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醫(yī)林改錯》
【適宜】
常用于腦血管意外后遺癥,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上肢或下肢痿軟屬氣虛血瘀者。
【組成】
黃芪、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芎、 紅花、桃仁
【功用】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脈緩。
【方解】
本方所治素體氣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卻濡養(yǎng),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氣虛血滯,舌體失養(yǎng),故語言蹇澀,口角流涎;氣虛失于固攝,則小便頻數(shù),遺尿失禁;苔白,脈緩,亦為氣虛佐證。綜上諸癥,皆由氣虛血瘀所致,原書稱為“因虛致瘀”。治當補氣活血通絡。
方中重用生黃芪,大補脾胃之元氣,令氣旺血行,瘀去絡通,為君藥。當歸尾長于活血,且有化瘀而不傷血之妙,是為臣藥。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助當歸尾活血祛瘀,地龍通經(jīng)活絡,均為佐藥。本方的配伍特點是大量補氣藥與少量活血藥相配,使氣旺則血行,活血而不傷正,共奏補氣活血通絡之功。
【運用】
1、本方是體現(xiàn)王清任所創(chuàng)氣虛血瘀理論的代表方劑。常用于中風后的治療,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脈緩或脈細弱無力為證治要點。使用本方需久服緩治,療效方顯。愈后還應繼續(xù)服用一段時間,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
2、本方證以正氣虧虛為主,故生黃芪用量宜重(可從30-60g開始,效果不顯再逐漸增加),祛瘀藥宜輕。偏寒者,可加熟附子以溫經(jīng)散寒;脾胃虛弱者,可加黨參、白術以補氣健脾;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黃以化痰;若語言不利,加石菖蒲、郁金、遠志等開竅化痰。
【歌訣】
補陽還五赤芍芎,歸尾通經(jīng)佐地龍,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瘀滯用桃紅。
【來源】
《方劑學》 主編:段富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