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三篇 圣人之道

第九章  功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①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②。功遂身退,天之道。

 

注釋:

  揣:捶擊。

  咎:過失、災(zāi)禍

 

譯文:

        端著容器等到它滿溢,不如及時停止;把鐵器錘煉打磨得鋒利無比,但鋒利的尖刃總是不能長久地保持下去;積攢了滿屋子的金銀財寶,也不能長久守持;富貴之后驕縱自己,必然會自尋禍端。事情做完了要知道及時抽身而退,這是符合自然的規(guī)律。

 

解讀:

        本章講的是第三十二章提到過的“知止不怠”,不過這里主要是從人事的角度來闡述的。《易經(jīng)》有言:亢龍有悔。就算龍發(fā)展到高峰之后走向極端,也會有所悔恨、有所過失,何況是人呢?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盛極而衰,懂得了這些道理,也就知道了功成身退的必要性了。然而人心是難以滿足的,尤其是成就大事之后,功名利祿必然隨之而來,在權(quán)力和財富面前,又有幾個人能淡泊名利,付出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而不貪圖豐厚的回報呢?所以多數(shù)人都是想要盡收其利或者是再接再厲,其結(jié)局要么是遭到兔死狗烹,要么就是因為權(quán)勢達到無所限制的地步,進而任意妄為,自毀半世英名。


第十章   明白四達

 

    載①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③,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④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注釋:

  載:用作助語句,相當于。也可解釋為:充滿,全部。

  營:指人的身體。魄:指人的精神。

  鑒:鏡子。玄鑒即指人的心靈深處明澈如鏡

  天門:指人與外界溝通的門戶,各種感官。

 

譯文:

   全身心地時刻堅守大道,能做到不分離嗎?排除貪欲雜念,使自己心神專注精氣純一而至完全放松柔順,能達到嬰兒一樣的狀態(tài)嗎?凈化自己的心靈,能做到一塵不染嗎?愛國治民,能不任意妄為嗎?感官與外界相溝通,能夠?qū)庫o雌守、兼收并蓄而不外露嗎?明了周圍事物的內(nèi)在玄機,能去除那些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人為知識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生發(fā)萬物而不占為己有、養(yǎng)育萬物卻不貪圖回報,統(tǒng)領(lǐng)萬物而不任意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解讀:

   本章主要講一個得道之人應(yīng)該達到的狀態(tài),其中老子使用了很多令人費解的詞匯,如“營魄”,“專氣致柔”,“玄鑒”,“天門”等等,充滿了神秘色彩。我不排除老子可能具有一些個人修行的秘法,但是作為一本哲學(xué)書,我還是傾向于用大家都能理解、且符合字面意思的方法來翻譯這一章的內(nèi)容。  

       對于這里“能無知乎”的“知”,多數(shù)人解釋為同“智”,整句話則解釋為“能不動用心機嗎”,但我覺得,《道德經(jīng)》里面“知”和“智”都出現(xiàn)了很多次,老子還是能區(qū)分這兩個字的,而且他一共就寫了5000多個字,我們盡量還是不要老是用“寫錯字”來解釋自己想不通的意義?!懊靼姿倪_”與“動用心機”很難聯(lián)系到一起,一個是認識世界的問題,一個則是行事的方式問題。

        縱觀整篇《道德經(jīng)》,“知”字出現(xiàn)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用作了動詞,也就是“知道”,而用作名詞的情況很少,導(dǎo)致了人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認為,與“為”字類似,“知”字在老子這里,有時候也是具有特殊含義的,老子說“無為”,絕對不是說什么都不做,這里的“為”只能理解為“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人為之為”,而不是天道“為而不恃”的那個“為”。所以,本章出現(xiàn)的“知”字,應(yīng)該理解為“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人們憑空想象和捏造的那些知識”。

       如果我們把這個“知”理解為全部范圍的知識,那么老子的“無知”思想無疑就會被理解為開歷史倒車,回歸原始社會刀耕火種的時代。然而從《道德經(jīng)》全文來看,以上的理解肯定是非常偏頗的,在第八十章里,老子對老百姓的生活憧憬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不僅僅是“實其腹,強其骨”,而且要吃的好,穿的美,住的安穩(wěn),玩的高興!這不但不是一個簡單復(fù)古的目標,相反這是一個時至今日都沒有完全實現(xiàn)的偉大目標!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刀耕火種能實現(xiàn)嗎?只要有助于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知識”,老子怎么可能要拋棄呢?因此我認為老子所要拋棄的那些“知”,主要是指當時社會上逐漸流行的那些,脫離根本大道而人為捏造的、似是而非的知識,比如后面第七篇將要著重批判的儒家思想。這些“知”,也正是“為”的理論支撐。

       同時,“明”和“知”,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境界。所謂的知,就是知道而已,是把對各種現(xiàn)象的觀察結(jié)果,機械地存放在腦子里。而“明”則不同,它是洞悉事物后面的規(guī)律,掌握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zhì)。當今很多所謂做學(xué)問的人,也許看了很多書,講起來也是滔滔不絕,但都是在復(fù)述人家的東西,類似一臺復(fù)讀機,根本沒有理解別人說的是什么,甚至于腦子里根本沒有一個條理清晰的目錄,更別提有什么自己的思想了。由此可見,“明”比“知”的確要“高明”多了,跨越“知”的層次,進入“明”的境界,的確是認識世界的必然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明白四達,能無知乎”也可以理解為,明白事物背后的規(guī)律和實質(zhì),能拋棄對表面現(xiàn)象的機械感知嗎?

       本章后半部分與第五十一章的文字重復(fù)了,有人認為這是“排版錯誤”。不過,我認為也有可能是作者有意為之,第五十一章講的是天道,是道對萬物的態(tài)度,而本章講得道之人的應(yīng)有狀態(tài),以及他對待世人的態(tài)度,也應(yīng)該完全遵照天道。


 

第十二章   圣人為腹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①,馳騁畋②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③。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釋:

  爽:差失,差錯,這里指口病。

  [tián]:打獵

  妨:妨害、傷害,這里指行為不端。

 

譯文:

        五色繽紛讓人眼花繚亂,五音嘈雜讓人聽覺不靈,各種味覺刺激讓人口舌麻木,縱情狩獵讓人心生狂暴之念,稀有難得的東西讓人行為不端。因此對于一個得道之人來說,只為滿足本質(zhì)的需求,而不追求各種感官刺激,所以要保持儉樸而消除奢靡。

 

解讀:

        這里指出了人們所癡迷的各種感官刺激,并不能給自己帶來任何的好處。五彩繽紛的衣服,不見得就代表美和品味;八音齊奏,不見得比得上自然的天籟之聲;山珍海味,總會吃膩,代替不了家常便飯,也不見得更有營養(yǎng);不是為了滿足生存需要的打獵,無非就是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無端殘害其他生命的基礎(chǔ)之上,令人喪心病狂;珍稀的物品,本身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只是因為稀有而珍貴而已,只會讓人們之間產(chǎn)生嫉恨和攀比心理,互相爭奪而互相結(jié)仇。所謂的“聲色犬馬”,哪一種能提升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哪一種能讓人身心更健康?

       然而,光是說這些道理并不會起太大作用,也沒有多少人愿意聽,很多人的人生目標就是:我吃過某某東西了;我到過某某地方了;我享受過某某待遇了;甚至是我睡過某某明星了。也許多數(shù)人做過這些事情之后,就會帶著滿足離開人世,但也有一些人,閱盡繁華之后,才會意識到自己的心靈依舊空虛,進而追求更高層次的滿足,因此釋迦牟尼是由一個無所不有的王子轉(zhuǎn)變而來,這是很合理、很正常的事情。而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夠先知先覺,從別人的經(jīng)驗中得到自己的教訓(xùn),能夠看破這些貪欲背后虛幻的本質(zhì),能夠真正看到這些感官刺激對人自身的傷害,而絕不是抱有那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

        “朝聞道,夕死可矣”,又有什么能比“活個明白”更重要,更讓人滿足呢?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譯文:

        得寵和失寵受辱一樣,都會讓一個人驚慌失措;把最大的憂患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這是人們的兩種普遍心態(tài)。為什么說寵辱若驚呢?所謂得寵,只是一種自己處于卑下地位的體現(xiàn),因此無論得到還是失去,都會誠惶誠恐,因此說寵辱若驚。什么叫貴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成天擔心這個、憂慮那個,只是因為有我的身體或生命,等到我沒有了這個身體和生命,還有什么事情能讓我擔憂呢?所以,如果一個人崇尚全心全意不顧自身地為天下人做事,樂于全心全意不顧自身地為天下人做事,才可以把天下交給他管理。

 

解讀:

        寵辱若驚,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當一個人地位卑下,命運掌握在他人之手的時候,就會時刻注意掌握自己命運之人的每一個舉動,哪怕人家無意間看了你一眼,你都要琢磨半天,是不是自己哪里表現(xiàn)得不好。只有你擺脫了這種卑下的心態(tài),心理和人格上與他人平齊,才能跳出寵辱若驚的怪圈。

        貴大患若身,無非是說生命對一個人來說是最重要和寶貴的,其他的禍患,最嚴重也不過就是威脅到你的生命而已,俗話叫“大不了一死而已”。因此最讓人憂慮的事情莫過于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只有一個人能夠做到為天下人做事時,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或者說把天下事看得和維護自己生命一樣重要時,他才能有資格做天下的管理者。

       貴以身為天下”,多被解釋為“以貴己身的態(tài)度來對待天下”,當然也講得通,但我認為從這句話文字上的關(guān)系來看,解釋為“貴(以身為天下)”似乎更為通順、更合乎每個字的用法和含義。同樣,“愛以身為天下”,應(yīng)該理解為“愛(以身為天下)”。

       因此本章的脈絡(luò)是這樣的,先是指出了對于一個人來說,自己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所有的災(zāi)禍和損失,都不及自己的生命重要。而一個人,如果能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去為天下做貢獻,不在乎個人的榮辱得失,當然就可以放心地把天下交付于他了。也就是說,一個圣人,要心系天下,以天下為己任,把天下事上升到和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甚至要超過自己的生命。

        老子把天下大治的希望,就寄托在能夠舍命為民的圣人身上了,這是在他那個時代唯一的指望。舍身為民的人也確實是有,比如譚嗣同,但天下也沒有就此大治。老子可能沒想到的就是:行道要靠多數(shù)人,也不必去死;如果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就算不怕死也行不通。


 

第十五章    善為士者

 

    古之善為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①兮若冬涉川;猶②兮若畏四鄰;儼③兮其若客;渙④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⑤兮其若海;飉⑥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⑦而新成。

 

注釋:

  豫:原是野獸的名稱,性好疑慮。這里引申為謹慎的意思。

  猶:原是野獸的名稱,性警覺。此處用來形容警覺、小心的樣子。

  儼:莊重、恭敬的樣子

  渙:流散。這里形容灑脫自然。

  [dàn]:恬靜,安定。

  [liáo]:疾風(fēng)。

  蔽:舊。

 

譯文:

   古時候的得道行道之人,通曉細微玄妙的自然奧義,深邃到難以識別。正是因為常人難以識別,所以我勉強地這樣來形容他們:行事穩(wěn)妥謹慎,有如冬天踏冰過河;時刻小心機警,好像害怕四周的一切;態(tài)度莊重恭敬,好像在做客一樣;灑脫自然得像冰川消融;敦厚質(zhì)樸,就好像未經(jīng)雕琢的原木;心胸開闊能容,好像幽深的山谷;融入世俗而不自命清高,就好像混濁的河水;時而象大海一樣靜謐深沉,時而象疾風(fēng)一樣自由奔放。誰能夠在混濁、紛亂之中堅持靜守,慢慢地自得澄清?誰能夠在安靜蟄伏之中自然萌動而逐漸綻放生機?堅守此道的人不會追求完滿,只因為不完滿,才能夠不斷地去舊更新。

 

解讀:

本章的重點在于后面部分,在描述了得道之人的行為舉止之后,老子指出了動與靜,生發(fā)與守藏之間的不斷轉(zhuǎn)化、相互依賴的關(guān)系:動則產(chǎn)生紛亂,需要用靜來返回澄清的本質(zhì),靜止之后又會自然萌動而孕育新的生機,由此萬物得以生生不息。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斷的新陳代謝中循環(huán)不止,也就不存在一個所謂的完滿的狀態(tài),因此追求事物的盡善盡美的狀態(tài),當然是徒勞的。


 

第二十章   而貴食母

 

    唯之與阿①,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馁馄湮囱擘谠?!眾人熙熙,如享太牢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④兮,如嬰兒之未;儡儡⑤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馀,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⑥,我獨昏昏;俗人察察⑦,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⑧。

 

注釋:

  唯:低聲、恭敬地答應(yīng);阿:高聲、怠慢地答應(yīng)。

  荒兮:廣漠、遙遠的樣子。央:完、盡。

  太牢:指豐盛的宴席。

  沌沌[dùn]:混沌,不清楚。

  傫傫[lěi]:疲倦閑散的樣子

  昭昭:清楚、精明的樣子。

  察察:嚴厲苛刻的樣子。

  母:這里指根本,也就是道。

 

譯文:

       唯諾與呵斥,又有多少分別?善待與嫌惡,又能相差多遠呢?讓別人懼怕的人,他自己也應(yīng)該感到害怕了。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從來沒有改變。眾人都趨之若鶩、高高興興,好像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登上高臺欣賞春天的美景,而唯獨我根本無動于衷?;旎煦玢绲孟癯跎膵雰荷形撮L大;疲憊懶散得好像無所歸依。別人都追求多而有所剩余,唯獨我卻好像什么都不太充足。我真是像傻子一樣毫無心機呀。俗世之人都精明清醒,只有我糊里糊涂;俗世之人都明察秋毫,嚴厲苛刻,唯獨我寬厚隨和。眾人都有賴以不斷進取的本事,只有我冥頑不靈,粗陋無知。只有我與眾不同,唯獨對求道情有獨鐘。

 

解讀:

        老子在這里用第一人稱的口氣,再次描述了得道之人的行為舉止。對于人們趨之若鶩、孜孜以求的東西,如被別人所尊重和善待,一呼百應(yīng),威震天下,積累享用不盡的物質(zhì)財富等等,得道者卻一點興趣也沒有,好似什么也不懂,什么好東西都不認識一樣。在別人的眼里,這種人簡直就是成天稀里糊涂混日子,簡直就是沒有追求,簡直就是一個不會精打細算、不會明察秋毫的馬大哈!而實際上,得道的人心里已經(jīng)知道,這些財富功名、權(quán)勢地位之類的東西根本不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好處,他只追求體悟天道,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第二十六章   靜為躁君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①,雖有榮觀②,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③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注釋:

  輜重:軍中載運器械、糧食的車輛。這里指做事準備充分。

  榮觀:貴族游玩的地方。這里指各種誘惑。

  萬乘之主:指大國的君主。萬乘,指擁有兵車萬輛的大國。

 

譯文:

        重是輕的根基,靜是躁動的主宰。因此君子每天出行都離不開各種輜重,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誘惑,仍然能保持超然安穩(wěn),不為所動??蔀槭裁瓷頌榇髧木?,卻經(jīng)常以自己的一己私欲、一時的沖動而輕躁地對待天下呢?輕率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失去主位。

 

解讀:

        本章分析了重與輕,靜與躁的關(guān)系。為了保持穩(wěn)定,人們總是把重的東西放在下面,輕的東西放在上面,不倒翁之所以不倒,也就是這個道理。而靜與躁的關(guān)系和重與輕的關(guān)系密切相關(guān),重的東西自然不會輕舉妄動,其特性就是穩(wěn)靜,而輕的東西動起來就比較隨意,其特點就是躁。在老子看來,輕的東西、愛動的東西,需要有一個穩(wěn)重的東西作為它的根基和主宰,這樣才不會失去控制,就如同放風(fēng)箏一樣,如果不穩(wěn)穩(wěn)地拉住那根線,風(fēng)箏就不知道被吹到哪里去了。

        由此老子聯(lián)系到了人的日?;顒雍途醯闹螄郎厦妫蔷褪且€(wěn)重而不輕躁。君子的行動都是謀定而后動的,并且準備非常充分,即使看到什么誘惑之物,也不會輕易改變原有的計劃。而當時的君主卻經(jīng)常違反這個原則,自己隨心所欲、為所欲為,輕率急躁地處理國家大事,如此后果就不堪設(shè)想了。

        本章的本意是討論穩(wěn)重與輕率如何取舍的問題,而不是哲學(xué)上動與靜的關(guān)系,很多人在這里都把“躁”與“動”等同起來,進而得到老子重“靜”而輕“動”的結(jié)論。其實,“動”與“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后面第七十三章,我們還將看到“勇”和“敢”也不是一個概念。老子反對的是“躁”,而不是“動”,前面第十五章里說得很清楚,“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靜”可以復(fù)本歸元,但只有“動”起來,才能有“生”。永遠地“靜”下去,世界就只能是一片死寂。因而可以看出,老子把“動”和“靜”看作事物發(fā)展循環(huán)過程中的兩個不可分割的對立統(tǒng)一面,并沒有強行規(guī)定哪個更加重要,就如同“陰”和“陽”也沒有高下之分一樣。

         老子的確經(jīng)常強調(diào)“靜”,這更多地是因為人們對“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非常不夠,而且,在“靜”的狀態(tài)下,更容易繞開紛亂繁雜、直擊事物的本質(zhì)??梢哉f,當事物復(fù)本歸元之際,剩下的就只有“道”了。正如一個嬰兒,他渾身上下,除了符合“道”,找不到其他的東西,這也正是老子如此看重“嬰兒”的原因,而一個人隨著不斷長大,反而會逐漸偏離這些本質(zhì)的東西,學(xué)會了很多不符合于“道”的“知識”,追求很多不必要甚至有害的東西,這正是老子經(jīng)常號召人們向嬰兒學(xué)習(xí)的苦心所在。其實,當我們每個人面對一個初生的嬰兒的時候,心中都會自然萌發(fā)一種莫名的喜悅,都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觸動,為什么我們就不能保存那一份純真呢?當然,向嬰兒學(xué)習(xí),甚至說“復(fù)歸于嬰兒”,不是要你回到完全無知、被動天然符合道的狀態(tài),而是要在明曉天道的基礎(chǔ)上自覺地保持符合道的本性、拋棄那些虛假的編造的知識,戒除不必要而有害的貪欲而已。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①。為天下式,常德不忒②,復(fù)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於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③不割。

 

注釋:

  式:法度,規(guī)矩,楷模、范式。

  忒:過失、差錯

  制:制造,本意是“裁”。

 

譯文:

       知道什么是雄健,卻安守于雌柔,做天下的溪流。做天下的溪流,永恒的德就不會離去,回歸到純真如嬰兒的狀態(tài)。知道什么是光亮清白,卻安守于晦暗污濁,遵循天下的普遍范式。遵循天下的普遍范式,永恒的德就不會差失,回歸到萬物的初始之道。知道什么是尊榮,卻安守于卑辱,做天下的川谷。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就會越來越充足,回歸到質(zhì)樸天然的狀態(tài)。質(zhì)樸天然的東西自然而然地就具有各種各樣的用途、成為各種有用的器物,回歸到質(zhì)樸天然狀態(tài)的人們,被圣人因才任用,就自然能成為各方面的官長。所以說,真正制作有用之器,并不需要太多人為的切割和雕琢。

 

解讀:

       本章看起來有些玄乎,但如果從上一章的分析延續(xù)下來,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在老子看來,萬物的初始階段,都是最符合“道”的狀態(tài),而一旦發(fā)展變化起來,就很可能會逐漸脫離“道”的本質(zhì),沾染各種不良習(xí)氣,其實這主要還是針對人來說的。因此老子所說的回歸初始,不能僵化地去理解,比如“復(fù)歸于嬰兒”,決不是讓你回到母親懷抱里去吃奶,而是讓你守住自己的本性,回歸到純真自然的狀態(tài),拋棄各種后天學(xué)習(xí)的虛偽狡詐、勾心斗角等本領(lǐng)。“復(fù)歸于無極”,“復(fù)歸于樸”,也都是同樣的道理。

       本章前半段總結(jié)起來就是,一個人知道如何能夠稱雄稱霸、出類拔萃、顯赫尊貴,但卻不愿去追求這些極致卻不能長久、看似誘人實則沒有多大意義甚至有害的東西,甘做平凡自然的普通人,這才是真正的常德。

       春秋時期的范蠡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幫助越王勾踐實現(xiàn)了霸業(yè),應(yīng)該理所當然地享受榮華富貴了吧?但他卻悄悄地溜走了,做一個普通老百姓;后來他做生意發(fā)了大財,這回應(yīng)該理所應(yīng)當?shù)剡^豪華奢侈的生活了吧?但他卻來了個千金散盡!人們對此很難理解,而范蠡卻深知“榮華富貴”并不能給自己什么真正的好處,卻很可能帶來殺身之禍(久受尊名,不祥),知道了怎么當大官發(fā)大財就行了,甚至可以適當?shù)赝鎯阂煌鎯海瑘?zhí)著沉迷于其中就會反遭兇險。反觀他的戰(zhàn)友文種的下場,就足見范蠡之高明。

        當然,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要做到知榮而守辱,不一定非要安守卑賤的地位,至少我們應(yīng)該做到,得到了榮華富貴之后仍然要謙和待人、不能忘本,也就是所謂的“富貴不能淫”。知白而守黑,也就是要知道,雖然現(xiàn)在社會上的人三教九流,似乎分成了各個高低不同的階層,但究其本質(zhì)和初始,大家又何嘗不是一樣的呢?不都是在俗世間討生活嗎?無論如何你也是大眾的普通一分子,不能因為你懂得多了一些,或者混得好一些,就可以脫離大眾而以“精英”自居、孤芳自賞去了。

         只要在發(fā)展過程中守住了符合“道”的天性,萬物都是“器”,人就有資格成為“官長”,而無需刻意雕琢、人為改造,這就是“大制不割”。而“大制不割”,常常被翻譯為“完整的符合大道的制度是不可分割的”,這簡直就是不知所云啊。

 

第二十九章   為者敗之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①、或強或羸②、或載或隳③。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④。

 

注釋:

  覷:輕聲和緩地吐氣。吹:急吐氣

  贏:贏弱、虛弱

  載:承載,安穩(wěn)。隳[huī]:墜,墮,危險,毀壞

  泰:極端。

 

譯文:

    想要取得天下并按照自己的意志來任意扭曲它,我看這是辦不到的。天下是自然之道所造就的“神器”,豈是人的主觀意志和行為所能改變的?對天下任意妄為的人必然失敗,想強行占有天下的人必然會失去它。天下萬物本來就是差異萬千,有的前面走有的后面跟隨,有的輕噓有的急吹,有的強健有的贏弱,有的安穩(wěn)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種過度的、過多的、過分極端的干預(yù)行為。

解讀:

       天下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是被自然規(guī)律所造就的,可稱之為“神器”。你看著順眼也罷,不順眼也罷,那是你個人的事情,而一旦你想改變自然的東西,也就是要“為之”,那結(jié)果當然只能是費力不討好的。一個賴蛤蟆,如果你覺得它丑陋,那只是因為你自己修練得還不夠,而如果因為自己覺得人家丑陋就要改造它,那更是癡心妄想了。屎殼郎就是要吃屎,你好心好意喂給它蘋果,人家也絕對不會領(lǐng)情。

        治理天下也是一個道理,不要憑自己的意志和好惡去強行改變自然的東西,否則就必然會失敗而失去天下。人們本來就存在各式各樣的差別,有各種各樣的活法,各有各的發(fā)展途徑,怎么能強求一致、人為干涉呢?而“去甚、去奢、去泰”剩下的是什么呢?剩下的可用方法只能是柔弱的“言之教”、“無為之治”,這在后面第四十三章里會提到。


 

第三十九章   得一以生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①。其致之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zé)o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②。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③,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至譽無譽。不欲琭琭④如玉,珞珞⑤如石。

 

注釋:

 貞:占卜。

 蹶:跌倒、失敗、垮臺

 不谷:不結(jié)果實,無后。也有解釋為“不善”。

 琭琭[lù]:玉有光澤的樣子。

 珞珞[luò]:這里形容石頭質(zhì)樸堅硬。

 

譯文:

       自古以來的得道者,天得道而得以清明,地得道而得以寧靜,神智得道而得以靈妙,川谷得道而得以充盈,萬物得道而得以生長,君王得道而得以為天下指引方向。是道導(dǎo)致了這些結(jié)果啊。天如果無法清明就會崩裂,地如果無法寧靜就會荒廢,神智如果無法靈妙就會消亡,川谷如果無法充盈就會干涸,萬物如果無法生長就會滅絕,君王如果無法為天下指引正確的方向就會被推翻。所以尊貴要以卑賤為根本,高大要以低下為基礎(chǔ)。因此侯王把自己稱為“孤、寡、不谷”,這難道不是要以卑賤作為根本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反而就是沒有人贊譽。不要象美玉一樣晶瑩華美,而是象石頭一樣堅硬質(zhì)樸。

 

解讀:

        本章從自然之道進而推廣到君王之道。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都是得道的,因而得以長期地保持著現(xiàn)在的穩(wěn)定狀態(tài)。作為統(tǒng)治者,也必須得道,得道的統(tǒng)治者才能夠領(lǐng)導(dǎo)全體民眾走上正確的道路,因而自己的統(tǒng)治也就能夠長久。而君王本來就應(yīng)該以百姓為根本,讓他們安居樂業(yè)、和平富足,而自己則平凡地甘居幕后,不追求自己生活得富貴奢華,也不追求給百姓施加什么特別的恩惠,更不想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樣老百姓也當然不會稱贊君王的圣明。然而,只有這種不被老百姓贊譽的君王,才是最好的君王,才是最值得贊譽的君王。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的“貞”字,一直被理解為“首領(lǐng)”、“君長”,整句話則翻譯成“侯王得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lǐng)”。單獨看起來這么翻譯似乎是通順的,然而“貞”字的意義是:“占卜,堅守,堅定”,并沒有“首領(lǐng)”這個意思,于是有人認為這個“貞”字實際上應(yīng)該是“正”,但即使是這樣,“正”也很難被解釋為“首領(lǐng)”,因此從字面的意思來看,這種通常流行的解釋就比較牽強了。而我們再深入思考,侯王本來就是天下的首領(lǐng),否則怎么能稱為侯王呢?因此“侯王得道而成為天下的首領(lǐng)”這句話細琢磨起來,就是一句廢話。尤其是聯(lián)系到后面的一句“侯王無以貞將恐蹶”,這里的“貞”顯然和前面的“貞”是一個含義,如此后面這句話就成了“侯王如果當不成首領(lǐng)就會傾覆”,前后根本就是一個意思,根本無法形成應(yīng)有的因果關(guān)系,因此這個“貞”字必須重新解釋。

 

    我們知道,在春秋時期,要決定一件國家大事,基本上都要通過“占卜”的方式,也就是“貞”,借以表明君主并不是在自作主張,而是順應(yīng)天意,順應(yīng)天意則必然是正確的決定。比如《周禮》里說:“凡國大貞,卜立君,卜大封。”這就是明證。那么這個“貞”的儀式要誰來操作呢?雖然任何人都能照葫蘆畫瓢,但有資格來做這件事的只能是侯王,而“貞”的儀式,說白了就是擺擺樣子而已,結(jié)果都是侯王自己先確定好了的,即使占卜的結(jié)果是“不利”,他也有辦法說成是“利”的,實在不好說成是“利”的,大不了過些日子繼續(xù)占卜,總有“利”的時候吧。因此,具備了“貞”的資格,也就是有權(quán)力為國家決策的意思,侯王憑什么能為國家做正確的決策呢?是因為侯王得了道。于是,“以為天下貞”,就是“侯王得以為天下做占卜”,也就是為天下做正確的決策。

 

         老子在這里提到了“神”,后面章節(jié)里還提到過“鬼”,是不是就說明老子信奉有神論呢?這在《道德經(jīng)》里面還找不到足夠的根據(jù),因為這兩個字出現(xiàn)的太少了。在老子所說的“域中四大”里面,根本就沒有神的位置,排在第四位的是人!如果老子認為有高于人類的神存在,為什么不把它列為第四大,而人居第五呢?在本文中,老子先說天得道如何,地得道如何,接下來難道不就輪到人了嗎?因此我認為,這里的神,其實就代表人的精神、智能、思想與靈性,用哲學(xué)名詞來說大概可以概括為“意識”。人是萬物靈長,具有至今無法解釋的靈性,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物質(zhì)也好、意識也罷,都是源自于道,是道運行演化的產(chǎn)物。

 

        為什么老子常用“一”來代指“道”呢?“一”是萬數(shù)的基石;“道”是萬物的根基、也是萬物最基礎(chǔ)的本原,萬物都要固本培元,不可失掉其基礎(chǔ)和根本。


 

第四十九章   圣人孩之

 

    圣人無常心①,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②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之。

注釋:

  心:這里指私心,欲念。

  [xī]:合、收斂

 

譯文:

       圣人并不是執(zhí)著于實現(xiàn)自己的私心,而是心懷天下,以實現(xiàn)天下人的共同心愿為己任。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一樣善待他,因為德本來就應(yīng)該是善待他人。有誠信的人,我以誠信待之;沒有誠信的人,我也一樣以誠信待之,因為德本來就是要以誠信待人。圣人在天下,總是以收斂和吸收的態(tài)度,不斷地把天下人的心愿混合成自己的純樸無私之心,百姓的言行和境遇都進入了圣人的耳目,圣人則象孩子一樣地消化和吸收。

 

解讀: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說得道的圣人是以天下為己任,把自己的私心放在一邊,而把全體民眾的心混合成一顆大公無私的公心,因而才能包容天下,也就能做到對所有的人都是一視同仁,以不變的“德”來對待他們。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以前幾乎都被解釋為“百姓都關(guān)注自己的視聽,而圣人把百姓恢復(fù)到嬰兒般的純樸狀態(tài)?!?/span> 我認為這個解釋放在本章里,語義就非常不連貫了,因為本章前面所有的內(nèi)容,講的都是“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天下渾其心”,講的都是圣人的自我修心,到最后突然說到了如何教化百姓上去了,實在是很突兀。

 

       而且這種解釋本身也很難講通,尤其是“百姓都在注意自己的視聽”,這又能表達什么意義和道理呢?于是有人說這里的意思是“百姓都在刻意使自己耳聰目明,都在用智謀多生事端”,且不說這種解讀方式是如何的牽強,我們來看看后面,圣人輕易地使他們“復(fù)歸于嬰兒”,這也太容易了吧。這個“復(fù)歸于嬰兒”,乃是圣人的修為標準了,如果萬千普通老百姓都能達到,老子還用得著心灰意冷地收工走人嗎?這與老子的依靠圣人來救世治世的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把“孩”等同于老子經(jīng)常說的“嬰兒”,本身也是有所牽強的,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不厭其煩地多次提到“嬰兒”,不會這一次非要用“孩”來代替吧?尤其在前面章節(jié),老子自己還說過“如嬰兒之未孩”,不管這個“孩”是“笑”的意思,還是“孩子”的意思,老子都不會把“嬰兒”和“孩”混為一談吧。

 

       因此我認為,這里的“注”字,不是“關(guān)注”的意思,而是用其本意,《說文》有云:“注,灌也”。而這里的“其”字,說的也不是老百姓,而還是指圣人。這句話無非是說百姓的心愿,民間的疾苦皆入圣人的耳目。而“圣人皆孩之”,不是說圣人把民眾都復(fù)歸于嬰兒,而是自己象孩子吸收各種新鮮事物一樣,把老百姓的心愿吸收,化為自己的公心。這樣一來,整個這一章就語義連貫、主題明確了:圣人“歙歙焉”,于是“百姓皆注其耳目”,而圣人“孩之”。


 

第五十二章   是為襲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①,閉其門,終身不勤②。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③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fù)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④常。

 

注釋:

  兌,指口,引伸為孔穴。

  勤:勞作,這里指無謂的煩勞。

  見:通“現(xiàn)”。

  襲:覆蓋,這里指難以察覺。

 

譯文:

   天下萬物都有其本始,這個本始就是天下的母體。既然已經(jīng)認識到了萬物的母體,也就可以以此來了解具體萬物本身。了解了各種具體存在的事物之后,還要反過來堅守這個母體的本性,如此終生都不會有危險。塞住通往紛繁外界的孔穴,關(guān)閉各種紛擾誘惑得以進入的門徑,就能使本性不移,終身都不會勞而無功。如果打開這些孔穴,各種誘惑和機巧隨之進入,終身都陷入歧途而無法挽回?,F(xiàn)小而不自大,才能叫明智,堅守柔弱才能真的強大。運用外在的光芒,不如懂得內(nèi)斂、轉(zhuǎn)而保持內(nèi)在的通明,就不會留下各種禍患,這就叫做隱蔽難識的常道啊。

 

解讀:

      本章與第二十八章一脈相承。道生萬物,是萬物的根源和本性,堅守住這個本性,就永遠符合“道”,符合了“道”,就不會遭到“道”的懲罰。老子認為,人之所以會逐漸脫離了“道”,是因為被紛亂的外界所干擾和誤導(dǎo),被各種誘惑之物所吸引,動用各種機巧智慧來追求那些誘惑,參與到爾虞我詐的利益爭奪之中,終究會得到災(zāi)禍。

 

      因而老子給出的守道避禍之法,就是“塞其兌,閉其門”,拒絕外界灌輸進來的各種誘惑,不學(xué)習(xí)追求這些誘惑、滿足各種貪欲的各種智慧機巧。我認為,老子的這種勸告,的確只能對圣人才有作用,只有先知先覺的人,才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xùn),不犯別人犯過的錯誤。而世俗之人,都是撞到南墻才回頭的,能做到孔子說的“不二過”,就已經(jīng)很難得了,甚至于還有人不斷地重復(fù)同一個錯誤,撞死在南墻上也不知回頭。社會現(xiàn)實也正是如此,人們不斷地投身于爭名奪利的大潮之中,越是明白的人,越是早知道激流勇退;越是不明白的人,越是執(zhí)迷不悟,死而后已。

 

      總之,老子說的辦法不是不好,而是不適合大多數(shù)人啊。對多數(shù)人來講,你越說什么東西不好,他偏要去試一試,尤其是外界的各種“精彩”、各種誘惑,你說它們不好,誰肯相信你呢?如果不讓他們親身嘗試、自己去品味其中滋味,他們是永遠也不會善罷甘休的;沒有慘痛的教訓(xùn),是沒有人肯回頭的。

 

      其實,老子最后也許是想通了,自己說的這個辦法,已經(jīng)違背了自己“無為”的原則,“塞其兌,閉其門”,本身就是做不到的“為”!世俗之人的行為,自有其規(guī)律,誰也改變不了,“有言”的勸告肯定是沒有用的,只有讓不仁的“道”來潛移默化!人為的塞閉是行不通的,只有任人們打開門戶,追求誘惑,施展心機智巧,等人們吃夠了苦頭嘗夠了教訓(xùn),自己看破這些誘惑,恍然悔悟才行。于是老子只能西出函谷關(guān)而不知所終了,似乎連一個傳人都沒有,只留下這本《道德經(jīng)》,留待后人評說。而今經(jīng)過了兩千多年的紛亂,無數(shù)人的鮮血終于變成了血的教訓(xùn),人們終將吸取這些教訓(xùn),看破各種誘惑,痛改前非,重返大道。這時候,也就不需要刻意通過塞閉去隔絕那些誘惑和智巧了,因為人們已經(jīng)看破了它,對它免疫了。


 

第五十五章     物壯則老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①,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②,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③,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④,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釋:

  [shì]:毒蟲子用毒刺傷人。

  [zuī]作:嬰孩的生殖器勃起。

  [shà]:噪音嘶啞。

  祥:吉兆和兇兆,都可稱為祥,這里指妖祥、不祥的意思

 

譯文:

       德行深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嬰兒。毒蟲不用毒針刺他,猛獸不攻擊他,兇惡的鳥不抓他。他的筋骨很柔弱,但拳頭卻握得很牢固。他雖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卻常常勃起,這是因為精氣非常充沛的緣故。他整天哭喊,但嗓子卻不會沙啞,這是因為陰陽平衡調(diào)和的緣故。認識到陰陽平衡和諧的道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能維持長久,知道如何維持長久就是明白了“道”。貪圖物質(zhì)享受就會遭殃,讓欲念耗用精氣就叫做勉強。事物過于壯盛了就會轉(zhuǎn)為衰老,這就叫不合于,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消亡。

 

解讀:

本章再次以嬰兒為例,指出了德厚之人的特點,也就是養(yǎng)精蓄銳,維持平和。而一旦為了無謂的“益生”欲望而動用精力,破壞自身的平衡和諧,也就離消亡不遠了。


 

第五十六章   是謂玄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譯文:

        真正的明白大道的人不會夸夸其談,夸夸其談的人也不可能懂得大道。得道之人總是塞住和關(guān)閉通往外面紛繁世界的孔竅和門戶,它挫銷自己銳利的鋒芒,解除自己紛雜繁復(fù)之象,緩和收斂自己耀眼的光芒,把自己與平凡的塵土相混同,這就是深奧的玄同境界。達不到這種境界,才會出現(xiàn)了親疏之別、利害之爭、貴賤之對立。所以達到“玄同”境界的人是天下最稀少和珍貴的

 

解讀:

   真正懂得了“道”的人不會到處去說,這不是因為他要藏私,而是因為他知道說了也沒有用。傳道只能通過“不言之教”,依靠每個人自己去領(lǐng)悟。你把“道”告訴一個根本不開竅的人,他反過來還會說你傻。因此一個得道之人,會選擇一種“玄同”的處世方式,即內(nèi)心什么都明白,但外表卻與常人無異,不會鋒芒畢露、也不會好為人師,更不會爭名奪利。正因為這種什么都明白的“普通人”太少了,所以人們之間才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不和諧和對立。

不過我認為,把自己的思想清晰明白地說出來還是很有必要的,只不過不可強求別人一定要馬上接受。即使是正確的思想,想要被多數(shù)人所接受,也必然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第六十二章   萬物之奧

 

   道者,萬物之奧①。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②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③,雖有拱璧以先駟馬④,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注釋:

  奧:本義是室內(nèi)的西南角,泛指深處隱蔽的地方,這里是庇護所的意思。

  市:換取。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天子下面的三個大官。

  以先駟馬:拱,指雙手捧著貴重的玉;駟馬,四匹馬駕的車。指體現(xiàn)統(tǒng)治者威嚴的儀仗。

 

譯文:

        “道”是蔭庇萬物之所。它是善良之人的法寶,而它對不善的人也是有所庇護的。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良好的行為可以感化影響他人,對那些不善的人怎么能隨意舍棄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設(shè)置三公的時候,雖然有拱在先駟馬在后的獻禮儀式,還不如把這個“道”進獻給他們。自古以來,人們把“道”看得如此寶貴的原因何在?不正是由于:求它庇護一定可以得到滿足;犯了罪過,也可得到寬恕嗎?因此,道是天下最珍貴的東西。

 

解讀:

   “道”對所有的人都是有好處的。得道之人自然不用說了,可以一生受用不盡;而對于不善良、當然也沒有得道的人來說,“道”一樣可以庇護他們。隨后老子也指出了應(yīng)該如何與“不善之人”相處:不是針鋒相對、以牙還牙,而是以“美言”、“美行”對待他們。不管一個人多么不善,你對他說好話,他也不會反過來罵你;你善待他,在他面前展示高尚的行為,無論如何也會對他有所觸動和幫助,這樣不善之人也就逐步地向善了。注意,老子在這里并沒有說要用“講大道理”的方式來教訓(xùn)不善之人,也沒有說用嚴苛的刑罰來懲戒不善之人,而是用好言美行來逐漸感化他們。即使是有罪的人,如果能及時悔悟,棄惡從善,也會得到寬恕。

既然“道”對天下所有人都有好處,不是那種只有你信他、供奉他,他才保佑你的那種神明,所以道才是天下最寶貴的東西,也就能得到所有人的尊崇。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寶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①。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注釋:

  肖:相似,這里指不與任何事物相像,沒有具體特點。

 

譯文:

        天下人說我所弘揚的“道”太過博大,好像沒有具體形象而難以掌握。正因為它博大,所以才沒有具體的形象。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么“道”也早就變得細小而瑣碎了,又怎么可以做萬物之源呢。我有三件法寶,并一直執(zhí)守和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愛,才能夠勇武;有了儉嗇,才能廣積蓄而做大事;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才能成為萬物的首長?,F(xiàn)在丟棄了慈愛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儉嗇而追求多做大事;舍棄退讓而追求爭先,結(jié)果只能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zhàn),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wèi)就能鞏固。天要援助誰,就用慈愛來保護他。

 

解讀:

        “道”之所以讓人覺得“虛無縹緲”,只是因為它的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一個有具體形象的東西,如何能包羅萬象呢?因而“道”當然是無法用任何具體事物來類比或形容的,它是從形態(tài)各異的萬事萬物中提煉總結(jié)出來的高度抽象的東西。

 

         那么如此抽象無形的 “道”,我們?nèi)绾巍靶小敝??老子給出了三個具體的“法寶”,慈、儉、不爭先。這三個法寶,其實就是三個符合于“道”的具體行為準則。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很勇武,能威震天下才算是一個大英雄,那么勇武的根源在哪里呢?老子認為是“慈愛”。很多人覺得這有點兒瞎扯,但我們從自然之中就能找到答案:就算一只母雞,你要搶它正在孵的蛋,它也會勇敢地和你搏斗;人也是一樣,誰要動你最珍愛的人或物,你就會和他玩兒命。因此,真正的英勇行為,都是要保護你珍愛的東西,這就是“慈故能勇”的原因,“慈”乃是“勇”的源泉。

 

        慈,還有和善、柔和之意,而這個含義和“勇”有相對的意味,我認為這個含義也許更適合本文的主題。好勇斗狠、崇尚武力者并不是真的勇,與人為善、愛好和平、和氣柔韌者才有可能爆發(fā)出真正的勇氣。

 

        如果以維護和平、保家衛(wèi)國為宗旨和目的,你就是正義的一方,不但得道多助,而且自身也會因為理直氣壯、退無可退、忍無可忍而爆發(fā)出驚人的勇氣,敢于與敵人以死相拼,以命相搏,所以才有“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

 

        相反,如果你破壞和平,放著自己的日子不好好過,到處惹事生非,那么一旦你面臨生命危險,你一定會心虛:至少還可以回家過安穩(wěn)日子,至于玩兒命嗎?

 

        儉故能廣”,則是說“儉”是“廣”的基礎(chǔ)。如果沒有勤儉持家,就成了月光族,需要用大代價辦大事的時候就只有抓瞎,就算是可以貸款,那么你要想還貸款,還是要靠“儉”。對于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就不能掃蕩群雄,成就霸業(yè)。

 

        “不敢為天下先”,其實前面的章節(jié)已經(jīng)說到了,就是“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你總是刻意走在眾人之前,處處爭先,見到好東西就占,最終反而當不了首領(lǐng);反之你如果甘居人后,不為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而爭斗,只是謀求大家的共同利益,你就能得到大家的擁戴,成為大家心里真正認可的領(lǐng)袖。有些人把這句話理解為“不敢冒險,不敢創(chuàng)新”,這是完全不知道人家在說什么,只盯住一句話,不看人家整體的意思,在“不敢為天下先”之后,是“能成器長”,絕不是讓你一直躲在后面做跟班。

 

       既然知道了大家所追求的“勇”、“廣”、“先”的基礎(chǔ)和根源所在,自然也就理解了:老子的三個法寶,不過就是固本培元之舉,其實一點兒也不神秘。如果忘掉根本,只求結(jié)果,那么就只能是自尋死路。最后老子特意強調(diào)了“慈”的作用,說它“戰(zhàn)則勝,守則固”,無非是因為只有“慈愛”,才能調(diào)動大家心中的勇氣和斗志,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也就是所謂的“仁者無敵”。

 

第七十九章   常與善人

 

    和大怨,必有馀怨,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①,而不責(zé)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②。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注釋:

  左契:債債的時候訂立契約,分成兩半,債權(quán)人拿左邊部分,稱左契。

  司徹:掌管稅收的官職。

 

譯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還會留下殘余的怨恨,就算是用恩德來和解怨恨,又怎么可以讓它轉(zhuǎn)變成好事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據(jù)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wù)。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據(jù)的圣人那樣寬容;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計較。自然法則不會刻意地偏愛某些人,但卻永遠幫助有德的善人。

 

解讀:

  徹底和解怨恨的唯一辦法,就是不結(jié)怨。一旦結(jié)怨,無論怎么去和解,也難以根除雙方心中的芥蒂。所以圣人寧可收不回債,也不愿意與別人結(jié)下怨恨。天道不仁,更是無親無疏,但是那些得道的善人,由于從不違背“道”,也就不會有災(zāi)禍,就好似總是能得到“道”的特殊關(guān)照一樣。


 

小結(jié)

 

        在認識天道的基礎(chǔ)上,老子在本篇總結(jié)了一個得道之人應(yīng)有的行為方式:圣人之道。總的來說,圣人之道就是遵從天道,培養(yǎng)自己的天地之德,像天地對待萬物一樣來對待其他人。具體來說,除了無為不爭,還有慈、善、儉、玄同,守柔守雌,純真自然,不貪不欲,知足知止,不走極端,致虛守靜,穩(wěn)重不躁,心系天下等等。

 

        下面著重分析“無為”,這是除了“道”、“德”之外,《道德經(jīng)》里面最常見,也最重要的概念了。老子的代表思想,就是所謂的“無為而無不為”。在前面第十章里面已經(jīng)簡單地討論了這個問題,老子所說的“無為”的“為”,絕不是一般的行為、作為,而是指違背自然之道的任意妄為、倒行逆施!這種“為”必將受到道的懲罰,無論你多么強大如何努力也難逃失敗的結(jié)局。反之,無為,就是順其自然的順勢而為、因勢利導(dǎo),由于順應(yīng)了事物發(fā)展演化的自然趨勢,你就會如有神助,輕輕松松自然而然地達到目的,無往而不利,這就達到了“無不為”的境界。大家注意,“無不為”里面的“為”,與“無為”里的“為”就截然不同了,而與“為而不恃”,“為而不爭”的“為”相同,是“做成”、“作為”、“成就”、“成功”的含義??偟膩碚f,老子所說的“為”與“無為”,與第一篇所總結(jié)的行“善”和做“惡”的區(qū)分是一樣的,也是以“順道”、“逆道”為區(qū)分標準的。

 

        圣人之道看起來有很多條,其實它們之間是由內(nèi)到外一脈相承的。首先就是虛心,就是要戒除貪欲,拋棄智巧,放下牽累羈絆,回復(fù)到純真自然的狀態(tài),心中只剩下符合道的本性,這就達到了虛極、無極、類似嬰兒的境界;心中達到了只有道的境界,一個人所表現(xiàn)出來品行的當然就是靜,即穩(wěn)重、不爭,只做那些符合本性、符合道的要求的行為,注重固本培元而不會為了沒有必要的事情浪費精力,達到唯道是從的無為境界。

 

        不過個人認為,老子這種把自然規(guī)律直接套用到圣人身上,尤其是想靠少數(shù)幾個圣人來把天下治理好的想法,雖然是善意的、美好的,但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幾千年的歷史也充分說明了,圣人是斗不過小人的,天地可以無為無爭,那是因為的確沒有什么東西能和它爭,而圣人呢?并沒有什么特異功能,你不爭,就只能是一無所有,任由自己的應(yīng)得利益被別人侵占;你像傻根一樣純真,別人就都來欺負你欺騙你;你心系天下,不惜自己的生命又能如何呢?無非是白白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而已,天下照樣該亂就亂。老子算是最得道的人了吧,最后不就是孤身一人逃離現(xiàn)實嗎?然而消極避世又豈是老子的本意?老子的“無為”后面難道不是跟著一個“無不為”?

 

        有人會說,老子就是一介平民,當然難以成事了,要是他有權(quán)力就好了。但是,就算你是圣人兼帝王,如果你一味地?zé)o爭無為,最后也只能是大權(quán)旁落,被有“智慧”的小人所取代。西漢初期,本來就是奉行黃老哲學(xué),但無為而治帶來的卻是七國之亂。究其原因,那就是在人事上,無為是斗不過有為的,你無欲不等于別人無欲,你無為不代表別人也要無為,你不爭不代表別人不和你爭,你不害人不等于別人不來害你。也就是說,只要有人要為,你就不得不為,只要有人要爭,你就不得不爭,否則你就走人,也許老子就是因此而走的。

 

        天下大勢,非一人之力所能扭轉(zhuǎn),人世間的治亂興衰、血雨腥風(fēng)都是難以避免的,縱有幾個得道之人也只能隨波逐流,有時候能夠明哲保身也許就是最好的結(jié)果了,就算是要“無不為”,也要生逢其時,趕上那個火候兒,實際上也僅僅是推波助瀾而已。

 

        所以,在奉行圣人之道的時候,要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具體形勢靈活運用,心機智巧不可不知;陰謀詭計不可不察;應(yīng)得的必要利益不可不爭;天下事能管則管,如果管不了就隨它去。只不過心中要始終保持清明的狀態(tài),能清楚地判斷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追求什么該放棄,審時度勢,知足知止,這樣就能在俗世中進退自如,取舍有度,游刃有余。范蠡,張良就是這樣的人。也就是說,在世人不得道的大環(huán)境下,得道之人雖然心懷大道,知道人類的長遠目標和方向,但也應(yīng)該順應(yīng)環(huán)境的變化和當前的趨勢,合理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以取得有利的結(jié)果,這其實也是一種在特定環(huán)境和條件下符合道的要求的無為,也符合下一篇要詳細討論的道的柔弱性質(zhì)。

 

        當生產(chǎn)力發(fā)展,天下出現(xiàn)了大量的剩余產(chǎn)品之后,你不爭,自然有別人爭,只要有人爭,天下必然大亂,必然禮崩樂壞、人心不古,有能力阻止這一切的,不是幾個圣人或者是圣人兼君王,而只能是天道!天道通過治亂興衰的不斷轉(zhuǎn)化,不斷地用血淋淋的事實提醒人們:“別爭了!”但人們對此卻一再地?zé)o視,繼續(xù)爭斗,如此循環(huán)了兩千多年,直到封建社會滅亡了,資本主義產(chǎn)生了,人們對剩余產(chǎn)品的爭奪也沒有停歇。



 

        兩千年來的社會現(xiàn)實告訴我們,老子的這些圣人之道確實沒有發(fā)揮什么決定性的作用,因為掌握圣人之道的人總是鳳毛麟角,改變歷史的從來不是少數(shù)英雄和圣人,而只能是全體大眾!指望幾個圣人挽救世界的幻想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只有大多數(shù)人都懂得了天道,天道才能得以行之,無為無爭才能戰(zhàn)勝有為有爭,人們才能恢復(fù)到純真自然而不再勾心斗角,天下也才能和諧繁榮而不再動亂不安;而如果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懂得了天道,那么他們也只能到深山老林里去,才能做到真正的無為無爭和純真自然。

 

        雖然圣人之道暫時不能完全地實行,但不等于永遠沒有實行的機會,等到人類社會自然發(fā)展演化到一定程度,機會成熟了,圣人之道也就可以暢行天下并發(fā)揮其作用了。如今,大道重出的日子已經(jīng)不遠了,生活在當代的人們是非常幸運的,能夠在最合適的時間看到老子的《道德經(jīng)》,有幸可以學(xué)習(xí)這些圣人之道,真正親身奉行這些圣人之道,都可以成為圣人了。總之,在人間,大道是靠大家來行的;圣人,也是要大家一起做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帛書甲本《道德經(jīng)》復(fù)原本】注釋。德經(jīng)
《標準統(tǒng)一的老子〈道德經(jīng)〉》2
《道德經(jīng)》是怎樣一部書
《老子》【1】
道德經(jīng)
對《老子》第二章的解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