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
《別董大》一共有兩首,以上這首可謂婦孺皆知,另一首相比之下就顯得毫不起眼——
六翮飄飖私自憐,
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yīng)未足,
今日相逢無酒錢。
注:翮(hé);飖(yáo)。
題目中的董大,即董庭蘭,唐代著名的琴師,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稱。由于才能出眾,董大受到很多文人雅士的追捧,高適就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位。
起初,董大在當(dāng)朝宰相房琯(guǎn)的府中充當(dāng)門客。房琯罷相以后,董大沒了依靠,只能流浪在民間,生活十分艱苦。公元747年的冬天,董大與高適在宋中(今天的河南商丘)相聚,二人境遇相似,不免產(chǎn)生同病相憐之感。
此時的高適,人生并不順達(dá),年過四十還沒有什么成就。從第二首詩中的“今日相逢無酒錢”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有多么拮據(jù),竟然連請朋友喝酒的錢都拿不出。相遇不久,董大離開宋中,高適為之餞別。
詩的前兩句,描寫送別時的外界環(huán)境,突出送別環(huán)境的惡劣?!扒Ю稂S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這是怎樣的一種蕭瑟、低沉、衰颯、凄涼?黃昏的時候,落日黯淡無光,把千里萬里的云熏得昏黃。那一層層厚重的黃云,把天空堵得密不透風(fēng),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既然已經(jīng)到了傍晚,那么空氣中殘留的一絲溫暖就不復(fù)存在了,而這時的北風(fēng)愈加肆無忌憚,炫耀著它那刺骨的嚴(yán)寒。一聲雁叫,大雪紛紛而下,為送別涂上了一層悲涼的色彩。
以上是送別的大背景,色調(diào)十分灰暗。云是暗黃色的,落日是慘白的,毫無生機(jī)可言。因此,詩一開始,就籠罩在悲壯的氛圍中。說它“悲”,容易理解,何來的“壯”呢?
首先,作者的視野極其開闊,仰天望去是“千里”的黃云,十分壯觀。其次,落日不是常見的“紅”,而是少見的“白”。熟悉古詩詞的讀者可能會想到張蠙(bīn)的“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以及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可見帶有“白日”的意象,會形成一種雄渾壯闊境界。
既然“悲”中有“壯”,那么這次送別就不至于“凄凄慘慘戚戚”。果然,詩人隨即一轉(zhuǎn),說道: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朋友??!千萬不要擔(dān)心以后沒有知己,你董庭蘭的名氣,普天之下有誰不知,有誰不曉呢?相信,很快你就會尋覓到知音,所以要勇敢地走下去!最后兩句,不寫分別時凄涼的心境,而轉(zhuǎn)為對朋友的積極勸慰,短短十四字,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
這個轉(zhuǎn)折,讓人猝不及防,而全詩正是在這個轉(zhuǎn)折中,創(chuàng)造出了它獨特的風(fēng)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