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上的對稱,為傳統(tǒng)中國建筑的典型特點。這種結構上的對稱,既是一種秩序與中和的安排,同時也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雙雙豎立于祠堂或墓地前面的石桅桿,在保持著建筑對稱美的同時,傳遞出其主人或家族的豐標不凡。石桅桿,可以是單獨的建筑物,也可以作為一種特別的建筑單元,或建筑裝飾物,與其他建筑單元形成復雜的建筑體。繼繼承承,為此而有了建造中的一些講究和規(guī)矩。用正面與高大來突出桅桿的形象,反映了古人崇德報功與顯祖榮宗的家族觀念,也反映了古人以種學織文為至尊至貴的持家立本的思想。
▲渠縣三匯鎮(zhèn)重石村蒲氏宗祠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斗”,應該是古代桅桿上極富文化意義和讓人充滿想象力的裝飾物。斗,《說文解字》注:“大升也。象形,有柄。凡斗之屬皆從斗?!倍纷鳛橐环N量具,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普遍使用,中國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里,實行著“龠、合、升、斗、斛”五量制。傳統(tǒng)社會里,作為一個體積或容積的表達,斗字出現(xiàn)在各種詞匯中,例如,斗膽、斗方、秤平斗滿、尺布斗粟、八斗之才、金印如斗、日進斗金、積金至斗,等等。早期的斗,長柄勺狀,天空中一些星群的布局形狀,恰與勺斗之形狀相像,這些星群于是有了“斗”的另稱。例如,南方六星被稱為南斗星,北方七星被稱為北斗星。這些星斗,高掛云天,遙不可及而充滿神秘感,人類對之崇拜并賦予其神力。戰(zhàn)國《甘石星經(jīng)》記:“南斗六星,主天子壽命,也主宰相爵祿之位?!贝呵飸?zhàn)國至秦,各地廣建供奉南斗的廟宇?!妒酚洝ぬ旃贂酚洠骸澳隙窞閺R,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睗h代時,星相學大行其道,認定諸星各有司管,漢《周禮注疏》載:“文昌宮有六星,第一為上將,第二為次將,第三為貴相,第四為司命,第五為司中,第六為司祿?!蔽簳x至唐宋時期,對星斗的頂禮膜拜,依然盛行不衰,各種與星斗有關的詞匯頻頻出現(xiàn)在文人騷客的詩章之中。例如,唐·杜甫詩《秋興八首之二》中有:“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碧啤だ畎自姟稄]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中有:“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span>宋·辛棄疾詞《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中有:“況有文章山斗?!彼?/span>·衛(wèi)宗武《和野渡為青溪賦》中有:“青溪人瑞名聞?chuàng)P,劍氣上射牛斗光。”
古人利用“魁”字來表達登科及第的愿望,亦來源于斗。《漢書·天文志》載:“平旦建者魁?!薄稘h書·王莽傳》載:“將兵為上將軍建華蓋,立斗獻。師古曰:獻,音羲,謂斗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北斗第一星至第四星,被稱為“斗魁”。關于“魁”字,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云:“魁,羹斗也。北斗七星,魁方杓曲,魁象首,杓象柄也。”魁字,因科舉制度的實行而濫觴于唐五代時期。隨著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兩宋時期魁星被尊為神仙,魁星信仰從此經(jīng)久不衰,魁甲、奪魁或占魁,成為科舉考試第一名的代稱,斗則泛化為一個登科入仕的符號。宋代,魁字頻繁地出現(xiàn)在各類文章詩詞之中,例如,宋·陳鵠 《耆舊續(xù)聞》中記有:“王嗣宗,太祖時以魁甲登第,多歷外郡,晚方入朝。”宋·柳永詞《長壽樂·平調(diào)》中有:“對天顏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彼?/span>·楊萬里詩《送左元規(guī)三詣太?!分杏校骸肮P陣獨掃萬人軍,兩魁槐花再薦名。”宋·陸游詩《寄彥成榮歸》中有:“雅望素欽山竦岳,芳名中占斗中魁?!弊屑氂^察會發(fā)現(xiàn),北宋《清明上河圖》中就有旗桿置斗的畫面。明清時期普遍豎立掛有斗飾的桅桿,或與之有著傳承關系。
▲石雕“魁星點斗”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明清時期,魁星崇拜之風有增無減。清·法式善《槐廳載筆》中記錄了清康熙年間淮安科舉考試場地的景象:“廠中間搭龍門,上綴紙魁星,俱以五色紙為之,兩首持筆,錠足踢魁斗,光彩生動?!薄翱屈c斗”、“文光射斗”等詞語被用來表示在魁星保佑下文運昌盛、登科及第;“泰山北斗”、“北斗拱極”等詞語則被用來比喻德高望重、成就卓越之人。漁樵耕讀,為舊時百姓所夢想的理想生活方式,用杓斗來表喻星斗并將其高掛于桅桿之上,詳星拜斗,抬頭見斗,形象地表達了和極大地滿足了時人的愿望。例如,修建于明末的王昌齡墓“狀元墳”前的石桅桿上刻有對聯(lián):“戛玉敲金,在昔文章輝鳳閣;瞻山仰斗,于今德望著龍標。”再如,通江龍鳳場鄉(xiāng)石婆山村張心孝墓前的桅桿斗上分別有刻字“卓立三千”和“文光射斗”。一些桅桿斗上直接刻上銅錢狀紋飾,其“積金至斗”與“日進斗金”的寓意,也是非常的明顯。
▲巴中各地的石桅桿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明代以前的石桅桿,工造樸拙,雕飾簡約,其中一些石桅桿上也無斗狀飾物。這樣的石桅桿至今還能在福建等地見到,例如福建晉江羅山鎮(zhèn)后庫村陳氏宗祠前的條石狀桅桿。南宋及后朝,該陳氏家族先后出了8位進士,兩對分別為彰表陳志統(tǒng)和陳堯則父子的旗桿保留了下來。陳志統(tǒng)和陳堯則父子皆為南宋時期的進士,陳志統(tǒng)曾任金華知縣,陳堯則曾任余姚縣尉。元明時期,特別是明中后期,福建沿海一帶開始大量出現(xiàn)帶有斗狀飾物的旗桿,這些旗桿大多豎立在媽祖廟(天后宮)前,用于保佑和眺望出海人,也掛燈用以導航。這種帶有斗狀飾物的旗桿,形樣與海船上的桅桿非常相似。海船或航船桅桿上的斗,稱作“望斗”,宋元時期的船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種帶有望斗的桅桿。明代時,為充實軍力和遠域擴張,當朝政府大力營造戰(zhàn)船裝備水師,福建是當時的造船中心并設立福州船政局。當時戰(zhàn)船的主桅桿上多設有“望斗”,也有在前桅上增設一個“望斗”的。戰(zhàn)船上的“望斗”高約三尺,可容納一人或二人站立其中。站在“望斗”中,可以遠觀海面敵情,甚至射箭擊敵。民船的“望斗”較小,多用于桅桿上部作業(yè),如系繩掛旗之類。山東煙臺古船博物館藏有幾艘復原出的元明時期古船,這些古船上的桅桿高處即設有望斗。有理由相信,將陸地上的旗稱桿之為“桅桿”,應該是因于旗桿與船上桅桿二者形樣相似而出現(xiàn)的。
▲清《天后圣母事跡圖》 國家博物館藏
▲遼寧營口天后廟(1895年)
▲遼寧大連天后宮(上世紀三十年代)
▲復原出的元明時期古船
山東蓬萊古船博物館藏
從留存的數(shù)量上來看,福建一帶古代石桅桿相對較多。這些地方的桅桿并不都是成雙成對的形式,而且不少地方的石桅桿密集出現(xiàn)在家廟或宗祠前,形成桅桿林。這些石桅桿,當?shù)亓暦Q“旗桿”、“旗桿碣”,也有稱桅桿的。因其為名人賢士所立,故亦被稱為“功名柱”。密集出現(xiàn)的地方,如福建省龍巖市下洋鎮(zhèn)建于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的胡氏家廟前,豎立著36根石桅桿;福建南靖縣書洋鎮(zhèn)塔下村的張氏祠堂前,豎立有24根石桅桿;福建龍巖縣太拔鄉(xiāng)大地村的王氏宗祠前,豎立有54根石桅桿;福建羅源縣林家村林氏宗祠前,豎立有18對石桅桿。福建以外,沿海的浙江、廣東、山東等地歷史上也是普遍豎立桅桿的地方。例如,浙江景寧縣大漈鄉(xiāng)有44根石桅桿,其中該鄉(xiāng)的大漈村就有38根石桅桿。福建、廣東等地還保留著一些桅桿類或旗桿類地名,例如桅桿屋、桅桿寨、桅桿街、旗桿崗、旗桿厝等。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注意,即福建等沿海地方的石桅桿,相當多的沒有墩式桿礎,而是采用桅桿夾的形式,用兩塊立石夾住并通過鎖銷固定住桅桿。這種桅桿夾,一些地方稱作“旗桿鼓”。
▲福建漳浦赤湖村的三斗桅桿
英國學者馬士墩攝于1902年
▲福建羅源縣中房鎮(zhèn)林家旗桿林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上面提及的留存有較多數(shù)量石桅桿的福建及其鄰近區(qū)域,不少地方為客家人聚居地,因此,也有理由認為,歷史上的人口大遷移運動中,客家人或是這種風俗傳承的主要族群。實際上,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不少地方,將豎桅桿視為客家人特有的風俗與崇文重教的標志。例如,建于清光緒年間的廣州陳家祠(陳氏書院,后改為陳氏實業(yè)學堂、文范學校),門前曾豎立有兩對石桅桿。這兩對石桅桿也是少見的三斗、四斗桅桿。再如,廣東梅州地區(qū)明清時期先后考取進士的有近300名,可謂是人杰地靈,俊秀輩出,梅州市近年新修建的院士廣場中,特地豎立了三根高大的石桅桿,以此標志性建筑來表明當?shù)乜图胰斯艜r之功名富貴的價值取向與激勵后人奮發(fā)圖強的精神。福建多地鄉(xiāng)村至今還保留著豎桅桿的風俗。筆者多年前去福建,在南靖、永定等地看見有新豎立的桅桿。如南靖縣書洋鎮(zhèn)塔下村張氏祠堂前的桅桿林,其中一部分即為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后不同時期豎立的。還有當?shù)刈迦藶楹M鈨?yōu)秀宗親新豎的桅桿,如南靖金山鎮(zhèn)蕭氏族人為臺灣杰出人士蕭萬長先生豎立的桅桿,以及南靖書洋鎮(zhèn)蕭氏族人為泰國杰出人士蕭輔鈺女士豎立的桅桿等。
▲廣州陳家祠(1901年)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南靖縣塔下村張氏祠堂前的桅桿林
▲福建連城培田村吳家大屋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清初,客家移民大量遷入四川,其重學厚養(yǎng)和敬賢禮士的風習依然固守并代代相傳。四川各地石桅桿主人中,客家籍功名者不少。例如,郫縣安靖鎮(zhèn)土地村鄧家桅桿主人鄧鵬遠(恩貢生)、鄧鵬南(恩進士)兄弟,祖籍廣東長樂。先祖來自廣東長樂的,還有成都馬家場王家桅桿主人王潨(進士)、羅江調(diào)元鎮(zhèn)紅安村周家桅桿主人周自超(御前侍衛(wèi))、羅江鄢家鎮(zhèn)天臺村周家桅桿房子主人周道南(拔貢)等。來自其他地方的如,大竹童家鄉(xiāng)童家村江家大院主人江國霖(進士),祖籍江西饒州;營山朗池鎮(zhèn)天井村于家大院主人于式牧(進士),祖籍廣西賀縣;平昌縣云臺鎮(zhèn)龍尾村劉家大院主人劉正覺(舉人),祖籍江西安福,等等。明清時期的移民運動,在很大的程度上調(diào)整了四川各地各籍住民的占比關系。兼容包蓄各地風俗,并在雜糅之中形成與突出其本地的特色,豎立桅桿,應該也是這樣的結果。因此可以說,四川境內(nèi)豎立桅桿的歷史,既是一部古人崇文重學的歷史,也是一部移民文化相融的歷史。
▲通江罐子坪村的清代墓碑
▲草叢中的石桅桿座
豎桅桿之風盛于明代,特別是明中后期。清·俞樾《茶香室續(xù)鈔》載:“明代旗竿之濫且侈。”一些史料中有較詳細的介紹,例如,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旗竿》中記載:“殊不知近日此風處處皆然,沿以為例,而富室入貲為中書舍人者,及近日諸生冒廩納準貢生者,皆高竿大旗,飄搖云漢,每入城市,彌望不絕,更可駭嘆。又南宮報后得鼎甲者,及選為庶常者,復另植黃竿,另張黃旗,比鄉(xiāng)會加數(shù)倍?!?/span>清·翟灝《通俗編》摘引明·王世貞<觚不觚錄>語:豎旗桿“諸生中鄉(xiāng)薦與舉子中會試者,郡縣則必送捷報,以紅綾為旗,金書立竿以揚之,若狀元及第,則以黃纻絲金書以揚之。按此特明代故事前此惟狀元建旗?!?/span>至清代,豎旗桿之風依然盛行,甚至有增無減。進士、舉人之外,副貢、拔貢、優(yōu)貢、恩貢、歲貢、孝廉方正等,以及按捐例獲得功名者,皆豎桅桿。清·徐元文《含經(jīng)堂集》載:“諸生自一受銜,輒服其品服,輿從翩然招搖閭里,甚至準貢或豎立旗桿,妄同舉人進士表宅之典?!边M士、舉人之外豎立桅桿者眾多,例如,綿陽忠興鎮(zhèn)通興村宋氏墓地主人宋鼎元為捐職千總,其墓前豎立一對單斗桅桿;萬源柳黃鄉(xiāng)寨壩村徐氏墓地主人徐三元為生員,其墓前豎立一對單斗桅桿。有人考取功名,無疑是其家庭,乃至其宗族的一件大事,即所謂光宗耀祖。大張聲勢,轟轟烈烈,當能理解。很多金榜題名、榮歸故里的故事題材,也來源于此。古時,族中有子弟及第成名,豎桅桿以示榮耀之外,緊接著安排的往往就是修家廟、續(xù)家譜等重大事項。福建晉江謝氏一支族譜中有這樣的記載:“乾隆五十八年癸丑,裔孫謝淑元登進士,返里豎旗桿,祭祖,倡修家廟,續(xù)修家譜。”青史傳名,從此而起。
▲陜西洋縣翟家村《豎石桿碑記》
翟力強攝
清代,一些雖未獲取科舉功名,但戰(zhàn)功卓著或政績顯赫者,也能享有豎桅桿的榮譽。例如,鹽亭縣大興鄉(xiāng)松柏村江氏墓前的桅桿,即為屢立戰(zhàn)功、曾任福建陸路提督的江長貴所立。實際上,清晚期一些低品散官,如修職郎、登仕郎等豎立桅桿者也多。另外還有一些雖未獲取科舉功名,但其后人或功成名就,后人為其請封并立桅桿以揚名顯親的。這些人中,還有一些“待贈”或“待誥”的。例如,邛崍夾關鎮(zhèn)李氏墓前豎有一對單斗瑞獸頂石桅桿,墓碑上刻寫的墓主人李宗清的名望為“皇清待贈修職郎”。需要說明的是,古時重文輕商,不是有錢家戶就能豎立桅桿。民國《陽原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若科第舉人者,門前多置旗桿二,上下馬石二;商人則不敢為之,分別貴富如此?!?/span>
▲邛崍夾關鎮(zhèn)李氏墓地墓碑刻字
清嘉慶至光緒時期,為豎立桅桿的又一盛行時期。四川各地現(xiàn)存的桅桿大多是在這段時期里豎立的。相對于前面談到的早期桅桿,這段時期所豎立的桅桿,形制上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桿體高大,精雕細刻,飾物由早期的簡單樸素變?yōu)閺碗s多樣。特別的是豪華墓地的大量出現(xiàn)。這種情況應與外省籍移民入川后生活更加穩(wěn)定與富裕、多種文化融合,以及當時當?shù)氐膶徝榔糜嘘P。豎立桅桿以彰表俊士優(yōu)賢的風氣一直延續(xù)至民國時期,例如萬源市柳黃鄉(xiāng)柳黃村張氏墓前的石桅桿與雅安嚴橋鎮(zhèn)新和村羅氏祠堂前的石桅桿等,皆豎于民國年間。另如,射洪懷德鄉(xiāng)(今龍寶鄉(xiāng))于家壩人氏劉善良,生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曾留學日本,后在射洪縣從事棉花種植新技術推廣。1940年劉善良病逝,時當?shù)卣鲑Y在其墓前豎立石桅桿一對。
▲雅安上里陳家山陳氏墓地桅桿
根據(jù)有關統(tǒng)計,清代四川籍進士有780多人,四川籍舉人有7300多人,二者合計總數(shù)有8000多人,加上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yōu)貢、例貢等,總?cè)藬?shù)應有數(shù)萬人之多。例如,南江縣清代有進士4人、舉人(含武舉人)38人,加之五貢,總?cè)藬?shù)達到169人;萬源縣清代有舉人(含武舉人)9人,加之五貢,總?cè)藬?shù)達到161人。對這些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即使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豎立桅桿,清代四川各地的桅桿就一定有著相當大的數(shù)量。加上前面所說的威儀敦禮與崇祀許愿類桅桿,其數(shù)量更是巨大。四川一地,現(xiàn)存石桅桿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為密集的地方分別為巴中地區(qū)與達州地區(qū),其他一些地方,如成都、雅安、樂山、綿陽、廣元等地,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留存。此外,一些偏遠閉塞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能見到古代石桅桿留存,如阿壩州黑水縣石碉樓鄉(xiāng)的卡地插箭臺,留存著一對清代雙斗石桅桿。由此可見,歷史上四川域內(nèi)的石桅桿,不僅數(shù)量巨大、分布面廣闊,而且體現(xiàn)出不同文化交融的現(xiàn)象。總的來看,留存數(shù)量較多的地方多在山地區(qū)域。當?shù)厥U留存下來的主要原因,應該與這些地方相對偏遠與閉塞,免受或較少受到外界紛擾,以及家族后人與當?shù)卮迕竦谋Wo有關。
▲四川古代石桅桿留存分布示意圖
舊時享受過桅桿之譽的名人賢士很多,我們可以通過桅桿上的刻記了解桅桿為誰所立、何時所立,以及由誰而立等信息。如郫縣安靖鎮(zhèn)土地村鄧氏宗祠前的一對桅桿,分別為“道光丙午科恩貢生鄧鵬遠”和“同治庚午科恩進士鄧鵬南”立;安縣永河鎮(zhèn)安羅村李家大院前的一對桅桿,為“大清嘉慶甲戌恩進士李登峨立”。學而優(yōu)仕,功名富貴,古代桅桿所彰表的主人中不乏達官顯宦。例如,都江堰大觀鎮(zhèn)鹽井村楊氏墓地主人楊國楨,恩貢出身,歷任兵部尚書、閩浙總督等官職;渠縣雙土鄉(xiāng)園峰村李家院子主人李漱芳,進士出身,歷任吏部主事、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等官職;大竹童家鄉(xiāng)童家村江家大院主人江國霖,進士出身,歷任惠州府知府、廣東按察使、廣東布政使、廣東巡撫等官職。因此,古代的桅桿,可為后人了解舊事、考證歷史提供幫助。一個地方豎立的桅桿數(shù)量多,表明了此地鐘靈毓秀、人才輩出,以及當?shù)刂匾曌x書文養(yǎng)與功名進取的濃厚風氣。典型的,舊時一些家族中有多人登科及第,富貴顯榮,宅院或墓地前桅桿林立。例如,渠縣雙土鄉(xiāng)園峰村的李氏,五代人中有兩進士六舉人,李家宅院前豎立有多對桅桿;宣漢紅峰鎮(zhèn)橋河村馮氏墓地中,馮學清、馮思讓、馮思維父子三人皆享有桅桿之譽;萬源秦河鄉(xiāng)秦氏家族中先后產(chǎn)生多位俊杰佳士,數(shù)對桅桿豎立在秦氏墓地。類似的,四川各地還有很多。
▲安州安羅村李家桅桿上的刻字
功名桅桿,無疑是古代科舉制度的產(chǎn)物。傳統(tǒng)社會里,大多數(shù)人走向仕途必須通過科舉考試,加官進祿、榮華富貴亦由此而來。功名桅桿,也是族人心目中的一座豐碑,昭示著榮譽,也代表著地位。豎立桅桿,對于彰顯宗族名望,褒揚家親功名,勉勵后人進取,有著諸多的意義。德厚流光,澤被后世,桅桿,在長久的發(fā)展歷程中漸漸成為一種文化記憶符號。這個符號在以耕讀傳家為理念的傳統(tǒng)社會里,所傳遞出的信息就是讀書與進取。學養(yǎng)帶來富貴,學養(yǎng)勝過富貴,則是其更深層次的表達。桅桿,也是一種崇高和威嚴的象征,規(guī)范和約束著后人的行為。綿陽忠興鎮(zhèn)通興村“宋家桅桿”的主人,為晚清武官宋氏兄弟宋鼎元和宋義元。“宋家桅桿”上刻有禁示文字——“石旗桿四根,每根八卦下方座,六尺遠外只宜培補,六尺內(nèi)不準取土、修房、栽菜、挑坑、堆柴草、綁豬牛,違者子子孫孫定不昌旺?!鼻叭私üαI(yè),后人畏威懷德,正是在這樣的規(guī)矩約束和家風熏養(yǎng)下,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繼續(xù)和發(fā)揚著本家族的光榮。2018年,西充縣華光鄉(xiāng)黃家廟村桅桿灣的黃氏族人集資,將兩根遭到損毀的木質(zhì)桅桿重新修整并豎立在黃家大院之前;羅江新盛鎮(zhèn)與鄢家鎮(zhèn)的周氏族人,也先后在其“周家桅桿房子”前重新豎立起桅桿。重豎桅桿,懷志以興滅繼絶,此舉意味深長。桅桿,所代表的奮斗精神與激勵作用,在新時期里得到了新的認識。這對于保護和留存古代桅桿,提供了更多的和充分的理由。而這也正是我們研究桅桿的意義所在。
▲綿陽通興村宋家桅桿上的刻字
▲修葺一新的溫江“陳家桅桿”
▲修葺一新的溫江“陳家桅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