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歷時半年,完成了從外白渡橋到北新涇大橋的蘇州河市區(qū)28座橋的拍攝,并附帶河畔10個河畔景點 共計拍攝毛片5000張。 這些橋承載上海歷史。
蘇州河,舊稱吳淞江。蘇州河是黃浦江最大的支流,它源于江蘇太湖,向東經(jīng)江蘇省吳江市、吳縣、昆山市和上海市境內的青浦、嘉定、普陀、長寧、靜安、閘北、虹口、黃浦等區(qū)縣,全長125.2公里。蘇州河在上海市境內有53.1公里,一般把真北路橋(北新涇大橋)上游的稱為吳淞江;真北路橋下游(直到外白渡橋后流入黃浦江)稱為蘇州河。 蘇州河古時曾名金澤、松陵江、笠澤、松江,其入海處稱“滬瀆”。
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華亭府為松江府后,始稱吳淞江。上海開埠后,英國人認其可上通蘇州,因名蘇州河。
在上海開埠之前,蘇州河(吳淞江)是一條沒有橋的河。蘇州河南岸和北岸形成繁華蕭寂的對照。那時,兩岸的人們舟楫往來,河道邊眾多的渡口便是印證。
1735年雍正年間,蘇州河有了最早的“橋”,但是是座浮橋。位置就在今天的新閘路橋。
19世紀中后期,蘇州河上掀起了第一波造橋運動。當年,南岸租界人滿為患,城市急切地需要拓展更大的發(fā)展空間,迫切需要在蘇州河上架設橋梁。
有個叫韋爾斯的英國人,聯(lián)絡了英商寶順洋行大班韋勃、兆豐洋行大班霍格等12個股董,發(fā)起組織“蘇州河橋梁建筑公司”,耗資1.2萬銀元,于1856年在蘇州河與黃浦江交匯處,建成了一座橫跨蘇州河的木橋,取名為“韋爾斯橋”,橋長450英尺,寬23英尺,橋中間設有一座吊橋,遇有大船過往時,須拉起活板。這時的韋爾斯橋還叫白渡橋,因為凡是過橋的中國人均要留下過橋稅。
1873年由工部局出面,又在附近建了一座木橋。因橋在外灘公園旁,故定名為“公園橋”,俗稱外擺渡橋,因為中國人過橋不再交錢,又稱“白渡橋”。 1907年,外白渡橋改建成今天的下承式鋼桁梁結構橋。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河南路橋、福建路橋、浙江路橋……陸續(xù)建設,將北岸和南岸連成一體,上海城市由此拓展,蘇州河也演變?yōu)槌鞘袃群印?/div>
從北新涇至黃浦江,蘇州河現(xiàn)存28座橋,北新涇以西吳淞江有11座橋。
東段 從外白渡橋到西藏路橋,大都已是百年身,始建于上世紀初。乍浦路橋、四川路橋、河南路橋、西藏路橋,四座典型的歐式風情,與兩岸建筑風格十分協(xié)調。
中段 從烏鎮(zhèn)路橋至長壽路橋,大多是近些年新改建的橋梁。計有烏鎮(zhèn)路橋、新閘路橋、成都路橋、恒豐路橋、普濟路橋、長壽路橋等6座橋梁,橋梁強調交通功能,橋體外部線條簡潔明快。
西段 從昌化路橋至中山路橋,大多為新中國成立后數(shù)十年里所建。昌化路橋、江寧路橋、西康路橋、寶成路橋、武寧路橋、曹楊路橋、校園橋、凱旋路橋、中山路橋,4強家角橋.,古北路橋.,蘆定路橋,真北路橋.,共有13座橋。
從1856年在蘇州河第一座正式橋梁至今已經(jīng)過去了160年了,蘇州河上大大小小新新舊舊的28座橋見證了上海城市的發(fā)展,為上海的興盛起到了不能替代的作用。幾乎每座橋梁都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每座橋梁都是一座社會和人文博物館。
三 古北路橋
南跨長寧區(qū)長寧路直通古北路天山支路口,北穿過普陀區(qū)長風生態(tài)園1、2號地塊之間和光復西路宜通大渡河路。這里是蘇州河“十八灣”的第九灣,地段名稱周家橋。因以前此處有條蘇州河支流李涇上的橋名周家橋而得名。
過去這一帶行人過蘇州河交通主要依靠強家角輪渡。上世紀80年代為了解決距強家角渡口較遠的行人交通不便的問題,在現(xiàn)古北路橋橋址的古北路和北岸的橫馬路光復西路之間建了一條鋼筋混凝土可推行自行車的人行橋,定名大渡河路橋。橋長44米,標髙7.9米,橋寬4.7米。
本世紀初上海已經(jīng)建成內環(huán)髙架路、外環(huán)高架路及規(guī)劃興建中環(huán)高架路骨干道路。這些骨干道路進出上海與江浙等地的車輛日益增長,為了使這些車輛在上海進得來出得去,在骨干道路之間建設幾條次干道路是交通發(fā)展的廹切需要。為此市有關部門決定在真北路橋的東和西兩則新建或改建幾條次干道。大渡河橋改建為人車兩用橋。
2007年4月一條橫跨長寧區(qū)和普陀區(qū)全長735米主橋70米一跨過河4車道2條非機動車道兩旁有較寬人行道的嶄新橋梁提前3個月竣工通車。正式定名為古北路橋。
四 強家角橋
南通長寧區(qū)萬航渡路北通普陀區(qū)光復西路的人行橋。
蘇州河流經(jīng)周家渡(現(xiàn)古北路橋)成S形到強家角橋,南岸西側過去是強家角村。同時南岸的萬航渡路在此南折與長寧路相接,這一地塊就成近似三角形狀,所以又稱三角場。這二個地名沿用至今。北岸至華東師范大學一帶的地名至今還稱“渡口”?,F(xiàn)在居委會名稱就叫渡口居民委員會。
強家角橋是由小木船渡口演變而來的。早在清道光七年(1827年)南岸強家角村富裕人士為了便于開墾開發(fā)蘇州北岸相對比較低價的土地,捐資建造強家角渡口,設施相當簡陋,兩岸設木質牽引大轉盤,人力用繩索牽引拉動木船過河。雖很落后又影響過往船只安全通行,但比原用小船駁運方便了些。
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上海淪陷,人工拉船渡口就從此停運8年??谷諔?zhàn)爭勝利后,改為燃煤小火輪渡船。建國后強家角輪渡逐步納入市輪渡公司統(tǒng)一管理。1962年改造為鐵殼電動輪渡船。
1997年12月16日市有關部門投資375萬元建設的強家角人行橋建成通行,強家角渡從此撤銷。成為蘇州河上原7個輪渡中最后一個撤消而載入上海城市歷史。
五 中山路橋(內環(huán)高架路橋)
中山路橋是一橋歷史悠久,而內環(huán)高架路橋則相對比較年輕。但兩者關系十分特殊,內環(huán)高架路環(huán)著中山東、南、西、北路的上空建設,它與內環(huán)高架二條路是共同跨越蘇州河。 現(xiàn)在是中山路3號橋東和西二橋中間夾著內環(huán)高架路橋再加上東西兩側管道線橋架是“五龍”過蘇州河的壯觀場面。
1927年上海特別市政府決定環(huán)租界的半周建設南起龍華路,北達交通路的中山路,1930年竣工,長13公里,寬27米,車行道7.5米,全部煤渣路面。其中過蘇州河的橋,從北算起是第三座轎,所以定名為中山路3號橋。
1937年“八一三”事變時,中山路3號撟被日軍炸毀。上海淪陷后,日偽當局又在原址修建了一座軍用橋。隨后又在西側另建了一座人行橋,形成平行雙橋。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由于兩橋都已損壞嚴重,1946年進行了大修和加固。並將黃浦灘路、南黃浦灘和里馬路改名為中山一路和中山南路。從此中山環(huán)路的格局初步形成。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為了防止解放軍利用中山路3號撟順利進入市區(qū),對中山路3號撟進行狂轟濫炸,使東西兩橋的橋面全部被毀,並將東橋的3橋孔、西橋的4橋孔炸毀。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和軍管會即組織解放軍部隊、地方施工力量對中山路3號撟全力搶修,重建橋墩、重配大梁、重鋪橋面。1958年起拆除老橋,重建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橋。1960年建成。
1994年10月內環(huán)竣工通車。內環(huán)高架路過蘇州河的同時,結合對中山路3號橋東西兩橋及過河管道架進行徹底改建。從而形成“三橋並行”“五龍過河”的格局。
七 華政(校園)橋
位于區(qū)內蘇州河中部,蘇州河經(jīng)曹楊路橋之后就進入盤形大轉彎,這一地段就稱為盤灣。華東政法學院內跨蘇州河的專用橋梁。原圣約翰大學為連接蘇州河兩岸的校園,便于師生往來,于民國23年建成木橋一座。榮德生曾為之捐款。木橋幾經(jīng)修繕,保留到華東政法學院建立后。
1967年木橋破損不堪,影響通行安全,才不得不拆除。兩岸人員往來要繞道鐵路橋(現(xiàn)為凱旋路橋)通行。由于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無人來顧及校園橋的事。
新橋建于1980年8月,鋼筋混凝土單懸臂雙面拱梁結構,長44.6米,寬4.3米。西南堍有引橋,東北側建有簡易鐵板踏步,僅供人行往來。
2009年經(jīng)上海海事局批準改名華政橋。是華東政法大學聯(lián)系南北校區(qū)的專用橋。也是長寧區(qū)萬航渡路經(jīng)華東政法大學及華政法到普陀區(qū)光復西路的人行橋。
八 江蘇路橋
南與長寧區(qū)江蘇北路相接,北與普陀區(qū)曹楊路相通。南引橋跨過萬航渡路;北引橋跨過光復西路。
早在清代晚期此處就設有木擺渡船的渡口,名曹家渡,此名相傳至今。1928年在原達豐紡織印染廠、崇信紗廠企業(yè)家楊杏堤先生等發(fā)起并捐款下,在此處建了一座木橋。因橋南西側有座道觀三官堂,故木橋名三官堂橋。又因橋南東側為曹家渡渡口,所以又稱曹家渡 橋。
1937年,八一三事變中該橋被日軍炸毀,隨后修復。1949年3月,橋西側另建一座木樁木面5孔臨時木橋,稱“曹家渡西橋”,原橋遂稱“東橋”。
新中國成立后,曹家渡東、西木橋多次被加固修理。1950年,東橋改為人行橋。當時蘇州河上自外白渡橋至中山路三號橋的18座橋梁中,以曹家渡西橋為最低,梁底標高5.75米。船只由東向西,往往過了東橋,過不了西橋。1957年,市政工人修理西橋,將中孔標高提升20厘米。1976年,在東橋址興建鋼筋混凝土結構永久性大型橋梁,1980年竣工通車。1985年進行過大修,重建鋼筋混凝土欄桿及平鋼板伸縮縫,更換并鋪砌人行道石板,以確保行人及車輛行駛安全。
九 武寧路橋
南至長壽路北至光新路。
解放前此處與現(xiàn)在的寶成橋一起統(tǒng)稱談家渡。這里稱西談家渡,寶成橋那里稱東談家渡。
1955年市有關部門考慮到普陀區(qū)蘇州河兩岸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外省市車輛由中山西路進入上海市區(qū)的需要,開始建設武寧路(從中山西路到長壽路)及武寧路橋,于1956年6月武寧路和武寧路橋同時建成通車。
1967年結合武寧路的南北延伸,對武寧路橋進行改建,橋面拓寬至25米。
2000午拓寬武寧路,使之成為貫通南北的交通干道。與之同時改建武寧路橋為三跨鋼結構箱形截面連續(xù)梁。橋面寬達39米。設6快2慢和雙向人行道。通行能力大為提高。但橋面裝飾和照明都是實用型。
2008年普陀區(qū)人民政府為了迎接世博會在上海召開,決定對武寧路橋從長壽路到東新路長960米的橋面和引橋全面進行重新裝飾。借鑒法國塞納河亞歷山大三世橋式樣,將武寧路橋改裝為歐化橋?,F(xiàn)在的武寧路橋是蘇州河上最具個性化的觀賞性景觀橋。
十 寶成橋
寶成橋南與普陀區(qū)葉家宅路相連,北與普陀區(qū)橫向通行的光復西路相接的人行橋。
最早此處是小木船渡口,名談家渡。1931年,由蘇州河北岸的崇信紗廠楊杏堤等人捐資建造,為五孔木質行人橋,因橋南岸接寶成弄(今葉家宅路),故得名“寶成橋”,主要供工人上下班用。
1937年八一三戰(zhàn)火中被日軍炸毀,1938年修復。以崇信紗廠和東華紗廠首字命名為“崇東橋”。橋址在原談家渡口,故又名談家渡木橋。上海解放后,有3000多名職工的崇信紗廠等于1954年就成為上海首批公私合營企業(yè)。木橋由市政工程部門進行修繕。
1971年,市有關部門決定拆除木橋,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樁基,成為蘇州河上唯一的一座雙曲拱梁人行橋。該橋長45米,寬5.1米。
十二 西康路橋
西康路橋南接普陀區(qū)西康路,北通橫向通行的普陀區(qū)光復西路的人行橋。
蘇州河流經(jīng)西康路橋處有一個河灣名清水灣。南岸有塊凸出的土地稱半島,那里有一個小木船擺渡口,名為小沙渡。
早在清光緒十五年(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就擴展到小沙渡灣南岸一帶。190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筑路命名小沙渡路,1943年汪偽政府改名西康路。有了道路又有蘇州河岸線,當時貨物運輸主要依靠水路,所以許多中外企業(yè)到小沙渡南北開設工廠,南岸有中國第一個電風扇廠華生電扇廠、江蘇藥水廠及印染廠,北岸有1914年6月建造的福新第三靣粉廠等。一個農(nóng)田村落很快成為工業(yè)集中地塊。因此小沙渡一帶是中國工人階級誕生的搖籃之一。
上海解放后小沙渡一帶蘇州河兩岸成為滬西工業(yè)區(qū)重要組成部分。解決兩岸交通問題越來越顯得重要。為此有關部門于1981年決定撤銷渡口,建了鋼筋混凝土橋,命名西康路橋。為人行橋,自行車上下須推行。在當時機動車輛很少,鎮(zhèn)坪路橋尚未開建的情況下,西康路橋對于構通南北交通、推動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只能人行的西康路橋就遠遠不能適應客觀需要。但是由于地理條件限制,西康路橋很難在功能上有大的拓展。為此市有關部門決定于2007年在西康路橋西的常德路與鎮(zhèn)坪路間建造有4條機動車道的鎮(zhèn)坪路橋。
十三 江寧路橋
蘇州河在昌化路橋上溯繞過指姆型的清水灣到達江寧路段。
江寧路原名戈登路。以前與北岸以擺渡船來溝通南北人員往來。1922年當時的北洋政府籌集資金在江寧路對岸建造我國第一個中央造幣廠。造幣廠的建成對以后建橋是有力的推動力,但又建在對岸江寧路正面,為以后建設大型橋梁設置了難題。上海工務局于1929年在江寧(戈登)路與造幣廠之間建造一座5孔木橋。命名造幣廠橋。俗稱洋鈿(銀元)橋。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造幣廠橋早已破損不堪,為此停止使用。在北岸橋西首約20公尺處重新建造一座木質排架簡支梁橋。長50.62米,寬5.49米。並改名為江寧路橋。
1968年文革期間,拆除木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南仍為通江寧路,橋北則跨過光復西路和上海造幣廠與光新路接通,橋長321米,其中主橋為68米。橋寬19米。其中車行道14米,人行道各寬2.5米。
江寧路橋雖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但畢竟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產(chǎn)物,先天不足。
2011年12月2日起對江寧路橋進行封閉,實施拆除重建。2013年3月完成。
十四 昌化路橋
蘇州河河從長壽路橋上溯就進入普陀區(qū)境內。此段有9道灣的14公里河道和21公里岸線,還有18個小島和半島。
長壽路橋東岸引橋下橫馬路就是昌化路了,但水路則要繞過一個大三角“朱家灣”約2公里多才能到達昌化路莫干山路橋口的昌化路橋。河道兩岸過去有許多著名的紡織、面粉、杋械等工廠。解放前昌化路原名歸化路。在蘇州河河口與對岸潘家灣之間設了一個木船擺渡的渡口名談家渡,作為交通工具。
上海解放初期,建了一座寬約4米長50米的7孔木橋,名歸化路橋,以解燃眉之急。
由于“歸化”二字有對少數(shù)民族不敬之詞,1957年隨同原迪化路改名烏魯木齊一起,歸化路改名為昌化路,橋名也改為昌化路橋。昌化路橋兩岸的許多工廠都是國計民生重要企業(yè),都謀求有更大發(fā)展。對交通運輸也提出了更髙要求。加之蘇州河水上運輸日益繁忙。這座木橋不僅年久失候,而且跨度小、凈空低。多次發(fā)生航行船只撞橋事故。為避免發(fā)生重大事件。市有關部門決定拆除重建,交通疏散到鄰近的江寧路橋通行。
1974年3月建成橋長48.98米,寬13。7米鋼筋混凝土中承式肋拱橋。車行道8.6米,兩側人行道各為1.5米。
上世紀90年代上海經(jīng)濟和社會建設進入快速發(fā)展期,有關部門決定拆除狹窄的老橋重建新橋。 于2001年9月建成通車。橋雖未加長,然加寬到24米,寬度增加了75%。而且采用防銹蝕強度髙的新型材料,并在燈光、裝飾等方面加以美化。
十九 新閘橋
新閘橋橋名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有新閘二字而無“路”字。
1735年清政府在此建了一座石水閘。由于福建路水閘建在前,逐稱老閘,此閘就稱為新閘。以后效法老閘,在石閘上鋪設抽板浮橋,以便行人在無船只通行時行走。
清同治元年即1862年巡撫李鴻章主持改建三孔吊橋新閘,中間那孔木板橋面系有鐵鏈,兩岸設有盤車,有大船來即用盤車將橋板吊起。
清光緒二十三年即1897年商董徐鴻逵等募集資金改建石磴木橋。
宣統(tǒng)二年即1910年,由于老橋不能適應日益增多的行人尤其人力車輛的通行,由閘北巡警總局提出申請經(jīng)費改建新型木橋。由于辛亥革命興起,巡警總局長姚繼之挾卷建橋款白銀32000兩潛逃,被迫停工。拖延到1915年才復工,民國五年即1916年建成上部為穿過式鋼桁架拱形梁架,下部為木樁基重力式平臺,長60.35米寬6.1米,載重量為3噸的新閘橋。
1927年該橋進行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大修。
鑒于新閘路年久失修已成危橋,1999年11月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對新閘橋進行重建,拆除老橋,改建貧成長70米寬16.5米水中不設墩53米鋼梁直跨對岸,為非機動車人行橋。
二十 烏鎮(zhèn)路橋
烏鎮(zhèn)路橋連接閘北烏鎮(zhèn)路和黃浦新閘路。
最早建烏鎮(zhèn)路橋是1929年建的6孔木橋。在抗日戰(zhàn)爭中毀于戰(zhàn)火。1948年重建為新型大木橋,橋長60.35米,寬9.4米。1985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但仍只能通行人和非機動車。
1997年1月因橋發(fā)生安全問題而拆除。1998年11月起重建,于1999年5月建成長60.35米,寬9.4米鋼筋混凝土簡支架一橋梁。
由于橋南通向新閘路并非直通而是橫通新閘路,橋堍又隔著南蘇州路,引橋坡度問題難以解決。重建后的烏鎮(zhèn)路橋只能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機動車輛仍然不能通行。2009年5月起有關部門對該橋進行整體綜合改造工程,拓寬北向直通的烏鎮(zhèn)路,南岸截斷了南蘇州路,有效地解決引橋坡度問題。這項得大于失的綜合改造工程完成后烏鎮(zhèn)路橋能承載20噸機動車輛通行
二十一 西藏路橋
西藏路橋原名泥城橋,又名自來火廠橋,與浙江路橋一樣歷史上有過不雅的名稱:新垃圾橋。過去公共租界地區(qū)的路名、橋名都是外文外語,上海人搞不清楚,就以這一地段原有地名或特點起了一些通俗易懂的名稱, 現(xiàn)在的乍浦路橋稱二擺渡橋,四川路橋稱郵政局橋,河南路橋稱天妃宮橋,山西路橋稱盆湯弄橋,福建路橋稱老閘橋,而浙江路至西藏路那段蘇州河岸線,是租界集中的垃圾堆場和垃圾外運碼頭。浙江路橋先建鋼筋混凝土橋先得垃圾橋之名,西藏路橋后建就稱新垃圾橋,浙江路橋也改稱為老垃圾橋了。
最旱在此處建木橋是清代咸豐三年即1853年。1899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將當時蘇州河的支流泥城浜填平筑路有了泥城路即今天的西藏中路, 并在泥城路上建了一座長47.7米,寬9.14米木橋。
1922年工部局對此橋大改造。拆除木橋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橋,因橋南堍有英商煤氣公司,當時上海人把煤氣稱作自來火,故而橋名就叫自來火丆橋。
1942年此橋進行加固拓寬,形成長68.28米,寬18.2米,最大承載重號稱百噸的干線橋梁。
結合西藏中路至人民公園段綜合改造,從2003年起拆去具有61年歷史永的老西藏路橋,重建一座長100米,寬40米雙向6車道現(xiàn)代化橋梁。新橋的裝飾也較到位。既保持其原有風格又含現(xiàn)代化元素,提高了橋的使用功能。
西藏路橋有著特有的歷史功勛。1937年7月日本發(fā)動了全面的侵華戰(zhàn)爭。同年10日26日國民革命軍第三戰(zhàn)區(qū)88師524團中校謝晉元為了掩護凇滬會戰(zhàn)失敗的88師從上海西撤,率領400余名士兵據(jù)守四行倉庫,同日軍作了殊死戰(zhàn)斗。十余名士兵戰(zhàn)死,三十余名士兵負傷。斃敵200余,傷敵無數(shù)。 為了紀念謝晉元,將原滿洲路改為晉元路,將原陜北中學改名晉元中學。1983年4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虹橋萬國公墓重建謝晉元墓。
二十二 浙江路橋
浙江路橋歷史上有過不雅的名稱:垃圾橋和老垃圾橋。 它僅比外白渡橋遲一年建造的鋼結構橋梁,使用至今有超百年歷史:而且其外型酷似外白渡橋,只是狹窄些而已。所以稱它為垃圾橋,是因為橋建在蘇州河南岸垃圾碼頭鄰近。后來建了現(xiàn)在的西藏路橋,俗稱新垃圾橋,浙江路橋也就稱為老垃圾橋了。
最旱在此處建橋是清光緒六年即1880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建了一座步行木橋。1887年木橋有毀損又因太狹窄不適應需要,遂拆除舊橋,改建一座寬5.19米石礅木橋。
1906年11月起工部局對此橋大改造。拆除木橋改建成魚腹式簡支梁鋼桁架橋,橋下基礎結構為木樁重力式橋臺。橋長59.74米,寬13.9米。橋面鋪設電車單軌,1908年建成。英商電車公司的5路、6路有軌電車從此橋通過。
1924年為使浙江路橋能夠雙向通行有軌電車,將木板橋面改為鋪設鋼筋混凝土橋面,并架設雙軌設施。
解放后有關部門對浙江路橋進行多次維修和加固。1974年對該橋進行較大改造:一是加髙橋臺,升高橋面增高凈空;二是拆除有軌電車軌道,改為通行無軌電車;三是將人行道改為慢車道,橋東西兩側加建人行道。1986、1993、1997年又對該橋進行大修和加固。
2008年起結合迎接世博會在上海召開,有關部門對浙江路橋又進行加固、部件更換、除銹涂裝、重鋪路面等,于2009年1月完成。并改進了交通管理,機動車輛改為單向通過橋梁。 2016年又對其進行了移位大修。
二十三 福建路橋
福福建路橋最早名稱為老閘橋。因為早在清代康熙十四年即公元1675年在橋址附近的蘇州河上建了一座三洞水閘。后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735年又在三里外的今新閘橋處建水閘,起名新閘,福建路那水閘就稱為老閘。水閘建成后在閘壩上鋪設木板浮橋供行人通行。早在300多年前在50多米寬的蘇州河上就有了橋的雛形,所以說福建路橋是古老的。
清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建成木橋。
1946年因老閘橋損壞嚴重,拆除重建長61.6米新木結構橋,并更名為福建路橋。直至上海解放。1966年因木橋破損不堪,不得不拆除,改建長71.4米、寬11.58米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于1968年建成人車二用橋。是上海蘇州河上唯一一座在“文革”初期那個動亂年代由木橋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橋,運行僅十一年就成危橋而拆除,25年后再重建成現(xiàn)在的橋。
2007年底建了近4年才竣工通車。 重建后的福建路橋仍然是南通福建中路北京中路:北達福建北路天潼路。主要是將橋寬從9米拓寬到20米,增加一倍多。其中車行道從原來的6米,拓寬到14米,兩邊各設3米人行道。
二十五 河南路橋
河南路橋亦稱三擺渡橋。1843年在這里設置過渡口,人稱“三擺渡”,1885年建造了長62米的駝峰式六孔木橋被叫作“三擺渡橋”。
1883年拆除重建仍為木橋,因在此期間橋北西側新建了一座寺廟天后(妃)宮,所以新木橋又稱天后(妃)宮橋。后幾經(jīng)重修再建,但木橋終究易損,不能適應需要。1925年拆除木橋,攺建為長64.46米,寬18.2米3孔鋼筋混凝土翅式帶懸橋。于1927年建成。因橋堍下建有天后宮,故又稱“天后宮橋”。
新中國建立后,河南路橋繼續(xù)發(fā)揮構通蘇州河南北交通的作用。上世紀60年代市有關部門對此橋作過整修。
但是河南路畢竟是上海市區(qū)主要南北干道之一,年近耄耋河南路橋通過能力已不能適應日益頻繁的車流、人流的需要,同時橋的通航高度、橋面燈光設施及裝飾已明顯落后。為此從2006年6月起對該橋進行拆除重建。為了不影響19路無軌電車等正常通行,在拆除老橋之前先在橋西側建一條鋼結構便橋。2009年1月19月重建后的河南路橋宣告建成通車。橋面寬度從原來的4車道拓寬為6車道。與改造后的河南中路和河南北路基本適應,通航高度提升60厘米。橋面燈光設施等也明顯改善。八十歲老橋重新容光煥發(fā)。
二十八 外白渡橋
1856年,在蘇州河與黃浦江交匯 處,建成了一座橫跨蘇州河的木橋,取名為“韋爾斯橋”,橋長450英尺,寬23英。,橋中間設有一座吊橋,遇有大船過往時,須拉起活板。這時的韋爾斯橋還不是白渡橋,凡是過橋的中國人均要留下“買路錢”—過橋稅。 此橋又是蘇州河口最外的橋,因此稱外白渡橋。與后來建造的二擺渡橋(乍浦路橋)以示區(qū)別。
1907年,外白渡橋改建成今天的鋼桁梁結構下承式橋,載重20噸,橋長106.7米,車行道寬11.2 米,兩側各有一條3.6米寬的人道,
上海外白渡橋是蘇州河上一座在國內外知名度很高的橋。 解放后外白渡橋仍然是上海標志性建筑物。承擔著繁重的車輛通過任務。
2007年外白橋已經(jīng)到了100年的使用期限,經(jīng)過整體移到工廠大修,仍在為上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