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源于帝王后裔。帝堯?qū)蓚€女兒都嫁給舜帝,周武王克殷紂,乃復(fù)求瞬后得媯滿,封之于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世尊陳胡公為陳氏得姓始祖,他的子孫遂以陳為姓。
早在漢朝,莆田已經(jīng)有陳姓先人居住,陳氏先人遷入莆田后居住在九華山(紫霄巖)。其后,西晉永嘉七年(313),又有陳英之子陳玄弼,官盱胎太守,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閩避亂,居興化。
唐武德二年(619),詔莆田置縣,擢陳邁為首任縣令,之后不同房支的陳氏陸續(xù)入莆,故民間有傳“莆田自古十八陳”,可見派系復(fù)雜。如居城關(guān)城隍廟前的“欖巷陳”,尊陳仁壁為派系祖;居城南木蘭溪畔的“玉湖陳”,尊陳仁為為派系祖;居仙游縣象坑、象塘、象面、象碑的“五象陳”,尊第一代開族公陳禧為派系祖;仙游“侯峰陳”尊第一代開族公陳齊為派系祖;居靈川東沙的“浮山陳”,尊陳煌為派系祖;居涵江的“壽山陳”,尊陳淬為派系祖。(1)出自比干之后。殷末,紂王暴虐無道,少師比干,因規(guī)勸紂王改邪歸正,被殘忍剖心而死,當(dāng)時他的夫人陳氏有孕,匿藏于河南衛(wèi)輝的長林石室之中,生下兒子,名堅(jiān)。周武王滅商后,尋找忠良之后,以堅(jiān)系森林中所生,遂賜姓林。后世尊比干為林氏太始祖,尊林堅(jiān)為受姓始祖;(2)鄭樵《通志·氏族略》載:周平王的庶子叫林開,其子孫也以林為姓。
東晉太寧三年(325),西晉黃門侍郎林穎次子林祿,奉旨入閩留守福州晉安,卒贈“晉安郡王”,莆田林姓是晉安郡王林祿的后裔。林祿生七子:恭、暉、暢、期、雅、景、暹。林景傳九世,孫林茂,隋朝官任右丞,由晉安遷入莆田北螺(今西天尾鎮(zhèn)林峰,舊稱鳳林),后世尊林茂為開莆始祖。唐代,林茂五世孫林萬寵,生三子:韜、披、昌。林韜字茂復(fù),唐玄宗天寶三年官任諫議大夫,遷禮部侍郎。生子林尊,林尊生三子:松、栩、攢。林?jǐn)€,唐貞元年間官福唐縣尉,事母至孝。母亡故后親葬母于鐘潭后山,居墓側(cè)守孝三年,有天降“甘露”之祥,事聞于朝。唐德宗皇帝下詔褒揚(yáng),命立雙闕于莆田城東門烏石山下,旌表門閭,林?jǐn)€這一支林氏因此號為“闕下林”,世尊林韜為闕下林基祖。林萬寵次子林披,字茂則,入莆初,居住在莆田城南棠坡村,再遷至尊賢里(今西天尾林峰)北螺,又遷澄渚烏石(今龍山)。林披生九子:葦、藻、著、薦、曄、蘊(yùn)、蒙、邁、既。兄弟九人俱仕官刺史,這一支林氏世稱“九牧林”(唐九牧)。“九牧林”兄弟逝后同葬一丘,稱“九牧陵”。林萬寵季子林昌,字茂吉,分遷到龍溪、仙游游洋,這一支世稱“游洋林”。林茂長兄林既,原居莆田常太莒溪,再遷埭頭梨嶺(今英田),子孫又分遷到北高長城(今吳城),本支家族有第十六世孫林悅(英),宋慶歷六年登進(jìn)士第,官金紫光祿大夫。宋仁宗在林氏家乘首御題:“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shù)子孫賢”,因此這一支林氏稱“金紫忠義林”。林昌生子林萍,后裔有三子:和忠、和孝、和義,衍“忠和派”與“忠義派”、“忠孝派”。西河衍派、九牧流芳、雙闕傳芳、金紫流芳、忠孝傳家、烏露呈祥遠(yuǎn)古時,陸終后裔受封于黃,周代建立黃國(今河南潢川)。春秋時,黃國為楚國吞并,其子孫遂以黃為姓。黃姓古代家族聚居住地在江夏郡(今湖北武漢一帶)。東漢建康戰(zhàn)亂之后,河南光州固始人黃道隆攜家族遷入仙游縣定居。唐代,有桂州剌史,贈金紫光祿大夫、忠義開國公黃岸遷家于涵江黃巷,莆田黃姓尊黃岸為入莆始祖,黃岸(703-785),唐天寶十二年進(jìn)土及第,歷官史館編修、徐州牧、桂州剌史。后謝桂事,舉家攬舟去榕,途遇臺風(fēng),避于莆田延壽里黃巷山(今涵江),遂定居在莆田。
黃岸生三子:謠、典、樂。黃謠大和四年(830)登進(jìn)士第,官侯官縣令、廣東瓊州尹,生有十子。三子黃華居涵江前黃;五子黃莫、六子黃孟華、十子黃季華居涵江后黃。前黃的黃華生有兩子:黃昌齡、黃昌朝。黃昌齡后裔黃璞生八子,皆居官職:黃仁渥,官太子正字;黃仁藻,官著作郎、黃仁滔,官御史里行;黃仁渭,官秘書左監(jiān);五子黃仁澤,唐乾年二年,考中武狀元。稱:“八條玉帶八支黃”。黃昌朝生有四子。長子黃峰后代遷泉州南安、同安馬巷;次子為唐時閩中“文章初祖”黃滔之父,從涵江遷荔城東里巷。另有三子黃峻遷永泰;四子遷廣業(yè)里鞏溪、廣宮、乾頂?shù)鹊?;黃革隱居福州鼓山。黃莫官為大理評事,生三子:昌岌、昌裔、顯業(yè)。昌芨生二子:文矩(妙應(yīng)祖師)、崇精(曹山本寂禪師)。仙游黃姓系黃璞傳仁滔,傳顯,居度尾、大濟(jì)、石蒼;黃滔傳坰,傳仁愈,居楓亭;黃碣后裔居游洋、象溪;黃蟾后裔居榜頭;黃守恭后裔也有傳入仙游各地。鄭姓來源于封地名。周幽王十一年,西犬戎族入侵,鄭桓公護(hù)駕陣亡,后來,其子鄭武公平息戰(zhàn)亂,在新鄭建立了鄭國。鄭國歷431年后,為韓國吞并,其子孫遂以鄭為姓,鄭姓古代家族發(fā)祥地在滎陽郡(今河南鄭州)。
鄭氏入莆時間為西晉永嘉年間。滎陽鄭桓公第三十九世孫鄭庠鄭癢次子鄭昭,龍驤將軍,隨父入閩,任泉州刺史,繼建安刺史,調(diào)晉安(福州)太守,后世尊他為入閩始祖。鄭昭初居侯官,轉(zhuǎn)居永福,路經(jīng)莆田南山,嘗喜湖山之秀,遂將祖先骨骸遷葬于南山,史書上稱為“鄭十二丘”。
永定二年,五十二世孫鄭伯純、鄭伯良來莆田南山祖墳側(cè),筑草舍守墳表孝。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會南湖鄭氏委員會編輯的《南湖鄭氏文化源流史略》記載:此時鄭姓已構(gòu)筑“湖山書院”,講學(xué)授業(yè)。后鄭伯純長子鄭膺官泉州刺史也跟隨到莆田定居。夜夢錫僧“乞舍為庵”,遂舍地興建“金仙庵”一座。鄭昭公第十六世孫鄭露、鄭莊、鄭淑三從兄弟,自侯官徙永泰,再遷莆田南湖,構(gòu)筑湖山書堂,倡學(xué)教化,開莆田文化、教育之先河,世人譽(yù)為“南湖三先生”。
陳光大二年(568),莆田立縣。隋開皇九年(589)金仙庵易名為靈巖寺,宋太平興國元年,又更名為廣化寺。鄭氏尊鄭露、鄭莊、鄭淑為莆田歷史上有事跡文字記載的始祖,鄭氏倡學(xué)閩南所構(gòu)筑的“湖山書堂”為福建歷史上第一所學(xué)校。鄭氏在莆田的分衍情況為;鄭露仍居莆田,鄭莊居潯陽(仙游游洋),后裔有鄭積、鄭樵、鄭方迕、鄭郎、鄭璩等;鄭淑居鞏橋(仙游賴店),后裔有鄭良士及八虎等名士。吳姓主要來源于以國名為姓。古代,周氏部落始祖澶父生三個兒子,周王意欲傳帝位給第三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出于孝心,不違父命,兄弟私奔到江南,選擇蘇州梅里建立新的部落,號稱勾吳。季歷再三請?zhí)┎赐跷?,泰伯三次辭讓,史書稱為“三讓天下”。泰伯在南方荊蠻之地傳至十八世壽夢,建立吳國。春秋末,吳王闔閭?cè)斡梦樽玉銥橄啵瑓菄饾u強(qiáng)盛。后來,吳王夫差驕傲自滿,排擠伍子胥,國力衰退,結(jié)果被越國所滅,其后人遂以吳為姓。
吳氏最早入莆時間在唐乾符二年(875),始遷祖為吳興(705-707)、吳祭(824-907)。吳祭為泰伯第六十二世孫,原居河南光州固始縣。光啟二年(886),吳祭攜族隨王審知入閩,吳祭擇居莆田靈巖山,后卜地黃石水南沈浦(錢坡),開墾屯田興修水利。1、《新唐書.宗室世系表》載:皋陶的后人世代任大理(遠(yuǎn)古時期最高司法長官),稱理氏。殷商末年,理徵被暴君紂王處死,理征之妻攜兒子利貞逃奔伊侯之墟,沿途母子倆饑餓時,以李樹果實(shí)充饑得救,為感激李樹恩情,遂改姓李氏。莆田李姓就是利貞的后裔,是由隴西郡這一支李姓家族遷徙到南方的。進(jìn)入莆仙又分為:“白塘李”、“蔡王李”、“江口李”、“火德李”等派系。2、出自老子之后。老子即李耳,為利貞之后裔,古代李與理相通,因以李為姓。白塘李:唐游擊將軍李尚炅裔,避武氏亂,遷徙至莆田孝義里白塘洋尾。
蔡王李:唐高祖李淵叔父李蔚,唐代追封為蔡王。蔡王十世孫李欣,莆田城關(guān)后埭人。莆田之后埭、城廂等李姓皆其裔。
江口李:浙江余姚李氏,出自漢代李廣,其后光州刺史李杞為避禍定居福建長溪(今尤溪),再后有李秉義,因事送管福建江口服役筑海堤,遂定居江口。
火德李:唐朝最后一個皇帝被朱全忠殺,其幼子李熙照歲余,由堂叔,浙東尉李開來帶到福建邵武撫養(yǎng)成人。李熙照下傳七世至李綱(1083-1140),李綱有裔孫李火德?;鸬轮?,子孫遍布海內(nèi)外,臺灣李氏家族,多為火德之后代。其下傳第十一世,有李祿延裔孫一支遷入仙游東屏山。其二十三世,有海外華人首富李嘉誠。二十五世,有臺灣李登輝。二十七世,有新加坡總理李光耀。遠(yuǎn)古時,黃帝裔孫揮,擅長制造弓箭及張網(wǎng)羅鳥,其子孫以張為氏,后世尊揮為張姓得姓始祖。《仙游張氏族譜》載:張姓在漢代已入閩。東漢光武時,衢弼翁(仙游大濟(jì)、德化縣始祖)以茂才舉,授閩侯官令,其子晟翁授興化令,晟翁生二子:因家于仙游縣后埔大蜚山下。陽嘉乙亥(130),徙德化湯泉里桂林。仙游度尾洋坂錦溪張譜稱:入仙初祖睿公,唐光啟元年(885),官河?xùn)|經(jīng)營招討使、制置宣慰使。生二子:長曰昌;次曰升。睿公攜次子隱于仙邑錦溪(度尾)。
現(xiàn)遍布仙游十三個鄉(xiāng)鎮(zhèn)四十五個村的張姓,源出唐咸通年間河南光州固始人張巖。后唐天成五年(930),后裔張膺的長子后裔張裴遷到興化府儀門;次子后裔張?jiān)ぶ訌埐具w往興化府華亭。十一代世張淵,進(jìn)士出身,遷往仙游興泰里。張賡生五子,其第四世孫張承望遷到莆田黃石橫塘村。蔡姓來源于國名。西周初,周文王之子叔度,受封于蔡國(今河南上蔡),為蔡伯。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即位,蔡叔度被貶逐,周成王封叔度子胡為蔡伯,繼續(xù)治理蔡國。蔡國立國662年。后為楚國吞并,其國人以蔡為姓。秦漢以后蔡氏家族聚居濟(jì)陽,蔚為望族。唐代,蔡氏家族向南遷徙,有蔡郊之子蔡彥禮,官屯田員外郎,生二子:蔡用元(名長)、蔡用明(名輝),兄弟由錢塘入閩,卜居仙游縣赤湖蕉溪(今楓亭境),用元為莆田始遷祖。王姓來源有五支。1、古帝虞舜的后人,以王為姓。2、殷少師比干后代,以王為姓。3、周文王的后代周靈王太子晉,因直諫被廢為庶人,居太原,稱王氏。4、戰(zhàn)國時韓國、趙國、魏國三家分晉,擁兵稱王,后為秦國滅,王族子孫以王為姓。5、信陵君之孫卑子,避難于泰山,漢高祖時封闌陵侯,子孫亦姓王。
王姓家族世居太原。戰(zhàn)國時期,王剪、王賁、王離祖孫三代為秦大將,王離生三子:長子王元,居瑯琊;次子王威,居太原。從此分為太原與瑯琊兩個郡望,王元和王威分別被尊為兩支派始祖,太原王的堂號為“清節(jié)流芳”。
福建王審知屬山東瑯琊王這一支派。王潮、王審知隨王緒由河南固始入閩,初居漳州、泉州,大順二年(891),又占據(jù)福州、莆田。
王姓入莆有三支。1、莆田《王氏族譜》載:周靈王太子晉五十一世王居、王楷兩兄弟,從福州遷入仙游縣。居善化里(今大濟(jì))。其后一支遷入莆田壺公山之麓。2、《帽峰王氏族譜》載:由河南固始渡江入莆,始遷祖為王嫡麟。3、本支王姓,先祖揚(yáng)州真州人,明代初以入籍隸興化衛(wèi),始為莆田人。
鄭樵《通志.氏略考》云:劉,帝堯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劉(今河北)。劉姓源流較復(fù)雜,劉邦統(tǒng)一天下后,分封諸王,賜姓寵臣,形成多個支派。但考主要有三大派系:漢武帝劉徹派下,稱“藜閣衍派”;中山靖王劉勝派下(劉備),稱“彭城衍派”;長沙王劉發(fā)派下(劉秀),稱“沛豐衍派”。
劉姓入莆有四支:1、唐大歷前入莆。唐代參知政事劉洎,河南固始人,生金吾將軍劉邁,劉邁生劉韶。劉韶因忤權(quán)相,貶入閩為泉州別駕,卒于官。子劉友,葬父劉韶于興教里碗窯山(今西天尾三山,1957年為部隊(duì)駐地),定居涵江沙坂(今保尾),后世尊劉韶為入莆始遷祖,稱“涵江劉”。2、唐中和光啟(883-885)年間,彭城司空大夫劉茂的十七世孫劉存,從河南光州固始攜家族渡江入閩避亂。尋又遷潮陽折回漳、泉、莆、福州,世稱“彭城劉”。3、唐末五代,河南光州的劉翱、劉翔、劉豳三兄弟棄官不仕,由陜西萬年縣攜族渡江入閩。劉翔選崇安定居。其后子孫分衍各地。4、唐末,官任鄂州節(jié)度判官的劉技,因避亂渡江居泉州,其后裔散居在福建各地。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云:“許,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于許,后為楚所滅,子孫分散,以國為氏?!痹S國即今河南許昌市東部一帶,尊文叔為得姓始祖。這一支許氏在歷史上稱:正宗許,許姓古代家族發(fā)祥地在高陽郡。唐代,高陽許氏家族許遠(yuǎn),安祿山之亂,殉節(jié)睢陽,封忠烈公,臺灣民間尊奉為“保義大夫”。
唐玄宗開元(713-741)年間,許輔乾,官任泉州刺史,卒于官衙,葬于莆田。莆田、晉江尊許輔乾為入閩始遷祖。許輔乾生子二人:長曰懋文;次曰懋武,均落籍于莆田。后代有許稷,居住于莆田。許稷,唐貞元十八年,登進(jìn)士第。官歷南省員外郎,終衡州刺史。
鄭姓來源于封地名。周幽王十一年,西犬戎族入侵,鄭桓公護(hù)駕陣亡,后來,其子鄭武公平息戰(zhàn)亂,在新鄭建立了鄭國。鄭國歷431年后,為韓國吞并,其子孫遂以鄭為姓,鄭姓古代家族發(fā)祥地在滎陽郡(今河南鄭州)。
鄭氏入莆時間為西晉永嘉年間。滎陽鄭桓公第三十九世孫鄭庠鄭癢次子鄭昭,龍驤將軍,隨父入閩,任泉州刺史,繼建安刺史,調(diào)晉安(福州)太守,后世尊他為入閩始祖。鄭昭初居侯官,轉(zhuǎn)居永福,路經(jīng)莆田南山,嘗喜湖山之秀,遂將祖先骨骸遷葬于南山,史書上稱為“鄭十二丘”。
永定二年,五十二世孫鄭伯純、鄭伯良來莆田南山祖墳側(cè),筑草舍守墳表孝。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會南湖鄭氏委員會編輯的《南湖鄭氏文化源流史略》記載:此時鄭姓已構(gòu)筑“湖山書院”,講學(xué)授業(yè)。后鄭伯純長子鄭膺官泉州刺史也跟隨到莆田定居。夜夢錫僧“乞舍為庵”,遂舍地興建“金仙庵”一座。鄭昭公第十六世孫鄭露、鄭莊、鄭淑三從兄弟,自侯官徙永泰,再遷莆田南湖,構(gòu)筑湖山書堂,倡學(xué)教化,開莆田文化、教育之先河,世人譽(yù)為“南湖三先生”。
陳光大二年(568),莆田立縣。隋開皇九年(589)金仙庵易名為靈巖寺,宋太平興國元年,又更名為廣化寺。鄭氏尊鄭露、鄭莊、鄭淑為莆田歷史上有事跡文字記載的始祖,鄭氏倡學(xué)閩南所構(gòu)筑的“湖山書堂”為福建歷史上第一所學(xué)校。鄭氏在莆田的分衍情況為;鄭露仍居莆田,鄭莊居潯陽(仙游游洋),后裔有鄭積、鄭樵、鄭方迕、鄭郎、鄭璩等;鄭淑居鞏橋(仙游賴店),后裔有鄭良士及八虎等名士。西周時,古帝顓頊高陽氏的后裔曹挾,受封于邾國,在邾地建都。稱邾國侯君。邾國侯君自春秋時期開始,歷八代而為楚國吞并,其遺民以“朱”為姓。
唐宰相朱敬則第六代孫朱解,唐末從河南南陽避地侯官,后遷到仙游縣黨田,朱解第八代孫朱鈕遷入莆田黃石石阜;朱敬則第八代孫朱璣,唐末從河南固始遷入莆田黃石琳井。
楊氏來源有二支:1、周宣王少子尚父受封于楊地,其后人以楊為姓。2、源出春秋時晉國大夫叔向,食采于楊邑(今山西洪洞),他的兒子食我以楊為姓,東漢時期,華陰弘農(nóng)楊氏后裔出太尉楊震,世譽(yù)“關(guān)西夫子”,其后代以關(guān)西為郡望。
楊氏入閩支流:(1)隋開皇十五年(595),楊堅(jiān)之裔楊濯纓三世孫楊賓遷永福,后代分衍莆田、仙游等地。(2)唐總章二年(669),河南光州固始陳政官任嶺南行軍總管,與子陳元光率兵入閩,有楊永、揚(yáng)珍等軍士,隨陳元光定居在漳州、泉州、莆田等地。(3)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自河南光州固始帶兵,隨王緒入閩,史稱“十八姓隨王入閩”,隊(duì)伍中也有楊盈、楊涉、楊沂等,其后子孫分布各地。如楊植系楊盈之八世孫,由福州遷居到莆田新度楊城(今洋埕)。
仙游還有一支楊氏家族尊唐代楊在堯?yàn)槿肫问歼w祖。據(jù)《清源志》載:楊在堯,其先祖陰入閩,居仙游。
弘農(nóng)世家 四知門第 清白傳家 弘農(nóng)堂郭姓來源有二支。1、周代,周文王封其弟虢叔在虢國為王,春秋時,虢國被晉國所吞并,因?yàn)楣糯肮迸c“虢”同音相通,其后人便以郭為姓。本支郭姓家族發(fā)祥地在山西太原郡。2、來源于阿拉伯穆斯林入籍中國傳衍的后裔,其先祖為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遷入泉州的伊斯蘭教徒。入閩(泉州)始遷祖為伊本加斯.德廣貢,入籍中國后改漢名為郭德廣,居晉江法石。本支郭姓先幾代信守回回,建“清真寺”,誦《古蘭經(jīng)》,后來逐漸漢代,這一支郭姓居古興化縣所屬山區(qū),數(shù)量不多。
中原入莆這一支郭姓家族系出唐代名將郭子儀之裔郭嵩,唐末咸通(860-874)年間,隨王審知入閩為官。郭嵩居長樂,生三子:贅、貴、贄。其季子郭贄生二子:恂、絢,長子郭恂南遷至仙游,官任明賢侍郎。元代,郭恂后代一支由仙游遷往永泰,另一支遷往莆田江口。莆田郭姓就是姬仲的后裔,莆田郭氏尊郭嵩為入閩始遷祖,又因郭子儀平“安史之亂”,中興唐室,封汾陽王,其后遂以“汾陽堂”為堂號。
翁姓起源:周昭王的小兒子姬溢剛出生時雙手握拳,別人都無法掰開,周昭公親自去掰,見兒子左手掌紋象篆文“公”字,右手掌紋象“羽”字,于是,就賜他“翁”姓。后受封于翁山,其后人以地名翁為姓。翁氏家族發(fā)祥于河南原城,興盛于浙江鹽官、錢塘、臨川。翁姓后人尊翁溢為得姓始祖,翁姓古代家族聚居地在鹽官郡。
翁溢后裔翁弘,戰(zhàn)國時遷往梁國原城,翁弘二十世孫翁暉,官戶部郎中,遷蘇川。翁弘三十四世孫翁軒,進(jìn)士及第,官歷朝請大夫、閩州刺史,遷入閩,初居閩北,后移莆田沿海一帶,居興福里竹嘯莊,世尊翁軒為(鹽官)翁氏入閩始遷祖。
遠(yuǎn)古時,夏禹封伯益的兒子若木,在安徽泗縣建立徐國,徐國諸侯徐君偃遷入彭城(今徐州),周穆王封其子孫為徐子,襲諸侯位,春秋時為吳國吞并,其后人以徐為姓。
東漢時期的江西洪都府(今南昌)徐稚生五子,第四子徐洪生徐務(wù),官授國子上舍,唐天寶八年(749),自浙江衢州龍游縣入閩,居莆田崇仁里(今莊邊),世尊徐務(wù)為延壽徐氏一世祖。
仙游徐系徐寅后裔。乾隆《仙溪南湖徐氏祠堂記》云:“徐氏之姓,系出衢州刺史國子公諱務(wù),自衢入閩之莆田,數(shù)傳而散處于鄰邦他郡,蕃衍昌熾,代有縉紳巨望。仙溪一支,由唐狀元諱寅,以其孫義叟繼從子衍為嗣,傳至十六世,諱子華遷居仙邑。七世孤傳,逮二十二世諱德懸,方生三子,分為金沙、摟巷、徐巷三房”。
方姓來源于周朝,南方荊人造反,周宣王令大臣方叔前去鎮(zhèn)壓,方叔征伐淮夷,平息了戰(zhàn)亂,周宣王賜其以方為姓;方姓另一來源:方姓出自神農(nóng)氏之后,神農(nóng)氏后裔榆罔之太子雷,封于今河南省禹縣西北的方山,其子孫遂以地名為姓,稱方姓,也有稱雷姓的,方姓古代家族發(fā)祥地在河南郡。
《莆仙方氏宗譜》載:西漢末,王莽篡權(quán),世居河南的司馬長史方宏,舉族遷安徽歙縣。方宏生方雄,方雄生方儕、方儲、方儼三子,皆官。方儼生方淮,東漢時為閩官,居閩南。其后裔方叔達(dá),官閩州長史,居莆田方山。唐天寶年間又遷游洋,是方山方氏始祖。其后裔方佑,方佑生三子,分別居莊邊百俊、滁洋、岐山。方雄次子方儲,生三子:方贊之、方觀之、方弘之;觀之(睦州刺史)子孫居莆田等地;后裔有方叔,從安徽歙縣回遷到河南,五代時,又遷入莆田烏石山,后世尊方叔為入莆方氏始祖。
入莆金紫六桂方:方叔有子方殷符,唐乾符二年進(jìn)士及第,官威王府諮議參軍。唐中和四年(884),平黃巢立功,封銀青光祿大夫、國子祭酒兼御史中丞。明弘冶《興化府志》載:“其先本歙縣人,至廷范,歷知長溪、古田、長樂三縣,居莆刺桐巷,因名方巷,世傳長官者是也”。方殷符生七子:方廷康、方廷年、方廷范、方廷遠(yuǎn)、方廷英、方廷輝、方廷滔。第三子方廷范歷任長溪、古田、長樂縣令,卜居莆田刺桐巷。廷范生七子,其中長子至第六子:仁逸、仁岳、仁瑞、仁遜、仁載、仁遠(yuǎn),俱登仕宦,號“方氏金紫六桂”。尊方叔為入莆金紫六桂方始祖。明弘冶《興化府志》載:“廷范六子皆仕閩王氏。仁逸,檢校水部員外郎;仁岳,秘書少監(jiān);仁瑞,著作郎;仁遜,大理司直;仁載,禮部郎中;仁遠(yuǎn),秘書正字?!?br> 方廷范第七子方仁杰,舉家遷杜塘(今西天尾白杜),世尊為杜塘方氏始祖。其后裔分衍到惠洋下鋪(今黃石惠下),又分衍到闊口。
謝姓來源于封地名。周宣王五年,周宣王把謝邑封給舅父申候,建立諸侯國,謝邑后為楚國吞并,申侯的子孫遂以封地“謝”為姓,尊申侯為謝姓的肇姓始祖。
《興化謝氏宗譜》載:“淝水之戰(zhàn)”前鋒都督謝玄之十五世孫、著名詩人謝靈運(yùn)之十三世孫謝致中,世居南京烏衣巷。唐僖宗時,官居左散騎大夫,生九子俱登仕,時人稱為“九秀”,謝英為其季子。五代后粱時,謝英任建州節(jié)度使及福建古閩參軍。公元926年,王延翰據(jù)八閩稱王,謝英數(shù)諫其非,遭非難,戮及宗族,幸賴乳母將其幼嬰謝佑藏于碗籃之中潛逃,歷盡艱難,來到仙游縣來蘇里湖山度坑(仙游鐘山鎮(zhèn)前面村),在其姑夫黃以誠家贍養(yǎng)。及長,以誠以女配。謝佑生子文煒、文炳、遂不復(fù)思?xì)w,乃為興化謝氏之始祖。
鄭姓來源于封地名。周幽王十一年,西犬戎族入侵,鄭桓公護(hù)駕陣亡,后來,其子鄭武公平息戰(zhàn)亂,在新鄭建立了鄭國。鄭國歷431年后,為韓國吞并,其子孫遂以鄭為姓,鄭姓古代家族發(fā)祥地在滎陽郡(今河南鄭州)。
鄭氏入莆時間為西晉永嘉年間。滎陽鄭桓公第三十九世孫鄭庠鄭癢次子鄭昭,龍驤將軍,隨父入閩,任泉州刺史,繼建安刺史,調(diào)晉安(福州)太守,后世尊他為入閩始祖。鄭昭初居侯官,轉(zhuǎn)居永福,路經(jīng)莆田南山,嘗喜湖山之秀,遂將祖先骨骸遷葬于南山,史書上稱為“鄭十二丘”。
永定二年,五十二世孫鄭伯純、鄭伯良來莆田南山祖墳側(cè),筑草舍守墳表孝。莆田市姓氏源流研究會南湖鄭氏委員會編輯的《南湖鄭氏文化源流史略》記載:此時鄭姓已構(gòu)筑“湖山書院”,講學(xué)授業(yè)。后鄭伯純長子鄭膺官泉州刺史也跟隨到莆田定居。夜夢錫僧“乞舍為庵”,遂舍地興建“金仙庵”一座。鄭昭公第十六世孫鄭露、鄭莊、鄭淑三從兄弟,自侯官徙永泰,再遷莆田南湖,構(gòu)筑湖山書堂,倡學(xué)教化,開莆田文化、教育之先河,世人譽(yù)為“南湖三先生”。
陳光大二年(568),莆田立縣。隋開皇九年(589)金仙庵易名為靈巖寺,宋太平興國元年,又更名為廣化寺。鄭氏尊鄭露、鄭莊、鄭淑為莆田歷史上有事跡文字記載的始祖,鄭氏倡學(xué)閩南所構(gòu)筑的“湖山書堂”為福建歷史上第一所學(xué)校。鄭氏在莆田的分衍情況為;鄭露仍居莆田,鄭莊居潯陽(仙游游洋),后裔有鄭積、鄭樵、鄭方迕、鄭郎、鄭璩等;鄭淑居鞏橋(仙游賴店),后裔有鄭良士及八虎等名士。夏代,大禹的后代、少康之子曲烈受封于曾(今山東),建立曾國,因此也稱為:曲烈曾,曾國經(jīng)歷了夏、商、周三代,春秋時期為莒國所并。曾國的太子巫,逃奔至魯國,以故國名稱“曾”為姓,世代相傳。太子巫的后裔中出一位圣人曾參,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孔門七十二賢弟子,居武城,以每日“三省吾身”自勉,后世以武城為曾氏家族郡望,亦以“三省堂”為堂號。
莆田曾氏入莆有三支:1、宋代紹興年間由泉州吉折入莆田延興里南箕堤頭,后來由南箕遷入西漳村(今拱辰長豐)。泉州十世草堂公諱珍,官居翰林博士,即曾氏始祖之一;2、元代曾彥明由泉州遷入莆田棠坡,再播衍到黃石鄒曾徐等地;3、清初由晉江遷入涵江集奎等村。
周姓來源于古代國家的名字。商朝后期,周姓的先祖古公檀父率族人在周原建立周族。古檀公生有三子:泰伯、仲雍、季歷。季歷繼承君王位,傳給周武王,建立周朝。周王朝后為秦國所滅,其后人遂以周為姓。周姓古代家族發(fā)祥地在汝南郡。莆田周姓是由河南汝南郡這一支周姓遷徙過來的,稱汝南堂。
周姓入莆有四支。1、西漢元鼎五年(前112),閩東越王余善聚兵反抗?jié)h朝,兵敗,漢武帝用武力將福建東越王子民遷往江準(zhǔn)一帶,集中管理;同時,又從中原遷移十八個大姓入閩。泰伯二十六孫周公宮奉詔攜族入閩,周公宮任中郎將、徐州伯,后世尊他為周姓入閩始遷祖。周公宮第二十八世孫周起源,唐時官授南平知縣。其子周喬,官崇安縣尉,周喬子周子諒,唐玄宗朝官任議司御史,周子諒子周時肅,浦城縣吏,遂家浦城。周時肅生有二子,次子周與利,生有二子,長子周憲中,官授興化府莆田縣吏;次子周憲機(jī)遷江西;生二子,次子周少壽,又遷入興化府巖頭定居;2、唐光啟元年,王緒率軍隊(duì)入閩平亂,有河南光州人周舉元隨軍入閩;3、光啟三年(887),有河南光州固始人周頤(周維岳),攜子遷入仙游縣,居?xùn)|鄉(xiāng)。周頤字崇騅,官任唐廷翰林學(xué)士、宣慰使。他與王潮、王審知系同鄉(xiāng),景福元年(892),由仙游縣遷往福州府;4、據(jù)明天啟年間任宰相的周如磐族譜世系考:本支入閩始祖系唐光州刺史照公,唐光啟三年,有梅林翁攜子周靖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居仙游東鄉(xiāng)。
上古時,祝融氏后裔陸終,生子昆吾,封地在蘇,建立蘇國。春秋時,蘇國被狄人所吞并,其后人以蘇為姓,家族在武功郡形成著族。
蘇姓最早入莆時間在唐末。有顓頊裔孫,官都統(tǒng)領(lǐng)軍使蘇益,唐光啟元年(885)自河南光州固始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蘇益子三人,居泉州同安永豐葫蘆山下,傳至六世,宋代,出名相蘇頌,建“蘆山堂”,子孫散居泉州、莆田等地。其后,有蘇欽、蘇燁,自泉州之德化遷往仙游。
莆田蘇姓源出泉州蘆山,因以“蘆山”為堂號;宋季莆田蘇欽有建“富義堂”,因此莆仙蘇氏家族也有以“富義堂”為堂號。明代蘇俊,莆田縣望江里人,官岳州府學(xué)訓(xùn)導(dǎo)。
高陽 武功 廬山 扶風(fēng) 河內(nèi) 眉山 武陵周文王祖父古檀父,生有三子:泰伯、仲雍、季歷。古檀父立季歷為帝,長子泰伯和次子仲雍雙雙遷至南方荊蠻之地,學(xué)土著人,斷發(fā)文身,自號勾吳,泰伯卒。仲雍又為吳伯,傳到第六代,為柯相,封地在常州柯山郡。吳國后人以柯為姓,尊柯相為肇姓始祖??滦展糯易灏l(fā)祥地在山東濟(jì)陽郡,堂號稱:“濟(jì)陽柯氏”。
唐廣明年間,柯相的后裔柯玄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唐光啟二年(886)定居福州??滦樱L子遷往大田,次子留在福州。長子有孫六人,其中第五個孫子柯寶攜帶兒子慶升遷入仙游縣;第四個孫子柯吉的后裔也遷入莆田??滦艟釉诟V莸拇巫訛榭滤夹ⅲ腥齻€孫子,長孫在后晉天福九年(944),由福州遷長樂,再遷莆田??滦拇螌O柯顯昌隨后也由福州遷入興化柯厝墩。
何姓由韓姓演化而來。周代,周成王的舅舅唐叔虞,受封在韓地,建立韓國。戰(zhàn)國時,韓國被秦國吞并,子民逃亡至江準(zhǔn),江淮當(dāng)?shù)厝丝谝簟绊n”與“何”一樣讀,因此就誤把韓姓稱為姓何的。莆田何姓系周代唐叔虞后裔,尊唐叔虞為始祖。
何姓入莆有四支:1、《游洋志》載:“莆田興化縣來蘇里,古時建有靈顯祠,祀神何氏。居廬江,繼徙豫章。娶張氏,生九子,女四人。時漢淮南王安,招文章學(xué)術(shù)智數(shù)之士,何神在江淮間與淮南王友善,九子亦從之游。后九子從師大羅,得辟谷法,遂自九江寓居于閩之于山。因經(jīng)過莆陽,愛山川之秀,遂以雞子城山東北之湖修煉焉。今鯉湖是也。后淮南王以事伏誅,其父乃渡江,自閩之莆,以尋其子。然九子巳仙而去矣,遂隱于九仙山,從女子歸于范、信、張、楊。未幾而歿,遺銅環(huán)鐵鞭槍于溪石之上,洪水推蕩不去。里人神之,即其地立祠,中奉仙姑、仙翁,九子侍焉。蓋漢元狩時事也。自隋歷唐,皆相沿不廢。宋乾道二年(1166)旱甚,縣官祈禱,立即靈應(yīng)?!毙录悠潞嗡汲商米遄V記:該堂一族皆九仙后裔。南宋末由福建莆田遷到廣東開平,再遷到新加坡。2、唐總章二年,陳政率兵入閩,有何德,官任隊(duì)正,隨軍入閩,何德官任校尉,定居在泉州螺陽(今惠安),卒葬惠安青林山舍利院,何德后裔繁衍最廣,興化、福州以及閩東、閩北一帶何氏家族都尊何德為入閩始遷祖;另有何氏族譜載:河南光州固始人何嗣韓,隨陳元光入閩開漳,是何氏入閩始祖。昭宗時,王潮入閩,懼眾不附,遂表授何嗣韓為安撫節(jié)度使,以為號召。傳至南宋理宗時,何逖基遷溫陵潯江(泉州)。3、唐昭宗年間,河南固始人何衍慶率兵隨王審知兄弟入閩,官任泉州安撫節(jié)度使,定居在惠安。另唐末隨王潮王審知率二十七姓入閩,其中有何氏的祖先叫何現(xiàn)。4、元至治年間,祖籍嶺南西路(今廣西)的何嚴(yán),元至治元年進(jìn)士及第,官興化路總管兼勸農(nóng)事,累升朝奉大夫。秩滿后擇仙游城北門定居。第三子何建七定居在文賢里(今度尾)中岳村。明末何貴峰從中岳遷到折桂里(今榜頭)。其子進(jìn)五遷到仙游興泰里(今鐘山)。清初一支后裔遷到東門何厝,清末,又一支從北門遷西苑、賴店。
春秋時,秦國賢臣由余,先祖為晉國人,因避戰(zhàn)亂奔西戎,后入秦國,官亞卿,輔佐秦穆公,由余子孫遂以余為姓,世尊由余為余姓始祖。
余姓入莆:南北朝梁大通二年,有北方人余烈入閩為官,后來在建陽定居,余氏后代遂散居莆田等地。唐代余鎬,字周京,建陽人,唐咸通年間進(jìn)士第,官任校書郎,黃巢兵亂,舉家遷入莆田,王審知據(jù)閩,辟召不應(yīng),耕隱壺山以終。
唐姓來源于帝王后裔。遠(yuǎn)古時,帝堯在當(dāng)天子之前,封地在“陶”和“唐”,后即帝位,立國號為唐,定都平陽,史稱唐堯。至周成王時,封叔虞在唐,又因其南面為晉水,稱晉陽,為晉國。唐叔虞的子孫遂為唐姓,這一支派統(tǒng)稱為“晉地唐姓”、“晉陽衍派”。
還有一支唐姓因系帝堯的后代,春秋時被封在南方(今湖北隨縣),后為楚國所滅,其子孫也以唐為姓,這一支唐姓史稱為“楚地唐國”。
唐姓最早入閩時間在唐末。唐叔虞傳四十六世,遷至河南光州固始,再傳二十四世,至唐綺,唐光啟元年,隨王緒、王潮、王審知入閩,官授幕府,后為梁太祖賜封為“開國昭義大元帥”。定居福州,因唐府多植石榴,故有“石榴唐氏”之稱。石榴唐氏家族尊唐綺為入閩始祖。
傅姓來源有二支。1、《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上古時,黃帝裔孫大由受封于傅邑,后代遂以傅為姓;2、鄭樵《通志.氏族略》載:商朝時,武丁即帝位,他決心尋找賢人來輔佐朝政,一天晚上,武丁做一個夢,夢見一位神人帶著一個囚犯,神人對武丁帝說:這個人就是你要尋找的賢人,看你敢不敢重用?武丁醒后,將夢中印象描繪出來,命群臣尋訪。結(jié)果在一個叫做傅巖(今山西平陸縣東南)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傅說(音業(yè)),帶回朝。傅說是一位有德有才之人,他幫武丁帝出謀劃策,使國家恢復(fù)了元?dú)猓涠》飧嫡f為宰相,傅說的子孫便以地名傅為姓。
傅姓最早入閩時間在唐廣明年間,威武軍節(jié)度招討使傅實(shí),自河南光州固始從王潮入閩,居南安,數(shù)傳至傅仁瑞,始徙家仙游。傅姓主要分布在仙游賴店一帶,莆田傅姓首登科第者為仙游縣傅楫,傅仁瑞裔孫,字元通,少自刻厲于學(xué),末冠,試廣文館第一。
蕭姓來源于封地名?!缎绿茣?宰相世系表》載:周武王克商,封賢臣徽子啟于宋,傳至蕭邑大夫大心,平息南宮長萬及同黨內(nèi)亂有功,被封于蕭(今江蘇蕭縣)。鄭樵《通志.氏族略》載:“蕭氏,古之蕭國也,其地即徐州蕭縣,后為宋所并,微子之孫大心平南宮長萬有功,封于蕭,以為附庸,宋十二年楚滅之,子孫因以為氏”。漢初,蕭何后裔蕭望之,官太傅,世居蘭陵(今江蘇),為望族,遂以蘭陵(今山東棗莊)為郡望。
蕭姓入閩有二支:1、唐末,蕭彥(官千夫長)入閩?!队窝笾尽份d:“蕭氏,古河南蘭陵人,漢相國何之未裔也。初,千夫長彥自光州固始輔王潮及審知入閩,守福州南臺。尋,又移鎮(zhèn)于永?,幧秸?。2、泉州梅峰《蕭氏族譜》載:入閩始祖、唐秘書省曦公,蕭何三十七世孫。唐僖宗中和年間(883),官刺史,自河南避亂入閩,居長樂,堂號“鳳翼堂”。世孫蕭潢,進(jìn)士及第,官戶部郎中,北宋宣和年間由長樂遷入莆岱石。明洪武八年(1375),由莆田遷蕭厝及晉江,這是蕭氏另一支系遷徙情況。
潘姓來源有三支。1、西周時,楚國王族的后裔中有潘氏者,其子孫以潘為姓,世代相傳;2、周文王第十五個兒子高,周武王時稱為畢公高,他的子孫以封地名潘為姓;3、大陸潘姓古代家族發(fā)祥地在河南滎陽郡,其中一支遷到河北威縣的廣宗郡,因此,滎陽、廣宗都是潘氏家族郡望。
潘姓最早入閩時間在唐代。唐大歷年間,滎陽潘氏后裔潘殷(皇),官潮州別駕攝莆田縣事,為避亂,從廣宗郡遷入南安潘原(今泉州潘山),潘殷(皇)被尊為潘氏入閩始祖。潘殷(皇)生二子:長子潘璜,次子潘誼(后改名為瑩)。潘璜居南安,生子潘存實(shí),潘存實(shí)生潘綱、潘維;潘誼(瑩),官大理丞,生子潘序(原名潘武原),由南安遷莆田延壽(明弘治《興化府志》載:“居常太里”)。潘序官永春尉,升古田令,生三子:潘崇胤、潘自力、潘崇鈞。潘崇胤官太仆寺少卿,由莆田遷往北燕幽州(今北京)。
仙游潘氏始遷祖為潘源節(jié)、潘殷景父子。唐總章二年隨陳政、陳元光入閩,潘源節(jié)官司馬參軍,潘殷景官先鋒。后代有潘存實(shí),子孫散居各地。潘崇胤子潘承敘,潘承敘子潘處常,潘處常次子潘佑,宋真宗時,由南京回遷入閩。
姚姓來源有二支。1、上古時,五帝之一虞舜的后代,因居住在姚墟,他的子孫遂以姚為姓。2、由媯姓所改。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舜,居住在溈水,因此姓溈,西漢末年,遷到吳郡(今蘇州),又復(fù)姓姚,所以歷史上姚溈同宗。
《資治通鑒.外紀(jì)卷一》載:姚姓始祖舜帝曾經(jīng)耕于歷山,歷代姚氏家族以“歷山衍派”為郡望;以“陶邱世澤”題大門額匾,以此紀(jì)念舜帝的德行;又以“吳興世家”銘記遠(yuǎn)祖自山東遷徙到南方浙江吳興,繁衍生息,蔚為望族的歷史。
姚姓最早入閩時間在唐光啟元年(885),姚崇的后裔姚綮,居溫州。后唐天啟二年(927),姚綮子姚廷義,王審知聘為鹽鐵副使、金紫光祿大夫,居寧德,姚廷義生二子,長子姚坦,唐開寶二年(969),為寧德縣吏,居寧德。后代姚信,宋天禧年間(1017-1021),生子姚顯,居侯官,生子姚存誠;姚存誠生四子,衍分為“福、壽、康、寧”四房,子孫散居各地。
胡姓來源有二支。1、出自古代舜帝之苗裔。西周初,帝舜后人媯滿受封于陳國,謚號為:“陳胡公”,建立胡國,春秋末為楚國吞并,陳胡公的后代遂以胡為姓,尊陳胡公為得姓始祖;2、出自國名。鄭樵《通志.氏族略》載:周代有胡國,春秋末為楚國吞并,其國人以胡為氏。胡姓古代家族發(fā)祥地在安定郡、河南新蔡郡。
胡姓也是最早入閩、入莆的姓氏之一。早在漢代,就有胡姓先人居莆田壺公山一帶,與居九華山的陳姓先人遙相呼應(yīng)。宋淳熙十二年夏旱,知縣張少英禱而復(fù)應(yīng),因建拜壺亭,始塑陳、胡二仙之像。知縣傅丑為記?!眽毓矫珊莼鴣?。
西晉永嘉二年,五胡亂華,中原板蕩,又有林、陳、黃、鄭、詹、丘、何、胡八姓衣冠入閩。
戴姓來源有二支。1、出自祖先的謚號。周朝,周成王封微子啟為宋國諸侯,微子傳八世至宋國君申,卒謚“戴”,史稱:“宋戴公媯”,為戴氏得姓始祖。秦漢之后,戴氏子孫宦游南北,飄散四方,戴申公傳五十二世至南朝梁戴槨,以功拜武威將軍、豫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生有三子。戴槨系仙游、漳浦遷居莆田之同祖;2、來源于國名。春秋時河南民權(quán)以東有戴國,后為鄭國所吞并,其遺民南遷至安徽當(dāng)涂的戴山。
戴氏遷入莆田有五條路線:1、唐代自霞浦縣入莆。唐代入閩始祖為戴翔,唐玄宗朝為河南推官,天寶十四年(755),避安史之亂入閩,居霞浦縣。又傳第七世戴洽,仕唐為屯田員外郎,約在公元800年遷入仙游縣香田里鐘亭村龍樹院(今仙游蓋尾)。再傳第八世戴燦,唐憲宗朝為亳州觀察留后。生六子,長子簪,居仙游香田里上茅;次子諸,唐太學(xué)博士,居莆田黃石東井;三薜,遷莆田常太莒溪;四郎君,居仙游上徹(子二人又遷常太莒溪);五祈,居仙游上茅;六潛,遷杭州新橋。2、明代自漳浦入莆。隋朝刑部尚書戴金華,居河南光州固始,子戴伯岳、孫戴元理,唐初官府校尉,高宗時率兵援陳政、陳元光,屯駐漳州。戴伯岳為“開漳戴”始祖。下傳四世戴善繼居?xùn)|海,二十八世戴繡,明成化淞江知府,生五子,其第四子戴勉軒,明正德至嘉靖年間自漳浦遷入 莆田江口石獅村。3、明清之際自汀州入莆,居莆田華亭戴厝。4、由泉州惠安遷入莆田城郡縣巷戴弄里。5、自仙游西苑遷入梅峰西湖畔霞霄巷。
葉姓源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貴族。楚昭王封其沈諸梁于葉地(今河南南陽),百姓稱他為葉公。沈諸粱即是葉姓得姓始祖,河南南陽成為古代葉姓家族的郡望。戰(zhàn)國時期,葉姓家族遷到江蘇下邳,沈諸粱傳二十二世,葉望,率族渡江到丹陽,因此丹陽也是葉姓家族的郡望。
葉姓唐代入莆田,唐元和九年(814),有葉清由浙江麗水飭戎入閩,官任莆田都尉,擇仙游縣歸德鄉(xiāng)(今仙游度尾)而居,葉清傳四代,至玄孫葉與田,官授仙游縣主簿,因避戰(zhàn)亂,唐廣明元年(880),棄官,隱居于仙游縣萬善里古瀨村,為莆田、仙游始遷祖。明洪武二年(1369),有葉梓由仙游縣古瀨遷往永泰縣,后裔分二支,其中一支返莆田縣居住。
西周初年,姜太公受封在營丘,建立了齊國,號稱齊太公。齊國勢力壯大,首都遷往臨淄,齊太公的季子丘穆留在營丘建都,其后人以丘為姓,并尊丘穆為丘姓肇姓始祖。清雍正三年,為避孔子名諱,朝廷下令改丘為邱姓,表示尊孔,民國初,邱逢甲倡議恢復(fù)丘姓,閩、粵群起響應(yīng),至今丘、邱通用。
邱姓入莆田:1、王莽始建國年間,河南邱茂因避戰(zhàn)亂,自中原遷往福建上杭。邱茂傳四十五世邱胡一,又返河南洛陽任官,再傳至七十一世邱杰秀,北宋中期,遷往興化府莆田巖頭。、2、晉永嘉年間,散騎常侍邱滕,攜次子參軍、給事中邱夷,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閩,居泉州。邱夷生有五子,其第五個兒子邱元之的十六世孫邱俊民,生四子,長子邱大陵生二子:長子邱貫、次子邱質(zhì);邱質(zhì)生邱貞,后唐天成元年(555),同進(jìn)士出身,官儀真刺史,遷入仙游縣上丘。邱貞生二子:邱坦、邱垣;邱坦生三子:其中次子邱慎,傳六代至邱唏。邱逸、邱唏兄弟,由仙游縣桂林嶺遷入莆田。邱唏生八子,后遭“蒲壽庚”之亂,七個兒子失散,元朝元貞三年(1297),邱唏與長子歸莆田居住。
詹姓來源有二支。1、以爵名為姓,周朝時,周宣王的支庶子封為詹侯,賜姓詹,其子孫遂以詹為姓,世尊詹侯為詹氏得姓始祖;2、周朝時,朝廷中專門管理占巫的官職叫詹尹官,他的子孫也以詹為姓。詹姓古代的郡望在河間郡(今河北獻(xiàn)縣)、渤??ぁ?br>詹姓入閩最早在晉代,有三支。1、晉永嘉年間,五胡亂華,中原士族八姓入閩,有詹秉邦率兵,居閩北建州;2、唐總章二年(669),陳政、陳元光率兵入閩,有詹英、詹次跟從入閩;3、唐光啟元年(885),王潮、王審知入閩,河南光州固始人詹纘,官前鋒兵馬使,居仙游,后隱居于植德山下,其孫詹敦仁亦隱不仕閩國。后周世宗顯德二年(955),遂析南安縣小溪場為安溪縣,命詹敦仁為首任縣令。
春秋時期,楚莊王的后裔謚號為“莊”。東漢時期,因?yàn)槊鞯勖麆⑶f,為避皇帝名諱,莊姓改為嚴(yán)姓。魏晉時,部分嚴(yán)姓恢復(fù)莊姓,因有莊嚴(yán)同宗說。嚴(yán)氏古代的家族發(fā)祥地在天水郡,世稱“天水嚴(yán)氏”,指嚴(yán)子陵之派系;嚴(yán)望這一派系的嚴(yán)姓,后裔在陜西一帶繁衍成望族,世稱“華陰嚴(yán)氏”;還有在浙江、河南、安徽一帶居住的嚴(yán)姓家族,世稱“桐江嚴(yán)氏”。
唐末,天水郡嚴(yán)子陵的三十八世孫嚴(yán)毓爽、嚴(yán)毓繼兄弟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居閩西,后裔散居各地,稱“十八嚴(yán)”,為“蘭田嚴(yán)氏”。蘭田嚴(yán)氏后裔傳至明清兩代,又有遷入莆田溪西定居者。莆田嚴(yán)姓與莊姓一樣,都屬于這一支派。
魏姓是以封地命名的。戰(zhàn)國時周文王的后人叫畢萬,為晉獻(xiàn)公的大夫。畢萬多次隨晉獻(xiàn)公出征,戰(zhàn)功赫赫,封邑在魏。公元前446年,畢萬的后裔魏斯,建立了魏國,建都安邑,成為戰(zhàn)國時期七雄之一,其子孫以魏為姓。漢代,畢萬后裔官鉅鹿太守,家族興旺,遂以鉅鹿(今河北平鄉(xiāng))為郡望。
魏姓入閩有二支:1、唐天佑元年(904),中原戰(zhàn)亂,北方士大夫魏看攜族自潤州上元縣南遷入閩,居莆田與福清交界的玉融,子孫散居各地,尊魏看為魏氏入閩始祖;2、《臺灣魏家大宗譜》載:魏征第十七世孫魏彌(四一郎)長子魏進(jìn)富,徙永定,次子進(jìn)興,居南靖。北宋末,魏征第十三世孫魏鴻,字君序,宋宣和年間舉薦“八行”錄用,官授棠邑令,調(diào)福建德化縣尉,秩滿因時局動蕩,遂卜居莆田楓林西埔,繼遷魏塘,被尊為入莆始祖。
西河衍派、九牧流芳、雙闕傳芳、金紫流芳、忠孝傳家、烏露呈祥遠(yuǎn)古時,陸終后裔受封于黃,周代建立黃國(今河南潢川)。春秋時,黃國為楚國吞并,其子孫遂以黃為姓。黃姓古代家族聚居住地在江夏郡(今湖北武漢一帶)。東漢建康戰(zhàn)亂之后,河南光州固始人黃道隆攜家族遷入仙游縣定居。唐代,有桂州剌史,贈金紫光祿大夫、忠義開國公黃岸遷家于涵江黃巷,莆田黃姓尊黃岸為入莆始祖,黃岸(703-785),唐天寶十二年進(jìn)土及第,歷官史館編修、徐州牧、桂州剌史。后謝桂事,舉家攬舟去榕,途遇臺風(fēng),避于莆田延壽里黃巷山(今涵江),遂定居在莆田。
黃岸生三子:謠、典、樂。黃謠大和四年(830)登進(jìn)士第,官侯官縣令、廣東瓊州尹,生有十子。三子黃華居涵江前黃;五子黃莫、六子黃孟華、十子黃季華居涵江后黃。前黃的黃華生有兩子:黃昌齡、黃昌朝。黃昌齡后裔黃璞生八子,皆居官職:黃仁渥,官太子正字;黃仁藻,官著作郎、黃仁滔,官御史里行;黃仁渭,官秘書左監(jiān);五子黃仁澤,唐乾年二年,考中武狀元。稱:“八條玉帶八支黃”。黃昌朝生有四子。長子黃峰后代遷泉州南安、同安馬巷;次子為唐時閩中“文章初祖”黃滔之父,從涵江遷荔城東里巷。另有三子黃峻遷永泰;四子遷廣業(yè)里鞏溪、廣宮、乾頂?shù)鹊兀稽S革隱居福州鼓山。黃莫官為大理評事,生三子:昌岌、昌裔、顯業(yè)。昌芨生二子:文矩(妙應(yīng)祖師)、崇精(曹山本寂禪師)。仙游黃姓系黃璞傳仁滔,傳顯,居度尾、大濟(jì)、石蒼;黃滔傳坰,傳仁愈,居楓亭;黃碣后裔居游洋、象溪;黃蟾后裔居榜頭;黃守恭后裔也有傳入仙游各地。沈姓來源有三支。1、周初,周成王把其叔叔季載封在沈國,稱沈子國。春秋末,沈國被蔡國吞并,沈國后人遂以沈?yàn)樾眨?、春秋時,楚莊王封他的兒子公子貞于沈邑,公子貞的兒子稱沈尹戌,任楚國左司馬,受封于沈鹿,其后人以沈?yàn)樾眨?、出自金天氏之后?!端螘芬蚣s自序載:金天氏裔孫有沈國,今汝南平輿沈亭是也。沈姓古代家族發(fā)源于河南,發(fā)祥在吳興郡。
沈姓入閩有二支。1、唐初,陳政率兵入閩后,陳政兄陳敏、陳敷又率58姓軍校入閩增援,這一支軍隊(duì)中就有沈姓將佐。唐末五代時,沈崧的父親沈超,在福建長溪任縣令。沈崧(883-938),字吉甫,唐乾寧三年登進(jìn)士第,歸閩時過臨安,為吳越武肅王錢繆辟任鎮(zhèn)海軍掌書記,凡書、檄、表、奏,多出其手。后唐長興三年(932),吳越文穆王錢璀置擇能院,沈崧以浙西營田副使領(lǐng)其積,后晉天福二年為相;2、沈約后裔沈彪,唐皇賜名為勇,沈勇隨陳政父子入閩開漳,宋淳佑年間追贈為武德侯,南宋初,其裔沈廷輔遷建寧,生八子,俗稱“八木公派”,子孫散播各地。
盧姓來源有二支。1、《新唐書.相世系表》載:春秋時期,姜太公后裔、齊文公曾孫高奚,被封在盧地,食系于盧邑,其后人遂以盧為姓。秦代,有博士盧敖、盧植率領(lǐng)家族在范陽定居,世代繁衍,蔚成大族,稱范陽盧氏;2、鄭樵《通志.氏族略》載:盧蒲氏,出自齊桓公,其后改為盧氏。
盧姓郡望主要為范陽郡,以后再分出河南郡(今河南洛陽)、河間郡(今河北獻(xiàn)縣)。福建盧姓堂號為“講述堂”。
盧姓入閩在唐代,有三支:1、唐總章二年(669),河南光州固始陳政率兵入閩,府兵將校中有盧姓?!墩闹莞尽吩疲骸芭f志從唐侯(陳政)者五十八姓。惟許氏、盧氏、丁氏,家有譜牒,采以立傳。其余姓名,出自陳譜”。府兵校尉盧鐵券,字如金,武則天垂拱間授參軍,他與子在福建安家,世尊為“開漳盧”;2、中唐時期,福建觀察使盧其,居于福州,卒于福州,其子孫籍于閩地;3、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審知入閩,其軍中有盧姓將領(lǐng),如南唐尤溪守將盧光、盧鉉等人,其后裔散居在莆田等地。
唐末至宋代,盧姓家族漸成巨族。南宋年間,理學(xué)家盧孝標(biāo),號玉溪,入籍閩縣,父盧恭,娶永興公主,授官鎮(zhèn)閩駙馬。盧孝標(biāo)精通經(jīng)史之學(xué),授官翰林博士,在福州設(shè)“講述堂”,聽者甚眾,學(xué)者稱“玉溪先生”。其子盧繼賢,授興化府教諭,遂舉家遷往莆田。
卓姓來源有二支。1、出自先祖名字。春秋時,楚國公子卓,遷到西河(古黃河之西)避難,其子孫以卓為姓,西河為卓姓家族的發(fā)祥地,福建卓姓尊卓滑為始祖。漢朝初,卓滑的后裔散播各地;2、出自韓信之后。呂布斬韓信,蕭何暗使蒯徹把韓信兩子保送到粵,折韓為:卓、韋兩姓。
卓姓為宋初遷入莆田,居興化縣。南宋詩人劉克莊撰《卓推官墓志銘》曰:“卓氏諱先,字進(jìn)之,共先自扶風(fēng),徙閩居于莆。”
興化縣南廣業(yè)里萍湖古代建有一座“萍湖祖廟”,祀卓氏仙人,宋朝廷封為“忠順圣侯”?!队窝笾尽酚涊d:“舊傳萍湖卓氏習(xí)巫術(shù)而得秘法”。說明古興化縣早在宋代已有卓姓家族居住。
福州城事播報(fzcs66)出品,轉(zhuǎn)載須注明出處!
一座城 . 那些事
聽,城市聲音;讀,人情世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diǎn)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