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則
-THE FIRST-
食欲不振,苔白微膩,治以和胃醒脾,消食導(dǎo)滯。后期注意生津養(yǎng)胃。
周某,女,3歲
食欲不振2年。
初診:2年前患兒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食欲不振,服用具有健脾胃作用的中成藥均效果不顯,前來就診?,F(xiàn)見納差,大便偏干,1~2天一行,小便調(diào),眠可,入睡后汗多。舌質(zhì)紅,苔白微膩,指紋不顯。
此為小兒厭食,證屬脾胃不和,運化不調(diào)。
治宜和胃醒脾,佐以消食導(dǎo)滯,自擬和胃醒脾消食方加減。
處方:
紫蘇10g,藿香6g,荊芥6g,厚樸6g,檳榔6g,山楂、神曲各15g,炒谷芽、炒麥芽各30g,白豆蔻15g,黃連1.5g,枯黃芩6g,肉蓯蓉12g,草果9g,炒香附10g。3劑。
二診:半月后就診,服上方后飲食增加,入睡后出汗減少,大便偏干,1天1次,但停藥后復(fù)發(fā)。此為脾胃功能漸復(fù),前方有效,稍增養(yǎng)陰和胃之品。
處方:
泡參(即南沙參)15g,紫蘇葉10g,香6g,厚樸6g,檳榔6g,山楂、神曲各15g,炒谷芽、炒麥芽各30g,白豆蔻15g,知母15g,川黃連1.5g,黃芩9g,草果10g,肉蓯蓉15g.3劑。服藥后食欲大增病愈。
按
本方以藿香、紫蘇、白豆蔻等芳香之品為主藥,重在健脾化濕,和胃醒脾;配以理氣助運之厚樸、檳榔、草果,食導(dǎo)滯之山楂、神曲、谷芽、麥芽,使健中有消,具有和胃醒脾,消食化滯之功。后期注意生津養(yǎng)胃,使脾胃各得其宜,功能自復(fù)。
第
2
則
-THE FIRST-
蒼術(shù)醒脾之力最強,最適宜厭食癥小兒;連、芩、梔、翹用量極小,能起清解郁熱之效。
詹某,女,10個月。2005年12月2日。
食欲不振2月。
初診:2月前患兒因喂養(yǎng)不當(dāng)出現(xiàn)食量下降,余無明顯不適表現(xiàn),家長并未引起重視。其后食量逐漸減退,近幾日來每日食量僅400ml牛奶,見食不貪,甚至拒絕進食,稍多食則嘔吐?,F(xiàn)見不思乳食,食甚則嘔,腸中漉漉作聲,夜寐不安,大便干結(jié),面色無華,精神尚可,舌質(zhì)紅,苔白膩,指紋紫。
此乃食滯困脾,失運生濕,郁而化熱之證。
法當(dāng)醒脾化濕,導(dǎo)滯消積。
自擬“和胃醒脾消食湯”。
處方:
紫蘇梗9g,藿香6g,蒼術(shù)3g,橘皮6g,厚樸6g,檳榔3g,木香3g,肉蓯蓉12g,姜竹茹9g,黃芩9g,黃連1.5g連翹6g,白豆蔻15g。2劑,水煎服。每次15ml,每日6次,1日1/3劑。囑其喂食時忌強迫喂養(yǎng)。
二診(2005年12月23日):服藥后飲食量增加,余癥亦消,近20天來體重增加,面色紅潤。為脾胃納運功能恢復(fù)之佳兆,復(fù)因亂投雜食,出現(xiàn)大便色白,夜煩哭鬧,大便略稀,舌質(zhì)紅,苔白膩,指紋紫。
此乃積滯內(nèi)停,法應(yīng)消導(dǎo)。
前方去藿香、肉蓯蓉,加炒谷芽30g,炒麥芽30g,川木通9g,車前草30g,焦梔1.5g。2劑,煎服法同前。
2006年1月9日因他病就診,訴服藥后諸癥消失,現(xiàn)食量正常。
囑其添加輔食時應(yīng)循序漸進,以簡單營養(yǎng)為佳。
按
小兒素體“元氣未充”,若飲食不調(diào)、喂養(yǎng)不當(dāng),則易傷脾胃。傷于脾則水濕內(nèi)困,傷于胃則食積停滯,食積濕滯日久,郁而化熱,濕、食、熱互見,則諸癥叢生。
小兒厭食當(dāng)與積滯鑒別,在病理上前者是以濕困脾胃為主,兼有食滯、郁熱;后者則相反。在癥狀上前者以不思飲食為主,無腹脹、腹痛、大便酸臭等見癥,精神狀態(tài)較好;后者雖有納呆,卻伴見一系列積滯之象。
治療此證,以醒脾化濕為主,兼以導(dǎo)滯清熱。
醒脾以藿香、白豆蔻、蒼術(shù)為主,且多偏用蒼術(shù),因其氣味芳香,并非剛燥,醒脾之力最強,最適宜厭食癥小兒。
而導(dǎo)滯清熱應(yīng)掌握尺度,不能過用消導(dǎo)和苦寒,當(dāng)以和為貴,以調(diào)為先。如本案連、芩、梔、翹用量極小,能起輕解郁熱之效,亦可防前藥之辛燥傷陰之弊,一、二診之方,遵上法,服后使脾能運化水濕而不為濕濁困阻,脾運復(fù)而胃納自開。
治療厭食,飲食調(diào)養(yǎng)尤為重要,只有藥治與食調(diào)結(jié)合,厭食才易于康復(fù)。飲食上應(yīng)“乳貴有時,食貴有節(jié)”,注意合理喂養(yǎng)。
第
3
則
-THE FIRST-
與積滯之別在于厭食癥無腹脹、腹痛,且病
程較長。治以芳香醒脾,化濕和胃為主,佐
以消導(dǎo)。配合按摩,有助胃腸的蠕動、運化。
林某,男,2歲2個月。食欲不振半年。
初診:半年前不明原因逐漸出現(xiàn)食欲不振,曾自服健胃消食中成藥(具體不詳),癥狀緩解不顯。癥見不貪乳食,納呆,口干,欲飲,夜臥不安,大便干,無食入嘔吐,小便正常。查患兒精神差,面色無華,診查合作,脘腹無脹滿,無壓痛,舌質(zhì)紅,舌苔白膩,指紋紅。
此乃脾胃不和之證。
治法:和胃醒脾,佐以消導(dǎo)。采用內(nèi)外合治。
(1)自擬和胃醒脾消食方加減。
處方:
紫蘇10g,荊芥6g,蒼術(shù)3g,香附10g,枯黃芩6g,枳殼9g,白豆蔻15g,炒麥芽、炒谷芽各30g,廣木香3g,川黃連5g,連翹6g,肉蓯蓉12g,午時茶1方,山楂、神曲各10g。2劑。
以上諸藥直接加水煎煮,1劑藥煎煮3次,第一次煮開后5分鐘,第二次煮開后8分鐘,第三次煮開后12分鐘。1劑服3天,每日4次,每次30ml。
(2)王靜安小兒按摩法:
令其母平坐,屈膝呈90°,大腿靠攏平放,將患兒仰臥于其上,家屬用雙手輕握患兒手足。醫(yī)者凝神聚氣,運內(nèi)八卦于手指掌,用單側(cè)或雙側(cè)掌根,或以魚際著力,由上脘、中脘,經(jīng)建里、下脘,至神闕反復(fù)推之,致脘腹柔軟為度。再將小兒翻轉(zhuǎn)俯于腿上,推、按、震、抖由風(fēng)門起,經(jīng)肺俞、膈俞、膈關(guān),經(jīng)脾俞、意舍、胃倉,至三焦俞。
二診(2005年12月26日):家長述服藥后患兒食改善,每次可喝牛奶約50ml,口干,欲飲,小便正常,大便質(zhì)地變軟,排便易,每天1次,舌質(zhì)紅,舌苔白略膩,指紋紅?;純菏秤黾?,大便恢復(fù)正常,說明脾胃運化功能障礙有改善,繼前守法守方治療。
(1)上方去枯黃芩,加雞內(nèi)金,以免苦寒之品傷胃,增強健脾和胃之功。
處方:
紫蘇10g,荊芥6g,蒼術(shù)3g,香附10g,枳殼9g,白豆蔻15g,雞內(nèi)金15g,炒谷芽、炒麥芽各30g,廣木香3g,川黃連5g,連翹6g,肉蓯蓉12g,午時茶1方,山楂、神曲各10g。2劑。煎服方法同前。
(2)王靜安小兒按摩法同前。
三診(2006年1月3日):家長述服藥后患兒食欲大有改善,每次可喝牛奶約80ml,有食欲,仍少食,口干,欲飲,二便正常,舌質(zhì)紅,舌苔白,指紋紅。服藥后食欲大有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逐漸恢復(fù)。治療有效,繼守法守方治療,并囑要多按摩。
按
厭食癥與飲食積滯同屬脾胃疾患,但在治療上有懸殊的差異,臨床不可不辨。飲食積滯除食欲不振、乳食減少外,常見胃腹脹滿、腹痛、食后易嘔吐癥狀。厭食癥則無腹脹腹痛,且病程較長。
小兒厭食癥發(fā)病機理主要是脾胃功能障礙,辨證和治療關(guān)鍵在脾胃。在臨床上可將本證分為三型:脾胃不和;脾胃虛弱;胃陰不足。本案屬脾胃不和,治療以和胃醒脾為主,佐以消導(dǎo)。
治療厭食癥(脾胃不和)組方有如下特點:治療重點在恢復(fù)脾胃運化功能,以芳香醒脾,化濕和胃為主,佐以消導(dǎo)。紫蘇、荊芥、白豆蔻為主藥,重在健脾化濕,和脾醒胃;蒼術(shù),芳香醒脾,健胃化濕之力強,健中有消,有開胃運脾之功,然用量不可太過。此外,按摩手法也很重要,可調(diào)理臟腑功能,使氣機通暢,有助胃腸的蠕動、運化。結(jié)合藥物內(nèi)服,可增強療效。
版權(quán)聲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