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底層士兵參軍只是為了混口飯吃,并不是為了保家衛(wèi)國,君權至上,忠君愛國的思想理他們很遠,他們只認得這批軍隊中的上級,甚至高級一些的軍官他們都不認識,如果上層軍官想要調(diào)動他們,首先得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身份,而古代的信息傳遞非常慢,說到底還是一個信息差的問題。
哪怕是在媒體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國家領導人,見過的只是媒體的影像資料;又再比如,大型公司的底層員工很大程度沒有見過公司高管,高官的話甚至不如他們的直接領導有效,是不是?
兵符制度就是建立在這樣的背景之上的,兵符一分為二,右半部分在國君手里,左半部分在軍隊中,國君命統(tǒng)帥出征的時候,會派人帶著詔書和國君手中的半枚虎符前往軍隊,念完詔書后,將兩塊兵符合二為一,便可出征。新兵入伍除了訓練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虎符長什么樣子,識得虎符。
如果沒有完整的兵符,軍隊是不能調(diào)發(fā)的,士兵們認符不認人。而且不同地區(qū)對應不同形狀的兵符,也就是說這種形狀的兵符只能調(diào)遣該地區(qū)的軍隊。發(fā)展到后來在兵符上加錯金銀等工藝,使得除了形狀還有紋飾也要吻合,就加大了仿造的難度。到了隋唐時期,要山寨出一個完全吻合的是非常難的。
關于兵符誤用一個眾人皆知的例子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長平之戰(zhàn)后秦國趁勢進攻趙國。魏國的名士信陵君依靠竊取來的兵符調(diào)動囤駐邊境的軍隊,增援趙國,最終打垮秦軍。
軍隊名義上是皇帝的,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旦有事,就算沒有兵符,憑著自己的威信,以清君側和救駕等理由照樣可以調(diào)兵。安祿山就是屬于這種情況,地方權力太大,中央暗弱,他就能直接扯起反旗。從東漢末年開始,甚至出現(xiàn)了“只認人”的武裝,如曹操的青州兵、唐朝的各地節(jié)度使軍隊、明朝李如松的遼東鐵騎、吳三桂的關寧鐵騎等等。
說到底,兵符實際上不僅不利于造反,反而是確保軍國大權控制在皇權手里的產(chǎn)物,他加強了中央集權分化地方將領的軍權,防止地方擁兵自重,兵符作為實際工具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但作為文化的象征,它將一直存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