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健行教授出生于番禺中醫(yī)世家,自幼耳聞目睹長輩濟世救人之術(shù),1965年從廣中醫(yī)中醫(yī)系畢業(yè)后開始了“中醫(yī)人生的歷程”;在清遠工作期間,拜當?shù)孛t(yī)黃峰主任為師,逐漸掌握了中醫(yī)治病的精髓,人稱“小黃峰”;1974年被任命為清遠中醫(yī)院業(yè)務(wù)院長。期間結(jié)識了他的岳父佛山名醫(yī)管銘生(1978年被授予“廣東省名老中醫(yī)”),岳父祖上三代都是佛山有名的中醫(yī)名家,第一代是清代二品軍醫(yī)官管金墀(chi);管銘生老先生精通《傷寒論》善治內(nèi)科疑難雜癥;邱老從岳父身上學(xué)到了精湛的醫(yī)術(shù),一生行善的高尚品德,為日后行醫(y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邱老喜歡讀的中醫(yī)書《內(nèi)經(jīng)》《傷寒論》《金貴要略》《陳修園醫(yī)著》《鄧鐵濤臨床經(jīng)驗輯》。
胃腸病臨證對藥
邱老認為,生理上脾與胃,一臟一腑,一陰一陽,一升一降,一喜潤一喜燥。脾易虛易寒,胃易實易熱,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脾胃的正常運行有賴肝氣的疏泄。由于脾與胃在生理上陰陽互根,病理時陰陽失衡.故治療上須調(diào)平脾胃陰陽,邱老在治療胃腸疾病中善用對藥,兩兩協(xié)調(diào)平衡,作用靶點強,效專力宏,在辨證處方中,加減應(yīng)用,常能起到增效作用。
一、升降氣機配對
柴胡-枳實
柴胡質(zhì)輕而散,升發(fā)清陽,疏肝解郁;枳實質(zhì)重而沉,主降瀉而下氣消痞。二者一升一降,升清降濁,疏肝理脾,邱老稱此藥對是升降氣機的哼哈二將。若便溏者,用性緩之枳殼,或減少枳實用量。便秘者用枳實,行氣通便。
二、剛?cè)嵯酀鋵?/span>
1. 柴胡-白芍
肝藏血,主疏泄,體陰而用陽。柴胡性辛散,疏泄肝氣;白芍性酸柔,涵養(yǎng)肝血,柴胡得白芍之柔,疏肝氣而不致太過,免耗肝陰;白芍得柴胡之散,補肝血而不致壅滯,免礙肝用。邱老臨證常用有此藥對組成的四逆散、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治療屬肝氣郁滯、肝氣犯胃或肝脾不和證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及慢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征患者。
2. 白芍-甘草
此藥對即《傷寒論》芍藥甘草湯。白芍味酸性寒,柔和而瀉肝木。甘草味甘,性平緩和補脾,二藥合用,酸甘化陰,柔緩沖和,解痙止痛,效力倍增。對于偏熱、偏瘀、偏實者,邱老以赤芍易白芍。虛實夾雜者,則赤白芍合用,取赤散白斂,赤瀉白補,組成赤芍白芍甘草湯其效更妙。
三、潤燥相宜配對
法夏-麥冬
法夏辛溫,燥濕和胃,止嘔消痞;麥冬甘微寒,滋陰養(yǎng)胃,一燥一潤,使脾濕得除,而不致溫燥,邱老形象地比喻為 “灑水掃地”;胃陰得養(yǎng),而不致滯膩,用治痰濕困脾兼胃陰不足之干嘔、呃逆、饑不欲食患者。
四、寒熱并冶配對
1. 烏賊骨-浙貝
烏賊骨咸微溫,制酸和胃,為治胃酸過多之佳品;浙貝苦寒,生肌和胃,并借其清熱緩瀉之功牽制烏賊骨澀便之弊。適用于胃脘脹痛、反酸,無論胃寒、胃熱證,均可隨證加用。若便溏者,浙貝減量或改用黃連止瀉,便秘者加大浙貝用量。
2. 木香-黃連
胃腸病證多寒熱夾雜,故處方常寒熱并用。木香配黃連亦即 《丹溪心法》 所載 “香連丸”,木香辛溫,行氣溫中,消滯止痛;黃連苦寒,直清胃腸火熱,兩藥一溫一寒,一辛一苦,辛開苦降,舒理氣機,調(diào)和胃腸,邱老用治胃腸急慢性炎癥、痢疾或潰瘍,屬寒熱錯雜或濕熱夾寒證患者。
3. 黃連-吳茱萸
黃連苦寒直折肝火,吳茱萸辛苦大熱,既能溫中止嘔,又可舒肝止痛,引黃連人厥陰肝經(jīng),瀉橫逆之肝火。用治肝火犯胃,癥見嘔酸嘈雜,胃脘灼熱,噯氣,臍脘脹痛,口苦患者。邱老認為此藥對相當西醫(yī)制酸劑,對胃酸過多患者屢試屢驗。一般黃連用量為吳茱萸的3-6 倍。
五、同功同性配對
1. 火炭母- 鳳尾草
火炭母-嶺南地方藥材,微酸澀,微寒,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導(dǎo)積滯之功,治療泄瀉、痢疾,多用于急性期。鳳尾草- 嶺南地方藥材,微苦寒,亦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消腫解毒之功,用治腸炎,痢疾?;鹛磕?、鳳尾草藥性藥效相近,兩藥相須為用,增強清熱利濕止瀉功效,常用于急性腸炎或慢性腸炎急性期,屬腸道濕熱者,屢有效驗。
2. 蒲公英- 夏枯草
二藥均為苦寒清熱之品,前者歸肝、胃經(jīng),清熱解毒之力尤強,也能散瘀消腫,治癥腫瘡瘍,后者歸肝、膽經(jīng),善清肝火,并能消癓散結(jié)。蒲公英善治陽土胃熱,夏枯草清瀉肝火抽釜底之薪。邱老善用此藥對治療肝胃郁熱型胃脘痛,用治胃、十二指腸活動性炎癥、糜爛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效佳。
3. 蒲公英- 敗醬草
二者均味苦性寒,功效同為清熱解毒,蒲公英入胃經(jīng),敗醬草入大腸經(jīng),合則稱 “蒲敗散”,邱老用治發(fā)病率較高的消化道三?。?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慢性結(jié)腸炎屬熱證者,尤其是慢性結(jié)腸炎。
4. 鳳尾草- 蛇舌草
邱老稱“二草湯”,性味苦寒歸大腸經(jīng),有清熱祛濕,解毒活血之效,適用于慢性結(jié)腸炎體質(zhì)壯實、濕熱阻遏、泄瀉難止之證。因為嶺南氣候溫濕,人之體質(zhì)多濕熱交阻,結(jié)于大腸,二草相須為用,增強清熱祛濕之功。在臨證中若能掌握治則,配伍應(yīng)用,療效顯著。
5. 槐花-地榆
邱老常說病位在胃,選蒲公英與夏枯草;病位在結(jié)腸,選蒲公英與敗醬草,或鳳尾草與蛇舌草;若病位在直腸、肛門,有腹痛、腹瀉兼見里急后重,肛門灼熱者,選槐花、地榆。又因兩藥同人血分,涼血止血,善止下焦血熱或濕熱蘊結(jié)肛腸之下消化道出血。
6. 枳實-厚樸
兩藥均為行氣除滿要藥,枳實偏寒,專于破胃腸結(jié)氣,消積導(dǎo)滯,以除痞為主;厚樸偏溫,善于降胃腸之氣,寬中化滯,厚腸運脾,以除脹為主,二藥配用,無論用治寒熱虛實所致的脘腹痞滿脹痛、矢氣、便秘屬胃腸氣滯不行者,均有良效。
7. 臺烏-香附
兩藥性溫,功效同為理氣止痛?!侗静菡x》 “香附皆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jié)之病”,配烏藥溫肝理氣止痛,相得益彰,用治脾胃虛寒或厥陰肝寒之脘腹或少腹冷痛。
8. 火麻仁-郁李仁
兩藥均為種子滑潤之品,藥性平和,功能滋養(yǎng)潤燥,滑腸通便。火麻仁還可補益虛勞,郁李仁尚能下氣行滯,兩藥配用潤下力增,用于津枯腸燥便秘,尤其適用于產(chǎn)后,熱病后,年老體弱及習慣性便秘。
9. 三七-白及
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動血”,為止血良藥,內(nèi)服外用均有效。白及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相使配對加強三七止血之功,用治上消化道出血者研粉生用效更佳,既能止血,又能活血,保障血供,促進胃腸黏膜上皮生長。
六、氣血同治配對
1. 郁金-丹參
邱老簡稱“金丹”,郁金為氣中之血藥,以行氣解郁,活血止痛見長;丹參為血中之氣藥,功能活血和血、養(yǎng)血、涼血,功同四物。前者主治氣滯,后者主治血瘀,氣滯是血瘀之始,血瘀是氣滯之極,但兩者常同時存在。兩藥配對治療氣滯血瘀之胃脘痛、腹痛,療效顯著。
2. 郁金,佛手
佛手舒肝、理氣、和中、化痰,氣清香而不烈,性溫和而不峻,配伍行氣解郁,活血止痛的郁金,兩藥相須配對,效力倍增。邱老簡稱二藥為 “金佛”,常用此藥對合四逆散、烏貝散等治療肝氣犯胃、脾胃氣滯之冒脘痞滿,胃痛納呆,噯氣嘔惡等癥,屢獲良效。
3. 川楝子-延胡索
兩藥配對即《圣惠方》 中的 “金鈴子散”。川棟子善疏肝氣,泄肝熱,走氣分;延胡索活血,又行氣,行血中之氣,兩藥合用氣血同行,通則不痛,止痛力增,善治肝胃郁熱之脘腹疼痛,屬熱證疼痛者療效尤佳。
歡迎各位讀者,同道,老師分享,指正。
敬請期待下期→
分享邱老“用藥心法(4)”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