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表劑(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扶正解表)
掌握:麻黃湯、桂枝湯、九味羌活湯、小青龍湯;銀翹散、桑菊飲、麻杏甘石湯、越婢湯;敗毒散、加減葳蕤湯。
熟悉:加味香蘇散、止嗽散;柴葛解肌湯、升麻葛根湯;麻黃附子細辛湯。
1(解表劑常配宣肺藥的道理(
因肺主皮毛,解在劑所治表證為外邪襲表所致,常引起肺氣不宣伴見咳喘一癥,所以此類方劑常配伍杏仁、枯?!愋沃?,既緩解癥狀,又因肺氣宣發(fā)正常,亦有助于散表邪。
2(麻黃湯、桂枝湯組成、功效、主治的異同點。
兩方均有桂枝、甘草,皆可發(fā)汗解表共治風(fēng)寒表證。證見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痛,苔薄白,脈浮等。不同的是麻黃湯中另有麻黃、杏仁,且以麻黃為君,故不僅發(fā)汗力強,兼能平喘止咳,主治風(fēng)寒表實證,癥見惡寒偏重,無汗而喘,脈浮緊等;桂枝湯中以桂枝為君,配伍芍藥、生姜、大棗,因此發(fā)汗之力次之,尚可調(diào)和營衛(wèi),用于風(fēng)寒表虛證,癥見汗出惡風(fēng),脈浮緩等,同時還治療營衛(wèi)不和之雜病。
3(桂枝湯中桂枝與芍藥的配伍意義。
該方能調(diào)和營衛(wèi),方中君以桂枝解肌發(fā)表,溫經(jīng)通陽,重在調(diào)衛(wèi);芍藥益營斂陰,緩里和中,以和營,兩藥一散一收,發(fā)汗寓斂汗之意,致使發(fā)表不傷陰,斂陰不留邪,相反相成,調(diào)和營衛(wèi)。
4(小青龍湯的方義及用干姜的道理。
該方由麻黃湯、桂枝湯相合加減而成,寓兩方之義。其中麻黃、桂枝、細辛皆可發(fā)汗散寒解表,而麻黃并能宣肺平喘。桂枝尚可溫陽化欽,細辛合干姜共溫肺化飲,干姜配半夏又溫中和胃,燥濕化痰,以上五藥合用,既解表又化飲,為該方主要組成部分,但均具辛散之性,配伍酸收之芍藥、五味子,則散中有收,祛邪而不傷正(諸藥合用,共達汗出表解,飲去喘平的目的(本方選干姜不用生姜,是因為干姜辛熱溫化之力顯然大于微溫的生姜,故寒飲咳喘選干姜更為合適。
5( 小青龍湯配伍芍藥、五味子的意義是什么,
小青龍湯為解表散寒,溫肺化飲劑。主治外感風(fēng)寒寒飲內(nèi)停之證。方中君臣藥均是辛溫發(fā)散,溫化痰飲之品,為防止其發(fā)散太過,耗氣傷津,故配芍藥和營養(yǎng)血斂陰,緩急止痛,防止辛散溫燥傷津;配伍五味子斂肺止咳,防止辛散溫燥耗氣傷津。
6(桑菊飲與銀翹散的組成、功用、主治的異同點。
桑菊飲與銀翹散皆是辛涼解表劑,用于溫病初起,兩方組成中均有連翹、薄荷、枯梗、蘆根、甘草五味,皆能疏散風(fēng)熱,同治風(fēng)熱表證。癥見發(fā)熱重惡寒輕,頭痛口渴,苔薄白,脈浮數(shù)等。但桑菊飲又選桑葉、菊花、杏仁,疏散之功較弱,偏于宣肺止咳,適應(yīng)證多以咳嗽為主,又稱辛涼輕劑;而銀翹散配伍銀花、竹葉、牛蒡子、荊芥、豆豉類清解之品,故疏散之力較強,尚能清熱解毒,對于發(fā)熱、咽痛、舌苔有時薄黃等證較重者更為合拍,又稱辛涼平劑。
7(銀翹散中配伍辛溫之品的道理。
該藥為辛涼解表劑。方中雖配伍辛溫藥荊芥、豆豉,但兩藥溫而不燥,目的在于協(xié)助銀、連以透邪,而其溫性則被諸涼藥所制約,并不改變該方辛涼之意。
8( 麻杏石甘湯中麻黃、石膏的配伍意義及其用量的掌握。
該方主治肺熱咳喘。方中石膏功能清瀉肺熱兼透邪,麻黃宣肺平喘又解表。但麻黃性溫有助熱之弊,與大寒的石膏(量大)同用,則溫性被制約,以去性存用,使全方不背辛涼之意。而石膏雖能清肺但無平喘作用,唯有兩藥配伍,才能既清肺又平喘。關(guān)于用量的掌握,石膏量多倍于麻黃。若汗出而喘麻黃用量宜減小;如果無汗而喘,麻黃可稍增多;大熱者石膏量更重;微熱者石膏量宜減輕。但無論如何,石膏的量不得小于麻
1
黃。
9( 人參在敗毒散中的配伍意義。
本方原是錢乙為小兒而設(shè),因小兒元氣未充,故用小量人參補其原氣,目的在于扶正祛邪,同時全方還散中寓補,邪去而不傷正。
二、瀉下劑(寒下、溫下、潤下、逐水、攻補兼施)
掌握:大承氣湯、大黃牡丹湯;溫脾湯;濟川煎;十棗湯;黃龍湯、新加黃龍湯。熟悉:大黃附子湯;麻子仁丸。
1( 瀉下劑常配伍行氣藥的道理。
由于瀉下劑大多適用于有形實邪所致的里實證而有形實邪往往阻礙氣機的運行,引起脘腹脹滿疼痛等癥;反過來氣機不暢又可加重病情,因此本章方劑多配伍行氣藥物既可緩解脹滿諸證又可增強瀉下藥的攻下作用 。
2( 棗湯中大棗的意義。
大棗在方中一能益氣護胃,減少藥后反應(yīng);二是培土治水,邪正兼顧;三可緩和逐水藥甘遂、大戟、芫花的毒烈之性,使下不傷正。
3( 棗湯應(yīng)用時注意的事項。
三味等分,分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nèi)藥末。強人服一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后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 4( 麻子仁丸組成中有小承氣湯仍為緩下劑的道理。
本方即小承氣湯加火麻仁、杏仁、白芍、蜂蜜組成,雖用小承氣以瀉下泄熱通便,而大黃、厚樸用量俱從減輕,更取質(zhì)潤多脂之麻仁、杏仁、白芍、蜂蜜等,一則益陰增液以潤腸通便,使腑氣通津液行,二則甘潤減緩小承氣攻下之力,使下而不傷正,而且原方只服十丸,以次漸加,都說明本方意在潤腸通便,仍屬緩下之劑。
5( 大黃在大承氣湯、溫脾湯、麻子仁丸、舟車丸中的配伍意義。
大黃在大承氣湯中生用后入,瀉熱通便蕩滌積滯為君,在芒硝、枳實、厚樸的協(xié)助下,峻下熱結(jié)之力較著。在溫脾湯中取其瀉下通便其寒性被辛熱之附姜所制約,以去性存用。在麻子仁丸中瀉熱通便,以增麻子仁潤腸通便作用。在舟車丸中與黑丑配伍以蕩滌腸胃,瀉水泄熱,共助遂、戟、芫花使水熱之邪從二便分消。
6( 試比較三承氣湯的組方、功效、主治有何異同,
三承氣湯均以大黃蕩滌腸胃熱實結(jié)滯為君,皆治陽明腑實之大便不通,腑滿硬痛。由于配伍和煎法的不同,它們的作用強弱和主治亦各異。大承氣湯硝、黃后下,并佐以枳實行氣消痞,厚樸下氣除滿,既能消痞除滿,又使胃腸氣機通降下行以助瀉下通便,而成峻下之劑,主治痞、滿、燥、實之陽明熱結(jié)重證。小承氣湯不用芒硝,枳實、厚樸的用量亦減少,且三味同煎,故瀉熱攻下之力遜于大承氣湯,屬輕下熱結(jié)之方,宜于痞、滿、實而不燥之陽明腑實證。調(diào)胃承氣湯不用枳、樸雖后納芒硝,然而大黃與甘草同煎,故力較上兩方緩和,是緩下熱結(jié)的方劑,用治陽明熱結(jié),燥、實在下,而無痞滿之證。
7( 試述大黃在大承氣湯、大陷胸湯、大黃附子湯、溫脾湯、三物備急丸、麻子仁丸、舟車丸中的配伍意義。 大 黃一藥在方劑的配伍中運用頗多,尤其在瀉下劑中,由于配伍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樣。在大承氣湯中酒洗、生用、后下并為君,主要發(fā)揮瀉熱通便,蕩滌胃腸實熱積滯的作用。與軟堅潤燥,瀉熱通便的芒硝,行氣破結(jié)的枳實、厚樸相伍,其力更峻。在大陷胸湯中取其蕩滌熱邪,與甘遂芒硝共用,共奏瀉熱逐水之功,因病位在上,先煮大黃后納諸藥,乃取其“治上者治宜緩”之意。大黃附子湯和溫脾湯,用大黃瀉下通便,蕩滌積滯和大量的溫里散寒藥同用,寒性得以制約,發(fā)揮了溫下寒積的作用。三物備急丸中大黃作為佐使藥而用,既助君藥巴豆瀉下通便以除寒冷積滯,又緩解其毒性,而大黃的苦寒之性又被巴豆、干姜制之相宜,成為力猛效捷攻逐寒積之劑,寒實急證用之相宜。麻子仁丸用其瀉熱通便,與一派質(zhì)潤多脂的麻子仁、杏仁、白芍、白蜜同用,且作丸劑,寫下作用緩和,用之以增麻子仁潤腸通便。大黃在舟車丸中與牽牛子相伍,蕩滌腸胃,瀉水泄熱,目的以助君藥甘遂、大戟、芫花逐水,使水熱之邪從二便分消,再與諸行氣之藥共用,
2
氣行則水行,其力更峻。對水腫而見大腹脹滿等癥,頗有效驗。
三、和解劑(和解少陽、調(diào)和肝脾、調(diào)和腸胃)
掌握:小柴胡湯、大柴胡湯、蒿芩清膽湯;四逆散、逍遙散、柴胡疏肝散;半夏瀉心湯。熟悉:痛瀉藥方。
1( 柴胡湯與蒿芩清膽湯適應(yīng)證的異同點。
兩方皆主治少陽證。癥見往來寒熱,胸協(xié)滿悶,心煩嘔吐,不欲飲食等。不同的是小柴胡湯適應(yīng)證較輕,熱亦不甚,苔薄白,脈弦等;而蒿芩清膽湯則主治少陽里熱偏重,兼有痰濕者,臨床表現(xiàn)較小柴胡湯證重,如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嘔吐酸水或黃涎,甚則干嘔呃逆,且有苔白膩,脈滑數(shù)等痰濕指征。 2( 逍遙散與半夏瀉心湯的組方特點。
前者為補肝體、助肝用、氣血兼顧、肝脾并治;后者是寒熱并用、辛開苦降、補瀉同施。
3, 大小柴胡湯的組成、功用、主治的異同點。
兩方均有柴胡、黃芩、半夏、生姜、大棗,皆能和解少陽,適宜于少陽病之往來寒熱,胸協(xié)苦滿,心煩嘔吐,不欲飲食等。但是小柴胡湯中尚有人參、甘草,其作用專于少陽經(jīng),是少陽病的主方。而大柴胡湯中又有大黃、枳實、芍藥,其功效不但能和解少陽,且內(nèi)瀉熱結(jié)。主治少陽陽明合病,故除見上述共有癥狀外,又見嘔不止,心下痞滿硬痛,便秘或協(xié)熱下利,苔黃,脈弦有力等陽明證。
四、清熱劑(清氣分熱、清營涼血、清熱解毒、清臟腑熱、清虛熱)
掌握:白虎湯、竹葉石膏湯;清營湯、犀角地黃湯;清瘟敗毒飲、涼膈散、普濟消毒飲、仙方活命飲;龍膽瀉肝湯、左金丸、瀉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芍藥湯、白頭翁湯;青蒿鱉甲湯;熟悉:黃連解毒湯、五
;導(dǎo)赤散、葦莖湯、葛根芩連湯;清骨散、秦艽鱉甲散、當歸六黃湯。 味消毒飲、四妙勇安湯
1、白虎湯組成、配伍的特點及功效主治是什么,
白虎湯由省市高、知母、炙甘草、粳米司藥組成。方中君藥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經(jīng),功善清解,透熱出表,以除陽明氣分之熱。臣藥知母,苦寒質(zhì)潤,一助石膏清肺胃之熱,一以滋陰潤燥救已傷之陰津。二藥一主清解,一偏清潤,相須為用,對邪熱傷陰之證尤為適宜。然大寒滑潤之品,太過易于傷胃,故又佐使炙甘草、粳米調(diào)和藥性,益胃護津,防止大寒傷中之弊。四藥相合,具有既不遏邪,又不傷胃的特點。綜觀全方而有清氣分熱,瀉胃火,生津液之功,主治傷寒邪傳陽明之經(jīng),由寒化熱,或溫病熱入氣分,癥見壯熱頭痛,口舌干燥,煩渴引飲,面赤惡熱,大汗出,苔黃燥,脈洪大有力或浮滑者。
2、白虎湯和竹葉石膏湯的組成、功用和主治異同點。
竹葉石膏湯即白虎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去知母,加人參、麥冬、半夏、竹葉而成。二方均能清熱生津,主治氣分熱證。但白虎湯功專力猛,清熱功勝,以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為辯證要點;而竹葉石膏湯清熱力遜,又益氣養(yǎng)陰,和胃止嘔,主治熱病后期,氣津已傷,余熱未清者,癥見身熱多汗,煩渴喜飲,口干少氣,舌紅少苔,脈虛等。前者屬實熱,故用大寒之劑;后者證屬虛熱,故用清補之劑。
3、清營湯主治熱入營分證還要透熱轉(zhuǎn)氣的道理。
該方用于熱由氣分初入營分證。葉天士認為“入營尤可透熱轉(zhuǎn)氣”,即使營分熱邪轉(zhuǎn)出氣分而解。故方中配伍銀花、連翹、竹葉等清氣透熱之品,加之犀角雖入血涼血,但具清靈宣透之性,合用可“透熱轉(zhuǎn)氣”。
4( 犀角地黃湯的配伍特點以及其意義。
本方配伍特點為涼血與活血散瘀并用?;钛囊饬x是防止涼血留瘀及熱與血熱成瘀,又能化斑。 5(清營湯與犀角地黃湯均能清營涼血,其功效、主治有何不同,
清營湯與犀角地黃湯均是清營涼血的代表方,兩方均用犀角、生地,主治皆可見有身熱,神昏譫語,煩躁,舌絳等癥。然清營湯在犀角、生地等清營涼血藥中,配以銀花、連翹、黃連、竹葉等清熱解毒,以透邪熱,使入營之邪透出氣分而解。其功主在清營解毒,透熱養(yǎng)陰。主治邪熱初入營分,身熱夜甚,煩躁不安,
3
時有譫語,或見斑疹隱隱,舌紅絳脈細數(shù)等。犀角地黃湯則純由血分藥犀角、地黃、芍藥、丹皮組成,涼血與活血散瘀并用則是本方的配伍特點。其功重在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主治邪熱深入血分,而有耗血動血之證,如吐血、 血、便血,斑疹透露或斑色紫黑,舌深絳,脈數(shù)等??傊剿尾∽C,有輕重淺深程度的不同。
6、涼膈散中含有調(diào)胃承氣湯的道理及組方特點。
本方主治上中二焦熱盛證,配伍調(diào)胃承氣湯瀉熱通便,一除中焦之積滯,二可釜底抽薪,引邪下行,以利上焦熱邪的清除。該方的組方熱點是:清上與瀉下并行,但瀉下是為清瀉胸膈郁熱而設(shè),即“以瀉代清”之意。
7、清胃散、玉女煎的功效主治異同點。
兩方均清胃,用于胃熱之牙痛。但各有特點,其中清胃散又能涼血,主治胃熱以致血熱之證屬實者,多見于牙痛喜冷惡熱,或牙齦潰爛,牙宣出血,或唇舌頰腮腫痛,伴見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shù)。而玉女煎尚可滋陰,則宜于胃熱陰虛之虛實相兼者,除了牙痛,牙齦出血外,又伴見煩熱口渴,舌紅苔黃而干,脈細數(shù)等癥。
8( 龍膽瀉肝湯與左金丸的鑒別應(yīng)用。
前方既治肝膽實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又治肝經(jīng)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濕熱淋證及帶下等;后方則用于肝火犯胃所致的嘔吐吞酸,脘痞噯氣等。當然兩方都有脅痛口苦之肝火證。
9( 瀉白散與麻杏石甘湯的異同點。
兩方皆清肺熱,止咳喘,均主治肺熱喘咳證。不同的是瀉白散用桑白皮清瀉肺熱,平喘止咳,伍地骨皮清肺退蒸,更佐粳米、甘草養(yǎng)胃和中以扶肺氣,全方標本兼顧,適用于肺熱咳喘,皮膚蒸熱,日晡尤甚之證較輕者,特別宜于小兒見證者;而麻杏石甘湯則以石膏清泄肺熱,麻黃、杏仁宣肺平喘止咳,甘草益氣和藥,共用組方,清肺平喘之力較強,主治肺熱咳喘,胸悶氣急,甚則鼻翼煽動,并伴有身熱不解等證較重者。總之,前方偏于瀉肺,后方重在宣肺。
10、芍藥湯、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功用、主治的異同點。
三方均能清熱解毒,主治濕熱痢疾。癥見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肛門灼熱,苔黃脈數(shù)等。不同的是芍藥湯又能調(diào)和氣血,緩急止痛,證以腹痛后重為主;白頭翁湯重在涼血止痢,主治瀉下膿血,又稱赤痢。而葛根芩連湯尚可解表,常用于表證未解,
熱邪入里之身熱下痢,汗出而喘等。
五、祛暑劑
掌握:新加香薷飲、清暑益氣湯;熟悉:清絡(luò)飲、六一散、桂苓甘露飲。
六、溫里劑(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經(jīng)散寒)
掌握:理中丸、小建中湯;四逆湯、回陽救逆湯;當歸四逆湯、陽和湯。
熟悉:大建中湯、吳茱萸湯;黃芪桂枝五物湯。
1、理中丸、吳榮萸湯、小建中湯的功效主治的異同點。
三方均溫中補虛,皆適用于中焦虛寒之脘腹疼痛,口淡食少,四肢不溫,苔白脈遲等。但三方同中有異,其中理中丸溫補之力較強,除主治脾胃虛寒癥見腹痛吐瀉,喜溫喜按外,還用于陽虛失血,喜唾涎沫,小兒慢驚及胸痹諸證;吳茱萸湯重在降逆止嘔,又兼暖肝腎,癥以胃痛,干嘔,或頭痛吐涎沫為主;小建中湯尚可緩急止痛,適宜于虛勞里急之腹中時痛,喜得溫按,或虛勞心悸,虛煩不寧,或虛勞發(fā)熱等。 2(回陽救急湯中用麝香的道理。
本方主治陽衰陰盛之危證。在回陽救逆,益氣復(fù)脈的前提下,加入少量麝香,借其芳香走竄之性,通行十二經(jīng)脈,與五味子之酸收相配,散中有收,使諸藥迅布周身,而無虛陽散越之弊。
4
3(四逆散、四逆湯、回陽救急湯、當歸四逆湯所冶四肢厥證的鑒別點。
其中四逆散用于熱厥。因肝氣不舒,陽氣內(nèi)郁不達四末所至。肢厥程度較輕,多為手足不溫,苔白脈弦;同時又治泄利下重之肝脾不和證。而四逆湯、回陽救急湯、當歸四逆湯均主治寒厥。不同的是四逆湯、回陽救急湯均主治陽衰陰盛證,肢厥的程度甚重,伴見惡寒蜷臥,吐利腹痛,神疲欲寐,苔白脈微細,甚至大汗淋漓,亡陽欲脫者。四逆湯中選生附子、干姜大辛大熱之品,以回陽救逆;回陽救急湯組成在四逆湯的基礎(chǔ)上加六君子湯,再增肉桂、五味子、麝香三藥。不僅回陽破陰之力更著,而且尚能益氣復(fù)脈,加之麝香、五味子相伍,散中有收,助藥勢迅布全身而不致使虛陽散越。故適用于陰寒內(nèi)盛,陽微欲脫之危象,病情較四逆湯證急重;當歸四逆湯適用于血虛受寒之肢厥,程度次于四逆湯、回陽救急湯,并伴有脈細欲絕或沉細等,還治寒入經(jīng)絡(luò)之腰骨腿足諸痛。本方以桂枝湯去生姜,倍大棗,加當歸、通草、細辛組成。方中當歸養(yǎng)血和血,桂枝溫經(jīng)散寒,溫通血脈。全方溫陽與散寒并用,養(yǎng)血與通脈兼施,溫而不燥,補而不滯。
七、補益劑
掌握:四君子湯、參苓白術(shù)散、補中益氣湯、生脈散、玉屏風(fēng)散、完帶湯;四物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炙甘草湯;六昧地黃丸、一貫煎;腎氣丸;地黃飲子;熟悉:八珍湯、泰山磐石散;大補陰丸、左歸丸、虎潛丸;右歸丸。
1(為什么補氣必從脾胃著手,
因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氣虛和脾虛密切相關(guān),互為因果,脾虛可致氣虛,氣虛亦可致脾虛。若脾胃本身虛弱理應(yīng)健脾,肺氣虛弱者,健脾則能“培土生金”因此,治療氣虛證多從健脾著手。 2(補益劑有時配伍少量行氣藥或滲利之品的道理,并舉例說明。
目的在于補而不滯,滋而不膩。例如:補氣方參苓白術(shù)湯、補中益氣湯分別配伍砂仁、陳皮;補血方歸脾湯中之木香;補陰方六味地黃丸與補陽方腎氣丸中的茯苓澤瀉等。
3(試述玉屏風(fēng)散的組方意義,
玉屏風(fēng)散由黃芪、白術(shù)、防風(fēng)三藥組成。方中以黃芪益氣固表為君,配伍白術(shù)健脾益氣,該藥用量最大,旨在培土省勁,與黃芪同用相得益彰,故為臣藥。更佐防風(fēng)走表而散風(fēng)御邪,合芪、術(shù)以益氣散邪,且黃芪得防風(fēng),則固表而不留邪;防風(fēng)得黃芪,則祛風(fēng)而不傷正,取得相使之功。綜觀全方,實系補中有散,散中寓補之意,既可益氣固表止汗,又能實衛(wèi)以散風(fēng)邪。因此,不論表虛自汗,還是氣虛易感者均可應(yīng)用。
4(補中益氣湯主治何證,為何稱其為甘溫除熱的代表方,
補中益氣湯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作用。適用于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脾虛氣陷證,和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之氣虛發(fā)熱證。甘溫除熱法,系指用甘溫之劑,治療陰虛而發(fā)熱的方法。是李東垣秉《內(nèi)經(jīng)》“損者益之”,“勞者溫之”之旨,及《金 》治療虛勞煩熱的經(jīng)驗,創(chuàng)立補中益氣湯治療氣虛發(fā)熱而形成。方中黃芪、人參、白術(shù)、炙甘草甘溫益氣,以治內(nèi)傷之火;升麻柴胡升清陽,辛涼疏散以退熱;當歸養(yǎng)血和營,協(xié)人參、黃芪以補氣養(yǎng)血;陳皮理氣和胃,防甘溫益氣之品滯氣。方以甘溫之品為主,益氣退熱之效。所以稱本方為甘溫除熱的代表方。他如,治療虛勞發(fā)熱的小建中湯及血虛陽浮發(fā)熱的當歸補血湯亦屬甘溫除熱的代表方。
5(四君子湯、參苓白術(shù)散、補中益氣湯的組成意義及運用特點。
四君子湯為甘溫平補劑,由人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四味組成,功能益氣補中,健脾和胃。用于脾胃氣虛,癥見面色 白,飲食減少,舌淡苔白,脈細弱等。參苓白術(shù)散在四君子湯的基礎(chǔ)上加山藥、蓮肉以加強參草補氣之功,兼能止瀉;苡仁、扁豆又增術(shù)苓祛濕健脾之力;桔梗、砂仁宣暢氣機,補而不滯,諸藥配伍,既補氣健脾,又和胃滲濕,屬甘淡平補之劑。其組方特點為健脾與滲濕。故主治脾虛挾濕證,除見上述癥狀外,,又兼胸脘痞悶,嘔吐瀉泄,苔白膩等。而補中益氣湯有益氣升陽調(diào)補脾胃的作用。方以黃芪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為君;參、術(shù)、草助其補氣健脾;升、柴助其升陽,另有當歸養(yǎng)血,陳皮理氣。體現(xiàn)補氣與升陽的配伍特點。適用于氣虛發(fā)熱,或中氣下陷之內(nèi)臟下垂、脫肛、久瀉久利。兩者皆伴見脾胃虛弱表現(xiàn)。
6(四物湯是從何方衍化而來,為什么說“血家百病此方通”,
5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