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沿文化,是由1977年發(fā)現(xiàn)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敖漢旗小河沿鄉(xiāng)(現(xiàn)四道灣子鎮(zhèn))的南臺地遺址而得名的一種文化。
她的分布范圍,與紅山文化大體相同,年代,正好與紅山文化消失的時間對接。
紅山文化消失于距今約5000年,而小河沿文化,則存在于距今5000年-4500年。
可以說,是小河沿文化,取代了紅山文化在遼西地區(qū)的存在。
小河沿文化的遺跡,有房址、灰坑、墓葬等。
其墓葬的墓穴,呈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多為單人墓,葬式多為仰身屈肢。
也有男女合葬墓。
合葬墓都是二人腳相對,頭向相反,下肢屈而相互交錯。
這種特殊的埋葬方式很罕見,在內(nèi)蒙古、東北一帶,更是首次發(fā)現(xiàn)。
由此可見,小河沿文化的主人,不可能和紅山文化的主人是同源同宗。他們是移民性的、新的外來民族。
墓葬中,還有無頭骨之墓、和無骨架之墓,顯示他們,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
在小河沿文化到來時,紅山文化,卻正好消失了。
那么,紅山文化的主人們,去了哪里呢?
他們,又是因為什么原因而離開遼西的呢?
我們把目光放大了看。
在紅山文化消失之前的距今5500年,紅山文化,發(fā)生了一次大的轉(zhuǎn)變。
而伴隨著紅山文化之巨大轉(zhuǎn)變的,是山東地區(qū)的大汶口文化,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
還有安徽含山的凌家灘文化,這時候,也從湖南來到巢湖之畔,對河南與山東,形成了背后插刀的架勢。
那么,這種大范圍的轉(zhuǎn)變,其背后的實質(zhì)是什么呢?
我們來看《五帝本紀》:
“軒轅之時,神農(nóng)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nóng)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三戰(zhàn),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nóng)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這一段記載說明了,首先是神農(nóng)氏時代的天下結(jié)盟之政治局面,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神農(nóng)氏時代的政治體制,已經(jīng)應付不了這種深刻的變化。
于是,炎帝、夸父、蚩尤,不約而同地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nèi),實行政治變革,加強本部族內(nèi)部的中央集權(quán)。
而黃帝所在的伏羲氏部族,則乘勢起事,呼朋喚友、招降納叛。
紅山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的巨大變化,以及凌家灘文化從湖南轉(zhuǎn)移到巢湖之畔,就都是這種天下局面大改觀的具體表現(xiàn)。
這種天下大亂,到了距今5300年的時候,就有一個初步的結(jié)果。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涓覆涣苛Γ啡站?,逮之于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這里,我們要重點理解,“夸父追日”故事之中的“日”,到底是指什么?
而“炎帝”之“炎”,本來就具有“日”的意思。
所以,上面的《山海經(jīng)》中所謂“夸父追日”的故事,實際上并不是一個神話,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記載。
這一段記載說明,本來居住在北岳恒山腳下桑干河邊,專門防備遼西伏羲氏部族南下入侵中原的共工氏部族之后土氏的后裔夸父氏,因為抵擋不住遼西紅山文化之主人的南下入侵,而不得不退往中岳嵩山地區(qū)(成都載天),與炎帝部族結(jié)成同盟,力挺炎帝部族對抗黃帝部族。
但是,炎帝部族最后還是戰(zhàn)敗。
夸父氏就又前往山東,準備去與東夷氏部族的蚩尤氏匯合,繼續(xù)對抗黃帝部族。
不料,他們還沒有到達山東,蚩尤氏也已經(jīng)戰(zhàn)敗。
他們在菏澤湖的西邊,就被黃帝部族的偏師應龍部隊所截殺。
應龍在連續(xù)打敗蚩尤氏和夸父氏之后,并沒有在黃帝部族中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地位,于是,他與黃帝部族分道揚鑣,南下太湖,去建立良渚城,開創(chuàng)了良渚文化,不再過問中原之事。
而由于黃帝部族的分裂,炎帝、夸父、蚩尤氏的舊部,就又看到了希望。
于是,他們卷土重來,再戰(zhàn)黃帝部族。
于是,“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正是在這樣一種變勢之下,由于遼西地區(qū)的伏羲氏部族,大舉南下,幫助中原地區(qū)的軒轅氏黃帝奪取天下,造成了遼西地區(qū)伏羲氏部族之勢力的空虛,就使得原來游蕩在這個地區(qū)的外來游牧民族,有了可乘之機。
于是,紅山文化被迫退出遼西。
小河沿文化,在這里興起。
當然,伏羲氏部族的后裔黃帝部族,是絕對不會甘心他們的祖籍地遼西,被外來民族給奪去的。
所以,黃帝就“東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黃帝部族“邑于涿鹿之阿”的原因,顯然,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對他們的遼西老家、以及中原地區(qū)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他們不得不在“涿鹿之阿”建立起政治中心,以就近指揮對北方游牧民族的防御性作戰(zhàn)。
但是,嚴重的外患,牽制了黃帝部族大量的精力,導致內(nèi)部的炎帝、夸父、蚩尤氏的舊族,又死灰復原、四處搞事。
于是,黃帝“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wèi)。官名皆以云命,為云師。置左右大監(jiān),監(jiān)于萬國。萬國和,而鬼神山川封禪與為多焉。獲寶鼎,迎日推筴。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存亡之難。時播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jié)用水火材物”
這樣,終于到了距今5000年,黃帝部族,最終還是徹底地失去了他們的老家遼西。
失去了遼西老家,他們也就失去了擁有伏羲氏部族之大位的資本。
于是,他們不得不以有熊氏之正宗一脈的身份,“禪位”于有熊氏的另一個支脈——顓頊。
這不是依據(jù)傳說,而是依據(jù)考古學的數(shù)據(jù),推斷出來的結(jié)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