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大帝是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山神,分別指東岳大帝、南岳大帝、西岳大帝、北岳大帝、中岳大帝。也就是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黃飛虎);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聞聘);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西岳華山金天愿圣大帝(蔣雄)。
這五位神仙也是古老的漢族民間信仰。其信仰源于中國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認(rèn)為山清水秀,云纏霧繞,地大物博,高峻雄偉,神秘莫測,令人敬佩又令人恐懼。于是人們祀之為神,頂禮膜拜。
1、東岳大帝
東岳泰山居五岳之首,秦漢以前,古人認(rèn)為泰山峻極于天,是人神相通的地方,所以帝王登極,都必須到泰山封禪祭告天帝以保佑政權(quán)昌隆長久,尊泰山之神為東岳大帝。在中國歷史上,從秦始皇到清乾隆皇帝,歷代均曾到泰山進(jìn)行過封禪祭祀活動。
在我們中國人的思想意識中,一直都認(rèn)為泰山是管轄鬼魂的 地方。根據(jù)中國古老的陰陽五行學(xué)說,泰山位居?xùn)|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萬物發(fā)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職能。秦漢以降,泰山神作為陰陽交代,萬物之始的神靈,在保國安民、太平長壽的基礎(chǔ)上引伸為可以召人魂魄、統(tǒng)攝鬼魂的冥間之主。隨著泰山神影響的擴(kuò)大,其信仰向四周擴(kuò)散開來,在全國各地幾乎都建有規(guī)模不等的東岳廟,反映了泰山神--東岳大帝在中國傳統(tǒng)宗教中的地位以及對社會的影響。
東漢佛教傳入后, 佛教的地獄觀念也隨之傳入, 泰山和地獄之間便有了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佛教在傳入之初借助泰山來宣傳地獄觀念, 泰山神也被借入佛教體系中, 甚至在中國佛教已經(jīng)成熟階段,泰山被引入中國的地獄十王體系中成為泰山王。在道家和佛教共同推動下,泰山主管鬼神之事的觀念深入人心,形成“泰山治鬼”的傳說。
2、南岳大帝
南岳大帝又稱南岳圣帝,全稱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是漢族民間重要的信仰之一。南岳衡山為五岳之一,而南岳大帝為古代漢族神話人物之一。
至于南岳大帝的神職,《歷代神仙通鑒》卷四認(rèn)為其主于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鱗甲水族變化等事。又稱:“伯益乃南岳之后身,伯益相傳是禹時人,曾佑禹治水,有功,(禹)以天下授伯益,伯益辭而隱居。”至今在南岳衡山仍有當(dāng)年大禹治水的禹王石。
3、西岳大帝
西岳大帝為五岳大帝之一,至于其來歷,至于西岳大帝的神職,《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云笈七羲》曰:“少昊為白帝,治西岳。上應(yīng)井鬼之精,下鎮(zhèn)秉之分野。”《歷代神仙通鑒》卷四:“元始日皋陶是西岳所化,敕為素元耀魄大明真君,主管世界珍寶五金之屬,陶鑄坑冶,兼羽毛禽之類。唐玄宗封華岳神為“金天王”。宋大中祥符中,追尊為金天順圣帝,配享肅明皇后。民間流傳有華山神之了華山三郎的故事。
4、中岳大帝
中岳大帝是五岳中信仰起源最早的神,《山梅經(jīng)·中山經(jīng)》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神皆神面而三首,其余屬皆豕身人面也。可見中岳神的形象是半人半獸,這種形象很符臺早期人類自然崇拜的特點。由此還可以知道中岳主要自太室少室二山組成,因其鄰近洛水和古都洛陽,故在五岳中地位較高。同時也贏得古代帝王的尊崇,為五岳中率先得到帝王封祀者。
5、北岳大帝
北岳大帝是漢族民間宗教信仰之一,五岳大帝之一。在漢族傳說中歷來說法亦不一。唐代封北岳為「安天王」,宋代加封北岳為「安天元圣帝」。《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二還記載了北岳大帝的神職,文曰:北岳者,主于世界江河淮濟(jì),兼虎豹走獸之類蛇蛀昆蟲等屬。
五岳諸神原本只是作為山川之神為人們所崇拜、祭祀,隨著時間推移,人們賦予其越來越多的情感因素,不同階層的人們出于不同的需要對其進(jìn)行加工、修飾,五岳諸神神譜日益龐大,其職能也日益增多。正是因為這種變化,五岳諸神信仰才適應(yīng)了社會不同階層人們的心理需要,一直影響至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