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1高考作文:引導學生學會語文
上海2011高考作文:引導學生學會語文
中國教育在線 東方網(wǎng) 繆迅 2011-06-12
今年的高考曲終人散,現(xiàn)在已進入閱卷評分階段。這些天來,滬上對高考的議論最多的,莫過于語文的作文題: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吹竭@一高考作文標題,無論是媒體、社會還是考生們,都給了相當高的積極評價,方方面面都認為這道作文題很有新意,既富有濃郁的哲學元素,又蘊含著一定的寓意與內(nèi)涵,同時還有著那么一些淡淡的詩意。“一切都會過去”和“一切都不會過去這看似兩律背反的命題,如用辯證的思維方法展開寫作,則可以引發(fā)考生廣闊和頗具獨特性、創(chuàng)造性的理性思考。
無論是“一切都會過去”,還是“一切都不會過去”,這樣的題目不僅對考生,即便對明后年將走進高考考場的“準考生”或所有曾今參加過高考或未曾高考的人們來說,都具有充分發(fā)揮想象的空間,比如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體會與經(jīng)歷來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與觀點,科學和合理地闡明:哪些可以過去,哪些不可以過去。舉凡社會發(fā)展、自然變遷、人生經(jīng)歷等等,都可以信手拈來,為我所用。
今年上海高考語文的這個作文題,至少給出了這樣一個啟迪:即語文的學習重心、教學目的不僅僅在于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傳授與接受,也不僅僅在于對語文課本上若干課文的閱讀分析與理解。對學生來說,培養(yǎng)起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更能讓他們終生得益、終身受用的應該是:學會語文的真諦。語文的真諦是什么呢?應該是語文的人文性、語文的審美感、語文的哲理性、語文的思辨性和語文的創(chuàng)造性。
筆者以為,上述語文的真諦中,這些年來,通過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對語文的思辨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強調(diào)似乎更清晰和明確了些。這就給語文教學提出了這樣一個思考題:怎樣建立和實踐具有思辨特色和創(chuàng)造特色的語文教學觀,讓學生真正學會語文?
應該看到,語文在某種意義和某種程度上,向來承擔著人文啟蒙、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命。而這些,很需要培養(yǎng)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見解。以往語文教學中所長期被人非議和詬病的種種問題中,很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學生缺乏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見解,這在高考作文中顯得尤為明顯。因為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見解”的高考作文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所以,建立和實踐具有思辨特色與創(chuàng)造特色的語文教學觀,在當下和未來的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是當務之急和長遠之策。學生學會語文的標準自然是要掌握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各個知識點和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但能不能或者說有沒有學會或體現(xiàn)出一些“創(chuàng)造性與獨立見解”,恐怕更應是題中應有之意。比如見人所未見、說人所未說、想人所未想、悟人所未悟、做人所未做、成人所未成。比如,怎樣能讓今后每年走進高考考場的學生,在與類似“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高考作文題不期而遇時,能夠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地展開一番探究與寫作,既緊扣題目,不至于跑題,又能頗具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思考,從而在高考這一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里,相當從容、相當?shù)ǖ貙懗鲆黄容^好的作文甚或是一篇佳作。這應該是今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給我們大家尤其是語言教學界的一個啟示吧。對語文教改的思索與探究,應該是不會過去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