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瑪雅做一名天文學家是什么體驗?
——《天象祭司》導讀
文 | 寶樹
哥倫布抵達美洲之前六百年,盛極一時的瑪雅文明神秘消失了。
兩千多年前,瑪雅諸城崛起于中美洲,包括今天的墨西哥西南角、危地馬拉、伯利茲、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等國。約在公元250年之后,瑪雅各地蓬勃發(fā)展,進入高度繁榮的古典時期,大量的城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城市中,一座座金字塔、神廟、宮殿、球場和紀念碑巍然屹立。但到了公元900年左右,瑪雅文明突然崩潰,仿佛是一夜之間,上百座本來欣欣向榮的城市被廢棄,很快被復歸的熱帶雨林所湮沒。
此后幾百年,雖然托爾特克人和阿茲特克人也先后建立了國家,但在文字、藝術、歷法等很多方面都遠遜色于古典瑪雅文明的水平。后來,西班牙人滅亡了阿茲特克帝國,也占領了中美洲全境,但始終沒搞清楚,在南方瘴熱的密林中,曾有一個更為古老和發(fā)達的文明存在。
無知與破壞互為因果。西班牙人到來后,在瑪雅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些用樹皮制成的手抄本書籍,上面寫滿了陌生怪異的符號。主教德·蘭達認為這些書籍是魔鬼的誘惑,在1562年將許多書付之一炬。其他一些傳教士也紛紛效仿,少數(shù)識字的瑪雅人很快盡數(shù)死于屠殺和瘟疫。到了十九世紀,美國的旅行家重新在中美洲的雨林深處發(fā)現(xiàn)了保存相當完好的瑪雅古城,為之深深震撼,但卻已無法解讀石頭上銘刻的文字。古城的發(fā)現(xiàn)披露后,人們甚至以為這是傳說中亞特蘭蒂斯文明的遺跡!
不幸中的萬幸是,有四部帶表格和插圖的瑪雅文抄本躲過了西班牙人的焚毀傳到今天,它們成為解開瑪雅文明之謎的鑰匙。學者們首先識別出了關于數(shù)學和天文的一些詞匯,發(fā)現(xiàn)四部瑪雅文抄本全都是關于天文和歷法的,而且水準達到了相當高超的程度。雖說瑪雅古城那些宏偉的金字塔、精美的雕像和復雜的文字已經證明了存在過一個古老文明,但畢竟相對原始,而其數(shù)學、天文歷法成就和同時代最先進的舊大陸文明相比也不遜色,甚至猶有過之,比如瑪雅人測算出了太陽年的精確長度,和現(xiàn)代科學得出的數(shù)值僅僅相差十幾秒,他們算出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時間也和實際十分接近;瑪雅人對于金星的會合周期的計算精度是 每481個周期(約770年)差不到一天;一本手抄本上還有可以用一千年的日月食表。在數(shù)學中,他們很早就應用了“零”的概念,其歷法繁復而周密,用來記載歷史的“長歷”通過多個時間單位以二十進制層層嵌套的方法,理論上可以精確記錄長達十億年中每一天的時間坐標。而這些令人驚嘆的成就,幾乎是孤立發(fā)展出來的。
在很長時間內,人們都認為瑪雅是一個高度精神化的文明,由觀測天象的祭司所統(tǒng)治。他們出于對天體的敬拜在叢林深處建起高峻的金字塔和典雅的神廟,供奉富有經驗的天文學家進行精密的天文觀測,人民也都和平相處,極少爭端,過著田園牧歌般的生活。但這樣的文明沒有戰(zhàn)斗力,所以最后毀于蠻族的入侵。
這看起來倒也能自圓其說,而且留給人們許多想象的空間。比如,瑪雅人為什么那么專注于天文學觀測?因為他們的祖先來自外星球,或者和外星人有過接觸(據(jù)說有些壁畫上的神靈很像宇航員);瑪雅人為什么消失?很可能也和史前文明或外星人有關……說不定是離開了地球……
但在20世紀后期,對瑪雅文的解讀取得了重大突破,加上大量新考古發(fā)現(xiàn),逐步揭示出一個更現(xiàn)實的瑪雅社會:瑪雅城邦并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文學圣地,而跟后世一樣是由國王和貴族統(tǒng)治的等級國家;各城邦之間為了爭奪資源和地區(qū)霸權,進行了好幾百年的殘酷戰(zhàn)爭,內亂和政變也不少見;俘虜和奴隸被屠殺祭祀,甚至充當宴會的肉食;即便是高層貴族,也經常因為宗教原因放血獻祭……這是一個光輝燦爛又原始殘忍的文明,很多方面類似于古埃及、蘇美爾或者中國商朝,在其中沒有什么超自然的因素。
但瑪雅天文學的發(fā)達又該如何理解呢?觀天的祭司在瑪雅社會中的確占有重要地位,他們是卓越的天文學家,夜里坐在神廟的頂上,借助非常簡易的工具——比如一種十字形的木棍架——觀測滿天星辰,記錄和演算天體的運動。千年的積累演進,使得數(shù)據(jù)精確到人力所能達到的極限,仿佛點錯了科技樹。但這些并沒有超出古代文明所能夠達到的層次。
這些天文學的研究也與人間的事務緊密相關?,斞湃讼嘈牛瑧?zhàn)爭的吉兇與開戰(zhàn)時各大天體,特別是金星的位置有重大關系,為了選擇在最為吉利的時間開戰(zhàn),他們必須掌握天體每時每刻的準確位置。星辰的運動由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循環(huán)組成,當所有的天體回到某一時刻的位置,過去歷史也會重現(xiàn)。為了推演和確定銘刻在星空中的歷史,瑪雅的天象祭司使用了跨度極長的“長歷”,期待星辰的周轉會將榮光與勝利重新帶回人間。
長歷中蘊含了瑪雅人的信念:世界是不斷毀滅和再生的?,斞砰L歷以144000天,即約394.3年為一個長單位,可以意譯為“紀元”。上一個世界,換算成公歷是從公元前8239年4月1日開始,經歷了十三個紀元后,于公元前3114年8月10日毀滅。此后,重新從第一紀元開始了一個新世界。
有學者認為,瑪雅長歷體系并非獨立發(fā)明,而繼承自一些更古老久遠的中美洲遠古文明,比如奧爾梅克人,其歷法中也許蘊含了某些被遺忘的上古歷史。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瑪雅的天文歷法就更是數(shù)千年中多個文明積累傳承的結果。
瑪雅人認為他們的世界同樣將延續(xù)十三個紀元,即從公元前3114年8月11日到2012年12月21日,此后世界將發(fā)生全新的變化?,斞湃擞靡环N非常繁復的方法來表示2012年以后的日期(之前的某個日期加上間隔的日期),我們不知道對于他們來說這到底意味著什么,但2012世界末日的傳說由此流傳開去,風靡世界。
這是一種浪漫與嚴謹、神話與數(shù)學交織的世界觀。在這樣的世界觀下,天象祭司的精神世界也延伸到了極為廣袤的時空中。但正如開頭所說,瑪雅文明自己并沒有等到2012年,而是在他們的第十一紀元就迎來毀滅性打擊,在很短的時間內化為廢墟。最后一塊刻有長歷日期的石碑立于公元909年,此后那些曾經人口稠密、摩肩接踵的城市都變得空空如也。那些發(fā)達的天文歷法知識,天象祭司們的杰出工作,也和古老的文明一起失落。
這是為什么?許多年來,瑪雅學家提出了多種可能的原因:外敵入侵,內亂,旱災,人口過剩,資源耗盡……還有人說是一切因素都湊在了一起。但類似的災難也曾經發(fā)生在很多文明上,比如同時代的中國唐朝也走向滅亡,但中國文明很快又重新振興,長安和洛陽并沒有被森林所覆蓋;古希臘羅馬文明雖然滅亡了,但是大部分文明因子仍然被后來人所繼承,也沒有被遺忘。
不過,瑪雅比起舊大陸文明是先天不足的,即便在其鼎盛時期也仍然是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yè),主要以種植蛋白質含量不高的玉米為生,他們也沒有能夠發(fā)明金屬或者輪子,而依賴石材和人力,這使得其文明的基礎要脆弱得多。風調雨順下的人口爆炸在幾個世紀里產生出了超過十萬人的大型城市和復雜的文明生活,而一旦資源耗盡,其毀滅的速度也同樣驚人。
和某些常見的誤解不同,古典瑪雅文明毀滅后,瑪雅居民并沒有絕種,而仍然延續(xù)了下來,只不過人口劇減,城市寥寥無幾,文字應用極少,也早已忘卻了自己的輝煌歷史——當十九世紀的西方旅行家問當?shù)鼐用瘢浇种械幕膹U城市是誰建造的時候,竟沒有人能說得上來。
我常常想,那些生活在瑪雅文明末期的人,比如說天象祭司,曾享受過球賽、宮廷音樂會和蒸汽浴室,他們閱讀和抄錄書籍,辯論深奧的天體運動,研究古代的歷史記載,就像托勒密或者張衡一樣才華橫溢、彬彬有禮,在其文明崩潰后,他們會有怎樣的感受?他們會憤恨地望著星空,質問眾神為什么世界末日會提前一千年突如其來地發(fā)生;還是會從天體運動以及彗星流星等奇異天象中,找到令他們能夠接受的命運解答?
無論如何,他們會設法將自己的文明傳下去,希望保留上千年甚至幾千年文明的成果不被后人遺忘?,F(xiàn)存的四部瑪雅文抄本實際上都抄寫于古典時期后的幾個世紀,也許就是殘存的天象祭司絕望的努力,但保留下來的只是滄海一粟,絕大多數(shù)文獻早已失傳,其中可能包括很多更重大的學術成就,而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倘若能發(fā)現(xiàn)更多更古老的瑪雅書籍,我們的許多謎團都將迎刃而解。實際上,考古學家的確在古墓中發(fā)現(xiàn)了不少瑪雅書籍,也許其中就記載著學者們夢寐以求的答案。但這些書籍都是用樹皮寫成,因為溫暖潮濕的天氣早已腐朽不堪,變成了黏在一起的團塊,無法再打開。即便有人曾經寫下瑪雅歷史和文化的寶貴見證,要么早已爛在了墳墓里,要么已經葬身于西班牙人的焚書烈焰。
不過實證止步的地方,也是想象開始的地方。關于瑪雅文明的幻想,自從十九世紀以來就一直很流行,從亞特蘭蒂斯遺址到2012世界末日,從浮雕上的外星人到所謂水晶頭骨,只不過大部分是以“真相”的面目出現(xiàn)的謠言!關于瑪雅的文藝作品并不是很多,早年有一些“尋找失落的文明”主題的幻想小說,但早已過時了。近年,Chris Eboch的小說The Well of Sacrifice(《圣井》)講述了一個瑪雅文明末期被祭祀的少女的故事,通過少女的歷險,全面介紹了瑪雅人的生活世界;可能更有名的是梅爾·吉布森主演的動作電影《天啟》,將壯麗的瑪雅城市直觀地呈現(xiàn)在銀幕上,當然,也突出了瑪雅人祭血腥殘忍的一面。
中國人對瑪雅有些特別的興趣,主要是因為“殷商艦隊到達瑪雅”以及“中國僧人慧深遠航美洲”的歷史猜想,將中國和瑪雅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些猜想都是不靠譜的,但是卻衍生出了好幾部相關主題的幻想小說,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劉興詩的《扶桑木下的腳印》、張祖榮的《東游記》,以及近年馬伯庸天馬行空的奇書《殷商瑪雅征服史》。
筆者對于瑪雅和中美洲文明的最初好奇就來自少年時閱讀的劉興詩和張祖榮的小說,后來也為一系列真真假假的瑪雅神秘文化感到著迷,由此去尋找更多的相關資料。而真實的瑪雅更加征服了我,它的繁華、富饒、殘忍與毀滅,有太多太多可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間,而無需借助聳人聽聞的謠諑。
多年來,筆者一直想以古典瑪雅世界為背景創(chuàng)作一部作品,但苦于沒有很好的切入點。2015年,一個意外的科學發(fā)現(xiàn)給了我創(chuàng)作的靈感,于是動筆,翌年完成了中篇小說《天象祭司》。然而因為長達七萬余字,對于雜志發(fā)表太長,對于出書又太短,其發(fā)表屢經波折,遷延三載,今年才能以全文在《銀河邊緣》三、四輯中發(fā)表。即將出版的《銀河邊緣》第三輯即以此名為《天象祭司》,在此要特別感謝八光分文化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苹弥衅≌f的發(fā)表一直是一個問題,《銀河邊緣》提供了一個很難得的平臺。希望拙作拋磚引玉,可以吸引來更多更優(yōu)秀的作品。
《銀河邊緣·天象祭司》
在《天象祭司》這篇歷史科幻小說中,筆者嘗試演繹瑪雅人自己的故事。在考古學和文字學研究發(fā)現(xiàn)的、相對接近真實的歷史背景下,我們將看到瑪雅的天象祭司們如何在戰(zhàn)爭與政治的漩渦中,撥開宗教和神話的迷霧,探索宇宙的奧秘,而小說也基于近年的某一科學發(fā)現(xiàn),對瑪雅文明的滅亡提出了一個從來沒有人提過的解答,當然此處不便劇透。
當然,務實地看,這個解答不太可能是真的,作品中較為理想化的主角們應該也與真正的瑪雅天象祭司相差甚遠,但寫作這個故事的初衷并非獵奇,而是去嘗試走進古代瑪雅人的精神和生活世界,以此向一個在極為貧瘠的條件下,取得過驚人成就卻又過早消逝的文明,以及那些創(chuàng)造和守護文明的無名英雄,致以深深的敬意。
如果讀者對瑪雅文明感興趣,可以閱讀的參考書籍如下:
入門級:
《輝煌、瑰麗的瑪雅》,戴爾·布朗編/張燕譯/華夏出版社/2002
《瑪雅諸帝國》,吉爾·魯巴爾卡巴著/郝名瑋譯/商務印書館/2015
進階級:
《波波爾·烏:瑪雅神話與歷史故事》,維克多·蒙特蒙著/艾飛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
《古代瑪雅社會生活》,林恩·福斯特著/王春俠等譯/商務印書館/2016
專業(yè)級:
The Ancient Maya, 6thEdition, Robert J. Sharer with Loa P. Traxler, Standford UniversityPress, 2006.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