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練習(xí)
李某,男,63歲。
患者去年10月患咳嗽,吐痰,咽痛,服桑杏湯加減、川貝等咳嗽不減,反又加上喘。
癥見:咳嗽有痰,痰色黃白,量多。心煩胸滿,背部惡寒,口干思飲,但飲水后胃脘不適,舌尖紅,苔黃膩,脈弦滑細(xì)。
處方:__湯。
上藥服三劑,心煩胸滿、咯黃痰皆減緩,舌苔白微膩。再以上方加減繼服六劑。
服藥后背惡寒已,吐痰減少,己不見黃痰,再以上方加減繼服12劑痊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半夏厚樸湯加味
注: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yī)案
黃某,女,38歲,病案號67951。初診日期1966年2月12曰。
一周來咳嗽,吐白痰,咽癢胸悶,口干不欲飲,兩脅脹,已服湯藥數(shù)劑而不效,苔白厚膩,脈滑細(xì)。
此證屬痰飲上犯,肺失宣降,治以溫化降逆,與半夏厚樸湯加減:半夏四錢,厚樸三錢,茯苓四錢,蘇子三錢,橘皮五錢,杏仁三錢,桔梗三錢,生姜三錢。
結(jié)果:上藥服二劑,咳即止。(胡希恕醫(yī)案)
按語:
半夏厚樸湯原是《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論》治療“婦人咽中如有炙臠”癥。胡老認(rèn)為,本方是小半夏加茯苓湯更加厚樸、蘇葉而成,用于痰飲氣結(jié)所致的胸滿、咽堵、咳逆,為溫化痰飲、降逆理氣之方。
此患者是痰飲引起的咳嗽,故服之方藥對證,很快見效。方中蘇葉,胡老常用蘇子。如表證明顯者,可同時加蘇葉,或據(jù)證合用桂枝湯或麻黃湯;如熱象明顯者,可加生石膏,如久咳寒飲明顯,而表證不明顯者,可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湯。
學(xué)習(xí)經(jīng)典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
各家論述
《醫(yī)宗金鑒》:此病得于七情郁氣,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樸、生姜辛以散結(jié),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飲行涎,紫蘇芳香,以宣通郁氣,俾氣舒涎去,病自愈矣。
《金匱方歌括》:方中半夏降逆氣,厚樸解結(jié)氣,茯苓消痰;尤妙以生姜通神明,助正祛邪;以紫蘇之辛香,散其郁氣。郁散氣行,而凝結(jié)焉有不化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