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格物致知之體認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人的治學方法,源于《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子思所提出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可以看做是對格物致知的詮釋。我們今天大學所教的治學方法多受西方還原論的影響,忽略了中醫(yī)的整體觀念,有時難免機械片面,很難從本質(zhì)上把握經(jīng)典著作的思想主脈及本意,以至于在學術(shù)上常常誤入歧途甚至南轅北轍,許多人甚至一生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比如搞了一輩子中醫(yī)只知道教科書中“經(jīng)絡”的概念但并不知《黃帝內(nèi)經(jīng)》所講“經(jīng)絡”本意是什么,用了無數(shù)次“萬人空巷”卻因不知道“巷”的本意是什么結(jié)果反其意而用之,從小學就讀《楓橋夜泊》但并不知道寒山寺原來是建在平地上,讀了多少年《涼州詞》卻從沒想過古涼州離黃河到底有多遠,摸了一輩子脈卻不知什么樣的脈是弦脈,搞了一輩子收藏手里卻沒有幾件拿得出手的精品,練了一輩子內(nèi)家拳但不知如何將推手應用于實戰(zhàn)技擊,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我在這方面也是走了十幾年的彎路,近十余年來才潛心研究古人的治學方法,身體力行,在站樁打坐參禪的同時,靜心研讀《黃帝內(nèi)經(jīng)》等經(jīng)典白文,并廣泛涉獵先秦古籍,以經(jīng)解經(jīng),終日乾乾,以求道精神來學習中醫(yī),并驗之于臨床,取得了以前不敢想象的療效。至此方知古人所講的“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shù)也”絕非虛語,也深深的體會到了王薌齋先生“體認”二字的深刻含義,下面就將自己在應用古人格物致知治學方法方面的一些體會向各位方家作一匯報。

    在1997年的高考語文題中有這樣一道對錯判斷題:“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是萬人空巷,人們在家里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笨赡茉S多考生都作出了肯定的判斷,不知道全國會有多少考生因為丟失這3分而喪失了進入大學的寶貴機會,其人生軌跡因此發(fā)生了逆轉(zhuǎn)。“萬人空巷”出自蘇軾《八月十七日復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笨忌鷣G分的原因就在于我們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的詞典都將“萬人空巷”中的“巷”字錯誤地解釋成了街巷。也正是因為這種誤導,使得我們在理解《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的重要論述“中氣穴則針游于巷”時,絕大多數(shù)針灸書籍都莫名其妙的解釋成了針下得氣及針感傳導的描述,許多人將此作為研究針刺感傳的理論依據(jù)而去申請課題帶研究生搞科研。對于這句話唐代醫(yī)家楊上善是這樣解釋的:“以下行針法也。中于肉者,不著分肉之間,不針骨穴之內(nèi),皆不游于巷也。巷,謂街巷,空穴之處也?!泵鞔_地說明了其與針感及傳導無關。但實際上,“巷”字除指街巷外還指住宅,比如《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道:“家乃負郭窮巷,以獘席為門”。這里的“負”是指背負,在這里引申為背靠著,“郭”是指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墻,“獘席”是很破的席子。陳平早年所住的“巷”是緊靠在城外加筑的城墻邊上的一所簡陋房屋,門是用很破的席子做的,類似于今天的違章建筑,門外很可能根本沒有街巷。在《戰(zhàn)國策·秦策·蘇秦始將連橫》中這樣寫道:“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蔽闹械摹疤亍笔侵徊贿^的意思,窮巷等于說陋室。掘門是指抉墻為門。桑戶是指以桑木作門扇,棬樞是以彎曲的木條作戶樞。文中的門、戶和樞指的都是房屋的構(gòu)成部分,所以這里的“巷”字指的是房屋而不是街巷??梢娞K秦當年的境況和陳平早年差不多,住的都是“窮巷”。另外,《論語·雍也》也有這樣的記載:“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庇腥藢⑽闹械摹奥铩崩斫鉃楹喡慕窒铮⒌教幦ふ翌伝鼐幼∵^的所謂“陋巷”,大概是想開發(fā)旅游景點。我們從《論語》原文中也可以看出,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然后是“在陋巷”。也就是說,“陋巷”是他飲食的處所,而一個讀書人是不可能天天在街巷里用餐的。事實上,顏回雖然比較清貧,但還是有田地的,只不過是他住的房子差些,不夠豪華而已,所以說“陋巷”也就是“陋室”的意思。在《詩經(jīng)·鄭風·叔于田》里還有這樣的描述:“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適野,巷無服馬,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苯^大多數(shù)書籍都將“巷”字解釋成街巷,真是可笑之極,你見過哪個精神正常的人在胡同里喝酒?所以說“中氣穴則針游于巷”不僅與針感傳導無關,而且將其中的“巷”解釋為“街巷”也是錯誤的?!跋铩迸c“穴”的概念是相同的,其本意指的都是“氣”居住的處所,“氣穴”也就是“氣”所居之處,也可稱之為“氣巷”。類似的論述還見于《素問·氣穴論》:“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氣穴之處,游針之居?!薄鹅`樞·脹論》:“不中氣穴則氣內(nèi)閉,針不陷肓則氣不行?!薄半痢北疽庵傅氖切南码跎现帲@里泛指穴位所在的空間。所以說“中氣穴則針游于巷”實質(zhì)上也就是“中氣穴則針游于穴”。不過從文學角度來看,“中氣穴則針游于巷”的語感富于變化,更有韻味,這和“房前屋后,栽花種樹”的道理是一樣的。

    在中國讀過書的人大概都知道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不僅人教版、蘇教版等小學語文教材均將這首詩收入其中,就連日本小學語文課本中也收錄了這首詩,可見其流傳之廣。各種教材和教學輔導用書基本上都將其中的“江楓漁火”解釋成:江邊的楓樹,漁船上的燈火。楓樹是槭樹科槭屬樹種的一部分,為觀賞樹種,主要用于風景園林中,運河邊上不一定栽培,如晉人潘岳在《秋興賦》中有“庭樹槭以灑落,勁風戾而吹帷”的描述。寒山寺位于蘇州城西十里的楓橋鎮(zhèn),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jiān)年間,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當時鑄有一口鐘,據(jù)說聲音異常宏亮,夜深人靜時敲起來,連十幾里外的蘇州城內(nèi)也能隱約聽見,所以說“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可信的。關于寺廟夜半敲鐘,我也曾懷疑過。后查資料才知道宋代歐陽修在《六一詩話》一書中也曾指責過張繼:“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鐘時?!钡闹肛煹玫搅撕笕说募m正。如南宋葉夢得在《石林詩話》中寫道:“蓋公未嘗至吳中,今吳中山寺實以夜半打鐘。”《苕溪漁隱叢話》、《野客叢書》等還引了不少唐代詩人如白居易、王健等人詠蘇州夜半鐘的詩句。楓橋的始建年代已無法考證,現(xiàn)存楓橋重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明代高啟曾有詩云“畫橋三百映江城,詩里楓橋獨有名”。唐代有無楓橋已無可稽考,有人說是明代所建。然而去過寒山寺的人都知道寺并不是建在山上,而是建在運河岸邊的平緩之地。據(jù)《清一統(tǒng)志》載,相傳唐代貞觀年間由儒入禪的詩僧寒山曾在此駐錫當過住持,遂將寺改名為寒山寺。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追求個性自由、反抗社會羈索的美國學生運動,從寒山的言行中得到啟發(fā),把寒山奉為他們的精神偶像,可惜的是這樣有名的詩僧卻并不為許多中國人所知。比如有的小學教材插圖就把運河兩岸畫成連綿的群山,寒山寺也畫在運河岸邊的一座小山上,顯然插圖作者是將寒山當成了一座小山。因為多數(shù)孩子可能都不會有機會游覽了寒山寺,所以錯誤的插圖顯然會誤導許多人一生。此外,關于月亮什么時候落下,這也是個問題。我小時候晚上常走夜路,許多時候靠的就是月光,有時早晨四五點鐘起床上山砍柴,多數(shù)時候靠的也是月光。有的時候太陽已經(jīng)升起了,月亮依然高懸天際,所以說月亮的落下并不像太陽那樣有規(guī)律,尤其不可能與太陽同步。而烏鴉一般天黑以后就不會再啼叫了,除非你去驚擾它,所以“月落烏啼”顯然是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

    有趣的是,在上海博物館有一個金代扒村窯瓷枕,名稱為“白地黑花題詩孩兒枕”。枕面上有兩句詩:“葉落猿啼霜滿天,江邊漁父對愁眠”。早在1991年6月2日的天津《今晚報》上,就刊載過署名鐘離有忌的短文《江邊漁父對愁眠》,注意到了這是錄自張繼的《楓橋夜泊》。很顯然,這兩句話更為寫實,應該是《楓橋夜泊》的原文。因為猿啼、猿嘯在唐詩中常用作表悲傷的情感,如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趙嘏的《憶山陽》:“可憐時節(jié)堪歸去,花落猿啼又一年?!比~落寫的也是秋天肅殺的景色,江邊的漁父大概是因無魚可打或是因年弱體衰對愁而眠,均與本詩的蕭條悲涼意境相一致。

與此相似的是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币磺Ф嗄陙?,無數(shù)人吟唱著這首詩,贊嘆詩人的神來之筆,但卻從來沒有人對詩中所描寫的地理環(huán)境和客觀事實發(fā)生過懷疑。因為李白就寫過“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既然黃河之水可以從天上來,那么黃河遠上白云間也就順理成章了。但當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讀到這首詩時就產(chǎn)生了疑慮,在古涼州能看到黃河嗎?查查地圖就可以發(fā)現(xiàn),在涼州實際上是不可能看到黃河的,因為古涼州就在今天的甘肅武威,黃河則遠在南邊數(shù)百里之外。所以竺可楨先生指出這詩句應該是“黃沙遠上白云間”的傳抄之誤,因為行草書寫的“河”、“沙”二字容易混淆,不信您就寫寫看。他進一步分析“黃沙遠上白云間”當是戈壁沙漠中類似龍卷的氣旋把地面沙塵垂直卷吸到高空的奇特景觀。為此竺可楨先生親自到玉門關和古涼州實地考察,他發(fā)現(xiàn)那里的確黃沙遍野,大風吹來,果然是“黃沙遠上白云間”。此外,他還考據(jù)了各種歷史資料及相關文物,終于在甘肅的博物館內(nèi)找到了最早刻有《涼州詞》的一塊出土石碑,上面所刻的《涼州詞》第一句果然是“黃沙遠上白云間”!“黃沙遠上白云間”寫的無非是涼州的強沙塵暴,與“一片孤城萬仞山”共同構(gòu)成極度荒涼可怖的景象,而且與后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相呼應。而在“黃河遠上白云間”里詩意已經(jīng)不是蒼涼而是頗為壯觀了,與王之渙原詩意趣大相徑庭,而且與后三句詩意風牛馬不相及。值得注意的是《集異記》和《唐才子傳》所記王之渙詩,首句均作“黃沙遠上白云間”。此外,我們從王之渙同時代的詩人王昌齡的《從軍行》詩中也可找到旁證:“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边@里也是把玉門關和黃沙聯(lián)系起來。還有同時代的王維在《送別司直赴安西》中也寫到類似的景象:“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三春時有雁,萬里少行人?!碑斎灰灿腥苏J為詩改得好,尤其是許多語文老師。正如馬未都先生所分析:“詩歌經(jīng)常是經(jīng)過后人潤色,我們見過很多版本。比如‘兩岸猿聲啼不住’,有的寫‘兩岸猿聲啼不盡’。那么詩歌如果成為書的時候,潤色一般都容易改得比較文學化,比較高深。你比如‘江邊漁父對愁眠’和‘江楓漁火對愁眠’那顯然后者更顯得有點玄妙,詩歌就是有點玄妙,大家才覺得深,前者就比較形象了?!弊鳛槲膶W作品,無論怎么改都無傷大雅,反倒可以出現(xiàn)很多懸念,使讀者想象力更加豐富,留下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因為我們的水利部門絕不會迂腐到僅僅根據(jù)“黃河遠上白云間”就去武威去治理黃河,鳥類學家也不會因為看到“月落烏啼霜滿天”就會等到月落去聽烏啼之聲,通訊部門也不可能去姑蘇城外去找寒山架設通訊設備,即便有旅游者去到運河邊上去找楓樹也大不了無功而返。但是如果我們對《黃帝內(nèi)經(jīng)》出現(xiàn)了這樣的誤讀誤解麻煩就大了,因為我們至今中醫(yī)大夫依然要根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理論去治病,問題是我們對《黃帝內(nèi)經(jīng)》有沒有這樣的錯誤理解呢?這正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黃帝內(nèi)經(jīng)》一書包括《靈樞》和《素問》兩部分,并非一人一時的作品,而是屬于不同時期的醫(yī)學文獻匯編,從書中的內(nèi)容、語言、文章的體例等方面來分析,該書的編寫年代應該在西漢末年至東漢之間?;蛟S早在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成書,秦漢時代的學者續(xù)有增補。總之,由于書中內(nèi)容分屬于不同學派不同時期的著作,所以相互矛盾之處并不少見,尤其是對于早期的《九針十二原》,諸多篇章中的釋文觀點互相矛盾,令人無所適從,許多注視由于未能理解原文的本意,只好泛泛而釋,甚至歪曲了原文的本意,對后世醫(yī)家造成了嚴重的誤導,直接影響了后世醫(yī)家的臨床應用。如《九針十二原》中的“其來不可逢”一語,《靈樞·小針解》與《素問·離合真邪論》的解釋就截然相反,前者是強調(diào)“氣盛不可補也”,而后者則說“經(jīng)氣太虛……無逢其沖而瀉之”。后世醫(yī)家一般不敢批判經(jīng)典,所以基本上遵從《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的解釋,如果遇到像這種對一句話在不同篇章中解釋完全相反的情況,就會強為之辯護。如對于以上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解釋,丹波元簡就辯解道:“文若相反,各有深意,當兩察之。”但實際上,在一篇正論的文章里,一句話是不可能同時表達兩種截然相反含義的。所以我們今天讀《黃帝內(nèi)經(jīng)》,但并不是要迷信其中的所有內(nèi)容,而是要用我們的智慧去解讀它,也就是要格物。我們的針灸學尤其是經(jīng)絡理論也和前面提到的兩首唐詩一樣出現(xiàn)了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從馬王堆出土的醫(yī)學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以及《靈樞·經(jīng)脈篇》到目前所謂的“經(jīng)絡”理論,也是這樣的一個發(fā)展軌跡。有時為了理論上的自圓其說也就是所謂的完善,常常人為改動早期的醫(yī)學文獻,其結(jié)果就是造成了后世學者的困惑,有人甚至一生陷入其中而不可自拔。

    我們現(xiàn)在學習中醫(yī),無論是學藏象學說還是經(jīng)絡學說,都是在滿腦子裝滿西醫(yī)解剖生理病理等概念前提下去理解的,很難窺見《黃帝內(nèi)經(jīng)》成書時代作者的思維。比如我在大學第一年學的是《中醫(y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醫(yī)古文》等。等到第二年開始學《解剖學》、《生理學》、《生化學》、《病理學》等。四年級才開始學《針灸學》,因為有了西醫(yī)解剖學等概念,再學經(jīng)脈等概念就很難接受,只不過是為了應付考試而硬著頭皮去學,結(jié)果可想而知。等到實習時聽見臨床帶教老師說中醫(yī)術(shù)語時,我們都在一旁竊笑,但等后來看見老師用中醫(y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療效以后,才再回頭來學習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既便如此,也是在滿腦子裝滿西醫(yī)解剖概念的同時再去找所謂的“經(jīng)絡”,而且在畢業(yè)后的十幾年里一直是這樣,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不僅理論上沒有搞清楚《黃帝內(nèi)經(jīng)》說什么,臨床療效也不可能令人盡如人意。這和到山上去找寒山寺,在月落時去聽烏啼,到江邊去找楓樹,到武威去找黃河等沒有什么區(qū)別,原因在于根本沒有搞清原文是什么意思,犯了以今律古的錯誤。所以我們必須要像考據(jù)唐詩一樣去考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成書的時代背景,當時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哲學文化對《黃帝內(nèi)經(jīng)》理論的影響,后人在傳抄印刷過程中有無訛奪以及脫簡錯簡之處,盡可能的還原《黃帝內(nèi)經(jīng)》的本來面目。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理解古人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才有可能更好的應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從而更好的指導我們的臨床實踐。

    學習古代文獻,一定要根據(jù)全篇乃至全書語意來解讀,否則就有可能出現(xiàn)斷章取義的錯誤。比如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有這樣的記載:“慶年七十余,無子,使意盡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比绻覀冎蛔x到這里,很容易得出倉公的老師陽慶沒有兒子的結(jié)論。但我們結(jié)著往下讀,就會發(fā)現(xiàn)后面還有這樣的記載:“慶又告臣意曰:慎勿令我子孫知若學我方也……會慶子男殷來獻馬,因師光奏馬王所?!碑斎涣嗽谕黄恼轮谐霈F(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一般不會出現(xiàn)誤解,但在一本書中出現(xiàn)這樣的的情況則往往不為一些學者所注意,比如對《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氣至而有效”一語的理解就存在這種問題。再比如《靈樞·終始》中“終始”二字的含義,一般將其解釋為本末或經(jīng)脈起止之意,以及氣血終而復始地運行于臟腑經(jīng)脈陰陽表里的規(guī)律。比如明代醫(yī)家張景岳在《類經(jīng)》中解釋道:“終始,本篇名,即本末之謂。”對于篇中“終始者,經(jīng)脈為紀”里的“終始”二字,張景岳解釋道:“天道陰陽,有十二辰次為之紀;人身血氣,有十二經(jīng)脈為之紀,循環(huán)無端,終而復始,故曰終始?!边@種解釋用于《靈樞》其它篇章一般是合理的,但用于解釋此篇卻講不通的。那么“終始”二字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呢?在《周易·歸妹》中有這樣的論述:“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說以動,所歸妹也。征兇,位不當也。無攸利,柔乘剛也。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蔽闹械摹皻w妹”指的是娶妻,“終始”中的“終”指的是人生的全過程,也就是“永終知敝”中的“終”,“終始”一詞則指的是全過程的開始,在這里主要強調(diào)的是開始,其真正的含義為“終之始”?!皻w妹,人之終始也”的意思是說,男女婚配是人類自身繁殖的前提與起點?!鹅`樞·終始》的意思就是要學習針灸的話就要首先從這里開始學起,因為該篇所講的都是針灸的最基本的內(nèi)容,當然也是很重要的內(nèi)容。所以在該篇開始就講道:“凡刺之道,畢于終始,明知終始,五藏為紀,陰陽定矣?!?/font>

    我們的一些學者因為不懂格物致知的治學方法,不首先研讀《黃帝內(nèi)經(jīng)》,而是先認定在神經(jīng)、血管、淋巴管等組織以外存在著至今用電子顯微鏡都看不見的“經(jīng)絡”。然后再去《黃帝內(nèi)經(jīng)》里尋章摘句,斷章取義的挑選個別詞句為自己的觀點尋找理論依據(jù),如果在《黃帝內(nèi)經(jīng)》找不到則到先秦古籍中尋找。然后在沒有搞清古人本意的情況下,曲解古人的語意,然后牽強附會的拼湊自己的理論,這和一些人試圖證明宇航員在太空中可以看到長城沒有什么區(qū)別。比如將“中氣穴則針游于巷”作為研究針刺感傳的理論依據(jù),將《靈樞·九針十二原》中的“氣至而有效”一語中的“氣至”解釋為針感,實際上“氣至”指的是針刺后脈象的改善,這在《靈樞·終始》中有明確的解釋:“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有的經(jīng)絡研究者甚至不惜改動經(jīng)文將其更改為“氣至病所而有效”,再進一步將此拼湊出的語句作為研究經(jīng)絡感傳的理論根據(jù),以訛傳訛,真是誤人子弟,筆者以前因為沒有潛心研讀《黃帝內(nèi)經(jīng)》白文,人云亦云,結(jié)果被這種錯誤的理論蒙蔽好多年,當然臨床療效也不會好到哪去。據(jù)傳前蘇聯(lián)和美國宇航員在太空之中,可以看到地球上的人工建筑只有中國的長城和埃及的蘇伊士運河,這消息讓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同胞興奮無比。一些媒體也爭相報道,甚至有媒體煞有介事地說:“美國宇航員稱,他們從月球上用肉眼能看到的人類最大的建筑物是長城?!睂嶋H上,我們正常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100米遠左右的物體,距離再遠的話就只能看到物體的大概輪廓了。第一批登月的兩名宇航員之一奧爾德林在接受香港鳳凰衛(wèi)視采訪時就強調(diào)那是人們的誤解,是由于人們對事實不了解所造成的。我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在順利返回地面后接受了媒體的采訪,有記者好奇地問:“你在太空上看到了萬里長城了嗎?”楊利偉不假思索地回答:“沒有?!逼鋵嵏居貌恢闊┻@些上過太空的人來證明,你在晴天抬頭看一下飛機不就明白了嗎。比如波音747飛機,翼展為64.4米,機長70.7米。一般短航線的飛機在6000米至9600米的高度飛行,長航線的飛機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的高度飛行。你可以從飛機起飛開始觀察,用不了多久,你就看不見飛機了。從飛機上往下看也是一樣,當然從萬米高空看長城是沒問題的,我從一萬米左右的高度觀察過地面的房屋,就像火柴盒一樣大小,而航天器的平均軌道高度為400公里。說從月球上能看到遠在38.4萬公里外平均寬度不到十米的長城簡直比癡人說夢還可笑。你從地球上看月球不就行了嗎。我們?nèi)庋圻B月球上的山脈都看不清楚,就連用普通望遠鏡也看的不是很清楚,你想想要是月球上有類似長城大小的建筑你能看到嗎。對此,北京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夏學鑾教授說:“在認識過程中,情緒化的主觀意愿很大程度上導致人們獲取信息不可避免地帶有傾向性和選擇性,這種主觀意愿有時甚至超越了實事求是的客觀態(tài)度。”其實人們對經(jīng)絡的態(tài)度也是一樣的,有時主觀因素使我們很難客觀理智的判斷事物。

    提到“經(jīng)絡”很多人都會覺得十分神秘,有些朋友還會聯(lián)想到武俠小說里的打通“任督二脈”增強功力或?qū)W點點穴功夫什么的。問題是在中醫(yī)專業(yè)里,真正的經(jīng)絡指的是什么呢?首先我們了解下經(jīng)絡的概念。經(jīng)絡實際上就是經(jīng)脈和絡脈的簡稱,這在中醫(yī)及針灸所有的教科書中沒有任何異議。經(jīng),有路徑的含義,經(jīng)脈貫通上下,溝通內(nèi)外,是經(jīng)絡系統(tǒng)中的主干;絡,有網(wǎng)絡的含義,絡脈是經(jīng)脈別出的分支,較經(jīng)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鹅`樞·脈度》說:“經(jīng)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庇纱丝梢姡^的經(jīng)絡問題,主要是經(jīng)脈問題。因為絡脈相對比較簡單,比如浮絡基本上就是循行于淺表部位而常浮現(xiàn)的淺靜脈,如中醫(yī)針灸科常說的“刺絡療法”說白了就是針刺淺靜脈少量放血,“刺絡拔罐”則是淺靜脈少量放血后再加上拔罐。自從《黃帝內(nèi)經(jīng)》提出經(jīng)脈理論直到西醫(yī)傳入中國以前,沒有任何醫(yī)家會認為在經(jīng)脈理論之外還有另外一套所謂的經(jīng)絡理論。即便有時和《黃帝內(nèi)經(jīng)》一樣使用經(jīng)絡一詞,也不過是經(jīng)脈和絡脈的代稱而已。之所以大家會對“經(jīng)絡”感到神秘,主要是“經(jīng)絡”一詞沒有反映出經(jīng)脈和絡脈的本意。就好比男人和女人可以簡稱男女,但其主要含義在“人”而不在“男女”,因為“男女”一詞是不能取代“人”的,否則就會出現(xiàn)誤解。比如說我們經(jīng)常在文章中會見到“飲食男女”、“男女之事”、“男女關系”等詞,這里的“男女”就是“性關系”的代名詞。再比如后世常將李白和杜甫稱為“李杜”,但你不能拋開李白和杜甫去研究所謂的“李杜”?!敖?jīng)絡”也是一樣,其本意在“脈”,而不在“經(jīng)絡”或者“經(jīng)”和“絡”,否則就會出現(xiàn)像“男女”一詞的錯誤理解。實際上今天關于“經(jīng)絡”的誤解很大程度上類似于“飲食男女”中的“男女”,因為很少有人誤解“經(jīng)脈”或“絡脈”。我們稍微留心就會發(fā)現(xiàn)報刊雜志上很少有“經(jīng)脈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脈”的報道,多數(shù)報導基本上都是“經(jīng)絡研究”或“發(fā)現(xiàn)經(jīng)絡”等。中醫(yī)界的這些弊病和武術(shù)界是一樣的,這當然和這兩個學科的特點有關,那就是在古代文獻里有大量的哲學、社會學及文學描述。有時古人的一些概念及定義不像今天西方科技那樣清晰明確,比如“道”和“氣”等字在不同的場合就可以做不同的解讀,如不從整體上去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就會曲解原文的本意。一些人不潛心學習經(jīng)典,望文生義,其結(jié)果就是誤人誤己。正如王薌齋先生早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所指出:“無如晚近世俗趨于卑下,不求實際,徒務虛名,于是牟利之徒,不自學問,抄襲腐敗之陳文,強作謀生之利器,滿紙荒唐,故入玄虛。忽而海市蜃樓,跡近想像,忽而高山遠水,各不相干,使學者手不釋卷,如入五里霧中,難識半點真?zhèn)?。?/font>

    我們的個別學者不是潛心研究“經(jīng)絡”的真說,也就是“經(jīng)絡”一詞的本來含義,而是熱衷于提出各種“假說”。如果你指出《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面經(jīng)絡就是經(jīng)脈和絡脈的簡稱,經(jīng)脈是可以摸得著的,古人指的就是血脈,馬上就有會有人說你是“血管論”者,有時甚至給你扣上一頂大帽子:“搞針灸的連經(jīng)絡都不相信!”教科書中所謂的“經(jīng)絡”理論成了宗教,不能質(zhì)疑,不能批評,只能敬仰,只能頂禮膜拜。當然了,經(jīng)脈理論并不是簡單的等同于血脈,而是古人在血脈的基礎之上構(gòu)建的復雜氣血流注系統(tǒng)。有人號稱練功打通了所有經(jīng)絡,問題是你打通的是教科書中的十二經(jīng)脈還是《靈樞·本輸》中的十一經(jīng)脈?當然了,比較容易打通的是小周天,筆者就修煉小周天三十多年,即便是小周天功法,也是事先知道“氣”應該如何循行如何以意領氣,然后在勿忘勿助的情況下去修煉。另外容易被一些朋友忽略的是,小周天功法與《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面任脈的氣血循行方向是矛盾的,《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而小周天功法中任脈的循行是由上往下的。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提“經(jīng)絡”中“經(jīng)”的情況不是很多,一般都是用“脈”字。比如今天所說的任脈和督脈等所謂的奇經(jīng)八脈還都保留“脈”字,沒有聽誰說過“任經(jīng)”和“督經(jīng)”,這就是歷史的遺存,就好比生物學上的活化石。經(jīng)絡理論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有許多流派和理論,許多理論之間是互相矛盾的,目前高校教科書中的經(jīng)絡理論基本上都是遵從比較晚出的《靈樞·經(jīng)脈》篇,包括經(jīng)脈的循行及主病等,但即便是在該篇中也沒有類似“肺經(jīng)”、“脾經(jīng)”這樣的稱謂。在《靈樞·經(jīng)脈》篇中記載道:“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這里也沒有“肺經(jīng)”的提法,如果要簡稱的話,應該簡稱為“肺脈”而不是“肺經(jīng)”。在《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就將肺手太陰之脈簡稱為肺脈:“肺脈急甚為癲疾,微急為肺寒熱。”所以“手太陰肺經(jīng)”的準確稱謂應該是“手太陰肺脈”。再比如在明成化九年刊本《子午流注針經(jīng)》一書的經(jīng)脈圖中,也是直接寫作“肺脈”、“大腸脈”及“小腸脈”等。日本鐮倉時代的代表性醫(yī)學著作《萬安方》一書的經(jīng)脈圖中,也寫作“手太陰肺脈圖”、“手陽明大腸脈圖”及“手太陽小腸脈圖”等?!敖?jīng)絡”一詞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出現(xiàn)42次,其中主要含義就是經(jīng)脈和絡脈的簡稱,此外還有含動詞義類及誤字衍文等。

    在了解經(jīng)絡本質(zhì)以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經(jīng)脈理論構(gòu)建的方法。經(jīng)脈理論的產(chǎn)生并非像我們許多針灸書籍所講的那樣,先發(fā)現(xiàn)穴位再連線,或由練功內(nèi)視發(fā)現(xiàn)。經(jīng)脈理論的構(gòu)建明顯的受到了古代“天人相應”理論的影響,尤其是十二經(jīng)脈理論的構(gòu)建,明顯是在“人與天地相應”思想指導下完成的,這在當時無疑是很先進的,在地球村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和民族還在崇拜鬼神,巫醫(yī)當?shù)赖臅r代,我們的祖先已經(jīng)探索人和自然的關系了。比如在《靈樞·邪客》中寫道:“黃帝問于伯高曰:愿聞人之肢節(jié)以應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地有十二經(jīng)水,人有十二經(jīng)脈。”類似論述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還有多處。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經(jīng)脈的構(gòu)建明顯是對應當時最著名的十二條河流。根據(jù)“天人合一”的理論,人秉天而行,天為人立法。正如《淮南子·天文訓》所說:“天有四時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節(jié)。”所以說在《靈樞·經(jīng)脈》篇將經(jīng)脈數(shù)定為十二,主要是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的影響。其實,在十二經(jīng)脈理論之前還流行過“十一”這個數(shù)字,比如我們至今還在講五臟六腑而不是說六臟六腑。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及張家山簡書《脈書》所記載的經(jīng)脈數(shù)也都為十一條。《黃帝內(nèi)經(jīng)》中也有一些篇章比如《靈樞·本輸》所述經(jīng)脈為十一脈,即五條陰脈和六條陽脈。再比如經(jīng)脈本輸?shù)臄?shù)目,陰經(jīng)各有井、滎、輸、經(jīng)、合五穴,而陽經(jīng)于五輸外又另置一“原”穴而成六穴,原文見于《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薄疤炝匚濉钡母拍钤缭诖呵飼r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如《左傳·昭公元年》記載晉侯求醫(yī)于秦國的醫(yī)和之事,其中醫(yī)和論述道:“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fā)為五色,征為五聲?!薄秶Z·周語下》則概括為:“天六地五,數(shù)之常也。”《漢書·律歷志》則具體論述到:“天六地五,數(shù)之常也。天有六氣,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日,十一而天地之道畢,言終而復始也?!?/font>

    我們在了解經(jīng)脈理論構(gòu)建原理之后,對于理解《黃帝內(nèi)經(jīng)》原文中的相關內(nèi)容無疑會有莫大的幫助。關于經(jīng)脈與絡脈區(qū)別,在《靈樞·經(jīng)脈》篇中有清晰明確的論述:“雷公曰:何以知經(jīng)脈之與絡脈異也?黃帝曰:經(jīng)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庇纱丝梢姡凇饵S帝內(nèi)經(jīng)》時代,經(jīng)脈并不是一個神秘的概念,雖然“常不可見”,但“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而實際上,也不是所有的經(jīng)脈都看不見,比如足太陰脾脈過內(nèi)踝之上這一段就是可以看得到的:“經(jīng)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于內(nèi)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保ā鹅`樞·經(jīng)脈》)經(jīng)脈雖然在多數(shù)情況下看不見,但卻是可以摸得著的,中醫(yī)的“摸脈”摸的就是屬于肺脈的“氣口”脈,也叫“寸口”脈,之所以能從寸口脈來診斷全身疾病,其理論根據(jù)就是“肺朝百脈”。其實寸口脈中的“寸”從造字之始就特指寸口,“寸”字甲骨文中的本意就是指從腕橫紋到寸口脈這段距離,用作廣義度量衡的概念則是后來的引申義。

    再比如弦脈的“弦”字,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很多地方都有出現(xiàn),許多人常將其誤讀作“玄”。弦脈在教科書中一般解釋為:就如按到琴弦一樣,繃得較緊,端直而長,直起直落?!墩f文解字》釋曰:“弦,弓弦也,從弓,象絲軫之形?!睂嶋H上《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的“弦”一般指的是弓弩之弦,偶爾也有“如按琴瑟弦”的情況出現(xiàn),但那是極為特殊的危重癥候脈象。比如在《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有這樣的論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闭f明一般情況下的弦脈指的是觸摸普通弓弩之弦的感覺,其手感和緩而較粗,沒有“新張弓弦”那樣急勁。后世尚武之風已漸趨式微,自然弓弦不容易隨手觸摸到,也就只好“如按琴弦”了。比如唐代醫(yī)家楊上善在《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五臟脈診》中,注釋“平肝脈來,濡弱招招,如揭長竿,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睍r寫道:“肝之弦脈,獨如琴瑟調(diào)和之弦,不緩不急,猶如人高舉行桿之稍?!钡珜嶋H上,如果大家觸按一下琴弦后就會發(fā)覺,即便是琴瑟調(diào)和之弦,也是很緊的,“不緩不急”是從音色的效果角度來講的,所以調(diào)音師是從聲音上來判斷琴弦是否“不緩不急”,而不是從琴弦的松緊上來判斷。因為琴弦極細,所以像“如按琴弦”的脈象是極少見的。假如弦脈到了“如按琴瑟弦”的狀態(tài),那是很危險的,說明病人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比如在《素問·玉機真藏論》中有這樣的論述:“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笨梢娗傧遗c弓弩之弦的區(qū)別是很大的。弓弦比因為較粗,雖然拉弓矢的力量很大,但也可以用手指直接去拉緊弓弦,當然更為專業(yè)的方法是用扳指帶在大拇指上去扣弦,這樣在發(fā)箭時矢的穩(wěn)定性會比較好。一般情況下,弓在保存的時候,如果是在南方的話,因為濕度比較大,平時不用時會將弦從弓上取下來,以防弓發(fā)生變形,這種狀態(tài)叫做“馳”,這也是馳字的本來意義。在北方因為氣候比較干燥,弓不容易變形,所以平時弦可以放在弓上,將弦安在弓上的狀態(tài)叫做“張”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緊張。隨著時間的流逝,弓的強度還會逐漸發(fā)生變化,所以“新張弓弦”的強度會明顯的高于舊弓之弦。舊弓在使用前常需要校正,這叫做“校弓”也叫做“角弓”。比如西漢的賈誼在上呈給漢文帝的《治安策》中寫道:“陛下之與諸公,非親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歲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薄稘h書·賈誼傳》中也引用道:“非親角材而臣之”顏師古注:“角,校也。”一般在天氣干燥時弓的強度比較大,其射程會自然也就比較遠。比如曹丕的文章中就有這樣的句子:“勾芒司節(jié),和風扇物,弓燥手柔,草淺獸肥?!闭f明“弓燥”之時比較好用,也就是弓的張力比較大?!端貑枴ご萄础愤€有這樣的描述:“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在“張弓弩弦”這個詞里面,連續(xù)用了四個帶弓字旁的字,十分形象。用弓來形容疾病最為形象的比喻是“角弓反張”一詞,如在隋代巢元方等編撰的《諸病源候論·風角弓反張候》中寫道:“風邪傷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俛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諸陽經(jīng)故也?!蔽闹械摹敖枪磸垺敝傅氖潜臣〉膹娭毙辕d攣,使頭和下肢后彎而軀干向前成弓形的狀態(tài)。人體在正常狀態(tài)下,軀體應該是向前彎曲的,比如太極拳譜中要求習練太極拳者要“一身備五弓”,指的就是人體的四肢與軀干要像弓一樣有曲度,而不要完全伸直。關于“角弓反張”的本義,今人多不甚了解。實際上,“角弓反張”中“角弓”的本義指的是“校弓”。因為在“角弓”之前,必先卸下弓弦,也就是馳,弓在“馳”的狀態(tài)下,其彎曲方向與弦安在弓上“張”時的彎曲方向正好相反。我在沈陽故宮博物館就曾見過乾隆皇帝用過的弓箭,其中的弓就呈“馳”的狀態(tài)存放。比如《詩·小雅·角弓》中寫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昏姻,無胥遠矣?!斌U骍:應指紅色,朱熹解釋為弓調(diào)貌。翩:反貌。反:弓之為物,張之則內(nèi)來,弛之則外反。胥:相。“骍骍角弓,翩其反矣”的意思是說,在校弓的時候,要將弓反張過來,但這只是短暫的事,將弓校好之后,就要恢復其常態(tài)。在這里用校弓后的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來比喻兄弟之間要搞好關系,不要疏遠?!对姟旐灐ゃ枫骸敖枪溆p,束矢其搜,戎車孔博,徒御無斁?!庇p:彎曲貌,此作弛貌,一說弓緊張貌。搜,《辭源》注曰:象聲詞,疾速之聲,并舉“角弓其觩,束矢其搜”為例?!敖枪迸c“束矢”都是射箭之前的準備工作,“角弓”指的是校弓,“束矢”是將矢捆扎成束,正是因為準備工作做得好,弓矢用起來得心應手,所以在射箭時才能夠聽到箭矢的“嗖嗖”聲。我們今天有些朋友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藍,不僅缺少顏真卿等人視死如歸的豪氣,也缺乏陸游那種“挺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的功夫,更遑論漢唐時代的尚武精神??赡芤惠呑舆B弓箭都沒有摸過,只知道在故紙堆里用功夫,所以只能遵從前人朱熹望文生義的解釋:“角弓,以角飾弓也?!?/font>

    在《禮記·曲禮》有如下論述:“凡遺人弓者,張弓尚筋,弛弓尚角,右手執(zhí)簫,左手承弣,尊卑垂帨。若主人拜,則客還辟辟拜。主人自受,由客之左,接下承弣,鄉(xiāng)與客并,然后受。進劍者左首,進戈者前其鐏,后其刃,進矛戟者前其鐓,進幾杖者拂之。”古人在送東西方面是有說法的,下給上曰“獻”,上給下曰“賜”,平等之間曰“遺”。遺人弓,平等相送。對于這段話,目前一般的解釋是:弓是掛了弦的,就以弦向著對方,沒有掛弦就以弓角向著對方,右手執(zhí)末稍處,左手托中間把手處。身份地位相等則稍作俯躬狀就行了,受者若拜客就要避開,送杖或幾者必拂其塵。筆者認為這種解釋是值得商榷的,關于“筋”字,《說文》解釋說:“筋,肉之力也。從力,從肉,從竹?!薄敖恰弊殖斧F角外,古代也指量谷物時刮平斗斛的一種用具(大概這種量具最早是用獸角做成的,明清時期還流行用犀角做成的酒杯),引申為校正。比如在《禮記·月令》記載:“天子親往,后妃率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桶,正權(quán)概?!编嵭ⅲ骸巴?、角、正,皆謂平之也?!焙?,指的是弓的末端。弣,指的是弓把中部。其實,這里的“角”指的還是“角弓”,也就是校弓。“張弓尚筋”說的是如果你要是送朋友一張弓的話,一定要送筋力強勁的弓(這只有在上弦之后,也就是在“張”的狀態(tài)下才看得出來),在送人之前一定要將弓校好(必先卸下弓弦,也就是“馳”的狀態(tài)才能角弓),所以說“弛弓尚角”。這種語意我們從“進幾杖者拂之”這句話中也可找到旁證,那就是在將東西送人之前要將其收拾好,這是人之常情,對于手杖來講,一般不會有什么質(zhì)量問題,所以將其拂拭干凈就可以了,所以說“進幾杖者拂之”。對于弓來說情況就不同了,如果你將沒有校好的弓送人的話,不僅是很失禮的事,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對朋友造成傷害。比如他拿著這張弓去參加射箭比賽,會影響他的成績,甚至有可能會因此失掉爵位。如果去狩獵的話,假如射不準獵物的話,有可能會因此受到野獸的傷害甚至喪命。后果如此嚴重,所以在送人之前一定要校好弓,至于是否要拂拭干凈,對于弓來說不是最重要的。另外,如果將“弛弓尚角”解釋為沒有掛弦就以弓角向著對方的話,也于情理不通,試想誰會將一張不上弦的弓送人?另外,如果沒有掛弦的弓可以弓角向著對方的話,那末掛弦的弓為何就不能以弓角向著對方?大家如果親自操作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如果將弓弦向著對方,并且還要右手執(zhí)末稍處,左手托中間把手處的話,這種姿勢是很別扭的。如果一定要將弓弦向著對方的話,不如索性雙手握在弓背處比較順手。

    我們的一些中醫(yī)學者,不讀去好好研讀經(jīng)典,整天學外語或搞些所謂高精尖的科研,對許多話語的本意很少留意。比如我們每天掛在口上頭的“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這句話,其“正氣”的本意并非目前中醫(yī)理論中所指的正氣。其原文出自《素問·刺法論》:“黃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于腦,即不邪干,氣出于腦,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將入于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左行于東,化作林木,次想白氣自肺而出……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再比如“給力”這個詞兒,最近比流感傳播還快。我是典型的北方人,很留心北方的方言,在我將近五十年的人生里以前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詞。上網(wǎng)檢索一下“給力”答案如下:中國北方的土話,表示給勁、帶勁的意思?!敖o力”一詞最初的火熱源于日本搞笑動漫《西游記:旅程的終點》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師?!蔽蚁氪蟾胚@是“偽北方人”網(wǎng)友從電視中學到的,誤以為是北方方言。和“給力”相近的北京方言為“來勁兒”,比方在電視劇《潛伏》里面于則成就夸女主角射擊的姿勢很“來勁兒”。而“來勁兒”這個詞最早來源于解放前北京地區(qū)女性性工作者在工作時對男顧客的夸獎,解放后妓女被取締了,這個詞的原來用意也就逐漸消失了。變成了現(xiàn)在流行的“給力”一詞的含義,但我們從“給力”這個詞中隱約還是可以感覺到“來勁兒”的原始含義,因為性是人類的本能。比如“哇塞!”一詞,原本是是流行于臺灣的閩南話粗口,“哇”就是第一人稱代詞“我”,而“塞”則是一個表示性行為的動詞。我常聽到許多漂亮女孩兒甚至是女博士一口一個“哇塞!”,我又不便一個個去糾正,真是很無奈,這就是不格物的后果。

    武術(shù)研究方面也有類似問題,今年元旦香港導演徐小明在九龍尖沙咀的喜來登酒店中餐廳請筆者和友人聚會,吾一兄弟乃小明哥粉絲。小明哥也是很開心,高興之余談及武術(shù)和李小龍。小明說居然有人在研究李小龍在電影中打斗時的怪叫聲是氣功云云,令人噴飯!他和李小龍是“發(fā)小”,李小龍拍電影打斗時是在罵臟話,后期制作時當然要刪掉,無奈只好用怪叫聲來配音。我聽后也是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不知研究李小龍者看見此文做何感想。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凡人有時有些疏忽在所難免。比如我曾在《大成拳》一書中曾引用友人書中的資料,稱李小龍曾敗于王薌齋再傳弟子梁子鵬。后李建豪先生在《武林》2003年第11期中糾正了筆者這一說法,并講述了他所了解的真相。筆者綜合李建豪的文章及筆者多年來在武林中所聞將大體情況介紹如下。由于李小龍當時在街頭打斗的需要,曾想放棄對太極拳的修煉,因為太極是一門慢功夫。但遭到了父親李海泉的反對,因為李海泉知道李小龍的性子太烈,而通過練習太極拳,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克制,但在李小龍后來還是逐漸放棄了太極拳,他只得想辦法另辟途徑來彌補。李海泉此時想到了一位武林前輩梁子鵬(LIANG-ZI-PENG),梁先生是一位商人,并非網(wǎng)上普遍所說的是一位專業(yè)武師,于武學有相當高深的造詣,尤精于內(nèi)家拳法,青年時代見過當時絕大部分頂尖的中國功夫名家。他不僅精通太極拳與形意拳,還跟隨另一位宗師陳子正學過鷹爪拳,并隨吳翼翚先生研習過六合八法拳,最后拜在王薌齋弟子人稱“神拳”的尤彭熙先生門下學習意拳。李海泉認為以梁先生的博學多才與高超拳藝必能懾服李小龍,但事情并沒有李海泉想象的那么順利,因為梁先生對李小龍在街頭上打斗早有耳聞。但因為李海泉是香港藝壇名人,故在不好推脫下,只好答應僅讓李小龍來聽他的理論課,事實上也僅是收他做一個掛名弟子。另一種說法是李小龍不愿意放棄自己以前所學武技,因而梁先生未收他為弟子。我們可以推測,以李小龍的性格,他絕不會和一個武技不如自己的人長時間學拳的,其間和梁先生切磋試技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說李小龍曾敗于梁子鵬的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無論如何,梁先生深厚的武學修煉基礎與拳理還是深深打動了李小龍,并由此明了內(nèi)家功夫的真正技擊涵義。這段時間,李小龍從梁先生那里學到了許多有關中國功夫的內(nèi)家拳法與外家拳法的原理,當時他雖未把這些拳理用筆記錄下來,但卻將之深深地印于自己的腦海中,為后來自己在武學上的巨大成功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后來,李小龍在美國講授武學時,常常提到梁子鵬師父,可見梁先生武學思想對他影響之深。比如李小龍的武學思想“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與大成拳創(chuàng)始人王薌齋先生的"拳本無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無法不容”顯然有相通之處。李小龍之所以成功,是和他的格物精神分不開的,所謂格斗乃是特殊的格物,而研究李小龍怪叫聲者恰恰因缺乏格物精神而成為笑柄。實際上,小明兄不僅武功高強,而且針法也高于許多職業(yè)針灸醫(yī)師,常給受傷的武打演員針刺治療。一次他夫人因肩背痛而找許多針灸骨傷名醫(yī)治療無果,最后他自己幾次就針好了,他卻謙虛的說一定要和我好好學習針灸??梢姛o論武術(shù)也好針灸也好,光學書本上的知識是沒用的,一定要去實踐,也就是要格物。

    還有《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的“六不治”問題,最近網(wǎng)上爭論的紛紛揚揚,有人借此攻擊扁鵲乃至中醫(yī)。說什么連“衣食不能適”都不給治,這叫什么醫(yī)德?其實,這是以小人心理揣度君子之腹。不過我們的許多中醫(yī)學者因為不熟悉《黃帝內(nèi)經(jīng)》,不去好好格物,好像也自覺理屈詞窮,只好推出《素問·五藏別論》中的“拘于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于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眮硖氯?,甚至認為這六種情況不給患者治療是應該的,真是豈有此理!難道一個“輕身重財”、“信巫不信醫(yī)”或“陰陽并,臟氣不定”的人患了疾病我們就不去救治嗎?“不可與言至德”和“不可與言至巧”并沒有說不給治,當然了“病不許治者”自然就沒法治療了,比如像齊桓侯。實際上,爭論的雙方都沒有真正理解“六不治”的本意。首先,這段話是太史公的總結(jié)之語而非扁鵲所言:“使圣人預知微,能使良醫(y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y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于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并,臟氣不定,四不治也;形贏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y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闭堊⒁狻澳苁沽坚t(yī)得蚤從事”一語,扁鵲會稱自己是良醫(yī)嗎?這顯然是司馬遷的議論。其次,“不治”并非不給治療,而是不好治或難治的意思。如果連“衣食不能適”都不給治的話,那扁鵲為何連虢太子幾乎“暴蹶而死”的危證都主動要求治療?甚至在中庶子挖苦諷刺的情況下還苦口婆心的耐心解釋,因為他不忍心看到虢太子死去。如果連“驕恣不論于理”都不給治的話,他為何多次要給“驕恣不論于理”的齊桓侯治療,不僅在齊桓侯“有疾在腠理”情況下要給他治療,就連“有疾在血脈”和“有疾在腸胃間”的情況下,扁鵲還是要堅持給他治療,可謂仁至義盡。直到最后疾病倒了“在骨髓”的情況下,在根本無法醫(yī)治且有生命危險時才不得不離去。因為“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痹俨蛔呔鸵粴㈩^了。在中醫(yī)經(jīng)典中,“治”或“不治”一類的詞,出現(xiàn)的頻率是很高的。僅《黃帝內(nèi)經(jīng)》中“不治”或“死不治”就有67處,但其意思基本上都不是“不給治”。比如《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這里的“治”是首先的意思,“不治”是其次的意思,當然“不治”也可理解為“難治”或“不好治”。就連《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死不治”的意思也不是不給治療,而是不好治或無法治療之意,比如《素問·陰陽別論》指出:“諸真臟脈見者,皆死不治也?!逼鋵崱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原文說的十分明白:“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這“六不治”的六種情況都屬于“重難治”的范圍,難道“重難治”和不給治療是一回事嗎?

    我們目前針灸界不去好好研究《黃帝內(nèi)經(jīng)》針法,要么天天冥思苦想虛無飄渺的“經(jīng)絡”而不是去研究經(jīng)脈和絡脈,要么天天研究明清時代的所謂的毫針補瀉,孰不知《黃帝內(nèi)經(jīng)》里首先是通過選擇九針針具達到補瀉目的的,其中鍉針為補法,毫針偏于補法,其余針具多為瀉法?!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除特殊說明外,用的可能是九針中的任何一種針具而不一定是毫針,如果用毫針的話則會特殊說明,比如在《靈樞·逆順肥瘦》中論述道:“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刺此者以豪(毫)針?!贝送?,我們目前針灸治療動輒留針半小時,卻不研究為何要留針,這也是因為缺乏格物精神。近年來筆者在從學于前輩經(jīng)驗的基礎上,認真考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針法及其他古代針法,并結(jié)合自己一直潛心修煉的大成拳內(nèi)功,嘗試將其與針刺手法相結(jié)合,終于悟出了“精神內(nèi)守,神光內(nèi)瑩,意在針先,以意領氣,手隨心轉(zhuǎn),法從手出,運氣于指,氣至病所。”的針刺心法,也就是我所倡導的“內(nèi)功針刺”理論。我臨床上采用內(nèi)功快針針法,每個病的治療只需3~5分鐘,但療效卻遠遠高于以前的留針針法。山東梁山泰康醫(yī)院院長李若現(xiàn)是西醫(yī)外科出身,原來只是我的拳學弟子,根本不信中醫(yī),現(xiàn)在不僅武功高強,內(nèi)功針刺水平也很高,治好了許多疑難雜癥,經(jīng)常和我交流心得。我的另一位弟子王鼎隨我學習內(nèi)功針刺三年多,去年暑假回家治愈了好幾例鄰里親友的疑難病癥。而我的澳大利亞籍弟子DanielRichardson為了和我學習內(nèi)功針刺,專門來北京留學,只是因為我曾給他用內(nèi)功針刺治療一次頸椎病。此外,不僅學習針灸習武要有格物致知的態(tài)度,學中醫(yī)內(nèi)科乃至于收藏更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目前中藥湯劑療效不盡如人意就和藥物的質(zhì)量下降有直接關系,比如現(xiàn)在的安宮牛黃丸里面缺了犀角,所以急救時不可能有理想療效。我近年來一直注意明清亞洲犀角器物的收藏,半年前我家里的一位老人因誤服藥物而深度昏迷,我用針刺后出現(xiàn)躁動,但仍精神恍惚。情急之中我將隨身放在鑰匙串上的犀角珠磨下很小一部分使其服下,十幾分鐘后老人即下地行走,一個小時后走出醫(yī)院回家,次日早晨正常遛狗,至今無任何不適,犀角開竅作用之好匪夷所思,我想古人的“心有靈犀一點通”或許與其開竅作用有一定關系。因為有了這種格物精神,近年來我和一位老師兄刻苦研究站樁和實戰(zhàn)推手,經(jīng)常與同道切磋技藝。此外我經(jīng)十余年的研究和實踐,已收藏到戰(zhàn)國錯金銘文青銅寶劍數(shù)把及青銅針兩枚,還有一把錯銀銘文青銅鈹,為研究中醫(yī)古代九針之一的鈹針形狀提供了參照物。此外,還收藏有百余件紅山古玉、新石器時代石器(包括箭簇和砭石)和骨針、七孔骨笛等,其中一件紅山玉龍高達80多厘米,可謂天下第一龍。同時還藏有戰(zhàn)國及漢代墨書竹簡木簡兩千余枚,不僅文字優(yōu)美,同時也為研究戰(zhàn)國及漢代社會科技文化等提供了原始文字材料,有待古文字學者綴合研究。

 

                ——摘自胥榮東正在籌寫的《黃帝內(nèi)經(jīng)針法探秘》書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