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眼病的病因與臟腑之間的關系及其發(fā)生病變的原因,在調治過程中除臟腑病變關系外,更應重視人體經絡的重要作用。因人體每一個臟腑才有經絡相連接,而且每條經絡的循行路線上,又都分布著一定數量的穴位,起著連接,傳輸的作用,如果任何一部位遭破壞,阻塞,使此生命活動信息線的通道發(fā)生障礙,造成傳輸失常狀態(tài),就會發(fā)生流通的丕平衡,使其混亂產生病變,故有“一脈不和,全身不通”之說。古今的養(yǎng)生家、氣功師沒有不重視經絡學說的,對其實踐的應用更是精剄的。從人體的經脈在循經走脈上,眼的部位直接聯(lián)系到肝經和膽經,更通膀胱經。因此在調治眼疾時要運用經絡之穴位以循經運氣,達到醒目、醫(yī)療之效,其有關運用經絡學穴位如下:
印堂穴(經外奇穴)位于額部兩眉中間陷中,對準鼻尖,為督脈額部循行經路(圖2),有安神鎮(zhèn)靜,熄風健腦,治療眩暈,頭風嘔吐,眼昏花之功能。睛明穴(足太陽膀胱經穴)位于目內眥的內上方,約0。1寸凹陷中(圖3)。是治目疾要穴,能使目睛清爽明白,故名”睛明”。有疏風清熱通絡明目,治療目赤腫痛,內眥癢痛,流淚,雀目,近視,色盲,目眩,青光眼等功效。
瞳子髎穴(足少陽膽經穴)位于目外眥旁0。5寸,眶骨外側邊凹陷中(圖4)。穴居目骨眶之邊髎,故名瞳子髎。有清熱散風,散淤消腫明目止痛,治療目赤腫痛,目翳,目癢,視神經萎縮,青光眼、偏頭痛等功效。
承泣穴(足陽明胃經穴)位于目正視瞳孔直下,目眶下緣與眼球之間(圖5)。泣時淚下,恰能承受,故名“承泣”。有疏風活絡,清熱明目,治療目赤腫痛,淚囊炎,夜盲,近視眼,口眼歪斜,眼瞼動等功效。
四白穴(足陽明胃經穴)位于目正視,瞳孔直下,目下一寸,眼眶下孔凹陷中(圖6)。該穴治目疾能使目明白,四方易見,故稱“四白”。有疏風活絡,清熱明目,治療目赤癢痛,目翳,,頭痛眩暈,口眼歪斜等功效。
攢竹穴(足太陽膀胱經穴)位于眉毛內側端凹陷中(圖7)。諸陽之氣攢聚于眉頭如新竹之茂,又如竹字以象其形,故名“攢竹”。有疏風清熱,通絡明目,治療目赤腫痛,目視不明,迎風流淚,目眩,近視,眉棱骨痛,眼瞼動,急性結膜炎,眼囊炎等功效。
魚腰穴(經外奇穴)位于頭額部眉弓中心點目正視瞳孔直上,眉毛之中間凹陷處(圖8)。有散風明目,散淤消腫,治療眼生翳膜,眉棱骨痛,眼瞼動,眼瞼下垂,目赤腫痛,結膜炎,眼筋麻痹等功效。
絲竹空穴(手少陽三焦經穴)位于眉梢處凹陷中(圖9)。因穴近眉稍,眉毛狀細小似絲竹,空指小竅,故名”絲竹空”。有清熱散風,溝通經脈,治療目赤腫痛,眼痛,頭痛等功效。
陽白穴(陽白穴是足少陽膽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目正視,瞳孔直上,眉上1寸(圖10),在額肌中,有額動、靜脈,布有額神經外側支。有治療目赤腫痛、眼瞼下垂、口眼斜、頭痛等頭目疾患等功效。
太陽穴(經外奇穴),位于眉棱骨后一寸之處凹陷中紫脈上是穴(圖11)。有鎮(zhèn)痛祛風,醒腦清目,治療目赤紅腫,迎風流淚,近視,眼皮生珠(麥粒腫)及一切眼疾等功效。
曲差穴(足太陽膀胱經穴)位于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圖12)。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直行向上至本穴位而有橫行向外曲而不齊之勢,與督脈曲折相會,故名“曲差”。有疏風清熱,調和營衛(wèi),治療營衛(wèi)不和,目視不明,頭痛,目眩,目痛等功效。
通天穴(足太陽膀胱經穴)位于額頂前發(fā)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圖13)。足太陽精氣自此通達上交留脈之百會,人之一身最高之處通達于天故名“通天”。有清熱化淤,調理氣血,治療頭痛,頭重眩暈等功效。
玉枕穴(足太陽膀就經穴)位于后發(fā)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枕外隆凸外側邊,正當玉枕骨處(圖14)。仰臥著枕,腦后之骨要保重甚于持玉,故名“玉枕”。有調和氣血,治療頭痛病,目剌痛不能遠視,項部強痛等功效。
天柱穴(足太陽膀胱經穴)位于后發(fā)際正中直上l。5寸,大筋外廉斜方肌內測當第一,第二頸椎骨突水平旁開1。3寸凹陷中(圖15)。 穴處天柱骨旁,
故名“天柱”。有調經除熱,治療頭痛、項強、目赤腫痛、落枕、肩背痛、狂癇等功效。
本功理所論述的經穴,是醫(yī)療眼疾的有效經脈穴位,通過穴道的點、按、揉、推促使其經脈氣血運行通暢,加強各種組織活動,以調整眼的正常功能,達到醫(yī)治疾患,因此必須在循經運氣上按經脈之運行進行采氣,此為洗睛明目之法。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