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時期,秦國位于西北偏僻之地,距離中原地區(qū)路途遙遠,且有崇山大河阻隔,因此常被中原各諸侯國視為防御西戎的邊陲之國。
在春秋時期,秦穆公曾擊敗東方晉國而爭霸中原,但后來卻被晉國屢次擊敗而被封鎖在崤山以西而無法進入中原。
因此,古人皆曰秦國擁有“崤(山)函(谷關)之險”,孰不知,如果崤函以東如有強國,便可限制秦國東出,崤函之險實際上是一柄雙刃劍。
到了戰(zhàn)國時期,秦孝公重用衛(wèi)國人商鞅,進行變法,革弊立新,
商鞅變法讓秦國的守舊風氣一掃而空,國力得以大幅度增長,為130年后秦始皇滅六國而一統(tǒng)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商鞅之才不可小覷,早在他出仕秦國之前,曾提出過滅秦二策,如今看來,仍然令人膽寒。
商鞅,姬姓,公孫氏,衛(wèi)國人,是衛(wèi)國國君后代,故人稱“衛(wèi)鞅”,后因被秦國賜予封邑于商地,因此被稱為“商鞅”。
商鞅年輕時喜歡法家的刑名法術之學和雜家學說,有大志向和遠見,曾在魏國國相公叔座的門下就任中庶子一職。
秦國和魏國自公元前419年開始,便在關中河西地區(qū)進行過數(shù)次大規(guī)模的爭奪之戰(zhàn),各有勝負。
商鞅曾親臨河西戰(zhàn)場,從秦兵的尸體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
“秦人食草,秦人可畏。”
這說明,秦國的后勤補給出了很大的問題,但秦國士兵深受尚武風氣影響,戰(zhàn)斗力十分強悍。
商鞅在返回魏國都城大梁后,便向魏惠王提出了他的滅秦之策——“春戰(zhàn)秋守”。
魏國如果可以在春季播種耕種之際,對秦國發(fā)起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秦國則不得不動員全國青壯勞力應戰(zhàn),因此便荒廢了農耕。
等到秋季時,魏國派軍隊堅守險要關隘和城邑,組織全國收獲糧食,但秦國卻因為耽誤了農耕時節(jié)而無法獲得新的糧食。
按照此法,數(shù)年之后,秦國就面臨百姓無糧,軍隊無餉的境地,便不戰(zhàn)而敗了。
然而,魏惠王以為商鞅只是相國府中的侍從便輕看他,也沒有接受他的滅秦之策。
此后,魏相國公叔座病危之時,認為商鞅確實有才華,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出任國相,但魏惠王卻認為公叔座年老昏聵而沒有采納。
但商鞅卻因為公叔座的知遇之恩,而向魏惠王提出了第二條滅秦之策——“拒秦于函谷關之內”。
商鞅認為,秦國位于西陲關中之地,百姓尚武風氣盛行,又有八百里秦川和崤函之險,易守難攻,將來必定是魏國第一勁敵。
然而,崤函之險對秦國是一柄雙刃劍。
如果魏國可以聯(lián)合六國封鎖函谷關以阻止秦國東出,斷絕秦國與中原各國的貿易的話,不僅能阻斷六國的糧食和鐵器進入秦國,還可以使秦國經濟逐漸凋敝,讓其成為實際的西陲邊國而喪失與中原各國的競爭之力。
然而,魏惠王還是因為商鞅的官職太低而無視了他的建議。
其實,商鞅的兩條滅秦之策都堪稱毒計,
時值秦獻公去世,秦孝公繼位后開始招攬?zhí)煜沦t才,而商鞅眼見魏惠王無遠見,自己的才華沒有施展空間,便前往秦國出仕。
不久之后,商鞅就憑借秦國變法而名聞天下,而秦國也因為變法而奠定了日后一統(tǒng)天下的基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