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皮膚病,多表現(xiàn)為病變皮膚出現(xiàn)簇集成群的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帶狀皰疹比較可怕的一點是皮疹愈合之后常會遺留神經痛,患者還得繼續(xù)遭受折磨。面對這種后遺神經痛,謝海青教授認為這點很重要——
黃某,男,81歲,離休干部。初診:2011年4月2日。患者3月1日患帶狀皰疹,從左頸部蔓延至前胸,經佛山市中醫(yī)院抗病毒、對癥治療好轉,結痂后疼痛加重,灼熱感,影響睡眠。3月20日出現(xiàn)口眼?斜(左面癱)。于今日上午經人介紹來我院診治。舌質淡胖,苔薄膩,左脈弦滑,右脈沉弱,血壓140/78mmHg。
證屬脾虛血瘀,余毒未清,風痰阻絡。
治以健脾通絡,解毒止痛,化痰息風。
處方:黃芪15g,白術15g,茯神30g,炙甘草6g,法半夏10g,陳皮10g,板藍根15g,黨參15g,蜈蚣2條,威靈仙15g,桔梗9g(引藥上行),延胡索10g,全蝎5g,僵蠶10g,白附子5g,生姜3片。5劑,日1劑,水煎2次,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同時,青黛30g,取適量溫開水調敷患處,日2次。
二診:4月6日?;颊哳i胸部疼痛明顯好轉,偶然微疼,灼熱感基本消除,結痂處皮膚漸趨正常;舌質淡胖,苔薄膩,左脈弦滑,右脈沉弱。上方5劑繼服。
三診:4月18日。患者頸胸基本無疼痛,無灼熱,口?好轉。上方7劑鞏固療效,同時配合針刺治口?而痊愈。
按: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癥乃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年老體弱患者,常于皮損消退后遺留頑固性的神經痛癥狀,且病程持久,疼痛劇烈,甚則徹夜難眠。因正氣虛弱,余毒未清,正不勝邪,又經絡阻塞,不通則痛,病程遷延。
本例患者證屬脾虛血瘀,余毒未清,風痰阻絡,故出現(xiàn)帶狀皰疹結痂后,從左頸部蔓延至前胸疼痛加重,影響睡眠,口眼?斜,舌質淡胖,苔薄膩,左脈弦滑,右脈沉弱等;灼熱感為余毒未清。
處方用生黃芪為君藥,取其益氣而能托毒外出,又能推動血運,促進痰血活化之功效;黨參、白術、茯神、炙甘草、法半夏、陳皮、生姜健脾益氣,和胃安神;威靈仙性猛,善走而不守,通十二經絡而達止痛之功;板藍根、青黛清除余毒;桔梗引藥上行,直達頸胸;蜈蚣、延胡索解毒通絡止痛;全蝎、僵蠶、白附子化痰息風,專治口眼?斜。諸藥合用,脾氣得健、正氣得復、余毒得清、痰瘀得化、肝風得平、經絡得通而病愈。
黎某,女,68歲。初診:2012年11月5日?;颊哂颐{肋竄痛、刺痛1月余。9月25日右脅疼痛9月28日出現(xiàn)皰疹5粒,9月29日皰疹增多呈片狀,在佛山市中醫(yī)院輸抗病毒針6天,配服西藥(卡馬西平片、多塞平片、鹽酸阿米替林片),中藥具體不詳,加激光治療,現(xiàn)已結痂,皮膚暗紅但疼痛加劇,發(fā)脹,從前部行竄至后背,好像針、刀刺痛,瘙癢,晚上加重,每晚疼醒;吃飯時右上腹脹悶,疼痛旋即加重,微熱感,大便不暢,糞質可,口苦,失眠多夢,乏力,自汗;舌質暗紅,苔白膩,脈沉弱略滑。查體:局部皮膚暗紅,觸痛。
西醫(yī)診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中醫(yī)證屬脾胃氣虛,瘀毒阻絡。
治以健脾通絡解毒。
處方1:黃芪18g,黨參15g,白術15g,茯神30g,炙甘草6g,法半夏10g,陳皮10g,砂仁12g(后下),制香附15g,柴胡10g,川芎15g,白芍15g,蜈蚣2大條,地龍15g,威靈仙15g,延胡索12g,板藍根30g,夜交藤30g,生姜3片。7劑,日1劑,水煎2次,早晚飯后半小時溫服。
處方2:蛇床子30g,地膚子30g,苦參30g,花椒30g,黃柏15g,白鮮皮30g,金銀花30g,百部15g,當歸尾15g,防風15g,生甘草10g,生姜皮5g。日1劑,水煎2次,每次外洗30分鐘后,用少量(10mL)預留外用藥液,混入青黛粉5g,外涂患處。
二診:11月12日?;颊呱习Y瘙癢、疼痛明顯好轉,無乏力、自汗,納可,大便暢,每晚可熟睡2個小時,其余時間斷斷續(xù)續(xù)睡覺;舌質暗紅,苔白膩,脈沉弱略滑。外用藥不變,內服藥板藍根減至25g,蜈蚣加至2+1/2條,7劑。
三診:11月19日?;颊呱习Y疼痛、瘙癢明顯減輕,可睡4個小時,無刀刺樣,口微淡;舌質暗紅,苔白膩,脈沉有力。上方去外洗藥,仍用青黛粉(溫開水調勻)外涂,內服藥板藍根減至15g,7劑。
四診:11月26日?;颊咛弁?、瘙癢、口苦、乏力、自汗等癥狀基本消失,平素睡眠不佳。上方加龍齒30g(先煎),7劑鞏固治療痊愈。
按:本例患者證屬脾胃氣虛,瘀毒阻絡,氣血凝滯,不通則痛,故出現(xiàn)皰疹結痂后疼痛反而加劇,發(fā)脹,從前部行竄至后背,好像針、刀刺痛,瘙癢,晚上加重,每晚疼醒;吃飯時右上腹脹悶,疼痛旋即加重,微熱感等癥;脾胃氣虛,氣血化生乏源則見乏力;氣不攝津則見自汗;血不養(yǎng)心則失眠多夢;土壅木郁則右上腹脹悶;大腸傳導失職則大便不暢;余毒未清則見口苦;舌質暗紅,苔白膩,脈沉弱略滑均為脾胃氣虛,瘀毒阻絡之征。
處方用黃芪,取其益氣而能托毒外出,又能推動血運,促進瘀血活化之功效;黨參、白術、炙甘草、法半夏、陳皮、砂仁、生姜健脾和胃;夜交藤、茯神養(yǎng)心安神;制香附、柴胡、川芎、白芍疏肝理氣止痛;威靈仙性猛,善走而不守,通十二經絡而達止痛之功;蜈蚣、地龍、延胡索解毒通絡止痛;板藍根清除余毒。
處方2是皮膚瘙癢的有效外洗方。諸藥合用,脾氣得健,正氣得復,余毒得清,瘀血得化,經絡得通而病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