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肺結節(jié)是臨床中常見的影像學表現(xiàn),預后差異較大,近年來,不少呼吸醫(yī)生都感覺臨床上的相關問題越來越多:如何正確判斷,避免過度診斷或漏診?是呼吸科醫(yī)生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面臨的困惑。陳良安教授在此次CTS大會上結合其多年臨床介入經(jīng)驗,從多角度幫助大家梳理肺結節(jié)的診斷及治療?,F(xiàn)推送給呼吸界同仁。 一、過度診斷 OR 診斷不足? 01 肺結節(jié)診斷率呈逐年增加趨勢 近年來,隨著檢查手段的進步,高分辨CT的應用將孤立性肺結節(jié)(SPN)檢出率提高至8%~51%。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僅僅是肺內存在SPN,但并不構成健康威脅,更不會致死。 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解放軍總醫(yī)院曾進行健康體檢肺結節(jié)調查,結果如下: 在體檢患者中SPN檢出率可達16.67%。如圖所示,三萬余人進行了查體,其中三千多人有結節(jié)。 國際早期肺癌行動(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提示在現(xiàn)有早期篩查手段下,96.4%為良性非鈣化結節(jié),肺癌過度診斷率18.5%,非小細胞肺癌過度診斷概率為22.5%,微浸潤腺癌過度診斷概率為78.9%。 02 惰性病變與癌前病變 最新證據(jù)提示:上皮來源的惰性病變(IDLE)篩查時通常被標記為癌癥或癌前病變,然而這些病灶即使不給予任何治療干預也不會造成切實的健康危害。一些分化好的原位腺癌可能永遠不會發(fā)展成浸潤性癌,并且生長得非常緩慢,以至于永遠不會引起癥狀。相反,侵襲性癌如小細胞癌,惡性程度高,進展迅速,在患有晚期癡呆、嚴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中進行篩查,若檢出小細胞肺癌,多數(shù)患者的預期壽命不足6個月。如何把握CT影像在篩查中的作用是精準診斷和避免過度醫(yī)療的關鍵。 二、充分利用影像學協(xié)助精準診斷 01 全面了解結節(jié)形態(tài)結構 單純CT影像初篩要求層厚5mm,發(fā)現(xiàn)異常結節(jié),要求復檢層厚1mm,同時需要注意CT影像后處理。強調多平面重建,以更全面了解結節(jié)形態(tài)結構。以一病例為例,65歲女性患者,查體肺CT發(fā)現(xiàn)右上肺pGGN,外院擬行手術。復查肺CT,冠狀位可見病灶為非類圓形,而是胸膜下的長纖維條索影,隨訪4yr,無變化。 02 微小肺癌影像診斷新思路 一些肺癌影像征象在微小肺結節(jié)(肺癌)的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臨床中要重點把握,比如: 微血管成像征(增強CT掃描)。這一影像學表現(xiàn)為微小肺癌影像診斷提供了新思路,其原理及表現(xiàn)主要為「腫瘤血管」增生形成雜亂新生的毛細血管網(wǎng)——聯(lián)通征以及滋養(yǎng)血管進入腫瘤——腫瘤微血管移動征。(具體可見圖示) 03 計算機輔助影像診斷或數(shù)字肺 計算機輔助識別肺結節(jié)、分割、測量、計算、建議報告初步實現(xiàn)定性到定量的轉化。未來人工智能在醫(yī)學上的突破可能主要集中在影像學或病理學,對于臨床醫(yī)生的診斷將起到極大的輔助作用。 04 肺部MRI檢查提高診斷正確率 MRI中肺部病變的強化方式和程度主要是由病灶局部血流灌注、血流量、毛細血管表面積、血管滲透性以及血管外間隙決定。而惡性腫瘤形成雜亂新生的毛細血管網(wǎng),血管血流量大、滲透性增加、毛細血管表面積擴大,故可以通過分析MRI檢查時病灶的血流動力學信息來判斷病變良惡性。當然,MRI檢查時長,呼吸運動可能導致結果偏差,對于<1cm的SPN獲得定量信息少,難以判斷。 05 PET和PET/CT的診斷價值 多個指南認為:PET或PET/CT對pGGO特別是直徑<1cm的pggo價值有限,對于直徑>8mm的部分實性GGO建議行PET/CT,除了可用于鑒別診斷,還可獲得分期和預后信息,但北美放射學會指南認為PET和PET/CT的價值仍有待考察。目前多個指南推薦:<0.8cm的SPN不常規(guī)做PET檢查,>0.8cm的SPN且具有高危因素可行PET檢查,>1.5cm的SPN推薦PET檢查評估其性質。目前PET診斷惡性亞實性結節(jié)的敏感性低,假陰性率高。1cm的pggo價值有限,對于直徑> 總體來說,PET/CT在pGGO的診斷價值偏低,在部分實性GGO的良惡性鑒別診斷有一定價值,敏感性62.1%、特異性80.0%、準確率70.4%、陽性預測值78.3%、陰性預測值分別為64.5%。 三、磨玻璃結節(jié)的動態(tài)隨訪 01 什么樣的患者需要隨訪? 目前已知較為肯定的是,低度癌變風險的患者需要動態(tài)隨訪而高度癌變風險可以考慮直接手術。但中間的中度風險患者成為了臨床醫(yī)生較為猶豫和需要仔細斟酌的部分。現(xiàn)整理相關指南,將有關隨訪的部分進行匯總,供同道參考。(如圖) 02 可否抗感染治療? 國內外指南及專家共識中,僅我國的專家共識有明確的抗生素使用與否推薦。 具體:1)初次發(fā)現(xiàn)且考慮良性的肺小結節(jié)(GGN),建議3個月后復查,如患者焦慮嚴重,可在臨床醫(yī)師指導下抗炎治療1個月后復查;2)孤立的、直徑>5mm的磨玻璃結節(jié),發(fā)現(xiàn)病變后切除,不推薦使用抗生素或進行PET-CT檢查。當然,臨床是復雜多樣的,不可完全教條套用指南,以病例為例:一個42歲男性,查體發(fā)現(xiàn)左肺pGGN,邊界清晰,d=6.4mm,實性成分0%,數(shù)字肺分析惡性可能性極小。抗生素(莫西沙星)治療10ds后復查,pGGN完全消失,患者進入年度復查隨訪。 03 到底隨訪多長時間? 通過觀察惡性結節(jié)的自然病程,可以了解: 惡性實性結節(jié)生長較快,體積倍增時間在20d-400d之間,惡性部分實性結節(jié)緩慢,在276.9±155.9d之間,惡性純磨玻璃密度結節(jié)生長較慢,628.5±404.2d。一段時間內,增長的結節(jié)惡性可能性大。但是,短時間不增長甚至內縮小(滋養(yǎng)血管栓塞)也不能除外惡性,而短時間內快速增長(破裂出血)也不能除外惡性。 我國的專家共識中,對于<10mm非鈣化實性結節(jié),兩年內病灶穩(wěn)定或縮小多提示良性,建議隨訪時間7年,長于多個國外指南推薦4.5年、6年。具體如圖: 四、肺孤立性結節(jié)的非手術活檢 1 ACCP指南對于SPN非手術活檢有明確推薦,下列情況可考慮實施: · >8mm實性結節(jié) · 臨床預測惡性概率與影像學檢查結果矛盾時 · 預測惡性腫瘤的概率低到中度(10%到60%) · 特殊良性疾病需要明確診斷時 · 高度可疑惡性,患者在充分知手術風險及并發(fā)癥前提下,要求術前獲得確診惡性病的依據(jù)時。 2 對于部分實性結節(jié)和GGN,無論大小及有無高危因素,均無明確推薦。因為,<8mm實性結節(jié)、部分實性結節(jié)、GGN,惡性比例相對低,非手術活檢操作難度大,臨床實際操作情況更為復雜和細化,需要更詳細的工作流程和精準的技術。 3 對于非手術活檢方法,目前相對流程化,整理如圖: 4 非手術活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活檢取得陰性結果,那是否可以完全除外惡性可能?以病例為例,一例外院行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穿經(jīng)我院病理會診提示慢性炎癥的患者,于我院分別進行兩次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穿,第一次結果提示依舊提示慢性炎癥,半個月后第二次穿刺,病理提示:中分化腺癌;ALK陽性(如圖)。非手術肺活檢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獲取的標本有限(小標本)、假陰性、盲區(qū)、設備要求、操作技術,這些對于正確診斷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 五、外科手術適應征 (圖:從左至右) 高危實性結節(jié):>15mm實性結節(jié);8mm<結節(jié)<15mm,分葉、毛刺、胸膜牽拉、支氣管充氣征等典型惡性表現(xiàn) 高危亞實性結節(jié):>8mm亞實性結節(jié),復查無變化或實性成分增多 高危純磨玻璃結節(jié):復查過程中,增大或密度增大的pGGN 外科手術是高風險的,而且當病灶過小時,外科醫(yī)生難于定位,因此面臨著「如何術中定位」的巨大的挑戰(zhàn)。 總結 隨著高分辨CT的廣泛應用,以及國民體健意識的提高,大量的肺結節(jié)被早期篩查檢出,如何在臨床中甄別或定義有臨床意義的肺結節(jié),避免過度診斷及治療是呼吸科醫(yī)生面臨的挑戰(zhàn)。通過結合更多的影像學技術,定義針對肺結節(jié)更特異的影像學特征,有針對性的對一部分患者進行長期隨訪觀察,必要時進行非手術活檢以及正確判讀活檢病理的陰性結果,輔助外科手術定位,均是未來呼吸科醫(yī)生需要思考的問題。 專家介紹 陳良安 解放軍總醫(yī)院全軍呼吸病研究所所長,解放軍總醫(yī)院肺癌與呼吸病介入診療中心主任,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副主委,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呼吸分會副會長,中華醫(yī)學會內科學分會候任主委,全軍呼吸病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醫(yī)學會呼吸分會候任主委。 參考文獻 (可上下滑動瀏覽) [1] JAMA. 2012;307(22):2418-2429 [2] Academic Radiology, Vol 22, No 8, August 2015 [3] 《微小肺癌影像診斷與應對策略》張國楨 [4] 動態(tài)對比增強MRI在肺部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初步應用. 國際呼吸雜志,2017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