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币髡b著詩圣杜甫的《春夜喜雨》,我們迎來了春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雨水。
雨水節(jié)氣,天氣開始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此時,草木隨土地中陽氣的升騰而開始抽出嫩芽,自然界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節(jié)氣因為降雨多且時有寒潮,此時天氣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寒中又挾濕。
正所謂:“春回大地挾濕氣,脾胃最易受侵襲。”因此,雨水養(yǎng)生,重在防濕邪、調脾胃。
春季多雨,慎防濕邪
防濕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避”。雨水節(jié)氣降雨多,出門最好帶把傘,這樣就可以避免冒雨涉水。濕衣裹身而感受寒濕會引發(fā)疾病,若不小心感受了濕邪,應及時祛除。感受外濕,邪未深入,可從表而解。例如,喝杯溫熱的紅糖姜棗茶,泡個熱水腳,微微出汗即可祛除外濕。
同時,還要注意防止內濕。說到內濕,就離不開脾胃。因此我們強調,雨水養(yǎng)生,重調脾胃。
雨水養(yǎng)生,重調脾胃
雨水節(jié)氣多雨、多濕。從中醫(yī)學的角度來說,脾五行屬土,喜燥惡濕,最易為濕所困。中醫(yī)學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明代醫(yī)家張景岳先生曾說過:“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yǎng)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yǎng)生必當以脾胃為先。”
雨水節(jié)氣一是因為氣候多雨多濕易傷脾胃,二是因為春季肝臟當令,易克脾土而傷脾胃。因此,雨水養(yǎng)生,當以調養(yǎng)脾胃為主。調理脾胃既要食補,還要調暢情志,配合適量運動。
藥膳食補
雨水節(jié)氣飲食的基本原則是“減酸增甘”,要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一則酸味入肝,會使得肝氣更旺;二則酸性收澀,不適合春天的生發(fā)之氣。飲食上可以適當增添一些甘甜的粥類,《千金月令》中說“正月宜食粥”。
春季肝旺,而脾胃相對虛弱。粥是易消化的食物,配合一些藥物熬制而成的藥粥,對脾胃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藥物的選用上既要考慮生發(fā)陽氣,又要考慮滋補脾胃,推薦選用黨參山藥薏米粥。黨參味甘益氣,山藥健脾,薏米祛濕,三者合用相得益彰。嗜甜的朋友還可以在粥內加入紅棗,味道甘甜又有健脾的功效。
調暢情志
除了飲食,精神調攝在雨水節(jié)氣也顯得非常重要。
雨水,時值早春,陽氣生發(fā)。春季肝臟當令,肝氣較旺,人們一方面精神煥發(fā);另一方面又可因肝氣生發(fā)太過,覺得自己脾氣暴躁、性急易怒,甚至面紅耳赤、煩躁不安;還有一些人則因肝氣不疏,而郁郁寡歡、心情抑郁。
從臟腑五行生克的角度,肝木旺會克脾土,使人變得“沒有胃口”。所以,雨水養(yǎng)生強調形神皆養(yǎng),不但要養(yǎng)身體,還要心境平和,使肝氣不橫逆,脾胃自安寧。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不少人到了春天就呵欠連天、昏昏沉沉沒精神,這就是民間常說的“春困”。
初春,人體陽氣開始生發(fā),氣血偏于外行,體內供應相對不足;加之雨水時節(jié),自然界濕氣重,人體的脾胃被濕邪所困,易導致中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人們就會出現疲勞、乏力、頭昏腦漲等不適癥狀。
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不是多睡覺,而是應當適當的運動,一則動能生陽,二則汗能排濕。同時,運動也順應了春季陽氣生發(fā)的特點。
經過一冬的蟄伏,早春時節(jié),我們不宜做劇烈運動。
春天里舒適又愜意的運動莫過于放風箏。放風箏時,人要不停地跑動、牽線、控制,整個運動過程自然而然地活動了周身關節(jié),促進了血液循環(huán)。風箏升起后昂首翹望,對于長期伏案工作的人不失為一種舒緩頸椎的好方法。美麗的風箏在空中飛舞,放風箏的人自然身心放松、心情愉悅。這些對脾胃也能起到有益的調節(jié)作用。
放風箏時要注意安全,適當地保護頸部,后仰的時間不要太長。
作者|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譚超【整理摘編:時英平】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