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xué)年湖北省宜昌七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試卷(9月份)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4分,共28分)
1.甲、乙兩物體從同一點出發(fā)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它們的位移﹣時間(x﹣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以看出在0?4s內(nèi)()
A.甲、乙兩物體始終同向運動
B.4s時甲、乙兩物體間的距離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兩物體之間的最大距離為4 m
【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
【分析】根據(jù)圖象可知兩物體同時同地出發(fā),圖象的斜率等于速度,通過分析兩物體的運動情況,來分析兩者的最大距離.
【解答】解:A、x﹣t圖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2s內(nèi)甲、乙都沿正向運動,2﹣4s內(nèi)甲沿負向運動,乙仍沿正向運動,故A錯誤.
BD、0﹣2s內(nèi)兩者同向運動,甲的速度大,兩者距離增大,2s后甲反向運動,乙仍沿原方向運動,兩者距離減小,則2s時甲、乙兩物體間的距離最大,最大距離為S=4m﹣1m=3m,故BD錯誤.
C、由圖知在0?4s內(nèi)甲乙的位移都是2m,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關(guān)鍵掌握位移圖象的基本性質(zhì):橫坐標代表時刻,而縱坐標代表物體所在的位置,縱坐標不變即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斜率等于物體運動的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質(zhì)點通過的位移等于x的變化量△x.
2.取一根長2m左右的細線,5個鐵墊圈和一個金屬盤.在線端系上第一個墊圈,隔12cm再系一個,以后墊圈之間的距離分別為36cm、60cm、84cm,如圖.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線的上端,讓線自由垂下,且第一個墊圈緊靠放在地上的金屬盤.松手后開始計時,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第2、3、4、5各墊圈( )
A.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越來越大
B.落到盤上的聲音時間間隔相等
D.依次落到盤上的時間關(guān)系為1:(﹣1):(﹣):(2﹣)
【考點】自由落體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
【分析】5個鐵墊圈同時做自由落體運動,下降的位移之比為1:3:5:7.根據(jù)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推論知,在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1:3:5:7,可以確定落地的時間間隔是否相等,從而根據(jù)v=gt得出落到盤中的速率之比.
【解答】解:A、5個鐵墊圈同時做自由落體運動,下降的位移之比為1:3:5:7.可以看成一個鐵墊圈自由下落,經(jīng)過位移之比為1:3:5:7.因為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比為1:3:5:7,知各墊圈落到盤中的時間間隔相等.故A錯誤,B正確.
C、因為各墊圈落到盤中的時間間隔相等,則各墊圈依次落到盤中的時間比為1:2:3:4,根據(jù)v=gt可知,速率之比為1:2:3:4.故CD錯誤.
故選:B.
【點評】解決本題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知道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一些推論.
3.2009年3月29日,中國女子冰壺隊首次奪得世界冠軍,如圖所示,一冰壺以速度v垂直進入兩個矩形區(qū)域做勻減速運動,且剛要離開第二個矩形區(qū)域時速度恰好為零,則冰壺依次進入每個矩形區(qū)域時的速度之比和穿過每個矩形區(qū)域所用的時間之比分別是(設(shè)冰壺可看成質(zhì)點)()
A.v1:v2=2:1B.v1:v2=:1C.t1:t2=1:D.t1:t2=(﹣1):1
【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
【分析】冰壺的運動可看作勻減速運動,若逆著運動過程看就變成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或推論解決即可
【解答】解: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中連續(xù)兩段相等位移的時間之比為1:(﹣1),故所求時間之比為(:1,所以C錯誤,D正確;
由v=at可得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中的速度之比為1:,則所求的速度之比為:1,故A錯誤,B正確;
故選:BD
【點評】勻變速直線運動一定要注意總結(jié)方法,并能熟練掌握相關(guān)推論的推導(dǎo)過程,而不是對結(jié)論死記硬背.
4.《機動車駕駛證申領(lǐng)和使用規(guī)定》已經(jīng)正式施行,司機闖黃燈要扣6分,被稱為“史上最嚴交規(guī)”.某小轎車駕駛員看到綠燈開始閃時,經(jīng)短暫思考后開始剎車,小轎車在黃燈剛亮時恰停在停車線上,v﹣t圖線如圖所示.若綠燈開始閃爍時小轎車距停車線距離L=10.5m,則綠燈開始閃爍到黃燈剛亮的時間t0為()
A.0.5 s B.1.5 s C.3 s D.3.5 s
【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
【分析】在速度﹣﹣時間圖象中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能根據(jù)圖象讀取有用信息知位移x=L=10.5.
【解答】解:根據(jù)速度﹣﹣時間圖象中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知
解得t0=3.0s
故選:C
【點評】知道在速度﹣﹣時間圖象中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的含義,能根據(jù)圖象讀取有用信息,要注意路程和位移的區(qū)別.
5.建筑裝修中,工人用質(zhì)量為m的磨石對斜壁進行打磨,當對磨石加豎直向上大小為F的推力時,磨石恰好沿斜壁向上勻速運動,已知磨石與斜壁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磨石受到的摩擦力是()
A.cos θ B.sin θ C.μcos θ D.μ
【考點】摩擦力的判斷與計算.
【分析】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根據(jù)共點力的平衡可知可求得磨石受到的摩擦力;同時根據(jù)動摩擦力的公式也可求得摩擦力.
【解答】解:磨石受重力、推力、斜壁的彈力及摩擦力而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圖可知,F(xiàn)一定大于重力;
先將重力及向上的推力合力后,將二者的合力向垂直于斜面方向及沿斜面方向分解可得:
在沿斜面方向有:摩擦力f=cosθ;
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有:FN=sinθ;
則f=cosθ=μsinθ,
故選:A.
【點評】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一定要注意不但可以由μFN求得,也可以由共點力的平衡或牛頓第二定律求得,故在學(xué)習時應(yīng)靈活掌握.
6.小明想推動家里的衣櫥,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推不動,他便想了個妙招,如圖所示,用A、B兩塊木板,搭成一個底角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櫥被推動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小明根本沒有用力去推衣櫥
B.這有可能,A板對衣櫥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C.A、B板的夾角應(yīng)該盡可能小,才能推動衣櫥
D.這不可能,A板對衣櫥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考點】力的合成.
【分析】這個要從力的分解角度來解釋,將重力分解為沿人字形架斜向下的兩個力.
由于底角較小,根據(jù)三角函數(shù)關(guān)系得A板的作用力明顯大于重力.
【解答】解:首選開始小明是推不動衣櫥的,但是小明的推力與他自身的重力沒什么關(guān)系.
如圖,
小明的重力可以分解成沿A,B倆個方向的力,由于底角較小,即AB夾角較大,所以A,B方向的力會很大.
A對衣櫥的力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力,而水平方向的力有可能大于小明重力,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點評】我們應(yīng)該知道兩個分力的合力可以遠小于兩個分力,也就是說用一個較小的力可以產(chǎn)生兩個較大的分力.
7.用一根長1m的輕質(zhì)細繩將一副質(zhì)量為1kg的畫框?qū)ΨQ懸掛在墻壁上,已知繩能承受的最大張力為10N,為使繩不斷裂,畫框上兩個掛釘?shù)拈g距最大為(g取10m/s2)()
【考點】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
【分析】將重力按照力的效果進行分解,即沿兩細線的方向分解,求出繩子即將斷開時的臨界角度(兩細線夾角)即可得出畫框上兩個掛釘?shù)淖畲箝g距.
【解答】解:一個大小方向確定的力分解為兩個等大的力時,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線上,且兩分力的夾角越大,分力越大,因而當繩子拉力達到F=10N的時候,繩子間的張角最大,為120°,此時兩個掛釘間的距離最大;
畫框受到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三個力為共點力,受力如圖.
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60°,繩子長為L0=1m,則有mg=2Fcosθ,兩個掛釘?shù)拈g距離,解得m,A項正確;
故選:A.
【點評】熟練應(yīng)用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合成與分解中的一些規(guī)律,是解決本題的根本.
二、多項選擇(每小題4分,共12分)
8.如圖,游樂場中,從高處A到水面B處有兩條長度相同的光滑軌道.甲、乙兩小孩沿不同軌道同時從A處自由滑向B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終比乙的大
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在同一時刻總能到達同一高度
D.甲比乙先到達B處
【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guān)系.
【分析】①由受力分析及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甲的切向加速度先比乙的大,后比乙的??;
②可以使用機械能守恒來說明,也可以使用運動學(xué)的公式計算,后一種方法比較麻煩;
③哪一個先達到B點,可以通過速度的變化快慢來理解,也可以使用v﹣t圖象來計算說明.
【解答】解:A:由受力分析及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甲的切向加速度先比乙的大,后比乙的小,故A錯誤;
B: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各點的機械能保持不變,高度(重力勢能)相等處的動能也相等,故B正確;
C、D:甲的切向加速度先比乙的大,速度增大的比較快,開始階段的位移比較大,故甲總是先達到同一高度的位置.故C錯誤,D正確.
故選:BD.
【點評】本題應(yīng)該用“加速度”解釋:高度相同,到達底端的速度大小就相同,但甲的加速度逐漸減小,乙的加速度逐漸增大.所以它們的速度增加的快慢不同,甲增加得最快,乙增加得最慢.
它們的v﹣t圖象如圖,結(jié)合v﹣t圖象的意義,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圖線與時間軸之間的面積可以用來表示位移.
9.如圖所示,A、B兩物體靜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其間用一根輕彈簧相連,彈簧的長度大于原長.若再用一個從零開始緩慢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物體B,直到A即將移動,此過程中,地面對B的摩擦力F1和對A的摩擦力F2的變化情況是()
A.F1先變小后變大 B.F1先不變后變大
C.F2先變大后不變 D.F2先不變后變大
【考點】摩擦力的判斷與計算.
【分析】先分析剛開始彈簧所處狀態(tài),根據(jù)平衡條件判斷剛開始摩擦力的方向,若再用一個從零開始緩慢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物體B,再對AB進行受力分析,即可判斷.
【解答】解:A、剛開始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對A的作用力向右,對B的作用力向左,而AB均靜止,所以剛開始的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水平向左,當用一個從零開始緩慢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物體B時,剛開始,未拉動B,彈簧彈力不變,f2不變,f1減??;當F等于彈簧彈力時,f1等于零,F(xiàn)繼續(xù)增大,f1反向增大,當f1增大到最大靜摩擦力時,B物體開始運動,此后變?yōu)榛瑒幽Σ亮?,不發(fā)生變化,故AB錯誤;
C、而彈簧被拉伸,彈力變大,A仍靜止,所以f2變大,所以對A的摩擦力f2先不變,后變大,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解題的關(guān)鍵是對AB兩個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知道當B沒有運動時,彈簧彈力不變,當B運動而A為運動時,彈力變大,難度適中.
10.半圓柱體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豎直擋板MN.在P和MN之間放有一個光滑均勻的小圓柱體Q,整個裝置處于靜止,如圖所示.若用外力使MN保持豎直,緩慢地向右移動,在Q到達地面以前,P始終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MN對Q的彈力逐漸增大 B.地面對P的摩擦力逐漸增大
C.P、Q間的彈力先減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逐漸增大
【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
【分析】先對Q受力分析,受重力、P對Q的支持力和MN對Q的支持力,根據(jù)平衡條件求解出兩個支持力;再對P、Q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擋板對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對其向右的支持力,再次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列式求解.
【解答】解:先對Q受力分析,受重力、P對Q的支持力和MN對Q的支持力,如圖
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
N2=mgtanθ
再對P、Q整體受力分析,受重力、地面支持力、MN擋板對其向左的支持力和地面對其向右的支持力,如圖
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
f=N2
N=(M+m)g
故:f=mgtanθ
MN保持豎直且緩慢地向右移動過程中,角θ不斷變大,故f變大,N不變,N1變大,N2變大,P、Q受到的合力為零;
故A正確,B正確,C錯誤,D錯誤;
故選:AB.
【點評】本題關(guān)鍵是先對物體Q受力分析,再對P、Q整體受力分析,然后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求出各個力的表達式,最后再進行討論.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8分)
11.用圖甲的裝置研究小車沿斜面在不同材料表面運動的情況.圖乙是某同學(xué)在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
①圖乙中A至N各點是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連續(xù)打下的點,根據(jù)刻度尺上的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在A、E間(板面)做 勻速直線運動,在F、N間(布面)做 勻減速直線 運動,M點對應(yīng)的小車速度為 0.33 m/s.
②若已知斜面的傾角為θ,小車的質(zhì)量為m,在布面上運動時加速度的大小為a,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車在布面上所受的阻力的表達式為m(a+gsinθ) .
【考點】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
【分析】①由紙帶上點跡的分布規(guī)律判斷小車的運動情況;某點的瞬時速度可以用該一段上的平均速度來表示
②加速度使用公式:△x=aT2求解,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得小車在布面上所受的阻力大?。?/p>
【解答】解:①根據(jù)刻度尺上的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小車在A、E間做勻速直線運動;在F、N間(布面)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勻減速直線運動瞬時速度可以用該一段上的平均速度來表示,故==m/s=0.33m/s
②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阻﹣mgsinθ=ma,
解得,F(xiàn)阻=m(a+gsinθ);
故答案為:①勻速直線,勻減速直線;0.33(0.32﹣0.34); ②m(a+gsinθ).
【點評】該題考查打點計時器的時間原理與紙帶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屬于基本應(yīng)用,第二問牽扯牛頓第二定律的簡單應(yīng)用.
2105333
四、計算題(共37分)
12.小轎車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fā)現(xiàn)正前方有個收費站,經(jīng)10s后司機才剎車,使車勻減速運動10s恰停在繳費窗口,繳費后勻加速到20m/s后繼續(xù)勻速前行.已知小轎車剎車時的加速度為2m/s2,停車繳費所用時間為30s,啟動時加速度為1m/s2.
(1)司機是在離收費窗口多遠處發(fā)現(xiàn)收費站的.
(2)因國慶放假期間,全國高速路免費通行,小轎車可以不停車通過收費站,但要求轎車通過收費窗口前9m區(qū)間速度不超過6m/s,則國慶期間該小轎車應(yīng)離收費窗口至少多遠處開始剎車?因不停車通過可以節(jié)約多少時間?
【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
【分析】(1)解出勻速運動的位移,再解出勻減速運動的位移,兩位移相加即為要求的距離.
(2)分段研究,收費時總時間為:減速到0的時間,加上收費的時間,再加上加速到20m/s的時間.
不收費時的總時間為:減速到6m/s的時間,加上勻速運動的時間,加上加速到20m/s的時間,還要加上勻速運動的時間.
上述時間的差值即為節(jié)約的時間.
【解答】解:(1)根據(jù)題意,設(shè)司機勻速運動位移為s1;減速運動時間為t2,位移為s2.
s1=vt1=20×10=200(m)
司機是在離收費窗口的距離x=200+100m=300m.
(2)根據(jù)題意轎車應(yīng)該在收費窗口前9m處速度減為6m/s,設(shè)車減速位移為s1′,
所以,轎車應(yīng)離收費窗口91+9=100(m)處開始剎車.
若停車收費經(jīng)過窗口前100m到窗后200m的總時間為:t1+t2+t3=10+30+20=60(s)
若不停車經(jīng)過窗口前100m到窗口后200m的總時間為:t4+t5+t6+t7=7+1.5+14+0.9=23.4(s)
所以不停車通過可以節(jié)約時間為60﹣23.4=36.6(s)的時間.
答:(1)司機是在離收費窗口300m處發(fā)現(xiàn)收費站的.
(2)國慶期間該小轎車應(yīng)離收費窗口100m遠處開始剎車,因不停車通過可以節(jié)約36.6s時間.
【點評】此題運動的過程復(fù)雜,轎車經(jīng)歷減速、勻速、加速,加速度、位移、時間等都不一樣.分析這樣的問題時,要能在草稿子上畫一畫運動的過程圖,找出空間關(guān)系,有助于解題.此題有一定的難度,是一道好題.
13.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2kg的物體甲通過三段輕繩懸掛,三段輕繩的結(jié)點為O,輕繩OB水平且B端與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質(zhì)量為m2=10kg的物體乙相連,輕繩O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7°,物體甲、乙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乙物體與接觸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3,(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m/s2.)
求:(1)輕繩OA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要使乙物體保持靜止,那么甲物體的質(zhì)量最大不能超過多少?
【考點】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yīng)用;物體的彈性和彈力.
【分析】對結(jié)點O分析,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求出OA和OB的拉力,再對乙分析,根據(jù)平衡得出乙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根據(jù)乙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求出OB的最大拉力,從而求出甲物體的最大質(zhì)量.
【解答】解:(1)對結(jié)點O分析,根據(jù)共點力平衡得,
(2)對乙分析,根據(jù)共點力平衡得,
f=TB=15N,方向水平向左.
(3)乙物體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fm=μm2g=0.3×100N=30N,
則OB繩的最大拉力TBm=30N,
則甲物體的最大質(zhì)量m甲′=4kg.
答:(1)輕繩OA受到的拉力是25N.
(2)物體乙受到的摩擦力為15N,方向水平向左.
(3)甲物體的質(zhì)量最大不能超過4kg.
【點評】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能夠正確地受力分析,運用共點力平衡進行求解,難度不大.
14.甲、乙兩車在平直公路上比賽,某一時刻,乙車在甲車前方L1=11m處,乙車速度v乙=60m/s,甲車速度v甲=50m/s,此時乙車離終點線尚有L2=600m,如圖所示.若甲車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a=2m/s2,乙車速度不變,不計車長.
(1)經(jīng)過多長時間甲、乙兩車間距離最大,最大距離是多少?
(2)到達終點時甲車能否超過乙車?
【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
【分析】(1)抓住兩車相距最大時的臨界條件:兩車速度相等展開計算即可;
(2)分析甲車追上乙車時,兩車位移關(guān)系,求出相遇時的時間,再求出乙車到達終點的時間,比較即可求解.
【解答】解:(1)當甲、乙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車間距離最大,即v甲+at1=v乙,
乙車位移x乙=v乙 t1=60×5 m=300 m,
此時兩車間距離△x=x乙+L1﹣x甲=36 m
(2)甲車追上乙車時,位移關(guān)系為
x甲′=x乙′+L1,
乙車位移x乙′=v乙 t2,
將x甲′、x乙代入位移關(guān)系,得
代入數(shù)據(jù)t2=11s,
所以到達終點時甲車不能超過乙車.
答:(1)經(jīng)過5s甲、乙兩車間距離最大,最大距離是36 m;
(2)到達終點時甲車不能超過乙車.
【點評】掌握兩車相距最遠時的臨界條件和追擊條件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知道當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車間距離,最大難度適中.
選修部分【選修3-4】
15.(2016衡陽一模)圖(a)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10s時刻的波形圖,P是平衡位置在x=1.0m處的質(zhì)點,Q是平衡位置在x=4.0m處的質(zhì)點;圖(b)為質(zhì)點Q的振動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t=0.10s時,質(zhì)點Q向y軸正方向運動
B.在t=0.25s時,質(zhì)點P的加速度方向與y軸正方向相同
C.從t=0.10s到t=0.25s,該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了6m
D.從t=0.10s到t=0.25s,質(zhì)點P通過的路程為30cm
E.質(zhì)點Q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y=0.10sin10πt(國際單位)
【考點】橫波的圖象;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guān)系.
【分析】根據(jù)甲、乙兩圖可以讀出該波的波長和周期,從而求出波速,t=0.10s時Q點在平衡位置上,由乙圖知下一時刻向下振動,從而確定了該波向左傳播.根據(jù)時間與周期的關(guān)系,分析質(zhì)點P的位置和加速度,求出通過的路程.根據(jù)x=vt求解波傳播的距離.根據(jù)圖象讀出振幅A,結(jié)合數(shù)學(xué)知識寫出Q點的振動方程.
【解答】解:A、圖(b)為質(zhì)點Q的振動圖象,則知在t=0.10s時,質(zhì)點Q正從平衡位置向波谷運動,所以點Q向y軸負方向運動,故A錯誤;
B、在t=0.10s時,質(zhì)點Q沿y軸負方向運動,根據(jù)波形平移法可知該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此時P點正向上運動.
由圖b讀出周期T=0.2s,從t=0.10s到t=0.25s經(jīng)過的時間為△t=0.15s=T,則在t=0.25s時,質(zhì)點P位于x軸下方,加速度方向與y軸正方向相同,故B正確;
C、由甲圖知波長λ=8m,則波速為:v==m/s=40m/s,從t=0.10s到=0.25s經(jīng)過的時間為△t=0.15s,該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的距離為△x=v△t=40×0.15m=6m,故C正確;
D、從t=0.10s到=0.25s經(jīng)過的時間為△t=0.15s=T,由于t=0.10s時刻質(zhì)點P不在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處,所以質(zhì)點P通過的路程不是3A=30cm,故D錯誤;
E、質(zhì)點Q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y=Asint=0.1sint m=y=0.10sin10πt(m),故E正確.
故選:BCE.
【點評】本題有一定的綜合性,考察了波動和振動圖象問題,關(guān)鍵是會根據(jù)振動情況來判斷波的傳播方向,抓住振動圖象和波動圖象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要知道質(zhì)點做簡諧運動時,只有在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處的質(zhì)點,在個周期內(nèi)振動的路程才是3A.
16.一厚度為h的大平板玻璃水平放置,其下表面貼有一半徑為r的圓形發(fā)光面.在玻璃板上表面放置一半徑為R的圓紙片,圓紙片與圓形發(fā)光面的中心在同一豎直線上.已知圓紙片恰好能完全擋住從圓形發(fā)光面發(fā)出的光線(不考慮反射),求平板玻璃的折射率.
【考點】光的折射定律.
【分析】根據(jù)題意作出光路圖,設(shè)S點為圓形發(fā)光面邊緣上一點.由該點發(fā)出的光線能射出玻璃板的范圍由臨界光線SA確定,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C時,光線就不能射出玻璃板了.根據(jù)折射定律和幾何知識結(jié)合進行求解.
【解答】解:根據(jù)題述,作出光路圖如圖所示,S點為圓形發(fā)光面邊緣上一點.在A點光線恰好發(fā)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臨界角C.
圖中△r=htanC,
【點評】本題關(guān)鍵要理解看不到圓形發(fā)光面的原因是由于發(fā)生了全反射,再作出光路圖,運用折射定律和幾何知識結(jié)合進行求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