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山:風箏匠
風箏匠
風箏源于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墨子為木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于造紙業(yè)的發(fā)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寫道:“清明時節(jié),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薄傍S”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風箏是世界上最早的重于空氣的飛行器。本質上風箏的飛行原理和現(xiàn)代飛機很相似,繩子的拉力,使其與空氣產生相對運動,從而獲得向上的升力。 風箏自從進入民間,成為大眾的娛樂器具后,不斷揉進深厚的中華文化的內涵,從傳統(tǒng)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不僅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中國民族傳統(tǒng)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傳統(tǒng)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鳥朝鳳”、“麻姑獻壽”、“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xiàn)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修本海是雙城手工制作傳統(tǒng)風箏的傳承人。從7、8歲起就跟著祖父、父親學做風箏,至今已70年了。提到放風箏的歷史,他滔滔不絕、如數(shù)家珍。早在三百多年前,雙城各地就流行放風箏,被譽為蘭棱河兩岸的風箏之鄉(xiāng)。這里的人們熱衷于放風箏,除了自身體育鍛煉和個人興趣兒愛好而外,主要是雙城地處松嫩平原,屬于中溫大陸性氣候。一年四季除了少數(shù)雨雪天,大多數(shù)天氣晴朗并伴有三級左右的風力,非常適宜放風箏。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放風箏的愛好者。
北方二月,春風拂面,萬物復蘇。憋悶了一冬天的大人、孩子紛紛走出家門,放飛風箏,擁抱春天。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也是雙城人的風箏節(jié)。文化部門順應民意,舉辦一年一度的風箏比賽。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36屆了。這一天,體育場萬人涌動,笑語喧嘩,人頭攢動。來自城鄉(xiāng)近百名風箏愛好者帶著自制的風箏作品前來參賽,展示才華,一比高下,看誰的風箏新穎漂亮,放得高,放得好。一百多件多姿多彩的風箏遨游在空中,五顏六色似飛翔的花朵美麗綻放。頓時,藍天上便呈現(xiàn)出百花盛開的大花園。
雙城的風箏多出自文人之手,彩繪雅致。也有的是民間藝人制作。他們吸收木版年畫的優(yōu)點,構圖飽滿,色彩鮮艷。修本海一家老少幾輩齊上陣,不僅按著老一輩傳授的經驗和制作技巧,也滲透自己對12生肖的直觀感受和審美習慣,無拘無束地表達理想愿望。制作的風箏無論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制和風格,都融入了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風箏的形象逼真,形式多樣,風格粗獷,具有古老傳統(tǒng)的色彩。同時,在注重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融入現(xiàn)代運用的新材料,造型簡潔、明快,精致巧妙,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說到傳統(tǒng)風箏的制作技藝,他概括為四個字:扎、糊、繪、放。簡稱“四藝”。(即扎架子、糊紙面、繪花彩、放風箏)。但實際上這四個字的內涵要廣泛很多,幾乎包含了全部傳統(tǒng)風箏的技藝內容。如“扎”包括:選、劈、彎、削、接;“糊”包括:選、裁、糊、邊、校;“繪”包括:色、底、描、染、修。如蜻蜓狀、蝴蝶狀等。說起來簡單,但是要將幾厘米的竹子條均勻地劈成若干份,每片不過5毫米左右,卻相當考驗技巧了。
扎,即扎骨架。風箏架子多種多樣,扎法各有千秋,一般說掌握了硬翅風箏、軟翅風箏和拍子風箏架子的基本扎法后,就可以自由變化,扎制各種風箏了。前輩藝人們在扎風箏中總結了豐富的經驗,有的還編成了歌訣。例如扎硬翅胖沙燕的口訣是:“胖燕四四法最新,一頭一腹一尾根。亡條平直須堅硬,下條扁軟勢隨形?!薄胺拧卑ǎ猴L、線、放、調、收。而這“四藝”的綜合活用就要達到風箏的設計與創(chuàng)新的水平。
無論風箏的結構怎樣變化,匠人的制作過程均可分為四個步驟。
劃,即破竹子。劃竹子之前要先選竹子,最好選竹節(jié)直的,竹破老硬棒的。2、3年之上的竹子,太嫩的竹子彈性不好。竹子是制作風箏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選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韌性做風箏的骨架。風箏的骨架可根據(jù)個人愛好來編形。七段等分論條架,兩膀對扎半圓形,中腹應按雙分計,尾竹上端中線尋。下端長短如何定,橫設架子首尾千,托紙中間方四塊,兩膀各四必相亭。頭部迎風腹為主,冕竹要軟好瀉風。襠肥紙闊單面軟,迎風不會左右擺。
糊,即貼外形。糊風箏的原料有紙、礬絹及薄綢等,可依風箏形式確定。糊風箏時,先比著架子剪料,略比架子大些,邊緣部分剪開一些口子,在邊緣涂漿糊后,依次把剪開的邊緣糊在原料上。糊法有兩種:一是貼在竹條的四個面上,叫包邊;二是貼在竹條的兩個面上,待漿糊干了之后,用刀把多余的紙裁下來,這種方法叫裁邊兒。風箏可以先糊后繪也可以先繪后糊。因為風箏的彩繪圖案多是對稱的,為了使圖案對稱一致,一般是先繪后糊。先把各部分的紙剪好,彩繪、陰干,熨乎,再糊到架子上。彩繪時,各部分銜接處圖案不畫金,留出一些空白,糊好后再把銜接處的圖案補畫整齊。各種風箏的具體糊法也各有不同,倒如:沙燕風箏先糊兩膀,再糊兩腿。最后糊頭、腹,米字風箏也是先糊兩膀,拍子風箏用平貼法糊紙等等。
繪,即描彩。色彩以紅、黃、蘭三顏色為基礎色,重筆濃抹,色調明快,渾樸,在對稱中達到強烈的美的視角效果。一位西方藝術大師曾說過:“要懂得用最少的顏色,如果該用七個顏色,你卻用二個表現(xiàn)時,那你的本事就更大了?!泵耖g風箏匠人,或許并不知道這個道理,但對風箏的構圖和彩繪,卻正是這樣做的。他們盡量少用色,以塊色為主,非常鮮明地突出了民間藝術色彩單純和濃郁的特點。
“現(xiàn)在雖然可以在市場上買到風箏,但那已是現(xiàn)代化工廠的生產成品了。民間很難見到象我們修家手工匠人和制作的風箏了?!毙蘩先思也粺o自豪地告訴我們,修家的傳統(tǒng)手工制作風箏的技藝,不僅沒有失傳,而且是五代傳承,有新的發(fā)展。多少年來,我們把制作和放飛風箏當做一家人生命的一部分,從中享受無限樂趣兒。為了傳承風箏文化,克服了種種困難,排除各種阻力,表現(xiàn)出超凡的精神和毅力。1976年在一次民兵訓練中,我不幸被炸藥炸傷,那年才30歲。我失去了左手食指,右手食指只剩一節(jié)。在十指九殘的情況下,也沒放棄追求和愛好。堅持用殘疾的雙手制作風箏。兩只手上經常鮮血淋漓,親屬和朋友都勸我不要做了,老伴心疼地和我吵架,可我硬是在疼痛和痛苦中堅持下來。兒孫們見我如此癡迷,感動之余支持我,并參與其中。一起制作蝴蝶、燕子、八角、八卦、飛機,從小物件到幾十米長一百節(jié)的蜈蚣,再到長252米468節(jié)的串桃。在形象美觀和工藝制作上,精工細做,追求完美統(tǒng)一,受到人民群眾的高度好評。在雙城風箏比賽活動中幾乎年年奪冠。我為兒子、孫子、孫女積極支持參與制作那么多好作品而欣慰,也為社會上還有這么多志愿者為傳承民俗文化做貢獻而高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