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學(xué)《論語·憲問篇第17章》孔子怎樣回應(yīng)對(duì)管仲的質(zhì)疑?
14·17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痹唬骸拔慈屎?/span>?”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span>
子路所說“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春秋時(shí)期一個(gè)重要的歷史事件。公子小白(即后來的齊桓公)和公子糾都是齊國國君齊襄公的弟弟。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召忽共同輔佐公子糾。他們二人因?yàn)樾珠L齊襄公無道,怕受牽連,公子小白由鮑叔牙侍奉逃往莒(音jǔ)國,公子糾由管仲和召忽侍奉逃往魯國。齊襄公被殺以后,公子小白先返回齊國,立為君,即齊桓公。之后興兵伐魯,逼迫魯國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以殉主,而管仲不死。幾經(jīng)曲折,經(jīng)鮑叔牙向齊桓公力薦,后歸服齊桓公,成為齊國上卿(即宰相)。后來,管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shí)期第一霸主。“九合諸侯”,是指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盟會(huì)。“不以兵車”,就是不依靠武力的意思。“如其仁”的“如”字,與“乃”字同義,“如其仁”,意為這就是他的仁。
這段話的意思是,子路說:“齊桓公殺了他的哥哥公子糾,公子糾的師傅召忽因此自殺,而他的另一位師傅管仲卻不死。”接著又問:“管仲?zèng)]有仁德吧?”孔子說:“齊桓公多次主持諸侯間的盟會(huì),不用武力就停止了戰(zhàn)爭(zhēng),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這就是他的仁德,這就是他的仁德?!?/span>
子路為什么質(zhì)疑管仲?孔子為什么肯定管仲呢?管仲名夷吾,字仲,謚號(hào)為“敬”,故又稱敬仲,史稱管子,是春秋時(shí)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子路認(rèn)為,管仲忘記了自己主人公子糾的恩情,轉(zhuǎn)而侍奉殺了公子糾的仇人齊桓公,是忍心害理,因而說他沒有仁德??鬃觿t從總體上、大節(jié)上看待歷史人物,充分肯定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制止戰(zhàn)爭(zhēng),贏得長時(shí)期較為穩(wěn)定局面的歷史功績,認(rèn)為這對(duì)于廣大民眾有好處。因而高度贊揚(yáng)說:“如其仁,如其仁!”
附:
【原文】
14·17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①。”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②,不以兵車③,管仲之力也。如其仁④,如其仁。”
【注釋】
①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公子小白(即后來的齊桓公)和公子糾都是齊國國君齊襄公的弟弟。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齊桓公),管仲、召忽共同輔佐公子糾。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因?yàn)樾珠L齊襄公無道,二人怕受牽連,公子小白(齊桓公)由鮑叔牙侍奉逃往莒(音jǔ舉)國,公子糾由管仲和召忽侍奉逃往魯國。齊襄公被殺以后,公子小白先返回齊國,立為君,即齊桓公。之后興兵伐魯,逼迫魯國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以殉主,而管仲不死。幾經(jīng)曲折,經(jīng)鮑叔牙力薦,后歸服齊桓公,成為齊國上卿(即宰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shí)期第一霸主。②九合諸侯:指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盟會(huì)。③不以兵車:不靠武力的意思。④如其仁:這就是他的仁。如,乃、就是。
【譯文】
子路說:“齊桓公殺了他的哥哥公子糾,公子糾的師傅召忽因此自殺,而他的另一位師傅管仲卻不死。”接著又問:“管仲?zèng)]有仁德吧?”孔子說:“齊桓公多次地主持諸侯間的盟會(huì),不用武力就停止了戰(zhàn)爭(zhēng),這都是管仲的力量??!這就是他的仁德,這就是他的仁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