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為核心,中庸思想對中國古典藝術精神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在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的發(fā)展過程中,中庸思想具體物化為對“中和之美”的追求,中和之美是世界上最具有連續(xù)性的文化,也是中國眾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價值的核心精神和觀念。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也最能體現儒家文化思想的“中和之美”,如蘇州拙政園、留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都以此來寄托強烈的社會感情,使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風格帶有濃厚的社會和諧意義,儒家文化思想為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理念提供了較完整的“中和之美”的理論基礎。
“中和之美”是儒家學說的重要特征。董仲舒《春秋繁露》載: “以類合一,天人一也”,其實這些理論思想,實質上都是在統(tǒng)一的“中和”原則下達到對審美主體的“滿足”,說明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嚴格遵循了“中和之美”的設計理念。儒家文化思想“中和之美”的內涵,對園林景觀植物設計文化的影響十分深刻持久,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強調二者處于一個有機整體中。在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中表現為,追求“人———園林———景觀植物”的和諧統(tǒng)一,也就是追求景觀植物藝術與自然的“有機”美,要求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與自然空間環(huán)境融為一體,主張在形式和功能上要有機結合,即“天人合一”。
儒家“中和之美”不僅有其特定的實質,也有由這種實質所決定的特定形態(tài)。這種特定形態(tài)就是“中和”。“中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鬃淤澝馈蛾P雎》云: “《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論語·八佾》) “樂”與“哀”是動,“不淫”、“不傷”就是動而不過,動而適度。所以這句話集中而又明確地表達了孔子對美的形態(tài)觀點,“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動而不過、動而適度”的美學思想,這就是“中和”。“中和之美”最經典論述就是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中最核心的審美形態(tài)。儒家“中和”美學思想在中國園林景觀設計審美與藝術上產生了深刻影響,如蘇州拙政園,包括遠香堂、繡綺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松風水閣、小滄浪和清華閣七個主要景觀區(qū)。利用七種帶有象征意義的植物為主要營造,表達了主人的七個愿望。
分別來說: 遠香堂,圍繞“出淤泥而不染”的主題,遍種荷花,每每夏日,荷風撲面,清香滿堂。繡綺亭,取牡丹富貴之意,遍植牡丹玉蘭,表明家境殷實,勤勞而致,為人處世和善厚道。雪香云蔚亭,植梅數枝點題,表明“不要人夸好顏色,留的清香滿乾坤?!钡陌潦狼甯咂犯瘛4?,取唐代韋應物“洞庭需待滿林霜”為亭名點景。應洞庭產桔,待霜降始紅之景,抒無奈隱忍之情。松風水閣,則源于“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寓意永貞不渝、不屈不撓。小滄浪,因《孟子》“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得名,寓明辨是非,做一個高潔的人。清華閣,創(chuàng)造出了志清意遠的氣氛,寓指即便閑散在家,也要做一個志遠清高的人。如此“中和之美”的園林景觀,好不令人稱頌。拙政園園林植物設計和營造,成為了真正的“動而不過,動而適度”的美學思想境界和典范,從而獲得了“中和之美”的體驗??鬃诱摗爸泻椭馈?,就是強調從園林景觀設計創(chuàng)作到欣賞的中庸之度。儒家規(guī)定美的形態(tài),即所謂“中和”。這種美的形態(tài)典范,孔子主張情感的宣泄要受到節(jié)制,思想情感的表達要委婉含蓄。就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審美而言,所設計的形象應有一定的整體性,整體與局部之間的節(jié)奏與韻律,比例與尺度和諧統(tǒng)一,是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審美強弱適度、高低和諧的整體美原則,對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整體和諧統(tǒng)一之美的理解不能只觀其表,而要進一步認識到“空間的合理性”和儒家“中和之美”的深意。
儒家“中和之美”思想,對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等多個層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作用。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審美,應該是體會儒家“中和之美”文化與哲理的審美,其必將讓人與自然產生更多共鳴,使中國園林景觀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fā)展,并逐步完善中國現代園林景觀審美形態(tài)的實質。儒家“中和之美”的理念,都是確定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性和美學價值時,最重要的審美形態(tài)和至高境界。在遵循儒家審美形態(tài)的觀念基礎上,得到新的補充和發(fā)展,中國園林景觀植物設計藝術將會具有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