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杯h(huán)境中的潮濕固然可怕,存在體內(nèi)的“濕”也不可小覷。如果你經(jīng)常覺得胃口欠佳、整天想打瞌睡、皮膚起疹子,可能是體內(nèi)的濕在作怪。數(shù)千年前中醫(yī)就提到氣候環(huán)境變化對身體產(chǎn)生的影響,其中“濕”被視為引發(fā)及惡化疾病的關(guān)鍵。因此,除濕也已漸漸成為現(xiàn)代養(yǎng)生的一種趨勢和當務(wù)之急的要事。哪些中藥具有除濕的效果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良心整理的哦!
茯苓茯苓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利而不猛。藥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藥。蒼術(shù)
芳香能化濕,味苦也能化濕,故祛濕力較強,濕濁去而脾運健,故有健脾作用。適用于脾為濕困、運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悶嘔惡、腹痛泄瀉、舌苔白膩等,常與厚樸、陳皮等同用。
白術(shù)白術(shù)具有補脾益胃、燥濕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白術(shù)能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瀉等癥狀,黃疸、容易出汗、水腫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濕之好材料。中醫(yī)認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經(jīng)、胃經(jīng)、小腸經(jīng),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常用于治療一些熱病,如肺熱所致煩渴、咳嗽,胃熱所致的嘔吐等;也治療一些血癥,如吐血、尿血等;同時,可治療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等。
薏米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在濕氣較重的季節(jié)或地區(qū),可用薏米煮湯喝。因薏米性微寒、偏涼,所以平時怕冷的陽虛體質(zhì)者不宜長期服用。荷葉
荷葉味苦,性平,無毒。歸肝、脾、胃經(jīng)??汕鍩峤馐睿l(fā)清陽,涼血止血。主治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等。可用來煎湯,泡茶,煮粥、飯等。本品升散消耗,虛者慎用。
藿香唇形科草本植物廣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份,又稱土藿香、大藿香,屬中藥里的化濕藥。主要功效是化濕醒脾,辟穢和中,解暑,發(fā)表。主治夏令暑濕感冒、頭痛如裹、惡寒發(fā)熱、胸脘痞悶、嘔吐泄瀉、妊娠嘔吐等。用于濕阻中焦、脘悶納差者,多和其他化濕藥以及行氣藥合用,用于外感風(fēng)寒兼有濕阻中焦的癥候,常配伍紫蘇、陳皮等同用。本品性溫,若為嘔吐酸腐、渴喜冷飲、大便秘結(jié)等屬陽明胃熱或陰虛的人群不宜服用;本品含揮發(fā)油成分,入煎劑不宜久煎。西瓜翠衣
夏季人們常吃西瓜,將吃完后的西瓜用刀削去最外面綠色的皮和里面殘留的果肉所得的部分就是西瓜翠衣,,在中藥里屬于利水滲濕藥,具有清熱解暑,止渴,通利小便等功效。主治暑熱煩渴,小便短少,水腫,口舌生瘡等。一般將新鮮的西瓜翠衣曬干后煎水服用,或燒成灰外用治療口瘡。因該藥藥性涼,若平素大便稀溏、四肢不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等屬于脾胃虛寒的人群應(yīng)慎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