989 “中國現(xiàn)代藝術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1991 “I Don’t Want to Play Card with Cezanne” (亞太博物館)洛杉磯,美國
1993 “中國油畫雙年展” (中國美術館)北京
2006 “1978年以來中國大陸油畫”(臺北市立美術館)
2008 “意派:中國'抽象’藝術三十年” (la Caixa Forum 美術館) 巴塞羅那和馬德里,西班牙
“孟祿丁藝術展”(廣東美術館)廣州
2009 “意派-世紀思維”(今日美術館)北京
“向祖國匯報——新中國美術60年” (中國美術館)北京
2010 “偉大的天上的抽象” (中國美術館)北京
2011 “新境界——中國當代藝術展”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澳大利亞
“偉大的天上的抽象”21世紀的中國藝術展 羅馬市當代美術館,意大利
2012 “無形之形─中國當代藝術展”2012中國文化年,卡爾舒特藝術中心, 德國
2013 “新境——中國當代藝術展” 馬德里孔德杜克中心 西班牙
2015 “中國抽象藝術研究展” 今日美術館
“非形象——敘事的運動',上海21世紀民生美術館
“世象” 意大利卡普塞圣亞科藝術中心
2016 “超越形式”中國抽象藝術研究展 北京中間美術館
“萬林藝術博物館開館展” 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
2017 巴西庫里蒂巴雙年展“脈動—中國當代藝術展”巴西奧斯卡尼邁耶博物館
“江山如此多嬌—當代中國美術的文心與詩意”上海中華藝術宮
“中國精神—抽象 第四屆中國油畫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2018 抽象+—抽象繪畫在中國的新可能性展,原美術館,
重慶“集結與聚變——五工師生作品展”,悅·美術館,北京
“意義的回歸——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師作品展” 央美美術館,北京
2019 “形而至上—年代抽象第三回” ,年代美術館,溫州
“非客觀藝術邀請展”,山東威海
“元·孟祿丁”,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北京
2020 “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北京民生現(xiàn)代美術館,北京
“巨浪與余音——重訪1987年前后中國藝術的再當代過程”,中間美術館,北京
2021 “孟祿?。褐焐啊?,三遠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來源:雅昌發(fā)布 作者:孟祿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