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是出奇的相似,無論古今之大能、大學(xué)問者,還是才疏學(xué)淺,只為一日三餐的市井俗客,都有盡歡之時,無言之日。
詩仙李白同樣如此。
縱觀李的一生,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其實非常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樹,可因文采太盛,性格太過隨性灑脫,導(dǎo)致他一生不得志。
公元742年,已經(jīng)四十二歲的李白在經(jīng)歷了年輕的游蕩后赴長安求官,欲實現(xiàn)他遠(yuǎn)大的抱負(fù)。
在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推薦稱贊下,玄宗召見了李白,并封他為翰林供奉,給玄宗寫詩娛樂。
這時候,李白是得意自滿的。一方面,他終于擺脫商人之后的低賤身份;另一方面,玄宗的賞識讓他看到了仕途的希望。
但事實有點出乎李白的預(yù)料,因為玄宗封他這個翰林供奉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他寫詩供自己玩樂,并非看重他的政治才能,準(zhǔn)備委以重任。
即便如此,李白還是很有積極性,畢竟對于年已不惑的他來說機(jī)會難得,這是他實現(xiàn)理想的必經(jīng)之路。
于是,玄宗每次和楊貴妃游玩召他寫詩,他也比較配合,甚至大加追捧,毫不吝嗇文采,這才有了那首傳頌千古的名作《清平調(diào)》。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公元743年或744年的春天,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的沉香亭賞牡丹,找來李白寫新樂章。
李白見楊貴妃體態(tài)豐腴、姿容絕色,為迎合圣意,對其大加追捧。
這首詩可以說是夸贊美人的巔峰之作。
比《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曹植《洛神賦》“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還要流傳廣泛,達(dá)到了人人會背的地步。
詩句簡短,只有寥寥4句,卻字字珠璣,雍容華美,使一個高貴亮麗的女子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
她有著傾城絕代的姿色,有著豐盈飽滿的體態(tài),更有仙女一樣高貴的氣質(zhì)。就如那美艷的牡丹花一樣讓人著迷,又望而卻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意思是,彩云羨慕她的衣裳,牡丹羨慕她的容貌。春風(fēng)吹拂著欄桿,更顯得她風(fēng)姿綽約;在露水滋潤下的牡丹更為濃艷,仿佛想與她一爭芳艷。
這兩句無論是字句還是意境,都讓人無可挑剔,很難用現(xiàn)代的語言去描繪那份華美。
這正是李白詩的高明之處,你明明覺得它詞句旖旎華麗,但你讀過之后又瞬間能懂,一下就體會到詩中那份意境。
禁不住會想,到底是怎么美麗的女人,竟然讓彩云也羨慕她的衣裳,牡丹也羨慕她的容貌?
你會發(fā)現(xiàn),讀這兩句詩,有一個像西游記里面嫦娥獻(xiàn)舞一樣的場景頻繁在腦海里浮現(xiàn)。
仿佛你看到的不是一個凡間的女人,是一個天上伴隨著云霧繚繞的仙子。
可如果我們沒有在電視小說里見到過那樣的場景,很難知道她的具體樣子,只有一個朦朧模糊的形象時隱時現(xiàn)。
很美,美到我真的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語言來解讀這首詩。
這大概就是經(jīng)典詩詞之所以流傳千古,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吧。
它描寫的事物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不受歲月約束,哪怕再過千年,依然會有人有這樣的感覺。
后面兩句是對前兩句的一個交代: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他說,如果不是群玉山頭見到的仙女,必定就是瑤臺月下遇到的仙境美人了。
你看,李白自己給出了答案。他說這樣的美人,這樣的仙女,哪里能見到呢?凡間是不可能的,只有群玉山頭和瑤臺月下可以得見。
言外之意是,皇上你的愛妃不是凡人,是天上的仙女,你能娶天上的仙女為妃,你更了不得。
你說唐玄宗看了能不高興嗎,楊貴妃只怕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想想,如果今天我們用這兩句來夸贊一個女孩子,而那女孩子又恰好知道詩中意思,她得多高興啊。
文中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
文末點擊在看感謝支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