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參 評 作 者
張 勇 王海洋 朱亞群 劉文秋 惠聰穎
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很難,尤其是金文!
作者這件金文樣式作品,用筆能夠以中鋒為主導,圓實勁利,實屬難得。章法上,能注意到字形大小錯落變化,奇正相參,看得出作者對金文研習已有相當時日,具有較好的金文創(chuàng)作的基礎。而作品的不足之處也較明顯,簡而言之就是入古不深。所謂“入古”,就是在筆意與格調上要得古味,不僅能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臨古不得古,說明主觀色彩太多,或是能力和功夫不夠。反觀這件金文樣式的作品,由于作者在臨習金文范本上深入度尚有欠缺,因而在篆法上顯得較為龐雜,把一些小篆的結字方法雜糅到大篆作品中,使作品顯得不夠協調統一,如“鳥”“鳴”等字。我們在以金文書法創(chuàng)作時,對于金文沒有的字,可適當以小篆的形體作“大篆化”處理,但這要建立在對金文嫻熟把握的基礎之上,否則,就會顯得生硬了,如對“時”字的改造便不夠和諧。其實,“時”字在金文中是從止,從日,沒有必要用小篆形體來“改造”了。作者有這般好的篆書基礎,如能在西周中晚期名器中博瞻約取,相信必能知其正、得其精,使金文書法創(chuàng)作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作品名稱:《毛主席詞七首》
尺寸:48cm×180cm
材料:松煙墨塊,羊毫筆,玉扣紙。
創(chuàng)作體驗:
此件作品為慶祝建黨百年主題展覽而作,以懷素小草《千字文》為基調,用筆以中鋒為主,絞轉澀行,偶有搓揉,追求線條的簡潔、凝練、蘊藉,注重大小、疏密、倚側等方面的對比,墨色多以渴筆為之,以淡為主,濃墨點綴,營造蒼茫、豪邁意境,表現一代偉人“揮斥方遒”的激情和“指點江山”的氣魄。
學 術 點 評
王海洋此幅作品氣格較高,但個別字寫的過于夸張變形,虛實處理的不夠完美,個別字追求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但功力尚缺。
書法創(chuàng)作如何更上層樓:當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給我們交出了最好的答卷:要重學識,重功力,繼承創(chuàng)新,尤其強調重讀書,諄囑再三,謂讀書非特益知,變換氣質,作品方能不俗。
學習書法如何解決創(chuàng)作瓶頸?我想王海洋多看看王羲之、米芾、趙孟頫、王鐸等歷代大師們學習書法的故事,會終身受用。
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不是浮在表面上的花俏,而是古樸、厚重、圓潤、中庸之美的正大氣象。與海洋君共勉。
點評人:盧立彬 江蘇省書法院副院長
作品名稱: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尺寸:136cm×68cm
紙質:朵云軒四尺揀選潔白、半生熟、10年陳凈皮
毛筆:無名筆,兼毫,出鋒6cm。
墨汁:北太墨汁,宿墨。
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微醺,夜深人靜于工作室。
創(chuàng)作構思及體驗:
在微醺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尤其草書)欲望往往比較強烈,有意用耳熟能詳的內容創(chuàng)作,以期能寫出出人意料的作品效果;創(chuàng)作的用筆和用墨皆平時練習所用,沒有刻意挑選,宣紙用朵云軒四尺揀選潔白、半生熟、10年陳凈皮,面對四尺整張宣紙,我視它為小的紙張,當小品來進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時利用矛盾關系結合書寫內容的含義以及當時情緒的調動,情感的宣泄隨機生發(fā),一氣呵成。
學 術 點 評
點評人:宇文家林 江蘇省書法院副院長、中國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
作者:劉文秋
學 術 點 評
篆書要寫出個性、寫出靈性,是很不容易的。
作品名稱:《茶詩數首》
尺寸:69cm×180cm
紙質:仿古麻紋紙
毛筆:中號大行云
墨汁:玄宗墨液
創(chuàng)作構思及體驗:
國慶假期后兩日,課徒結束。難得閑下半日,室外秋雨瀝瀝,于是泡上一壺茶,靜心臨帖一通后,用仿麻紋紙抄寫茶詩數首。書寫過程中力求不急不厲、靜雅肅穆之氣。字形大小輕重稍作對比,章法上采取橫式書寫,然后六條拼接在一起。完成后觀之,稍有可人之處,然未達到心中預設。吾深知仍需深入傳統,多在漢碑中汲取營養(yǎng),以豐富作品內涵。
學 術 點 評
江蘇書壇雖多出行草書家,但隸書傳承亦為有序。吳門沙曼翁先生篆隸書風化入江左,聲播中原,在當代篆隸書創(chuàng)作方面影響深遠?;萋敺f作為江蘇青年書家中以隸書見長的作者,多年來在隸書體系梳理中,堅守廟堂碑風的深入追尋實屬不易。但觀其近作,又讓我感覺到惠聰穎對隸書精神理解是不夠的。他在廟堂碑的基礎上還取法了清人金農隸書的筆調意趣,這種取法并非不可嘗試,但終究是取法乎下。細觀其作筆法過于簡單、紙張選用不太正確,對篆隸創(chuàng)作中“毛潤澀暢”的線質線性理解欠缺是其根本原因。在廟堂碑的基礎上如何橫向融合摩崕碑刻,縱向如何融合秦漢簡牘、帛書等元素。最終一定要形成自我思考后獨特的結字特點,那么自我的筆墨語言與風格屬性自然就形成了。同為作隸之人愿與惠聰穎共同努力!評點不到位處請同道補充指正。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