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邀答。四川人吃面條喜歡“湯寬、餡多、味厚”。故而四川面條向來講究湯、臊、味,也就是底湯、臊子和調(diào)味。像成都家戶人家,平日里大多都要做一些爛肉臊子,吃面的時候放一些。炒臊子也很簡單,從菜市場肉鋪買來新鮮肉臊,商家順便在肉臊里加點姜米、蔥花;一般攪的較粗的是做臊子或肉圓用,攪得較細(xì)的是做餃子、抄手餡料的。炒臊子通常待炒鍋燒熱,下菜油、化豬油燒熱,放碎肉末小火煎炒,待炒干水汽,肉臊吐油時,加點甜面醬、醬油提色,放幾粒花椒提味即可;若是炒脆臊,像吃擔(dān)擔(dān)面一類不帶湯汁的干面類,炒至干香酥脆即可,我自己則喜歡加些宰碎的涪陵榨菜炒勻,吃來更加鮮香脆美;若是吃雜醬面類帶湯的,即在肉臊炒干水汽吐油時,加入醬油、甜面醬炒合均勻,摻適量鮮湯略煮就行了。
成都任何一條大街小巷都不難看到各種面館,尤其是早上和中午,這些店面簡陋,堂口不大的面館更顯熱鬧,價廉味美,方便快捷,于是各色男女,來匆匆去也匆匆,花錢不多,吃得樂呵。成都的女娃娃最愛吃的是酸辣面,番茄煎蛋面亦是酸辣風(fēng)味,故而是最受女士喜愛的面條之一。而成都男人卻喜歡吃雜醬面,雜醬面又分為紅湯雜醬和素椒雜醬,后者也就和擔(dān)擔(dān)面、脆臊面類似,是不帶湯只有汁的干拌面,但兩者都要放芝麻醬,加上肉臊又放了甜面醬,故而稱為“雜醬面”。
紅湯雜醬面(10碗計,1兩/每碗)
原料:機(jī)制面條500克、去皮肥瘦豬肉250克、化豬油100克、肉骨湯400克、紅油辣椒50克、花椒油30克、宜賓碎芽菜75克、口蘑醬油(窩油)80克、芝麻醬50克、味精3克、蔥花35克、川鹽2克、料酒15克、香醋15克、青葉菜適量;
制作:1.豬肉洗凈,剁成綠豆大小的碎粒,炒鍋燒熱,下化豬油燒熱,放入肉粒炒散、出干水氣,放料酒、川鹽、甜面醬、醬油、適量肉湯稍煮,色金紅,即成面臊。
2.將醬油、味精、芽菜末、蔥花、紅油辣椒、芝麻醬、花椒油、少量醋、肉骨湯、分別放入10個面碗中。
3.鍋中清水燒開后、下面條煮熟(稍硬、不宜過軟),將豌豆尖入鍋稍燙斷生,分別放進(jìn)碗中墊底,再撈入面條、澆上肉臊、撒上花生碎末即可。
風(fēng)味:湯鮮味美、咸鮮香辣、臊子濃香、面條滑爽、滋味濃厚。
提醒:若不摻肉湯或加少許肉湯,即使干拌素椒雜醬面。
正宗爆料 權(quán)威解讀 多加關(guān)注 有你好看的哈!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美食作家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向東
圖文原創(chuàng)·向東 2018.07.02. 成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