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氏是鮮卑族的一支。姓氏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根據(jù)《三國志·鮮卑傳》中記載,漢桓帝時,鮮卑分為中、東、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闕,居慕容寺,慕容氏因而得名。二是從《通志·氏族略》的記載上考究,慕容氏出自中古時期,部族首領(lǐng)高辛氏的后裔,建立鮮卑國,單于自稱“慕二儀之道,繼三光之容”,因此以慕容為姓,稱為慕容氏。歷史上的鮮卑族在今內(nèi)蒙自治區(qū)西拉木倫河與洮兒河之間。慕容氏的發(fā)源地和老家便在這里,故慕容氏后人奉單于為慕容姓的得姓始祖。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北方陷入多國戰(zhàn)亂之中,西晉滅亡后,東晉偏安江南,北方相繼建立起許多個政權(quán),史稱“五胡十六國”。其中慕容氏建立燕國。在五胡十六國時期,燕國曾鼎盛一時,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等國,慕容姓氏也得到了很廣泛的流傳。
魏晉之際,鮮卑慕容氏自遼西遷于遼東北。元康四年(294年),其酋長慕容廆徙居大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開始了定居的農(nóng)業(yè)生活。永嘉元年(307年)前后,慕容廆自稱鮮卑大單于。西晉滅亡后,慕容廆得漢族士人輔佐,以大棘城為中心,據(jù)有遼水流域,受東晉官爵,封平州牧、遼東郡公。慕容廆死后,其子慕容皝繼立,繼續(xù)尊奉東晉,被東晉封任鎮(zhèn)軍大將軍、平州刺史、大單于,襲遼東郡公。慕容皝于咸康三年(337年)自稱燕王,建燕國,史稱前燕。咸康八年(342年)遷都龍城(今遼寧朝陽),東破高句麗(今遼寧新賓縣東),攻滅鮮卑宇文部及夫余(今松花江中游平原),成為東北地區(qū)強(qiáng)大國家。永和四年(348年)其子慕容儁繼立,永和五年(349年)進(jìn)攻后趙,奪得幽州,遷都于薊(今北京西南)。永和八年(352年)擊敗冉魏,占有河北,隨后,慕容儁拋棄東晉旗號,自稱燕皇帝。
升平元年(357年)慕容儁遷都鄴城(河南省安陽市城北18公里處的臨漳縣的漳河岸畔)。慕容儁自恃強(qiáng)盛,檢括人口,欲使步卒滿一百五十萬,以攻滅東晉和前秦。此時,受前燕國力所懾,前秦皇帝苻堅和東晉皇帝司馬聃先后去除帝號,慕容儁成為當(dāng)時中國唯一的皇帝??梢姰?dāng)時前燕確實強(qiáng)極一時。
升平四年(360年)慕容儁病死,十一歲的太子慕容暐繼位,慕容皝的弟弟慕容恪輔政,前后七年,前燕王朝政治穩(wěn)定,慕容恪還率兵攻占東晉的河南、淮北土地。太和元年(366年),慕容恪病死,前燕王朝走向衰落。太和四年(369年)東晉桓溫北伐,燕軍連敗失地,由于前秦王猛建議援助前燕,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在前秦軍隊的幫助下,在襄邑大敗晉軍,桓溫退走。但隨后,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由于受到權(quán)臣慕容評排擠,憤而投靠前秦,前燕失去中流砥柱,國力更加衰落。太和五年(370年)前秦王猛率大軍攻燕,破鄴城,俘慕容暐,前燕亡。
前燕形勢圖
前燕鼎盛時疆土占據(jù)今河北、山東全部和山西、河南、安徽、江蘇、遼寧的一部分,西接前秦,與東晉以淮水為界。亡國前,有戶二百四十五萬余,口九百九十八萬余。歷三主,共三十四年。
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戰(zhàn)功顯赫,受封冀州牧、吳王,因受權(quán)臣慕容評排擠,憤而投奔前秦。淝水之戰(zhàn)前秦失利后,慕容垂離開前秦,伺機(jī)復(fù)國,并在滎陽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太元十年(385年),慕容垂攻占鄴城,次年慕容垂自立為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史稱后燕。后燕先后消滅翟魏和西燕等小政權(quán),基本上恢復(fù)了前燕版圖。盛時統(tǒng)治范圍包括河北、山東和山西、河南、遼寧的一部分。歷七主,共二十六年。是十六國后期中原地區(qū)最強(qiáng)盛的一個王國。
后燕建國后與北魏連年征戰(zhàn),參合陂(在今山西陽高境)一戰(zhàn)更是損失慘重。隆安元年(397年)北魏攻下中山,河北郡縣盡為魏有,后燕被分截為兩部分,即北燕和南燕。
義熙五年(409年)后燕末帝高云(原為高句麗支庶,被慕容垂之子慕容云收為養(yǎng)子,改名慕容云)被護(hù)衛(wèi)所殺,后燕滅亡。
高云在位時,以馮跋為使持節(jié),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掌軍國大權(quán)。義熙五年(409年)十月,高云被其寵臣離班等所殺,馮跋又殺離班等,自稱燕天王,仍以燕為國號,都龍城,史稱北燕。元嘉七年(430年)九月,馮跋病死,其弟馮弘殺跋諸子自立。馮弘在位時,北魏連年進(jìn)攻,掠徙北燕民戶。元嘉十二年(435年),馮弘不得不遣使請高句麗出兵。元嘉十三年(436年)四月,北魏大軍又攻龍城。五月,馮弘在高句麗軍保護(hù)下率龍城百姓東渡遼水,奔高句麗。北魏軍入占龍城,北燕滅亡。北燕盛時占據(jù)今遼寧西南部和河北東北部。歷二主,共二十八年。
慕容德
后燕慕容寶(慕容垂之子)在位時,叔父慕容德鎮(zhèn)守鄴城。隆安元年(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慕容寶北奔龍城(今遼寧朝陽)。十月,北魏破中山,后燕被截為兩部分。慕容德以魏將來攻,鄴城難保為由,于隆安二年(398年)率戶4萬南徙滑臺(今河南滑縣東),自稱燕王,史稱南燕。隆安三年(399年)滑臺為北魏攻占,德率眾向東,攻取青、兗(今山東西南部和中部),入據(jù)廣固(今山東青州)。隆安四年(400年)慕容德改稱皇帝。義熙元年(405年),慕容德病死,兄子慕容超嗣位。慕容超好游獵,委政寵幸,誅殺功臣,賦役繁多,百姓患苦,國事見衰。義熙五年(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次年二月攻下廣固,慕容超被俘斬,南燕滅亡。南燕盛時占據(jù)今山東及河南的一部分,歷二主,共十三年。
前秦滅前燕后,遷徙前燕鮮卑族眾四萬多戶到前秦國都長安及近畿各地,其中就有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子慕容泓。鮮卑部眾受到奴役希望東歸。淝水之戰(zhàn)前秦南征失敗后,慕容泓聽說慕容垂在河北起兵反秦,于是集結(jié)關(guān)內(nèi)外鮮卑舊部起兵響應(yīng),太元九年(384年)在華陽(今陜西潼關(guān)西北)自稱大將軍、雍州牧、濟(jì)北王,以興復(fù)燕國為號召,進(jìn)逼長安,建年號為燕興。國號“燕”,史稱西燕。不久,慕容泓因持法苛峻,被鮮卑貴族所殺,并立其弟慕容沖為主。慕容沖率眾進(jìn)圍長安,太元十年(385年)于阿房(今陜西西安西)稱帝,隨后入據(jù)長安。太元十一年(386年)二月,慕容沖部將段隨利用鮮卑軍民東歸心切怨言四起之際將慕容沖殺死,自立為燕王。三月,皇族慕容永(慕容廆的弟弟,亦即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的叔叔)等殺段隨,立慕容覬為燕王,率鮮卑男女三十余萬人離長安東去。繼之,慕容覬因朝中政變被殺,慕容沖之子慕容瑤被立為帝,而后慕容永發(fā)動嘩變,慕容瑤被殺,慕容泓之子慕容忠被立為帝。六月,慕容永的部將刁云反叛,將慕容忠殺死,慕容永被推為大將軍、大單于、河?xùn)|王,率領(lǐng)部眾繼續(xù)東進(jìn)。前秦苻丕派兵阻其東歸,雙方在襄陵(今山西臨汾東南)會戰(zhàn),苻丕軍大敗。太元十一年(386年)十月,慕容永自稱皇帝,建都長子(今山西長治南),改元中興。他與后燕國君慕容垂同是前燕的宗室,遂產(chǎn)生法統(tǒng)之爭。慕容垂在鞏固了自己的后方之后,于太元十八年(393年)冬向西燕大舉進(jìn)攻,太元十九年(394年)八月攻克長子,殺慕容永,西燕滅亡。西燕盛時占據(jù)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歷七主,共十一年。
慕容氏自前燕慕容皝于咸康三年(337年)建國至元嘉十三年?(436年)北燕為北魏所滅,慕容氏共建國一百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