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h2>
韶:相傳是大舜時的樂章。
三月:很長時間。“三”是虛數(shù)。
不圖:不料,想不到。
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以后,很長時間內即使吃肉也感覺不到肉的滋味,他感嘆道:“沒想到欣賞音樂竟然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通常認為是韶樂太優(yōu)美動聽了,而孔子又精通音律,雅樂遇知音,所以孔子聽了之后被深深地吸引打動了,過去很長時間之后仍然深深地沉浸在那悠揚的旋律之中。但是,如果果真如此的話,那么這一章說明了什么呢?說明韶樂太美嗎?還是孔子博學、精通音樂?那對于我們又有多少意義呢?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感覺很好,被深深地吸引、打動?;貋碇螅簿镁玫爻两渲?,不斷地回味、研究其中的韻律、演奏技巧等,他是完全沉浸在學習和研究韶樂之中才“三月不知肉味”(并不完全是因為音樂之美)。也正是因為在學習、研究中豐富、擴展了自己的樂理知識,或許是有創(chuàng)新性發(fā)現(xiàn),所以他才發(fā)出感慨:“沒想到韶樂竟然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這樣理解,也充分說明孔子愛好學習、善于學習,“子入太廟,每事問”、“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無論走到哪兒,看到什么東西,遇到什么人,都能舉一隅而反三,聞一以知十,從中領悟到一些道理。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