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升了,但也養(yǎng)成了很多不良生活及飲食習(xí)慣,加上平常不愛運動,讓疾病的發(fā)生率增加了不少,尤其是婦科疾病,譬如盆腔炎性疾病,困擾著很多女性朋友,這讓愛美的她們,愁白了頭!如何讓她們深鎖的眉頭舒展開?且去文中找答案。
一、基本概念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宮內(nèi)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炎癥可局限于一個部位,也可以同時累及幾個部位,以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炎最為常見。盆腔炎性疾病好發(fā)于生育期婦女,初潮前、絕經(jīng)后女性較少發(fā)病。本病分為急性、慢性兩種,后者稱為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
二、診斷要點
【急性盆腔炎】
經(jīng)期、產(chǎn)后房事不潔或不節(jié),或婦科手術(shù)后,或既往有生殖器炎癥。
下腹痛,發(fā)熱,帶下增多(墜脹感),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瀉,里急后重,尿頻、尿急、尿痛,經(jīng)期延長,經(jīng)量增多。
(1)婦科檢查:陰道可見膿性分泌物,或膿血性;宮頸舉痛,或充血;宮體壓痛明顯;附件壓痛,或可捫及包塊。
(2)實驗室檢查
①血液檢查:血白細胞升高,血紅細胞沉降率加快,C反應(yīng)蛋白升高。
②B超檢查:盆腔積液,腫塊。
③后穹窿穿刺:膿液。
【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
急性盆腔炎史、手術(shù)史、不潔性生活史。
下腹痛、墜脹痛,勞累、經(jīng)期、性生活后加劇,低熱,月經(jīng)失調(diào),不孕,白帶增多。
(1)婦科檢查:子宮固定,壓痛,活動受限;附件增厚,壓痛;宮旁組織增粗。
(2)其他檢查:B超、子宮輸卵管造影術(shù)、腹腔鏡檢查。
三、辨證論治
【急性盆腔炎】
證候:高熱寒戰(zhàn),腹痛拒按,咽干口苦,帶下量多,色黃或赤白如膿血,質(zhì)黏稠,臭穢,月經(jīng)量多或淋漓不凈,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厚,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排膿。
方藥:五味消毒飲合大黃牡丹皮湯。
五味消毒飲:金銀花18g,野菊花6g,蒲公英6g,紫花地丁6g,紫背天葵6g。
大黃牡丹皮湯:大黃18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仁30g,芒硝9g。
隨癥加減:帶下臭穢者,加椿根皮、黃柏、茵陳;腹脹滿者,加厚樸、枳實;盆腔形成膿腫者,加紅藤、皂角刺、白芷,或配合切開排膿等;若熱毒已入營血、高熱神昏、煩躁譫語、下腹痛不減、斑疹隱隱、舌紅絳、苔黃燥、脈弦細數(shù),宜選清營湯加減。
證候: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脹滿,熱勢起伏,寒熱往來,帶下量多、黃稠、臭穢;或經(jīng)量增多,經(jīng)期延長,淋漓不止;惡心嘔吐,大便溏或燥結(jié),小便短赤;舌紅有瘀點,苔黃厚,脈弦滑。
治法: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方藥:仙方活命飲加薏苡仁、冬瓜仁。
金銀花18g,甘草12g,穿山甲12g,皂角刺12g,當(dāng)歸尾12g,赤芍12g,乳香12g,沒藥12g,天花粉12g,陳皮8g,防風(fēng)12g,貝母12g,白芷6g。
隨癥加減:若大便秘結(jié)者,加大黃、芒硝以瀉熱逐瘀通便。
【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
證候:少腹部隱痛,或疼痛拒按,痛連腰骶,低熱起伏,經(jīng)行或勞累時加重,帶下量多、色黃、質(zhì)黏稠;胸悶納呆,口干不欲飲,大便溏或秘結(jié),小便短赤;舌邊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方藥:銀甲丸
金銀花15g,連翹15g,升麻15g,紅藤24g,蒲公英24g,生鱉甲24g,紫花地丁30g,生蒲黃12g,椿根皮12g,大青葉12g,茵陳12g,琥珀末12g,桔梗12g。
隨癥加減:根據(jù)正氣虛損及濕、熱、瘀、邪之偏盛,加減化裁。
證候:少腹部脹痛或刺痛,經(jīng)行腰腹疼痛加重,經(jīng)血量多有塊,瘀塊排出則痛減,帶下量多,婚久不孕;經(jīng)前情志抑郁,乳房脹痛;舌質(zhì)暗,苔薄或有瘀點,脈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藥:膈下逐瘀湯
當(dāng)歸10g,川芎12g,赤芍12g,桃仁18g,紅花18g,枳殼9g,甘草10g,丹皮12g,香附9g,烏藥12g,延胡索12g,五靈脂12g。
隨癥加減:若因外感濕熱滯留、沖任胞宮氣機失調(diào),癥見低熱起伏,加敗醬草、蒲公英、黃柏、土茯苓、地骨皮;若疲乏無力食少,加黃芪、白術(shù)、焦山楂、雞內(nèi)金;有炎癥結(jié)塊者,加皂角刺、三棱、莪術(shù)。
證候:小腹冷痛或墜脹,經(jīng)行腹痛加重,喜熱惡寒,得熱痛緩,經(jīng)行延后,經(jīng)量少、色暗,帶下淋漓;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頻數(shù),婚久不孕;舌暗紅,苔白膩,脈沉遲。
治法:祛寒除濕,活血化瘀。
方藥:少腹逐瘀湯。小茴香10g,干姜5g,生蒲黃15g,五靈脂10g,延胡索15g,沒藥10g,當(dāng)歸15g,川芎10g,赤芍10g,肉桂5g。
隨癥加減:若小腹、腰骶冷痛者,酌加淫羊藿、烏藥、巴戟天溫腎行氣止痛;若帶下清稀量多者,加蓮須、芡實、菟絲子補腎固澀止帶。
證候:小腹疼痛,痛連腰骶,經(jīng)行加重,或胞中結(jié)塊,經(jīng)量多,色淡暗有塊,帶下量多;神疲乏力,食少納呆;舌暗,或有瘀點瘀斑,苔白,脈細弦。
治法:益氣健脾,化瘀散結(jié)。
方藥:理沖湯。黨參15g,生黃芪20g,白術(shù)15g,山藥30g,天花粉15g,知母15g,三棱10g,莪術(shù)10g,生雞內(nèi)金10g。
隨癥加減:若久病及腎,致腰膝酸痛無力、小腹綿綿作痛,可加用巴戟天、補骨脂、桑寄生、續(xù)斷補腎壯腰。
四、中醫(yī)適宜技術(shù)
(1)康寧湯:紫花地丁、蒲公英、敗醬草、白花蛇舌草、苦參,濃煎100mL,保留灌腸,每日1次,可連續(xù)應(yīng)用,月經(jīng)期暫停。用于急、慢性盆腔炎。
(2)紫花地丁、野菊花、鴨跖草、魚腥草、蒲公英,濃煎至100mL,保留灌腸,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用于急、慢性盆腔炎。
(3)魚腥草30g,黃芪25g,敗醬草、益母草、茯苓、蒲公英各20g,桃仁15g,丹參、赤芍、香附、半夏、膽南星、海藻各10g。上藥煎取100mL,待藥液溫度為50℃時,緩慢灌腸,胸膝臥位,15分鐘后改平臥位,1小時后起床活動。每日1次,30天為一療程。適用于慢性盆腔炎。
婦炎散:大黃、姜黃、敗醬草、丹參、赤芍、乳香、延胡索、羌活、獨活、千年健、透骨草,切細末,溫水加酒調(diào)成糊狀敷下腹。每日1~2次,10日為一療程,可連續(xù)應(yīng)用,月經(jīng)期暫停。用于急、慢性盆腔炎。
(1)透骨草30g,血竭15g,白芷30g,川椒15g,乳香20g,沒藥20g,歸尾30g,赤芍30g,茜草30g,莪術(shù)20g。諸藥共研粗末,布袋裝。治療時先將藥袋稍用清水透濕后,再隔水蒸熱半小時,趁熱用毛巾包裹敷下腹部痛側(cè),敷畢將藥袋曬干,次日再用。每日2次,每次15分鐘,每袋藥可敷10次,20天為一療程。適用于慢性盆腔炎。
(2)透骨草100g,京三棱12g,白芷10g,花椒10g,路路通15g。上方研成粗末,裝入布袋,水浸后隔水蒸30分鐘,敷于下腹部。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適用于慢性盆腔炎。
(3)川椒20g,大茴香20g,乳香20g,沒藥20g,降香末20g。上藥共研細末,用干面粉和勻,用時以高粱酒少許調(diào)濕,攤于紗布上,置于痛處,上用熱水袋熱熨。每日2次,10日為一療程。適用于慢性盆腔炎有包塊者。
(1)體針
①取穴:中極、天樞、歸來、三陰交、陰陵泉、關(guān)元,若小腹部有包塊者加阿是穴。
操作:均取平補平瀉法,用治慢性盆腔炎。
②取穴:取中極、關(guān)元、歸來、三陰交、足三里、腎俞。
操作:每次任選2~3穴,中等刺激,隔日1次。
(2)耳針
取穴:腹、內(nèi)生殖器、內(nèi)分泌、三焦、腎上腺、肝。
操作:埋針或埋豆,每周2~3次。用治慢性盆腔炎。
(3)電針
取穴:天樞、血海、中極、三陰交。
操作:選擇疏密波,中等強度,通電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用治慢性盆腔炎。
(4)隔姜艾灸法
主穴:氣海、中極、歸來;配穴:大腸俞、次髎。
操作:用艾絨做成直徑1.5cm、高1.8cm、重800mg的圓柱,置于0.4cm厚的鮮姜片上(姜片放在所取穴位上),點燃灸之,每穴灸3壯,每壯灸6~7分鐘。用治慢性盆腔炎。
(5)耳穴壓豆法
取穴:子宮、內(nèi)分泌、盆腔、交感。
操作:將王不留行籽放在橡皮膠布上,貼在耳部各穴,經(jīng)常按壓敷貼部位。每3日換1次,30日為一療程。主治慢性盆腔炎癥。
五、名家驗方薈萃
組成:生黃芪15g,黨參12g,生白術(shù)15g,懷山藥30g,雞內(nèi)金10g,三棱、莪術(shù)各8g,制香附6g,郁金6~10g。
加減:帶下穢黃,腰腹隱痛,少腹墜脹,月經(jīng)量多,尿頻或伴低熱,加金銀花、連翹各10g;帶下清稀,尿頻,腰腹隱痛,惡寒,加制附片、桂枝、烏藥各10g;經(jīng)色紫黑有塊,痛經(jīng),少腹墜脹,伴低熱,瘀象較顯,加水蛭3g,或吞水蛭膠囊1g。
功效:益氣健脾,化瘀散結(jié)。
主治:氣虛血瘀型慢性盆腔炎。
組成:云茯苓12g,赤芍10g,牡丹皮12g,川桂枝3g,敗醬草30g,紅藤20g,鴨跖草20g,金鈴子10g,延胡索10g,柴胡5g,懷牛膝10g。
加減:兼有炎性腫塊者,加桃仁泥、皂角刺、海藻;赤白帶下者,加椿根皮、雞冠花。
功效:清熱利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主治:急、慢性盆腔炎,以少腹墜脹疼痛、腰酸、赤白帶下見癥。
六、飲食調(diào)理
組成:苦菜100g,金銀花20g,蒲公英25g,青蘿卜200g。
用法:上4味共煎煮,去藥后吃蘿卜喝湯。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盆腔炎,屬濕熱瘀毒型。癥見發(fā)熱,下腹脹痛,小腹兩側(cè)疼痛拒按,帶下色黃量多,舌質(zhì)紅,苔黃,脈滑數(shù)。
附注:金銀花對多種細菌,如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以及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組成:冬瓜籽仁20g,金銀花20g,黃連2g,蜂蜜50g。
用法:先煎金銀花,去渣取汁,用藥汁煎冬瓜籽仁15分鐘后入黃連、蜂蜜即可。每日1劑,連服1周。
功效:清熱解毒。
主治:盆腔炎,屬濕熱瘀毒型。癥見下腹及小腹兩側(cè)疼痛,拒按,微發(fā)熱,自汗,帶下色黃量多,舌紅苔黃。
組成:桃仁20g,面粉200g,麻油30g。
用法:桃仁研成極細粉與面粉充分拌勻,加沸水100mL揉透后冷卻,搟成長方形薄皮,涂上麻油,卷成圓筒形,用刀切成每段30g,搟成圓餅,在平底鍋上烤熟即可。早晚餐隨意服食,每日數(shù)次,每次2塊,溫開水送服。
功效:理氣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盆腔炎,屬氣滯血瘀型。癥見下腹部及小腹兩側(cè)疼痛如針刺,腰骶疼痛,舌質(zhì)紫,脈細弦。
組成:青皮10g,紅花10g。
用法:青皮晾干后切成絲,與紅花同入砂鍋,加水浸泡30分鐘,煎煮30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去渣,取汁即成。作茶頻頻飲用,或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氣活血。
主治:盆腔炎,屬氣滯血瘀型。癥見下腹部及小腹兩側(cè)疼痛如針刺,腰骶酸痛,舌質(zhì)紫,脈弦。
組成:荔枝核30g,蜂蜜20g。
用法:荔枝核敲碎后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趁溫?zé)嵴{(diào)入蜂蜜,拌勻即可。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氣,利濕,止痛。
主治:各類慢性盆腔炎。癥見下腹及小腹兩側(cè)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帶下量多。
七、情志治療
1.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喜、怒、憂、思、悲、驚、恐”是人體正常的精神活動,七情太過,超過了機體抗御或自我調(diào)節(jié)范圍,則導(dǎo)致臟腑、氣血、經(jīng)絡(luò)的功能失常,成為重要致病因素,導(dǎo)致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惡化。七情內(nèi)傷的病機復(fù)雜,關(guān)鍵是“氣機逆亂”。婦人以血為本,經(jīng)、孕、產(chǎn)、乳均以血為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故血病及氣,氣病又可及血。肝藏血,主疏泄,七情內(nèi)傷最易導(dǎo)致肝的功能失常及氣血失調(diào)導(dǎo)致的婦科疾病,其中以怒、思、恐為害尤甚,故應(yīng)保持心情舒暢,樂觀豁達。
2.盆腔炎性疾病是多發(fā)、難治性疾病,易反復(fù)發(fā)作,需要2~3個療程的綜合治療,癥狀方能緩解,因此告知患者要有長期的思想準(zhǔn)備,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八、預(yù)防與保健
1.心情舒暢,氣血調(diào)和。
2.注意經(jīng)期、產(chǎn)后衛(wèi)生,勤換內(nèi)褲,保持外陰清潔。
3.避免勞累和七情刺激,可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zhì)。節(jié)制房事,禁止飲酒。
4.宣傳計劃生育政策及措施,減少人工流產(chǎn),避免多產(chǎn)。
5.炎癥控制、病情好轉(zhuǎn)后,應(yīng)門診繼續(xù)治療3~6個月經(jīng)周期,以防止復(fù)發(fā)。
6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宜浸漬冷水和游泳,注意經(jīng)期衛(wèi)生。