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尤為重要,需要父母首先做到接納和尊重孩子的情緒或者行為,然后才能更好地去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良好的心理認知。
共情式教養(yǎng),可以真正理解孩子在問題中的無奈、焦慮和憤怒。通情然后達理,打通讓孩子聽懂道理、做對事情的管道。停止數(shù)落、積極傾聽 、接納回應——你的孩子需要你的好脾氣與耐心父母希望孩子聽話,但父母經(jīng)常聽不懂孩子的話;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時常不懂孩子的心。孩子在學校生活了一天,回到家中,快樂需要有人分享,困惑需要有人解答,煩惱需要有人傾訴,而這角色是誰呢?當然是爸爸媽媽。懂得共情的父母,會選擇耐心傾聽,承認并接納孩子的情緒,努力體驗孩子的感受,了解情緒產(chǎn)生的根源,發(fā)覺孩子內(nèi)心的需求點。同時也要給予一定的回應,嘗試著說出孩子的想法,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說明你在聽,且聽懂了孩子的傾訴。你的傾聽,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在爸爸媽媽心中是重要的,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我們與他同在,從而增強了安全感。傾聽孩子訴說一次,與孩子的距離就會拉近一次。將心比心、感同身受、換位思考——你的孩子需要你站在他的角度感受他的感受讀懂孩子的真實心理需求,才能給他們更好的教育和愛。站在不同的位置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處于不同的立場會產(chǎn)生不同的觀念。孩子思考問題的角度和父母有所不同,有時候在父母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眼里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要想讓孩子聽得進去、聽得懂、有改進,就要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即“換位思考、感同身受”。
表達尊重、平等相處、建立連接——你的孩子需要你成為他的知心朋友當家長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將自己擺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以朋友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平和、耐心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孩子才會更愿意與家長進行溝通。
生硬的批評、指責、呵斥,只會讓孩子拒絕溝通,離你越來越遠。所以,表達尊重、平等相處,以善意理解孩子的觀點及行為,是抵達共情式教育的必要條件。充分理解、正確釋義、用“愛”共情——你的孩子需要你以“愛”之名與他共情有愛有共情,才能做到耐心聽孩子訴說,理解他的情緒,感受他的感受,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同時幫他分析,給予引導,幫助他順利解決問題。
不過,共情不等于完全附和,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有時不能一下子就精準理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所以在溝通過程中要不斷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直到能夠正確理解孩子的情緒與感受,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共情式教養(yǎng)。當孩子遭遇了情緒風暴,或者出現(xiàn)行為問題,如果我們急于用自己的“大道理”進行灌輸式與批判式教育,只會傷害到他們,拉大孩子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那些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因為他們能夠看見、能夠理解深陷負面情緒的孩子,用他們內(nèi)心的柔軟和善良,給孩子最好的治愈。愿每個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刻,都能享受到共情的陽光陪伴。作者:小甜甜 來源:知子花教育(ID:zhizihuajy)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