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這張方子和樞機、解郁結、暢三焦、達氣機,它不僅可以促進五臟六腑新陳代謝,而且可以調暢人的精神情志,所以發(fā)熱的疾病用它可以退熱、抑郁的精神狀態(tài),用它可以解郁消愁,那么脾胃肝腸和胰腺的病變用它,可以促進代謝,婦科病用它可以調整月經和治療帶下,所以古人就說小柴胡湯這張方子基本上可以左右逢源,左翼右有,臨床上不管男女老幼,外感內傷都可以用。
有報道能夠治療腫瘤。至于小柴胡湯為什么能夠治療腫瘤,其實它不是一個直接抗癌細胞的一個方子,因為它可以調暢情志,它可以促進五臟六腑的新陳代謝,一個人五臟六腑新陳代謝正常,那么水液代謝正常,他就不會生痰,不會生濕,不會生瘀,所以這就沒有癌癥生長的溫床。另外一個人心情愉快,整個人的精神放松,免疫機能也就是我們中醫(yī)所說的它的正氣就旺盛,《黃帝內經》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以小柴胡湯正是因為它可以調暢整個人體的代謝,可以調暢人體精神情志,就使癌癥生長溫床就沒有。
張仲景的小柴胡湯在臨床上被醫(yī)家們廣泛運用于外感發(fā)熱、胃寒、嘔吐、肺水腫、肝膽等疾病的治療,由于療效獨特,它不僅對傳統(tǒng)醫(yī)家的組方用藥有很好的指導作用,許多現代醫(yī)家也對這一方劑極為推崇。
銀翹散
《溫病條辨》銀翹散用量、制法、煎服法的原文介紹。但現在臨床上常把銀翹散作為湯劑水煎服。今把作湯劑用的處方劑量介紹如下,供參考:連翹9~12克,銀花9~12克,桔梗6~9克,荊芥6~9克,薄荷3~5克(后下),竹葉6~9克,生甘草3克,牛蒡子9克,淡豆豉9克,蘆根15克,水煎服。
本方為辛涼平劑,可廣泛地用于溫病初起,邪在肺衛(wèi)的證候。主治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但發(fā)熱不惡寒,口渴咽痛,頭痛咳嗽,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之證?;虺跗饡r微惡風寒,如傷寒太陽表虛證,經服用桂枝湯后,惡風寒全無,仍有發(fā)熱、口渴、咽痛、咳嗽等癥者。
溫病誤用汗法汗不出,而發(fā)疹者,可用本方去豆豉加細生地12克、丹皮9克、大青葉9克、玄參30克治之。此證禁用升、柴、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等。
無汗頭痛者,可重用荊芥、薄荷,再加菊花、白蒺藜等以疏風散熱、清利頭目。多汗口渴者,可重用銀花、連翹,少用荊芥、薄荷,并另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等。如挾濕邪而出現胸悶、嘔惡、舌苔厚膩、食欲不振者,可加藿香、佩蘭(鮮者更好)等。
太陰伏暑(頭痛微惡寒,面赤煩渴,舌白脈濡而數),舌白、口渴、無汗者,本方去牛蒡,加杏仁9克、滑石12克。舌赤、口渴、無汗者,本方加生地18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麥冬18克主之。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本方去牛蒡、芥穗,加杏仁9克、生石膏20克(先下)、黃芩9~12克。
肺受瘧邪,逆?zhèn)餍陌j而熱多昏狂,譫語煩渴,舌赤苔中黃,脈弱而數,名曰心瘧,應用加減銀翹散(連翹10克,銀花9克,元參5克,麥冬5克,犀角5克(現改用水牛角),竹葉3克。共為粗末,每服15克,煎成去渣,點荷葉汁二三茶匙,日3服)(《溫病條辨》)。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這一稱謂來自錢仲陽所著的《小兒藥證直訣》,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最早是“八味地黃丸”,見于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后來,宋代名醫(yī)、兒科專家錢乙把八味地黃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這種溫補的藥物去掉了,變成了現在的六味地黃丸,并用它來治療小兒先天不足,發(fā)育遲緩等病癥。
后來,明代中醫(yī)有一派非常推崇“腎”的作用,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時間,很多名醫(yī)倡導補腎,比如明代名醫(yī)薛己最善補腎,他就主張,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用八味地黃丸。薛己的實踐為許多后世醫(yī)家認可,他們倡導的補腎觀點對后世的影響非常大。
僅從歷史醫(yī)家的主張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黃丸以滋補腎陰為主;此外,從藥方的組成來看,它可以達到三陰同補(補腎陰、補肝陰、補脾陰)的效果,比如熟地黃可以補腎陰;山茱萸則是肝腎同補,通過補肝來達到補腎的目的;山藥能健脾益腎,通過健脾來補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黃丸只適用于陰虛,陽虛者就不適用了。
如何判斷是陰虛、還是陽虛呢?腎陰虛的典型癥狀是潮熱、盜汗、手心和腳心煩熱、口燥咽干,此外還有遺精、夢遺、早泄等。腎陽虛的典型癥狀是腰膝酸軟、不耐疲勞、經常覺得乏力、四肢發(fā)涼、喜熱怕冷等。有些腎陽不足的人,也可能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早泄、滑精等性功能問題。
補中益氣湯
蜜炙黃芪5~10克、人參3克、炙甘草3克、炒白術1.5~3克、陳皮1.5~3克、當歸1.5~3克、升麻l~1.5克、柴胡l~1.5克,水煎服。因原方用量太輕,故參考后世臨床常用方,對劑量進行了修改。(附《脾胃論》原方:黃芪1.5克(病重或勞倦熱甚者3克)、炙甘草1.5克、人參1克、當歸0.6克、陳皮、升麻、柴胡各0.6~l克、白術1克,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
本方的用量,李東垣原方黃芪最多大為3克,其余皆為0.6~1克,意取輕清上升。后世醫(yī)家用于濟急時常加大劑量,病重者參、芪可用到9~15克。本文開篇所列的劑量是參考薛立齋及吳儀洛二氏之意擬訂的,臨癥時請斟酌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升麻、柴胡二藥用量不能太大,一般為 1~2.5克,即使余藥加至 9~15克時,這二藥也不得超過3克。因為內虛之證忌升散,本方借此二藥只為升提下陷之清氣,多用了此二藥則使本方成了升散劑,非制方的原意。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饑飽勞役內傷脾胃所致的身熱心煩、頭痛畏冷、懶言少食、四肢困倦、自汗口渴、不愿活動、動則氣短而喘、脈象虛大之癥;或因中氣不足,清陽下陷所致泄痢,或寒熱似瘧久久不愈之癥。清代醫(yī)家柯琴說:勞倦形衰,氣少陰虛而生內熱者,表證頗同外感,惟李杲知其為勞倦傷脾,谷氣不勝陽氣,下陷陰中而發(fā)熱,制補中益氣之法。本方組織是遵照《內經》”勞者溫之”、”損者益之”的治則,選用甘溫之品補其中氣,升其中陽。饑飽勞役,傷其脾胃,中焦陽氣下陷,則陰火上浮,故身熱心煩(這并非外感實熱之證);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不升,則濁氣上逆,故頭痛(疼痛時作時止,不像外感者常痛不已);陽虛不能衛(wèi)外故自汗;氣虛故懶言、不愿活動;脾虛故少食、肢倦;脾胃虛則肺氣不足故氣短;肺氣不足,不能敷布津液故口渴;脾虛中陽不升,清陽下陷故泄??;正虛邪陷,邪正相爭故寒熱似瘧久久不愈。病屬內傷,東垣立補中益氣湯以主之。若誤作外感治,則重虛元氣。脾胃虛則肺氣不足,肺為氣之本,故方中以黃芪補肺護固腠理為主藥;人參補元氣,健脾益中,甘草和中益脾,合芪、參而除熱為輔藥(過度煩勞,則虛熱內生,得甘溫之品以益元氣,而虛熱自退,故東垣認為芪、參、草三藥為除煩熱之圣藥);更以白術燥濕健脾,當歸和血益陰,陳皮理胸中清濁相干之亂氣,且防甘味藥導致滯滿,共為佐藥;升麻、柴胡升陽明、少陽之清氣,提中焦下陷之清氣,清陽升則濁陰降,再用生姜、大棗和營衛(wèi)、開腠理、致津液,共為使藥。中虛得補,元氣恢復,諸癥自愈。趙獻可曾說:”凡脾胃,喜甘而惡苦,喜補而惡攻,喜溫而惡寒,喜通而惡滯,喜升而惡降,喜燥而惡濕,此方得之?!保ā夺t(yī)貫?后天要論?補中益氣湯論》)
補中益氣湯原為飲食勞倦內傷元氣,內生虛熱,病狀類似傷寒之證而設。此證實屬氣虛發(fā)熱,切勿用治療傷寒的汗、下之法去治。故《醫(yī)貫?主客辨疑?傷寒論》中說:”若讀傷寒書而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東垣《脾胃論》,與夫內傷外感辨,深明饑飽勞役發(fā)熱等證俱是內傷,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fā)散。外感多而內傷少,溫補中少加發(fā)散,以補中益氣一方為主,加減出入。”由此可見,內虛之人冬季受寒而惡寒發(fā)熱無汗脈浮緊時,可用補中益氣湯加些麻黃,脈浮緩有汗者,可加桂枝、白芍。但后世醫(yī)家皆把此方用為調補氣虛之藥,是采取本方配伍之妙和調補中焦陽氣的功能而變化運用的。確有許多陽虛、中虛之證,得用本方而治愈。用本方為補劑時要知道此為治氣虛清陽下陷的方劑,而不是治清陽不升的。
本方去陳皮、當歸、柴胡,名舉元煎(張景岳),治氣虛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危等須升補元氣的證候。去人參、白術、甘草、陳皮、當歸、加知母、桔梗名升陷湯(張錫純方:黃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主治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息,或呼吸似喘或氣息將停,脈象沉遲微弱,關前尤甚。
歸脾湯
蜜黃芪6克、酒洗當歸6克、龍眼肉6克、炒棗仁4.5克、土炒白術4.5克、人參3克、茯神3克、遠志2.4克、木香(磨沖)1.5克、炙甘草1.5克、姜棗為引,水煎服。
本方主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而致的怔忡、健忘、驚悸、盜汗、體倦、嗜臥、失眠、少食、頭昏眼花、面色萎黃,或脾虛不能攝血,致血溢脈外及婦人月經不調、崩漏帶下,或心脾作痛,低燒體痛,大便不調,舌淡苔白,脈象細而無力等。
本方是臨床常用的理血劑,藥從心脾入手,引血歸脾,心脾血足氣壯,自能攝血歸經而諸癥悉除。方中以人參、黃芪、白術、甘草之甘溫,補脾益氣,脾氣壯則能統(tǒng)血、攝血;以茯神、遠志、棗仁、龍眼肉之甘溫酸苦,補心而助脾(心為脾之母),心陰復則能生血榮脾;又佐以當歸養(yǎng)血而榮心;使以木香既入脾又入肝,行氣而舒脾,不但能防止補藥之滯,且能配棗仁、遠志以調肝而助心(肝為心之母)。心血足,脾氣壯,子母俱健,勞傷心脾之疾自除。
因思慮又兼有氣機怫郁而致病者,可加柴胡6~10克、丹皮9克、山梔6克。如兼肺腎受損而兼現干咳少痰聲嗄,可加麥冬10克、五味子6~9克、蜜紫苑12克。加兼見夢遺者可加生熟地各10克、五味子6~9克、生白芍1O克、鍛龍牡各15克。
近代也常用本方治療神經衰弱表現為心脾虛而失眠多夢者。對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中醫(yī)辨證屬于心脾氣血兩虛證者,常用此方加阿膠、地榆、白及、側柏等。對功能性子宮出血,兼見消化功能減弱,證屬心脾虛、脾不統(tǒng)血者,可加川斷炭、黃柏炭、艾炭、仙鶴草、桑寄生等。
本方與補中益氣湯同為保元湯加歸、術等而成,均為治療脾虛的方劑。但本方是理血之劑,主補脾陰,滋養(yǎng)心脾;補中益氣湯則為理氣之劑,主升胃氣,補益中氣。古人組方之妙,可從細細玩味中悟出。
本方雖為四君子湯合當歸補血湯加龍眼肉、棗仁、遠志、木香而成,但經過這一加味,則與四君子湯和當歸補血湯相加的治證大不相同。四君子湯主要為補氣健脾藥,當歸補血湯主要為補氣生血藥,本方卻有補血養(yǎng)心,益脾生血,使心脾相生(子能令母虛,母能令子實)、氣血兩旺之功。其中佐用木香配棗仁,不但能醒脾氣,又能調肝氣益肝陰而助心血,從而使本方具有木生火、火生土、從肝補心、從心補脾、而藏血生血、而歸脾統(tǒng)血之功能,故能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脾不統(tǒng)血致血妄行諸疾。此則遠非四君子湯、當歸補血湯所能與之相比。
保和丸
山楂90克、神曲30克、半夏45克、茯苓45克、陳皮15克、連翹15克、萊菔子15克,為細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食遠白湯送下。
本方為消導劑之代表方。主治傷食積滯,胃脹胃痛,脘腹痞悶,噯腐吞酸,厭食嘔惡,腹痛泄瀉,以及停食寒熱如瘧,舌苔白膩或黃,脈滑有力等癥。
清代吳儀洛說:”傷于飲食,脾主運化,滯于腸胃,故有泄痢、食瘧等證。傷而未甚,不欲攻以厲劑,惟以和平之品,消而化之,故曰保和?!笨梢姳痉郊?yōu)橄麑ФO。方中山楂酸溫,善消腥膻油膩肉積。神曲辛溫,善消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辛甘,消痰下氣,善消面食痰濁之積。傷食脾不健運而中濕不化,故以茯苓化濕健脾。久郁則生熱,故以連翹散結而清熱。半夏、陳皮和胃健脾,調中理氣,和茯苓為二陳湯之意。諸藥合用,能消食導滯,調胃和中。正如李東垣所說:”傷食者,有形之物也。輕則消化,或損其谷,重則方可吐下?!?/span>
本方與枳術丸(枳實30克,白術60克)比較,本方重在消食導滯,通過消導食滯而兼起和胃健脾作用,無直接健脾之藥;枳術丸則實在健脾,補重于消,補而不滯,消不傷正。
本方與大山楂丸(山楂960克,麥芽144克,神曲144克,白糖624克,蜜丸)比較,本方消導之中兼能和中化濕(含二陳湯)。大山楂丸重用山楂,以消除一切積滯,兼有活血行瘀之作用如,既能消食積,又能防氣滯導致血瘀之患。功能消食化滯,調和脾胃。主治食積停滯而傷脾胃,傷于肉食積滯者,其效更顯著。
藿香正氣散
藿香240g、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各120克、白術、陳皮、半夏曲、厚樸、桔梗各90克、炙甘草30克,共為細末,每次服6克,用水一盞、生姜三片、大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盞,熱服。如欲出汗,蓋好衣被,再煎服之。
現臨床上多參照原方用量比例精神,改為湯劑服用。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內傷濕冷,飲食停滯,又外感風寒,癥見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等。又治中暑、霍亂吐瀉,感染嵐瘴不正之氣,舌苔白膩、脈象滑等癥。
方中以藿香辛溫散寒,理氣和中,芳香祛穢,表里兼治作為主藥;輔以紫蘇、白芷、桔梗散寒發(fā)表,芳香化濕,宣暢肺氣,半夏曲燥濕降氣,和胃止嘔,厚樸行氣化濕,消脹除滿。佐以白術、茯苓、陳皮健脾化濕,理氣除痰,大腹皮行氣利濕,生姜、大棗辛宣和胃;使以甘草益中焦,和百藥。
本方在夏暑季節(jié)最常使用。如果表邪偏重,惡寒發(fā)熱而無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之力。如兼食滯加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焦檳榔、炒萊菔子,以加強消導。如濕盛腹瀉者,可加炒扁豆、炒薏米、車前子等以利濕止瀉。
本方以藿香命名,因藿香清芳微溫,為醒脾快胃、振奮清陽之妙藥。正如《本草正義》所說:”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溫煦而不偏于燥熱,能祛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怠倦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钡酒窚睾土彛瑫r須配伍蒼術、厚樸、佩蘭、蘇葉或白術、陳皮、茯苓等。王好古也曾贊揚本品:”入順氣烏藥散則補肺,入黃芪四君子湯則補脾”。本方有發(fā)越脾氣、調中焦升降之力,故名”正氣散”。
此方治療急性胃腸炎、胃腸型感冒、效果良好。例如李某某,女,26歲,因八月天氣炎熱,吃冷飲水果太多,夜臥窗前,睡眠受寒,次日頭痛發(fā)熱憎寒無汗,全身酸懶,脘脹腹痛,嘔吐四次,水泄三次,舌苔白膩,脈象浮滑,重按無力。據此脈癥,知為暑夏季節(jié),內傷濕冷,外感風寒,腸胃氣亂,寒濕不化,而致吐瀉,表證不解而致頭痛寒熱。四診合參,診為暑濕吐瀉之證。治以溫散化濕,佐以解暑。處方:藿香10克,紫蘇9克,白芷9克,半夏10克,干姜6克,香薷9克,炒扁豆9克,茯苓20克,大腹皮12克,廣木香6克,車前子12克(布包),炒白術6克,伏龍肝60克(煎湯代水)。一劑顯效,三劑痊愈。
藿香正氣散與六和湯(砂仁、藿香、厚樸、杏仁、半夏、扁豆、木瓜、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生姜、大棗)皆能治療夏月飲食不調、外感暑氣而致寒熱、吐瀉等癥。二方相比,本方解表除濕之力大于六合湯,但正氣虛弱之人應慎用。六合湯解表芳化之力雖小于本方,但益氣匡邪之功卻大于本方,并且還有和肝舒筋之作用,對吐瀉轉筋者有效。
本方與不換金正氣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藿香、半夏、生姜、大棗)皆用于治療濕濁內停,兼有感冒而嘔吐泄瀉之證,但本方解表發(fā)散與利濕之力較大,不換金正氣散則化濕和胃、調中止嘔之力偏重,解散之力較輕。
凡陰虛火旺,中焦火盛而作嘔作脹,以及溫熱病,均忌用本方。
獨活寄生湯
獨活9克、桑寄生15~20克、秦艽10克、防風10克、細辛3~6克、當歸6~9克、白芍9克、川芎6~9克、生地12~15克、杜仲9~12克、牛膝9克、人參5~6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桂心3~5克,古代醫(yī)家用此方也有的把獨活用三兩,其余藥皆為二兩。共為粗末,每次用12~18克,煎水服,每日2次。
近代醫(yī)家則多用此方隨證加減,作為湯劑使用,上述用量即為湯劑常用量。
本方為治療痹證的常用方劑。主用于肝腎兩虛、風寒濕三氣雜至,痹阻經脈,而致腰膝疼痛,酸軟無力,屈伸不便,喜暖畏冷等癥。
方中以獨活、細辛專入足少陰腎經,搜風寒、通血脈;配以秦艽、防風,疏經升陽,以祛風化濕;桑寄生補肝腎、益氣血、祛風冷;又配合杜仲、牛膝壯腎健骨,強筋固下;更用歸、芍、芎、地活血補陰;以參、桂、苓、草益氣補陽。全方主旨是用辛溫以散之,甘溫以補之,使肝腎強,氣血足,風濕除,筋骨壯而腰膝痹痛自愈。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