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p>
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孔子再次的表揚了管仲。
給大家講一個管鮑之交的故事,管仲和鮑叔牙兩個人的關(guān)系特別好,從小一塊兒長大。后來就有人去和鮑叔牙說,管仲這個人不是什么好人,他跟你合伙做生意,總是他拿大頭你拿小頭,這不公平啊。
鮑叔牙說他家里有老母親需要奉送,他拿多一點也是應(yīng)該的。
又有人和鮑叔牙說,管仲在背后說他壞話什么的,鮑叔牙說沒關(guān)系,我們倆之間沒有秘密。
這兩個人的關(guān)系是非常好,互相信任的關(guān)系。但是管仲和鮑叔牙后來分別輔佐了兩個不同的公子,當(dāng)時的齊襄公無道,導(dǎo)致鮑叔牙陪著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國的一個小國家。
管仲和召忽陪著公子糾奔魯,后來齊襄公死了,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就快速地回國,誰先回國就可能是誰先繼位。在回國的過程中,管仲讓公子糾先走,他想辦法去攔住公子小白,在阻攔公子小白的時候他一箭射住了公子小白的帶鉤,中箭后公子小白摔落下馬,管仲以為公子小白已死,于是帶著人就走了。
結(jié)果公子小白沒死,他反而抄近道先于公子糾回到齊國,成為了齊桓公。
齊桓公繼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魯國把公子糾殺了,以及所有追隨他的人,包括管仲、召忽。
這時候鮑叔牙就對齊桓公說,管仲不能殺,為什么呢,他說管仲這個人是個人才,如果你希望把齊國治理好,我鮑叔牙可以幫你,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成為有道明君,匡扶天下,九合諸侯,我做不到,這事必須得管仲才行。
后來齊桓公就讓魯國把管仲送回來,主他要親自殺他,于是魯國就派人一路把管仲送回了齊國。
管仲心里知道,鮑叔牙一定在設(shè)法救他,他就怕魯國人反悔,因為魯國人一旦醒過味來,把管仲送回去就相當(dāng)于把一個特別能干的人送給自己的敵國,所以反而他在魯國有可能得不到人身安全的保證。
于是管仲在回齊國的車上開始唱歌,故意唱特別快節(jié)奏,特別帶勁的歌,為什么呢,因為他希望馬車夫趕車趕得快一些,又不能直接說,于是就用這樣的辦法影響馬車夫。
后來管仲回到齊國與齊桓公面談過后,果然情投意合,于是封侯拜相,管仲也幫著齊桓公九合諸侯,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這段典故孔子的學(xué)生都知道,也是當(dāng)時的熱點事件,子路說,“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跟隨赴死,但是管仲沒有跟著赴死,反而茍且偷生,還去輔佐齊桓公治理國家,“未仁乎”,這個人不是仁人吧?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齊桓公能夠不依靠武力要挾的方法,能夠九合諸侯,群交召開諸侯大會,這是因為管仲的能力。管仲當(dāng)時最重要的就是鹽鐵專賣論,一方面煮海為鹽,開山打鐵,有鹽有鐵,國家就會變得富庶強盛。
之前齊國并不富庶,當(dāng)年周武王在分封這些地域的時候,把魯國分給自己的弟弟周公,齊國分給宰相姜子牙,還是有一點親疏之分。齊國靠海,沒什么自然資源,管仲就提出了鹽鐵專賣論,幫助齊國發(fā)展了經(jīng)濟。
孔子說,能夠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么好的和平條件,如其仁,如其仁,這就是仁啊,這就是仁??!
為什么之前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關(guān)鍵是你要看大節(jié),對于一個時代,對于那個時代的老百姓來講是不是有大德,是不是推進了時代向前發(fā)展,這才是一個人是否有仁德的表現(xiàn)。
匹夫之勇是不值得稱道的,為了一時的意氣,為了一些淺見薄識之人對他的評價,而追隨公子糾赴死,這并不是真正的仁德。
學(xué)習(xí)心得:
一個人是否仁德,需要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去看,這就是孔子和他的學(xué)生境界有高低之分。
為了留著有用之軀報效國家,造福百姓,而甘受一時之恥笑,忍辱負(fù)重,這不是有大德之人所能行之事嗎?
如管仲,沒有追隨公子糾赴死,反而寧愿擔(dān)負(fù)不可避免的罵名,如子路之流所說,茍且偷生,被人恥笑,反而從魯國逃回齊國,輔助齊桓公成就一段霸業(yè),何其壯哉!
管仲是做大事的人,所以他的格局,眼光是沒有放在一時一人的小格局中。追隨公子糾時箭射公子小白,這是忠于公子糾,而在公子小白與公子糾勝負(fù)已分之后,又立即拋棄過往,全力輔助齊桓公成就一段歷史佳話,這是審時度勢,心懷大業(yè)。這樣的人不是能輕易被限制住的,他們心中沒有小我,而只有大業(yè),他們也是最無情之人,不被普通小我的情感所約束。
孔子是能理解管仲的,所以他說“如其仁,如其仁”,這就是仁啊,這就是仁??!
也許孔子在說這話的時候心中也在感嘆,自己也希望能如管仲一般,成就一番大業(yè),造福一方百姓,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功績。
作為一個普通人,也需要具有大格局,大眼光,雖然每天的工作生活都很普通瑣碎,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學(xué)習(xí)歷史,來鍛煉我們這樣的格局和眼光。身在普通日常生活,心卻可以在更大的時間空間中無限暢游,超越生命的意義,也在其中。
在你心中,你認(rèn)為的大格局應(yīng)是怎樣的?
在我心中,我認(rèn)為的大格局,就是身甘于普通平凡的生活,心卻可以無限開闊,通過學(xué)習(xí)思考,修煉身心,直至最終超越平凡普通的生命,追求生命的意義。
孔子時代的人追求的是濟世經(jīng)邦,輔佐君王成就大業(yè),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沒有辦法有這樣的眼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